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高三英语一模分析交流文稿 6、分层落实整合求效 (二类).doc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英语一模分析交流文稿 6、分层落实整合求效 (二类).doc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英语一模分析交流文稿 6、分层落实整合求效 (二类).doc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英语一模分析交流文稿 6、分层落实整合求效 (二类).doc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高三英语一模分析交流文稿 6、分层落实整合求效 (二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流 分层落实,整合求效-2012年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复习对策一、对2012年市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英语科试题命题的理解2012年温州市高三英语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试卷符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贴近高考。加大了对特定语境中相似词汇和结构的辨析及对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力度。题目设置灵活,语言情境真实含蓄语篇内容广泛,贴近生活,紧扣时代信息,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好地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试卷测试点分布科学比较合理,覆盖面广,阅读量大,区分度较合理;但总体难度略高于2011年温州市一模卷。二、各大题总体得分情况分析1.测试总体成绩如下:(本校参加考试的学生共91人) (1) 听力试题分数段人数分布 (表1)实考人数 =3025-2920-2415-19.510-14=10090-9980-8970-7960-6950-5940-49=130120-129110-119100-10990-9980-8970-7960-6960最高最低平均9115812141514913130.530.585.42. 各大题具体情况如下: (表4)项目客观题(80)短文改错(10)作文(30)听力(30) 平均分47.384.25126320.8得分率%59.2%42.5%42.1%69.3%最高分7392430最低分14.50312(1)单项选择各小题错因分析及对策:(表5) (91份)题号考查项目错因分析1冠 词对fun的词性掌握不好2情态动词情态动词用法混淆3名词辨析词汇量不足,对词缀不够熟悉4动词辨义多错选“damage”, 词汇量不足5连词语境理解错误6非谓语动词多错选b“being done”,错误理解语境7名词性从句未能区别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8固定词组词汇量不足,缺乏对语境的整体理解9副词错误理解语境10介词短语辨义短语意思掌握不好11形容词辨析词汇量不足,对语境理解不透彻12主谓一致对“population” 用法掌握不准确13形容词辨析在具体语境中用法混乱14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用法混乱15交际用语缺乏日常积累,滥用中文式英语16动词短语时态缺乏语境分析,时态混乱 17强调句审题不清,对强调句:“it is who”不熟悉18词组辨析词汇量不足,对语境关注不够19非谓语动词对非谓语动词掌握不好20连词对语境分析不足,多错选c“until”单项选择题分析:这次单项填空题部分题目有一定难度,区分度和学生失分程度较高,继续弱化对纯语法的考查,突出语言情景真实、完整,加大了词义辨析的比例,要求学生在仔细分析语境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英语的语言知识。其中得分率较低的为:第4,6,15,20题。学生错答的主要问题在于: 词语在语境中的使用能力薄弱、词义掌握模糊、语言敏感性不强、对句子结构分析不到位、答题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等。高考单选题所涉范围广,对知识能力要求高,但所占分数比例少。难以在短期内将考点 “一网打尽”,所以平时重在积累,并不奢求。小对策:l 准备“订错本”。要求学生把每次练习或试卷中遇到的错题收集到订错本。因为学生复习时间宝贵,可以剪把题目剪下贴好。并要求隔两星期要求同桌之间交换复习。l 精选高考题,分类给学生限时训练。不求多和全,但求培养对一些基本考点的了解和感觉。(2)完形填空各小题分析本卷的完形填空是一篇记叙文,描述了一个名为“william”的男孩由于个小,在足球比赛场上坐惯了“冷板凳”。他的父亲虽然眼瞎了,但是每次william的球队比赛,他都会到场并一直鼓励自己的儿子。william因此也从不缺席足球训练。某一天,william的父亲死了,他非常伤心。但在随后的周六的足球比赛的关键时刻中,william说服了教练给自己一次机会为父亲而上场,并扭转了比分一举成功。文章侧重细节描写,既引人入胜,又有启示意义。完形填空主要考察考生对语义、语境、语篇的深层次理解。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该短文的理解程度和对试题的完成情况能充分反映出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完形填空选项涉及词类分布情况(表6)内容名词动词连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情态动词数量36232121题号28304022、2526、3235、372138293436233324273139完形填空各题错误分析(表7)题号考点及错误分析21固定词组辨析,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22根据上下文语境23根据语境,词义辨析。