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化剂以及酸化剂缓释处理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以及肠道PH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摘 要】本试验选用1日龄日龄白羽肉鸡(AA肉鸡)、平均体质量(43.212.12)按单因素试验设计原则,研究在使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的肉鸡饮水中中添加不同类型(缓释处理与未处理)复合酸化剂对白羽肉鸡采食量、料重比等生产指标以及胃肠道PH、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设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雏鸡(采用快慢羽鉴别公母各半),饲养试验时间为40。结果表明,经过缓释处理的复合酸化剂可以极显著提高白羽肉鸡平均采食量、降低料肉比,提高生产性能;降低白羽肉鸡胃和小肠;提高白羽肉鸡盲肠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结果提示,在白羽肉鸡日常饮水中加入型缓释型复合酸化剂,可以通过降低肠道 ,优化肠道微生物区系,改善肠组织形态和功能,从而提高白羽肉鸡肠道的消化力提高白羽肉鸡的生产性能。【关键词】缓释复合酸化剂;白羽肉鸡;生产性能;肠道PH在饲料工业中酸化剂更多的是用来进行饲料酸化,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随着养殖行业抗生素的限制使用,酸化剂因为其对G-菌强大的杀灭以及抑制作用,以及无毒、无副作用的特点1,正在被大量的应用到肉鸡的现场养殖过程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酸化剂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效率,减少饲料的浪费,同时还可以由细菌引起的肠炎腹泻,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对提高肉鸡养殖的生产效益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本实验主要通过对使用酸化剂和没有使用酸化剂的鸡群免疫器官指数、肠道PH、盲肠微生物组成的研究,探讨酸化剂在肉鸡生产性能提高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通过对自配酸以及经过特殊缓释工艺处理的酸化剂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更好发挥酸化剂的方法。1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实验用缓释性酸化剂(甲酸型复合酸化剂)、自配酸化剂(甲酸、甲酸铵、乙酸、丙酸、乳酸、柠檬酸),均由潍坊加易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 实验设计实验选用1日龄白羽肉鸡(AA肉鸡)7500羽。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0只鸡,通过快慢羽鉴别雌雄每个重复公母各半。1.2.1 实验肉鸡日粮所有试验肉鸡使用相同的不添加酸化剂的基础饲粮,为参照NRC(1994)鸡的营养需要配置的配合饲料,基础饲粮组成以营养水平见表13。表一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项目含量 Content121日龄 2242日龄 原料玉米 63.669.78豆粕29.421.94玉米蛋白粉3.55.2L赖氨酸0.10.08DL蛋氨酸 0.160.03石粉 1.351.3磷酸氢钙 1.31.1氯化胆碱 0.120.1食盐0.30.3预混料0.170.17合计 100100营养水平 代谢能 (MJ/Kg)12.112.43粗蛋白20.9819钙0.890.8有效磷 0.40.38蛋氨酸 0.470.35赖氨酸 1.050.88预混料为每千克饲粮提供:VA 8000 IU ;VD 1000 IU;VE 20 IU;VK 0.50 g;VB1 2.00 mg;VB2 8.00 mg;VB6 3.50 mg;VB12 10.00 ug ;烟酸35.00 mg;泛酸钙10.00 mg;叶酸 0.55 mg;生物素 0.18 mg;Fe 80.00 mg;Mn 100.00 mg;Zn 80.00 mg;I 0.70 mg;Se 0.30mg代谢能为计算值,其余为实测值。1.2.2 实验处理对各个组的饮水进行处理的处理组1,在日常饮水中分别添加自配酸化剂0.1%,0.2%浓度。处理组2,在日常饮水中添加缓释性复合酸化剂0.1%,0.2%浓度。实验期40天。肉鸡采用笼养方式,自由采食,按照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充足饮水,每个实验组饮水处理见表2。表2:各处理使用酸化剂种类、浓度、时间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酸化剂种类自配酸化剂自配酸化剂缓释性酸化剂缓释性酸化剂酸化剂浓度0.10%0.20%0.10%0.20%饮用时间(单位:小时)88881.3样品采集在40日龄每个重复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公母鸡各10只,空腹8小时,测定体重。饲喂2小时后,使用上颌动脉放血致死后,解剖采样。1.3.1 消化道食糜采集取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冰浴,测定PH。1.3.2 盲肠微生物采集结扎右侧盲肠两端,用于盲肠微生物数量测定。1.4 检测指标1.4.1 消化道食糜PH内容物的PH现场测定,使用pHS-3B精密度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在冰浴条件下测定。