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韩志军.doc_第1页
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韩志军.doc_第2页
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韩志军.doc_第3页
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韩志军.doc_第4页
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韩志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6年理论研究奖评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喀喇沁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韩志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当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核心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民主建设、法治建设、与市场经济的互动、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凸现出的重要作用,充分表明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善人大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要的是要进一步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途径民主政治(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政治发展的主流,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于世界潮流之外。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必然要求经济和政治管理权力的民主化,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必然要求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不仅要享有富裕、文明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要求实现高度民主的社会政治生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则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从具体制度层面上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关于人民通过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国家权力机关为核心的政权体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规定、制度的总和。其内容主要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三)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集体行使职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问题;(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五)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五个方面互相贯通、结合,就构成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政权组织形式。它能够便利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能够便利人民群众通过它参加国家的管理,从而得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我们在政权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的最有效、最重要的形式。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践表明,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政权组织形式,能够把人民的利益集中起来,能够反映和协调各方面的具体利益,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去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体。所谓政治文明,是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一方面,政治文明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之上;另一方面,政治文明为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制度和法制保障,使之更加健康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在我们国家,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和三大基本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人民民主的方向;人民民主,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依法治国,是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顺利实施的根本手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民主法制建设为根本任务、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制度,集中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体结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宪法为依据和运行原则,以社会公正、社会平等、社会共同富裕为鲜明价值取向,真正确保了占人口绝大多数人的统治地位,使人类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推进到了更高层次。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质上比三权鼎立制度要民主得多,优越得多。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在党的领导下,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途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我们党和国家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站稳脚跟,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球经济市场化和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政治民主化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为,经济市场化与政治民主化这两股浪潮并没有互不相干,而是处在一种互动关系之中。这种互动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经济结构决定政治结构,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众多具有独立经济人格的社会主体,在政治结构上必然要求以民主政体相适应;经济原则影响政治原则的建立,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自由、平等、竞争等原则和精神,这些东西正好是构成民主政治大厦的基石;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政治民主化进程完成的时间越短。另一方面,政治民主化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政治民主化可使各平等经济主体的利益要求得到较大限度的反映,公共权力运作受到更多的监督,有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这个制度越完善,越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为,人大制度越完善,越有利于促进政治稳定,造就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而政治稳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政治稳定的关键是保持法律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人大及其常委会正是以民主法制建设为根本任务的重要机关,通过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定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宏观调控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保障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财政监督,管好政府的“钱袋子”,遏制权力腐败,督促政府切实把职能转变到“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提供服务”上来,从而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促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完备的反映市场经济的法制。而要具备这样的法制,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载入宪法。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深刻变化和重大发展,即由主要依靠政策到不仅依靠政策,更重要的是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在国家生活管理上,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到不仅依靠行政手段,更重要的是依靠法律手段管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性转变。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充分表明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厉行法治,通过法律保障党和国家顺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显著标志和核心内容之一,是制度文明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环节和构成,对整个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起着确认、巩固、维护、保障和促进的功能和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工作,是实行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这深刻揭示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大通过行使立法权,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把各项事业纳入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既为依法治国创造前提,又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通过行使监督权,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确保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确保行政和司法权力得到正确行使,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通过行使决定权,对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积极投身于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通过行使任免权,依法组织国家机关,并保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种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其它国家机关所不能替代的。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选择的结果。她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而主要不是法律)以吸引人;运用开会、办学习班、谈心、树立榜样等思想教育手段来启迪人;通过打仗和一系列运动来考验选拔人;通过党组织建在基层以集聚人。这些经验的特点是:党站在领导、管理的第一线,直接发布命令。党的政策、命令一经形成、作出,毋需再经任何组织、机构的审议通过,在程序上不再受任何实质性制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第一,社会主义选举、罢免等民主制度的确立,从学理上来说,使得任何一个党派、领导人既可以被选上来,亦可以被选下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政地位始终面临着人民对其合法性的确认和选择,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过的一道民主政治关。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从形式、程序上划分了党的意志与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区别,人民意志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经由法定程序通过的一系列法律、决定来体现的。彭真同志曾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过这个问题。他说:“在战争时期,虽然党在根据地里领导建立了政权,可是没有全国性的政权。因此,那时应该,也只能是党说了算了。在整个革命队伍里,主要讲党的政策。建国以后情况不同了。我们不仅有党,还有国家。党和国家要做的事,讲内容,当然是一个东西。讲形式,那就不仅有党,还有国家的形式。因此,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从过去主要依靠政策办事,逐步过渡到不仅依靠政策,还要健全法制、依法办事。有些同志对经过国家的形式不习惯,嫌麻烦。民主就不能怕麻烦,一言堂不行,几个人说了算不行。凡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大事,光是党内作出决定也不行,还要同人民商量,要通过国家的形式。”所谓通过国家的形式,就是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如果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那么,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必然是人大代表满意不满意、人大代表赞成不赞成、人大代表高兴不高兴。这就改变了过去党的意志与人民意志无论是在实体上、还是在程序上都浑然一体的状况。这也给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