容易错选成“also”24根据句子结构判断“it”当形式宾语25联系上下文,按情景推理判断26前有“but”,联系上下文推理判断,动词短语辨析27联系上下文, 按情景推理判断,介词辨析,28联系上下文, 按情景推理判断,词义辨析29联系下文,逻辑判断30联系上文 原来是从来没错过一次训练。所以现在要请训练假。31联系上下文, 按情景推理判断, 介词辨析32联系下文判断,介绍的是比赛进展情况33根据生活常识和上下文来判断34联系上下文, 按情景推理判断35动词辨析,联系上下文, 按情景推理判断36联系上文,推理判断37联系上下文, 按情景推理判断,动词词组辨析38联系上下文和句子结构判断 39联系上下文,情态动词辨析40联系上下文, 根据故事启示来推断,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完形填空答题情况分析:对动词、名词、形容词考查较多,关注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辨析,难度适中。从错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词汇量不够,不能将词汇的用法和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考虑; 2.未能通过上下文的连贯关系推断句子间的逻辑,而只关注单个词、词组或句子来进行选择; 3.缺少去文章整体的把握,对西方文化、价值观了解不够,阅读中的文化策略有待加强。对于我们的学生,完型填空提升的空间不小。同时完型的某些技巧能力分别又跟单选和阅读有异曲同工之处。完型填空各种技巧需要潜移默化式培养。小对策:l 毋庸置疑,practice makes perfect.每天一篇完型练习。以5年高考3年模拟和各地高考模拟卷为主。l 近几年完型中常考一些具体语境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往往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精选几篇完型精讲,着重关注分析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连词的运用,培养情感策略。l 完型中的词汇往往也是单选和阅读中的宠儿。帮助学生勤加整理。(3)阅读理解第一节分析这次一模的阅读理解总体上与2011年高考命题方向和命题趋势保持一致。题材和体裁多样,紧扣社会热点,又体现了知识性、媒介性和服务性,涉及社会、人文、科技等诸多方面。本次测试的阅读篇章跟2011年大致相当,对考生的推理判断、分析归纳、逻辑思维、概括总结及长难句分析能力都有不低的要求。阅读理解考点分布情况(表8)内 容词义猜测事实细节主旨大意推理判断题 量2828题号41、5742、45、48、51、52、55、56、5846、5443、44、47、49、50、53、59、6阅读理解答题情况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中暴露出很多问题:1.词汇量的匮乏再次成为阅读失分的重要原因,文章中出现的生词,派生词,或一些一知半解的词汇都成为学生理解过程中的障碍,不仅影响了阅读的速度更降低了阅读的准确率;2.阅读量不足,缺少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选题时忽视“全局观”和文化策略;对文本深层次理解的能力不够,尤其在推理判断和概括大意方面失分较多;4、长难句分析能力亟待提高, 例如阅读理解b篇48题,大多数学生错选为b. 阅读在英语高考中所占比分最大,也是目前我们的学生丢分最多的题型。攻下这个碉堡的任务虽然艰巨,却没有退路。阅读理解题型中细节题和推断题占了大壁江山。细节题相较推断题所需能力要求低。所以这是必争和可争之分。小策略:l 阅读首要的同样是坚持。l 针对细节题,训练学生快速搜索关键词的能力,关注他们的同义词、近义词或者反义词。l 强化阅读理解中的高频词汇。如果一篇文章中生词量过多,再多的技巧也是“对牛弹琴”。让学生尽可能的把自己做过的阅读文章中的一些词汇进行总结,反复识记。(4)任务型阅读答题分析任务型阅读往常是学生最能拿分的题型,但这次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有二:1. 这次的任务型是给小标题,而概括大意正是学生的弱项;2. 第63题所给的文章段落中未能很好体现答案c “his moving back and its effect”中的moving back,因而一些学生在“按图索骥”的过程中产生困惑,从而“张冠李戴”,缺乏应试策略。 常见的两种任务型阅读类型更像是细节题和主旨大意题。小策略:l 加强限时训练。培养快速找关键词以及与之相关的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按图索骥的能力。l 有些标题看着虽然像,训练学生用假想要以此为标题写作,努力发现他们各种的侧重点,再比较文章。这样也可以反过来培养学生写作中的审题意识。(5)短文改错具体分析短文改错考点分布(表11)项目名词代词冠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逻辑关系动词非谓语动词数量2111131题号1、2、96534、7、108短文改错答题情况分析:短文改错篇幅短,用词简洁,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侧重对学生基础语法知识的考查;但学生得分却偏低,全段平均得分仅为4.25分,反映了学生基础语法知识的薄弱。短文改错中发生的主要问题是:1.做题时缺乏篇章概念,上下文联系;2.一些词汇、短语的用法掌握得不好,如be broken into pieces, be fixed on等。改错题因为所要求的比较基础,通过训练可以在短期内得以提高。小策略:l 引导学生关注近年高考改错题中的常见类型。熟悉常考考点,熟悉易错点的分布情况和形式,提高应试技巧;l 改错中遇到的词汇词组相对比较基础,课本上的常见词汇大致能够应付;l 分类分技巧先单句再短文,集中进行限时训练。