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doc_第1页
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doc_第2页
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doc_第3页
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doc_第4页
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严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1SB210):“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作者简介:严俊(1975),女,四川自贡人,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英语文学研究俊(四川理工学院 外语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到来, 学生越来越需要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英语,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和师资,通过在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中融入CLIL教学模式,使大学英语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目标,实现人性化、个性化、渐进式的双语教学。是对现有的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关键词:CLIL,分目标教学,大学英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到来, 中国与其它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 学生需要用英语直接听课、查文献、参加国际会议,用英语直接工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专业英语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热点,双语教学也作为提高大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很多高校展开。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 无论是专业英语教学还是双语教学,现在在大多数学校的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大部分内地的一般院校。因此,怎么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使之与当今的时代要求接轨,并弥补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不足,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实行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把CLIL模式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从而让大学英语教学个性化、人性化,走出单一的语言教育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无疑是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个经济、现实的方法。一、 专业英语教学的问题专业英语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数量的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英语的特殊的表达方式,等等,使学生具备研读和翻译相关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能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能较熟练地用英语进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然而,在大多数学校,专业英语只在部分专业有开设,或者只作为高年级的选修课开设,其学时非常有限。因此,专业英语教学所选课文多是介绍性的文献,应用翻译式教学,而且大部分内容只能浅尝辄止。根据克拉申的“习得一学得”之区别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专业英语教学多数只处于“学得”的层次。而克拉申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注意意义的自然交际的结果。“学得”,是个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控作用,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1因此,专业英语教学在很大的层面上,无法使学生建立英文的思维模式,提高其专业英语交际技能。根据2000年廖莉芳和秦傲松对武汉地区五所高校的调查,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表示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的占57%。2 2006年李 新、崔学深和盛慧慧对北京和河北地区的九所高校的调查也显示,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满意度表示一般的占63.7,表示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的占18.2%。3这表明专业英语教学但面临的问题仍然相当严峻,整体不容乐观。二、双语教学的问题我国高校目前实行的双语教学是指运用外语( 英语) 教授学科内容,在本质上等同于依托式语言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学科或课程来获取交际能力。 4 目前,虽然双语教学已经在一些重点大学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但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双语教学开展得并不是十分顺利, 一些条件较差的高校甚至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我国采取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借鉴盛行于北美的浸没式教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相当高,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才能很好的接受课程内容,否则学生就会既没有提高英语水平,也难以掌握专业知识。但从我国普通高校的情况看来,虽然随着社会和各级学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和投入的加大,处在英语教学发达地区的重点大学生的源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很多大学新生在入学时已经达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般要求”,但大部分一般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属于较低的层次,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以我校,即四川理工学院为例,根据课题组在2012年对理工科一二年级各100名来自食品安全,制药,土木等不同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一年级学生入学时英语高考成绩低于100分的占74%,二年级英语高考成绩低于100分的55%。同时,我校非英语专业公外四级的过关率在40%到50%之间。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所一般理工科类院校,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差。可见,在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大多数学生还无法适应现在的双语教学。其次,虽然在重点高校越来越多的能用英语授课的年轻学者登上了讲台,越来越多的大学从一年级就有用英语授课的课程。师资的缺乏仍然是大多数一般高校面临的问题。一方面英语教师对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了解不够,难以胜任学科双语教学,另一方面其它学科教师又缺乏英语的熟练程度和教学理论。这就使双语教学的效果大打了折扣。因此,在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不理想,而双语教学又难以有效的普遍开展的情况下,怎样利用现有的条件,通过大学英语教学使学生在提高英语基本技能的同时,在其专业领域也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英语,无疑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它能够很好地与当今社会对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接轨,弥补专业英语教学的不足,同时避免现行双语教学的缺点。三、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和CLIL教学模式(一)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指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多元化的趋势,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目标的不同,同时根据学校自身专业设置的特点,把大学英语学习分成不同的学习目标体系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以我校,即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一般理工科类院校,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差。因此,为使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般要求”,学校应设立以提高学生英语基础为目的的“基础英语”学习目标,并建议大部分学生选择。