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3.8 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3.8 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3.8 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3.8 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 第1课时学习目标1、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2、梳理文言基础知识。重点难点1.解题、了解作者、积累字词及本文名句,学会古诗诵读。2.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方 法诵读和讨论内容部分一、探知部分(学生独立完成) 【知识链接】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现存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 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孟子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3.熟悉背景战国中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离娄上);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社会兵员缺乏,劳力不足。各诸侯国也就处心积虑的争夺人力。梁惠王也不例外,他采取了一些体恤百姓的措施,以求吸取人力资源,但收效甚微,故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却“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借梁惠王的疑问,或说是心理需求,宣传自己“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王好( )战 弃甲曳( )兵而走 谷不可胜( )食也数罟( )不入洿( )池(罟:从网,古声)养生丧( )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鸡豚( )狗彘( )之畜( )然而不王(wng)者 涂有饿莩( )二、研究部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师生或生生评价) (一)翻译课文并理清脉络第一段:1.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2.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理清脉络: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第二段: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理清脉络:第二段主要写什么?三、应用部分(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展示、评价) 1、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结果如何?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a.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b.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c.这段话中“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为了说明什么?四、巩固部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点评、追踪训练)(一)熟读课文,力争背诵。(二)加点词语解释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之:焉、耳、矣: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河:其: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何:5.王好战,请以战喻。请: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句式: 7.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句式:8.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之:句式:多于邻国: 参考答案:初读课文,订正字音:ho y shng cg w sng tnzh x pio二、研究部分(一)翻译课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理清脉络: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理清脉络: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三、应用部分1、三问(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3)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2、a.答案:比喻论证b.答案:孟子说“请以战喻” ,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答上“更形象具体地是梁惠王明白这个道理”更好。可适当肯定学生)c.答案:这里用“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是为了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是或多或少罢了。 进而引出孟子的解决办法施仁政。只有仁政才能做到“天下之民至焉”。四、巩固部分(二)加点词语解释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必修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5.王好战,请以战喻。请:敬辞,请允许我(必修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