(6)书面表达答题分析本卷中书面表达要求写的是一篇披了“写书信”外套的议论文。典型的“半开放”式命题。要求学生对最近的热门话题“老人摔倒要不要扶”中产生的现象分析原因,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的作文错误五花八门,其中比较集中的错误有:1. 审题不清l 没有细看写作要求,动笔就写,往往导致要点缺失和重点不够突出,答非所问。经常是该写的没写,不用涉及的反而说了一大堆。比如,有部分学生把大部分笔墨花在“某人因扶老人而惹上麻烦”的例子描述上;l 事先没考虑好篇章结构,缺乏谋篇意识。在原因描述中又混杂自己的观点,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又把原因“重温”了一次。文章不够言简意赅。2.语言问题l 单词拼写错误:有些是属于单词记忆不准确,比如environment 写成 enviroment, receive 写成receive。而有些则是对单词词性不熟悉,比如, effect 和 affect的混用,society 还是social的选择;l 语法错误: 动词的时态语态错误是学生作文中最常见的语法错误, involve 还是 be involved 困住了一批学生,fall 还是 fell 又难倒了一批。此外,各种从句混用,句子结构的残缺不全频频出现,对5种基本句型掌握不牢固;l chinglish 现象普遍,学生词汇量匮乏,又欠缺系统的句法概念,无法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去组织语句。“无米之炊”的结果就是经常词不达意,不知所云;l 文章缺乏“亮点”。 遣词造句,组句成篇的能力亟待加强。文章句式单一,用词单调,句子和句子之间逻辑性不强,缺乏联系;l 观点不够鲜明,平时缺乏对语言素材的积累,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l 书写潦草,涂改过多,卷面不整洁。小策略:l 提醒学生学会写作前先打草稿。有条件的把全文都先写一遍,检查订正好了再抄上去,没时间的学会列提纲;l 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利用几个单位时间限时训练,以历年高考题为载体,要求学生列提纲,然后对照范文看看自己的思路有没跑题;l 加强翻译训练,以历年高考范文中的经典句为主;l 让学生熟悉作文判分规则;l 积累一些有话好说的热门话题,和与之对应的一些经典观点表达。三后阶段的复习策略 我们学校人数较少,这次参加考试共91人。这届高三学生的情况尤其特殊,跟上届不止在生源基础上存在差异,而且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们现在任教的两位老师分别是他们三年来的第6、7位英语老师,还没来得及磨合,就赶着进入复习阶段。所以学生的英语学习好习惯没来得及培养,坏习惯倒不少,学习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英语基础及其薄弱,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又很大。英语平均分最高的班级比最低的班级高出30来分,比上届最高分的班级却低了20来分。一模的现实是残酷的。形势如此严峻,时间又如此紧迫,想全面复习是“痴心妄想”,各个击破更是“天方夜谭”。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在这最后的阶段怎样多赚最合算的“分数”。因此,我们的这次复习,必须打破往年一些常规的复习策略。 总的说,我们准备“分层落实,整合求效”。前者指的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给出不同的落实目标,后者指的是把高考一些关键题型的复习进行整合,抓他们共同重要的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争取该拿的和有把握的分数,舍弃一些可望不可及的和让人事倍功半的“蝇头小利”。 阅读完型是关键,可是对于我们的学生,这个关键的关键却是词汇。只有攻克了词汇关,大量的阅读练习才能顺利进行,完型填空才能提高准确率,甚至连单选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作文和改错既相互联系,又是可以在短期内得到一定提高的题型。 分层,不仅是根据班级,而且还要给同一个班里的布置不同任务;整合,主要是强调在完型阅读中背词汇,写作改错相互促进。(一)积累完型阅读中的词汇都说背单词不如背短语,背短语不如背文章。可是现实问题是在短期内学生既不愿,也难以背全所需的篇数。也尝试过用词汇表进行默写,效果同样差强人意。而完型阅读词汇量大,文中的重要词汇复现率高,又给了一定的语境无形中帮助了记忆。关于完型阅读的技巧,这里不做描述。这里列举的是在完成完型阅读题目之后我们其中的一些复习词汇的做法,以便抛砖引玉。1. 初始阶段,精选高考阅读完型真题,用ppt把每篇中的重要词汇整理出来,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在文章中划出(权当查找关键词练习),然后挑选其中几个进行猜词练习;2. 坚持对重点的短语进行讲解,并罗列一些用法相近的词;3.拒绝学生把单词或词汇的解释写在文章中,但可以写到稍远处。要求学生经常复看做过的阅读完形文章,努力口头翻译全文,遇到“熟悉”的陌生词,先根据上下文猜词,再对照远处的解释,这样既有利于更好的记忆词汇,又对这个词的语境留有一定印象;4. 结合一些阅读细节题和任务型阅读,提醒关注一些常用词汇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以及词缀的用法,关注单词词性的变化,注意相关的词组和对应的合成、转化、派生词鼓励学生把这些词放一块记忆;5. 把几篇完形阅读的重要词汇整合在一起,用最老土的方式让学生限时英译中,会认得最重要啊;6. 对于成绩稍点的学生,要求再写出一些词的词性变化;7. 对于成绩相对好的学生,鼓励写出他能想到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再挑选其中的部分,要求进行中译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