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农民的利益.doc_第1页
为了农民的利益.doc_第2页
为了农民的利益.doc_第3页
为了农民的利益.doc_第4页
为了农民的利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了农民的利益 谢四一 付良君引子 选择曾几何时,一边是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一边是良田百亩任野草芦蒿肆意扩张。土地在哭泣!农民默默无语。一声春雷响过,强劲的东风掠过神州大地。从2003年开始,连续7年中央1号文件相继出台一系列 “三农”政策与措施,九亿农民欢呼了,生产的积极性如破土的秧苗蓬蓬勃勃然而,政策给了,资金哪里来?由于资金不足,不少乡镇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无法实现,不少项目被迫搁浅,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如刚点燃的蜡烛在风中摇曳。怎么办?大家想到了银行。正在这节骨眼上,各专业银行为应对入世后的竞争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纷纷收缩县(包括县)以下的机构,邮政储蓄还以只存不贷的经营方式,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向了城市。农民贷款难,真难!于是,大家把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农村信用社。2005年全县金融工作会上,响起了时任岳阳县信用联社主任吴志军铿锵的声音:“农村信用社以服务当地、服务农民为宗旨,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我们责无旁贷。”农民对信用社的选择,是一种需要。信用社对农民的选择,是一种责任。第一章: 为伊消得人憔悴 “钱从哪里来?”“全县基本生产、生活、助学以及结构调整四项支农资金需求共计约2亿元,我们帐上的可用资金仅仅3500万元,尚差1.65亿元,为保支付,我们已经向兄弟联社拆借了1.5亿元,支农要紧,但钱从哪里来?”2005年3月16日,岳阳县信用联社分管信贷工作的副主任杨定华详细汇报了全县支农工作的调查情况。他的声音敲打着与会人员的心扉,良久,全场一片寂静。春寒抖擞,斜风拧着细雨,不停地拍打着窗户,雨水顺着玻璃慢慢划出一道道无规则的雨痕“我们今年的工作方针是支农、降比、控案、增效,支农摆在首位,如果我们支农工作不能做好,我们何以取信于民,立足当地?至于资金问题,我看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组织存款资金,引进一块;二是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争取一块;三是清收旧贷盘活一块。三管齐下一定要满足这1.65亿元的资金缺口。”吴志军主任的话斩钉截铁。组织资金谈何容易,岳阳县“贫困县”的帽子刚刚摘掉,当时财政年收入仅1.6亿元,域内金融机构林立,农村信用社竞争劣势明显。全县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把目光投向了岳阳市区和周边地区,他们采取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在岳阳市区的各大企业、居民小区以及外地打工人员集居地开辟了自己的吸储市场。2006年至2010年5年时间:全县农村信用社净增存款7.3亿元,增幅77.6%;争取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4.8亿元,盘活沉淀贷款2.5亿元。资金状况明显改善,支农实力明显增强。 “一定要将小额农贷政策落实到位”杨林乡村民赵光辉说:“过去,我们村的信用站会计贷款只借给他的亲戚朋友,一般的人别想从他那里借到钱!”有的信贷员和原村级代办员却说:“要求贷款的农户太多了,不熟悉、不了解情况的怎么能贷款呢?”农民贷款难的症结找到了:一是少数信贷人员假公济私,贷款只放关系户;二是部分信贷人员工作不深入,坐在家里放贷;三是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量太大,特别是近几年村级代办站撤销后,仅凭信用社三两个外勤要掌握全乡(镇)所有农户情况确有难度。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呢?这一直是农村信用社的决策者们难以解开的心结。2006年3月的一天,县信用联社主任吴志军翻看着案头的资料,省联社领导报告中有几句话映入他的眼帘:“改进支农服务,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推行小额农贷授信等级管理办法,向农户发放贷款证。”短短的几句话让他眼前一亮,有如一位在漆黑长夜里的跋涉者,突然发现了黎明的一缕曙光。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随即拨打电话,通知召开社务会,探讨小额农贷授信等级管理办法。会上,他强调“一定要将这一举措成功推行,将小额农贷政策落实到位。”一周以后,一个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具体方案正式出台。