其次,对于少部分英语水平较好,或者在完成“基础英语”学习目标之后,希望继续提高英语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我校的学科设置,设立跟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学习目标,以帮助学生在其专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我校虽然是一所理工科院校,但也存在“汉语”、“日语”、“历史”“哲学”等一些文科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迫切需要的是英语语言及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因此,学校可以为他们设置“英语语言与文学”学习目标体系,并建议他们选择。再如。计算机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专业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更为需要的则是“计算机英语”、“工程英语”等专业英语方面的知识。因此,学校可以为他们设置各种“专业英语”学习目标。对于一部分想通过英语等级考试或者资格考试的学生,迫切需要的是各种考试技巧和策略,学校可以在不同考试的准备阶段,为其设置各种“考试英语”学习目标,帮助其顺利地通过考试,从而获得更多学习和就业机会。分目标教学可以避免现在多数学校所施行的分级教学的一些缺点,既照顾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能大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二)CLIL教学模式CLIL,即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 指通过一种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另一种科目,并且通过一种基于内容的科目来学习第二语言或外语。5这一教学模式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国家,并很快在许多国家传开。6虽说都作为双语教学,CLIL与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借鉴的,盛行于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浸没式双语教学有着细微的区别。亚力克斯.休森( Alex Housen )教授的研究认为:欧盟的双语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从第一语言为教学媒介语过渡到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作教学媒介语(有时还用第三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来起到语言的加强作用7。可见,与北美的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相比,CLIL是一种渐进的,逐渐过渡的语言教学模式。在欧洲,“第二语言最早是用来讲少量的非学术课目,然后随着学习的进步而逐渐加强。尽管在中学教育的后期第二语言可能成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语,但永远也不会成为唯一的教学语言。因此,过渡也只是部分的,而且发生较晚(相对沉浸式来讲)直到中学,第二语言也不能成为成熟的教学媒介语,只有当学生具有必不可少的学术语言(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技能时,那些有认知要求和能脱离情景的科目才用第二语言讲授”。8因此,与现行的浸没式双语教学教学相比,CLIL更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现实情况。这是因为,我国高校学生大部分在中学的时候所接收的英语教育只是应试教育,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非常差。因此,要很快适应大学浸没式的双语教学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将CLIL这种渐进的语言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则即可以让学生在扩充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CLIL模式在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中的运用基于CLIL模式的分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是指把CLIL模式运用到分目标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目标体系当中都使用CLIL 教学。但因为各教学目标体系的学生的基础不同、专业不同,教学目标也不同,在CLIL教学中,第二语言的使用程度、选择内容、教学方式等都有所不同。下面,就以我校,即四川理工学院为例,对CLIL模式在大学分目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由于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差。学校应建议大部分学生选择“基础英语”学习目标。整个学习目标体系的重点应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基础技能的提高。要保证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分和课时之内,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一般要求”。但在其基础技能提高的同时,应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英语,能在听、说、读、写中能运用简单的专业英语。这就需要把CLIL模式运用到教学中。由于学生来自各不同的专业,在进行CLIL教学时,首先就要把学生按其所学的专业进行大致分班。例如,把专业学科联系紧密的文、史、哲专业分为一班,数学、计算机、机电分为一班。分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相似的英语基础,及相近的专业方向,在学习了解专业内容的过程中,通过渐进式的双语教学使其在语言技能上得到切实提高,并在专业上得到知识的扩充。在这一学习目标体系内可以包括读写、听说、语法三门基础课程。考虑到这三门课程各自的特点及学生的英语基础,语法课程可以在一年级开设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由于语法的复杂性及所涉及词汇的专业性,语法课可以使用中文教学,以保证教学效率。在听说和读写课中则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使用英语进行教学。同时,听说和读写课的日常教学中可穿插使用专题教学法,从而把简单的专业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这种教学法,比浸没法又进了一步,因为浸没法只是用外语上某一门课, 而这种教学法重新组合了学科,改革步伐更大。”9专题教学的教学材料是一些经过特别设计的专业学科内容或者一些话题。教师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与学生专业接轨的专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讨论、研究。例如“科幻影片的哲学意义”这一专题,可以将文学、哲学学生的专业知识调动起来,也会调动其它专业学生的研究兴趣。专题教学进行的方式可包括教师指定资料阅读、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学生观点的陈述、小组讨论、研究成果报告等。专题教学中只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而专题教学的难易程度也要跟学生英语基础的提高成正比。这一教学目标体系中日常教学使用的教材可以是一般的大学英语教材,而专题教学的资料则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和教学的情况编写。这种把普通大学英语教学与CLIL专题教学结合的形式,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与一般的大学英语教学接轨,又能发挥CLIL教学模式的优势,把专业内容运用到语言教学中,使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在平常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学习到专业英语。而且,专题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的应用中进行学习。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从“习得”的层面提高语言技能,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其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各种“专业英语”目标学习体系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英语的专业资料,通过对专业资料的阅读、分析、翻译、总结等,既扩充了专业知识,也提高了英语技能,掌握了专业英语。在我校,选择“专业英语”学习目标体系的学生通常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由于我国高中的英语教育,特别是西部地区高中的教育,大多是应试教育,学生的听力、口语等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差,学生对于英语教学还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因此,CLIL渐进式的教学模式也很适合选择这种学习目标体系的学生。该类型的学习目标体系可以包括读写、听说和翻译3个科目。鉴于这些科目的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把CLIL模式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首先,由于该目标体系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可以把专业学科内容作为读写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其重点应该是英文专业资料的查阅和专业文书及论文的写作。