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整体图A0.dwg
转向系整体图A0.dwg

吉利微型车转向系设计【汽车类】【8张CAD图纸】【优秀】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9675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1-19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吉利 微型车 转向系 设计 汽车 cad图纸
资源描述:

吉利微型车转向系设计

50页 28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6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吉利微型车转向系设计开题报告.doc

吉利微型车转向系设计说明书.doc

封面.doc

指导记录.doc

摘要.doc

目录.doc

转向器装配图A0.dwg

转向器齿条零件图A2.dwg

转向器齿轮轴零件图A2.dwg

转向横拉杆零件图A2.dwg

转向盘零件图A2.dwg

转向系整体图A0.dwg

转向节臂零件图A2.dwg

转向节零件图A1.dwg

过程管理封皮.doc

过程管理材料.doc

目    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第1章 绪论 ……………………………………………………………………1

   1.1 转向系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

   1.2 转向系的发展现状 ………………………………………………………2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7

第2章 转向系的方案设计 …………………………………………………8

   2.1 汽车转向系的功用和设计要求……………………………………………8

   2.2 主要参数的确定 …………………………………………………………9

   2.3 转向器形式的选择 ………………………………………………………9

     2.3.1 机械转向系组成及其功用 ………………………………………9

       2.3.2 动力转向系组成及其功用 ………………………………………10

     2.3.3 转向系统选择 ……………………………………………………10

   2.4 机械式转向器的类型选择 ………………………………………………11

     2.4.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11

     2.4.2 循环球式转向器 …………………………………………………12

     2.4.3 蜗杆滚轮式转向器 ………………………………………………13

   2.5 本章小结 …………………………………………………………………13

第3章 机械式转向系总体设计 ……………………………………………14

   3.1 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 …………………………………………………14

     3.1.1 转向系的效率 ……………………………………………………14

     3.1.2 转向系传动比 ……………………………………………………15

     3.1.3 转向器的传动副的间隙特性 ……………………………………16

     3.1.4 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 ……………………………………………17

     3.1.5 转向盘的选择 ……………………………………………………17

   3.2 机械式转向器总体布置 …………………………………………………19

   3.3 本章小结 …………………………………………………………………20

第4章 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结构设计 ……………………………………21

   4.1 转向器齿轮的设计 ……………………………………………………21

   4.2 转向器齿条的设计 ……………………………………………………22

   4.3 转向器齿轮齿条的强度校核 …………………………………………23

   4.4 本章小结 ………………………………………………………………25

第5章 转向操纵机构的布置形式 …………………………………………26

   5.1 转向操纵机构的功用和组成 …………………………………………26

   5.2 安全式转向柱 …………………………………………………………27

   5.3 可调节式转向柱 ………………………………………………………31

   5.4 万向节 …………………………………………………………………33

   5.5 转向操纵机构的布置方案 ……………………………………………34

   5.6 本章小结 ………………………………………………………………34

第6章 转向传动机构的布置形式 …………………………………………35

   6.1 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 …………………………………………………35

   6.2 转向传动机构的组成及构造 …………………………………………35

       6.2.1 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 …………………………35

     6.2.2 与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 ……………………………39

   6.3 转向节 ………………………………………………………………41

       6.3.1转向节简介 …………………………………………………………41

       6.3.2主销后倾角γ ………………………………………………………42

       6.3.3主销内倾角β ………………………………………………………42

     6.3.4转向节轴的选择 …………………………………………………43

     6.3.5转向节的参数 ……………………………………………………43

   6.4本章小结 …………………………………………………………………43

结论 ……………………………………………………………………………44

参考文献 ………………………………………………………………………45

致谢 ……………………………………………………………………………46

摘  要              

   在汽车行驶中,转向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我们通过方向盘来操纵和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从而实现自己的行驶意图。在现代汽车上,转向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系统之一,它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特性,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始终是各汽车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操纵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汽车转向系的组成和作用,并且采用相关数据进行设计机械式转向系统的设计,考虑各种机械转向器的利弊进行分析和计算设计相应的转向操纵和转向传动机构。