1.4.2 盲肠微生物样品稀释:在无菌操作台上取盲肠内容物0.5g左右,分别置于灭菌管内,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液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稀释成:10-3、10-4、10-5。大肠杆菌:在无菌工作台中,用移液枪吸取100ul经稀释后的菌液,接种到麦康凯平板上,在37培养箱有氧培养24h;每个稀释度取做3个重复以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乳酸杆菌:在无菌工作台中,用移液枪吸取100ul经稀释后的菌液,接种到MRS培养基,在37培养箱中厌氧培养48h。菌群培养及计数:生长良好的大肠杆菌在麦康凯琼脂上为红色或粉红色菌落,表面光滑且有光泽,凸起,菌落周围有混浊胆盐沉淀圈,边缘整齐不透明。生长良好的乳酸杆菌在LBS培养基上为乳白色稍偏黄的圆形小菌落,表面光滑,中央呈乳状突起,边缘整齐不透明,质地软。选择合适的浓度梯度的培养基(培养皿上的菌落数可计),有专人对菌落数进行统计取平均值,并计算出每克盲肠内容物所含对应细菌的对数值(logcfu/g),用以代表肠道内细菌的含量。1.4.3 生产性能每日记录实验过程中使用的饲料量、日死淘率。40日龄将所有实验鸡只体重进行称量统计。(因实验需要宰杀的鸡只不计算在日死淘范围内)2结果与分析2.1 对消化道的PH影响自配酸化剂、缓释酸化剂对40日龄肉仔鸡消化道食糜PH影响 (见表3)表三3:40日龄肉仔鸡消化道食糜PH项目对照组自配酸组缓释处理酸组0.00%0.01%0.20%0.10%0.20%嗉囊5.564.463.254.634.53腺胃2.831.591.472.442.31肌胃2.261.721.582.051.98十二指肠6.636.286.15b6.426.21空肠6.186.166.216.116.05回肠6.436.456.416.216.16由表4可见,在饮水中加入酸化剂,可以明显降低整个消化道的PH;自配酸化剂对嗉囊、胃、十二指肠的PH的降低效果比实验酸化剂明显,但是对空肠、回肠PH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实验酸化剂对整个肠道的PH都有明显的降低效果;不同浓度的酸化剂对肠道PH值的降低效果,与酸化剂使用浓度成正相关。2.2 对盲肠微生物影响自配酸化剂、缓释酸化剂对40日龄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见表4)表4:40日龄肉鸡盲肠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含量项目对照组自配酸组缓释处理酸组0.00%0.01%0.20%0.10%0.20%14日龄乳酸菌7.237.147.157.257.21大肠杆菌5.895.655.425.335.0340日龄乳酸菌7.757.777.817.797.85大肠杆菌7.486.766.646.456.04由表4可见,在饮水中加入酸化剂,可以降低盲肠大肠杆菌含量、增加盲肠乳酸菌含量,改善盲肠菌群;实验酸化剂比自配酸化剂在降低盲肠大肠杆菌含量、增加乳酸菌含量方面更有优势;随着日龄的增加,酸化剂在增加盲肠乳酸菌含量方面的作用减弱,但是依然可以有效降低肠道内大肠杆菌含量;酸化剂对盲肠大肠杆菌的抑制以及乳酸菌的促进作用于浓度呈正相关。2.3 对生产性能影响自配酸化剂、缓释酸化剂对40日龄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见表5)表5:40日龄肉鸡生产性能项目对照组自配酸组缓释处理酸组0.00%0.01%0.20%0.10%0.20%成活率91.30%92.67%94.00%95.33%96.67%只均耗料(kg/只)3.9754.0954.0604.0304.075平均体重(g/只)24482516250825312594料肉比1.6241.6211.6191.5921.571生长日期4040404040欧洲指数344361364379399由表5可见,饮水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但是自配酸组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实验酸化剂组可以明显提高生产肉鸡性能;自配酸在降低料肉比(0.01%浓度相比降低0.032,0.02%浓度对比降低0.028)、减少死淘率(0.01%浓度相比减少1.2%,0.02%浓度相比降低1.54%)方面的作用,低于实验酸化剂;0.02%浓度酸化剂比0.01%浓度酸化剂对生产性能的提高效果更明显。3 讨论3.1饮水中添加酸化剂以及酸化剂缓释工艺对肉鸡肠道PH值的影响肉鸡消化道内消化酶原的分泌以及活性是保证消化功能正常发挥,而消化道的PH是消化酶原激活以及保持消化活性的重要条件。并且由于肉鸡本身的生理结构决定,其消化道内的PH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4。对照组与两个实验组的胃肠道PH统计结果表明,通过在饮水中添加酸化剂可以调节肉鸡肠道的PH值。自配酸化剂以及缓释处理酸化剂两个实验组胃肠道PH值统计结果表明,通过对酸化剂进行缓释处理,可以降低通过饮水使用酸化剂后,胃部PH值的大幅波动。同时经过缓释处理后,酸化剂除了在胃部可以发挥降低PH的作用外,对肠道后半段依然保持一定的调节作用,而未经缓释处理的酸化剂在肠道后半段,已经对肠道内容的PH值没有任何调节作用。3.2饮水中添加酸化剂以及酸化剂缓释工艺对肉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家禽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是由无数的共生菌、暂生菌和病原菌组成的复杂菌群,他们利用肠道内容物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肠道内的益生菌群与肉鸡之间是一种互利合作的共生关系5。