农村信用社与乡镇干部、村支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共同组成农户授信级评审小组,以村为单位集中对辖内有贷款需求的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并按资信程度进行授信发放贷款证。农户凭贷款证和身份证在核定额度内,随时可到当地信用社办理贷款。 “我领的是4000元额度的贷款证,今年喂猪的本钱不愁了,还是农村信用社替老百姓着想,办实事。”2006年4月23日,作为岳阳县第一个领取信用社贷款证的农民,步仙乡柘山村雷公组的龙胜芝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当年岳阳县农村信用社共对17000农户进行了授信发证,到2010年底,发证农户达到了28000户。 “我们这里3岁小孩都认得他”在老百姓眼里,农村信用社是“财神爷”。多年以来,信用社的工作人员骨子里也有着某种优越感,不能正确理解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关系,不能主动深入农户联络感情,服务意识相当淡薄。岳阳县信用联社近几年来推出了创建“服务型信用社”系列活动。如:建立“客户联络制度”、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联村包社制度”;开展“民心恳谈”、“三问三帮”活动。群众评议与人事调整挂钩,工作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外勤人员工作越来越深入,信用社与当地农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柏祥信用社仅2名外勤,却要管理3000多户贷款,其中600多户为养猪户。每个季度,他们至少上门一次,对养猪户的情况了如指掌。2008年11月,得知付义村贷款户刘三民家的牲猪得病,一栏肉猪2天未进食后,信用社主任许碧波带着畜医赶了过去,自己也在猪圈里一直陪到深夜。西塘镇金家村支部的葛书记对笔者说:“西塘信用社的李主任真是连民又连心,三天两头往农户家里跑,我们这里3岁小孩都认得他!”第二章 红罢樱桃绿芭蕉撒“胡椒面”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就象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撒向了千家万户,2005年3月,筻口信用社向莲塘村投放农贷53万元,帮助该村31户农民建起了37个蔬菜大棚,使之成为湖南省进出口集团公司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随后的3年多时间里,信用社又陆续投放贷款300多万元,扩建蔬菜大棚120个,新建葡萄园100亩,水田改制棉花、西瓜、大豆220亩,到2008年底,农民人平纯收入由2004年的600多元上升到4200元。该村村干部李银田说:“没有信用社支持,就没有我们莲塘村的今天”。中洲乡李满意说:“过去我是村里响当当的穷户,想到了门路,但冒人帮。小额农贷就象“卤水点豆腐”,量不大但管用,我搭帮它!”2006年以来,他凭一本授信额度为1万元的贷款证,共向信用社贷款9.5万元。养鱼纯收入仅去年就已达10多万元。张谷英镇地处山区,山多田少,楠竹、草资源丰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推广至今,该镇共有1400户农户获得贷款证,占有贷款需求农户总数的80%,授信贷款总额达到350万元。他们用这些资金养黑山羊、加工竹器,受益不少。五年来,岳阳县信用社通过小额农贷“绿色通道”共累放贷款8.2亿元,全县农户受贷面超过一半,3000多农户因此脱贫。没有经济实力的农户贷款怎么办?县信用联社又创造性地推出了“农户联保贷款”,即一家贷款,大家担保。运作3年来,全县信用社共办理联户担保贷款800多笔,累放金额达2000余万元,解决了不少困难户的贷款需求。树“信用旗”如果说小额农贷和农户联保贷款只能解决较小额度的资金需求,那么信用村(组)的创建则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较大额度需求资金的最好载体。信用社在筛选村(组)为信用创建对象时,主要看其是否有形成“一品”、“一业”的基本条件,是否能对周边产生辐射作用,一旦确定了创建对象,采取县联社年初一次性具体授信,信用社在核定金额内发放大额贷款无需笔笔审批的办法,下放权力,扩大贷款额度,从而促成“信用村组”,推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西塘镇金家村地处岳阳市郊,京珠高速公路贯村而过。2007年,该村以“大户带小户、公路联农户”的方式发展苗木。信用社看准这一产业后,在该村试点信用创建工程。首先对有信誉、有技术、有闯劲的王小辉、任卫国两家农户重点进行扶持。4年间,共投放贷款220多万元。现在他们靠苗木产销,都已成为年纯收入超过40万元的大户。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有80%的农户从事苗木种植。2007年至今信用社向该村累放贷款920多万元。全村农户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10600元,比2007年翻了3倍多,成为有模有样的小康村。1999年,柏祥镇明淑村村民李建权从信用社贷款2万元养猪,当年获利4万元。如今,他拥有占地300余亩、总投资900万元的 “海东农庄”,有猪舍16栋,存栏肉猪5300多头,年收入近百万元。