   首先,根据给定车型确定主要参数并确定转向器形式及类型;其次,进行转向系的总体设计;再次,进行转向器的结构设计并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校核;最后,针对设计的转向器确定转向操纵机构及转向传动机构的选择及设计。

关键词:转向系统;转向器;齿轮齿条;转向梯形;转向节;转向节臂

ABSTRACT

   Changing to motion in running in the automobil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motion. We pass the intention and controlling automobile direction running , running realizing self thereby to come to control the steering wheel. On Hyundai Motor, changing to system is one of essential the most fundamental system , it is also the assembly deciding active security of automobile key,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how to design the automobile vergence, the automobile has a messenger fine control a function , be every automobile manufacturer and important institu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blem all the time. The personnel who high speed-rization , drives especially in the vehicle is not occupation-rization, vehicle stream concentrated -rization today, nature designs that specifically for still more different driving crowd , the automobile controlling appearing especially important.

   The automobil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introduced mainly changes to the composition and effect being ,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dopt the relevance data to carry out the implement designing that machinery style changes to systematic design , thinking that various machinery gets lost carries out analysis and calculates the organization designing that corresponding vergence controls and changes to drive and.

   First, according to a given model and determine the main parameters determining the form and type of steering gear; Secondly,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steering system; aga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steering gear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verification; Finally, the design of the steering Determine the steering control mechanism and the steering linkage of the selection and design.  

Key words:Steering system;Steering gear;Rack and pinion;Steering trapezoidal;Steering knuckle;Steering knuckle arm                                                                

第1章  绪  论

1.1 汽车转向系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适应各种道路情况和行驶条件,经常需要改变行驶方向或修正行驶方向,如转向、超车和避让等。因此,转向系对汽车行驶的适应性、安全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如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系统,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始终是各汽车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针对更多不同的驾驶人群,汽车的操纵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线控转向系统还存在着可靠性的问题,目前欧洲汽车法规还要求驾驶员与转向车轮之间必须有机械连接,而闲空转向系统作为一个还不成熟的技术目前还不能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可靠性。其次,线控转向系统还需要在可靠性与成本之间做出较好的平衡;线控转向还将与其它的汽车电气系统通过CAN总线连接在中央控制器上,由中央控制器统一协调控制汽车的运用,从而实现汽车电气的一体化和智能化;

   总之,线控转向在EPS的基础上,将转向系统的发展又推进了一步,它将为实现汽车智能化驾驶提供技术支持。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题目确定转向器的结构形式,并进行转向器及转向梯形的结构设计,转向器的结构强度校核,及相应的转向传动机构、转向操纵机构的布置。

第2章  转向系的方案设计


2.1 汽车转向系的功用和设计要求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适应各种道路情况和行驶条件,经常需要经常改变行驶方向。改变行驶方向的方法是通过转向轮(一般是前轮)相对于汽车纵轴线偏转一定角度实现的[5]。汽车在直线行驶时,转向轮也往往受到路面侧向干扰力的作用自动偏转而改变行驶方向。因此,驾驶员需要通过一套机构随时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该套专设机构既为汽车的转向系统。

   汽车转向系的作用是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中,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保证汽车在行驶中能按驾驶员的操纵要求,适时地改变行驶方向,并能在受到路面干扰偏离行驶方向时,与行驶系配合,共同保持汽车稳定地直线行驶。转向系对汽车行驶的适应性、安全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转向系提出的要求有: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不满组这项要求会加速轮胎磨损,并降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汽车转向行驶后,在驾驶员松开转向盘的条件下,转向轮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的位置,并稳定行驶。

   (3)汽车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都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

   (4)转向传动机构和悬架导向装置共同作用时,由于运动不协调使车轮产生的摆动应最小。

   (5)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具有迅速和小转弯行驶能力。

   (6)操纵轻便。

   (7)转向轮碰撞到障碍物以后,传给转向盘的反冲力要尽可能小。

   (8)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的球头处,有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调整机构。