益生菌群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合成、分泌肉鸡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营养物质补充肉鸡营养,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分泌一些抗菌物质,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6。并在肠道表面形成一层生物屏障。益生菌还可以通过生物学占位作用减少致病菌在肠道上的定植。益生菌可以刺激肠道的免疫系统发育,使免疫系统保持免疫活性并产生非特异性抗体7。乳酸菌是肠道常见的一种益生菌,并且也是肠道内比较脆弱的一类益生菌8。大肠杆菌是肠道内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是目前困扰肉鸡养殖行业的比较大的一类肠道致病菌。对照组以及两个实验组在不同时期(21日龄、40日龄)肉鸡的盲肠内的乳酸菌以及大肠杆菌的含量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饮水中添加酸化剂,可以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群的繁殖,同时抑制致病菌的繁殖。经过缓释处理的酸化剂对盲肠乳酸菌的繁殖的促进作用和盲肠大肠杆菌的抑杀作用,都要强于未经处理的自配酸化剂。3.3饮水中添加酸化剂以及酸化剂缓释工艺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对照组以及两个实验组肉鸡生产性能的统计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以明显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通过对胃肠道不同部位PH的测定,以及盲肠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数量测定,饮水中添加酸化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可能与酸化剂降低肠道PH,促进胃部消化酶原的激活以及消化酶的活性,以及肠道食糜PH降低通过神经内分泌反射,延长胃排空速度使食物得到更充分消化有关。同时通过益生菌群对肠道的调节作用,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以及益生菌的辅助效果功能,都会对生产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4结论肉鸡饲养过程中,通过饮水添加酸化剂可以降低肠道PH,抑制肠道内大肠杆菌繁殖,促进肠道乳酸菌的繁殖,提高肉鸡的生产效率。通过对酸化剂进行缓释处理,可以使酸化剂对消化道的作用效果更加温和(降低肠道PH时,肠道PH波动小)持久(保持对整个肠道的持续,尤其在肠道后半段依然发挥效果),可以更好的发挥酸化对肉鸡生产性能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 朱剑锋,周海泳,胡学锋,等饲料酸化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广东饲料,2013,22( 3): 32-3 2 张祥,张子宏.饲料酸化剂替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J饲料研究,2006(9):22243 郭鹏,卢建,李军,等复合酸化剂对肉仔鸡消化道pH值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 1,32(11):32354 Dibner JJ ,Buttin PUse of organic acids as a model to study the impact of gut microflora on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J Appl Poult.Res2002,11:453463 5 马红艳两种复合酸化剂对肉仔鸡作用效果的研究D陕西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塘承包与渔业信息化建设合作合同
- 跨区域待岗人员安置与生活补贴协议
- 2025公务员面试题做法及答案
- 租赁流程自动化-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透明质酸皮肤填充剂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教育培训市场工作年终总结
- 2025至2030移动存储设备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管理报告
- 大学生宣传部年终总结
- 消防安全服务人员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电镀铝浆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 GB/T 12612-2005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
- 三级安全教育档案模板(完整版)
- 2023年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考试题库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详解 课件(共17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八纲辨证-课件
- 房产归属协议书范本
- 服务类合同补充协议
- 学生休学申请表(新)
- 350吨履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TSG-R0005-202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