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开始就全部用英语教学,英语的使用程度应该根据学生的适应情况循序渐进。教学资料可以选择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浅显的英语文章或专业论文。使学生在增进专业知识和扩大专业视野的过程中提高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一般的大学英语教材可作为辅助教学资料,供学生课后学习、练习使用,使学生在通过专业内容学习英语的同时,能与国家公外英语四、六级的要求接轨。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穿插专题教学。专题教学所涵盖的专题同样是学生的专业研究话题、或相关的跨专业、综合研究专题。专题教学过程中完全使用英语教学。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在专题研究中,通过在听、说、读、写方面对于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建立起英语思维,从“习得”的层面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其次,由于学生听说能力的缺乏,听说课的重点应在提高学生的基本的听说能力,专业内容只能作为一个补充,融入到教学当中。因此,听说课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一般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但考虑到听说课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应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其主要使用的教材为一般大学英语教材,但专业资料应作为补充,有计划地加入到日常教学当中。最后,“专业英语”学习目标体系中,翻译课的目的在于讲述翻译理论方法,培养学生专业资料的翻译能力,使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能翻译一些国外相关专业的资料,并把相关的中文材料翻译成英文。因此,专业知识应该是翻译课的主要内容。但由于翻译课涉及到一些翻译理论,而翻译理论涉及到一些专业词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有难度,而且翻译课程的特点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因此,中文可以作为翻译教学的主要语言。可见,通过把CLIL模式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到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发挥分目标教学的优势,使学生能根据自己不同的基础和学习目标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大学英语的学习时间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应用;还可以使双语教学符合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通过渐进式的双语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内在学习动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并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五、师资的培养要把CLIL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中就必须有足够的合格师资,即精通外语,又了解学科内容的教师。虽然说“引进来”是很好的途径。但是对于很多一般院校来说,要引进即精通外语又精通学科内容的人才,在当前还很有难度。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师资数量已经饱和或者接近饱和。因此,“送出去”成了一个更好、更实际的选择。即把选出来的教师送到国外或其它大学去培训。但这种方式同样存在费时长、成本高等缺点。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成本低、周期快,效率高的,而且切实可行的师资培养途径。仔细分析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我们可以看到,与通常的双语教学不同,其本质仍然是英语教学,只是把专业内容融入到了英语教学当中。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从语言“习得”的层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熟悉专业英语、增加学生关于专业方面的知识。所以,其重点仍然是英语教学。而且,从上一部分我们对于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各目标体系教学的描述来看,教学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大部分都只是一些浅显的、概述性的专业知识,或者学科综合性的知识。因此,这种教学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并不高。同时,因为所开设的学习目标体系都是根据本校的学科设置确定的,学校的大部分英语教师都可以通过短期的在校培训达到要求。首先,学校应该按照英语教师的特长和兴趣划分其教学方向。例如,研究生专业方向是英语文学或者语言学方向的教师可以选择教“基础英语”学习目标中文、史、哲专业方向的学生,或者教“英语语言与文学”学习目标体系的学生;而对计算机等有兴趣或经验的教师可以选择教“计算机英语”学习目标体系的学生。然后,学校应安排教师到对应的专业听课,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并收集、阅读、整理相关的英文资料。根据教师对对口专业的熟悉情况,这个过程可以持续1学期到1年的时间,并可以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情况适当增加。而且整个培训与教师的其它工作同时进行,不需要脱产,只需要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并把教师的培训计入工作量之内就可以了。同时,上同一个目标体系课程的教师可以成立一个教学团队,互相交流经验,交换资料,为教学做好准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较快地、且大范围地解决师资的问题。六、教材如前所述,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中,虽然各目标体系的教学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普通的大学英语教材,但专业科目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安排的,而且在“基础英语”教学目标体系内,一个班级内有相关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所以,无论是从难度上考虑,还是从课程思想上考虑,都很难找到现成的英语教材。这就需要上课的教师根据所教授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及专业方向,成立一个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网络、电视、广播和印刷媒体等,自主研发教材。在编写教材的时候,一方面必须从学生年龄和知识的结构出发,注意使教材具备足够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并注意专业的交叉、融合,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而另一方面,教材使用英语的语言难度要合理,不能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七、结论综上所述,基于CLIL模式的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是一般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新思路。它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和师资,整合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优势,把其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并通过分目标教学,使大学英语既能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目标实现人性化、个性化教学,又能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内容,实现渐进式、个性化的双语教学。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切实地改进学生对于英语技能及专业英语的掌握程度。是对现有的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1SB210):“大学英语分目标教学研究”研究成果。CLIL 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or Different GoalsYan Jun(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ichuan, Zigong, 64300)Abstract: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have an increasingly stronger need to use English in their study and work. CLIL-bas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or different goals not only can make a full use of limited class hours and teaching stuff, but also can ensure a progressive bilingual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 according to students English level and specializat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