   (9)在车祸中,当转向轴和转向盘由于车架或车身变形而共同后移时,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10)进行运动校核,保证转向轮与转向盘转动方向一致。

   (11)方向盘左置。

   (12)不得装用全动力转向机构。

   (13)当汽车前行向左或向右转弯时,转向盘向左向右的回转角和转向力不能有显著的差别。

  (14)转向器应有合适的角传动比,既能使转向省力,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又能使驾驶员转动转向盘时,转向轮应立即获得相应的偏转角,且转向盘转动的总圈数不能太多。

2.2 主要参数的确定

   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题目及设计要求,将选用吉利熊猫2010款1.3L型的数据作为本次设计的基础数据,主要参数为:

   整车质量:985kg

   最小转弯直径:9.5m              最小转弯半径:4.75m

   车长:3598mm                   车宽:1630mm

   车高:1465mm                   轴距:2340mm

   最小离地间隙:121mm

   最大功率:63/6000 kw/rpm         最大扭矩:110/5200 N·m/rpm

   前轮胎规格:165/60R14           后轮胎规格:165/60R14

   前/后轮距:1420/1410mm          最高车速:145km/h

2.3 转向器形式的选择

   汽车行驶过程中,经常需要改变行驶方向,即所谓的转向,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按照司机意志使汽车转向的机构,它将司机转动方向盘的动作转变为车轮的偏转动作。

   汽车的转向系根据其转向能源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转向系和动力式转向系。

2.3.1机械转向系组成及其功用

   机械式转向系是依靠驾驶员的手力转动转向盘,经转向器和一系列的杆件传递到转向轮使其偏转的,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汽车转向时,驾驶员作用于转向盘上的力经转向柱传至转向器,将转向力放大后,再通过转向传动机构的传递,推动转向轮偏转,使汽车改变行驶方向。

普通的转向系统建立在机械转向的基础上,机械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6]。其中转向器是将操纵机构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传动机构的直线运动(严格讲是近似直线运动)的机构,是转向系的核心部件。机械式转向系根据机械式转向器分为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循环球式转向器、蜗杆滚轮式转向器、蜗杆指销式转向器等。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是将转向器输出的力传给转向轮,且使二转向轮偏转角按一定的关系变化,以实现汽车顺利转向。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是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到转向桥两侧的转向节,使两侧转向轮偏转,并使两轮向轮偏转角按一定关系变化,以保证汽车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相对滑动尽可能小。转向传动机构   汽车转向系统是用于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专门机构。其作用是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要求而适时地改变其行驶方向,并在受到路面传来偶然冲击及汽车意外地偏离行驶方向时,能与行驶系统配合共同保持汽车继续稳定行驶。因此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主要是对汽车转向系统进行设计,对所设计的微型车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转向操纵机构进行说明,对汽车转向系统作简单介绍,对其分类说明及其功用简单介绍。完成了以下任务:

(1) 确定转向器具体类型;

(2) 确定转向器布置形式;

(3) 完成转向器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4) 选择相应的转向操纵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

   通过对本文的撰写使我对汽车转向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曹建国.廖林清.汽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

[2]林逸.施国标.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J].北京:公路交通科技,2000.

[3]刘惟信.张宁一.汽车转向机构设计的研究[M].北京:北京汽车,1991.

[4]陈志鑫.汽车转向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上海:上海汽车,1999.

[5]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胡宁.现代汽车底盘构造[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7]王海兴.汽车概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8]吴际璋.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9]Shigley JE,Uicker JJ.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2000.

[10]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青华大学出版社,2001.

[11]Kok J E.Automotive Steering Suspension.and Wheel Alignment[M]. Harper Collins CollegePublisher.1998.

[12]邹惠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13]刘惟信.机械最优化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14]王三民.诸文俊.机械原理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5]徐景.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6]支树模.贾秀珍.陈志春.轿车构造图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7]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8][日]出射忠明.汽车构造图解[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9]吴宗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0]成大先.机械设计图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1]孙存真.王占歧.中外汽车构造图册[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吉利微型车转向系设计【汽车类】【8张CAD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9675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