在他的影响下,到2005年,全村养猪业初具规模。从2006年开始,柏祥信用社对该村养殖户进行规模投放贷款累计2540万元。由于效益好,贷款户还贷积极,该村被评为市级信用村。李建权带动了明淑村,明淑村则带动了柏祥镇。目前该镇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达80多户,成为湘北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四年来,全县共成功创建市级“信用村”11个、县级“信用社”36个。“信用社”的荣誉既是对乡风民俗的褒扬,更是村民获取较大额度贷款的有力资质。创建“信用村”成为了岳阳县村支两委和村民们最热衷的集体活动。唱“银企戏”从2003年起,岳阳县各信用社通过银企洽谈会形式,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涉农“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到目前为止,共与27家涉农企业签订了信贷支持合同,签约贷款达1,53亿元,履约发放1.47亿元。岳阳县丛林责任有限公司是张谷英镇一家生产基建模板的企业,该企业与当地2000农户签约,利用签约农户自家生产的楠竹半成品,进行深加工,是一个典型的“公司+农户”式的龙头企业。自2004年起至今,信用社已向该公司累放贷款575万元。目前,当地近300户农民成为该公司产业工人,签约农户大都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回报。公田镇的丛森瓷业有限公司2005年创办时,信用社贷款40万元,后通过银企洽谈的方式又陆续累放680万元扶持其发展。2010年该厂出产的瓷质碗具、酒器等产销售额达1200多万元,创利近300万元, 360多个农民在该厂就业。第三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资产保全路在何方?2004年,毛田镇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农户大规模喂养肉鸡。信用社通过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共对全镇31个村561户农户发放了103.6万元的养鸡专项贷款。眼看鸡苗一天天长大,收获的日子也指日可待,政府领导、养鸡农户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同志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毁灭了这美好的一切,3天之内全镇有近100万只肉鸡染瘟而死,所剩廖廖。辛苦数月的农民捎着一担担瘟鸡往山上掩埋,泪眼无声。据统计,这场瘟疫造成了550多户农民将近150万元的经济损失,其中包括毛田信用社投放的103万元的贷款,至今这些贷款仍有90多万元未收回。不同的事件,一样的教训。2006年,由相思乡政府“牵线搭桥”,市农科所专家提供技术,中道村农民刘艳保征地筹建的相思乡葡萄园,在一片看好声中建园。当时乡政府领导出面为刘在相思信用社贷款3万余元。葡萄长势很好,可最终未能挂果,专家诊断:土质病毒感染。目前,葡萄园地荒、苗死,贷款没有着落。像这样的情况,几乎每个信用社都能随时列举数例。能怨谁呢?政府为民办事,农民劳动致富,信用社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解难,都无可非议,可偏偏天有不测风云。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制约较大,加之,农村房屋、土地等不动产都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信用贷款风险大,可是支农贷款又不能不放。对于信用社的信贷人员来说,贷款的责任重大,放出去收不回,轻则扣工资、撤职、下岗,重则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大家普遍“惧贷”。柏祥信用社原社主任付依文说:“牲猪贷款一笔几万,甚至十几、几十万,一旦收不回,自己这辈子也完了。可是不放又不行,我不能眼看着自己扶持起业的养猪户又倒下去呀!我真的天天提心吊胆,人都快疯了。”2006年初,这位连年先进的信用社主任强烈要求无条件辞职,原因是就“惧贷”。谁来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贷款提供保障呢?什么时候农业贷款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全机制,让农村信用社大胆地放款,安全地收回呢?谁为历史包袱埋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资金也只有在不停的周转中才能产生最大的作用和最大的效益。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农村信用社积极地投身于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潮流之中。历经十余年风雨,一批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纷纷淘汰出局。既而刮起的一股企业破产、改制之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借据旋即变成了一堆废纸。截至2005年,岳阳县农村信用社因企业关、停、破产而损失的贷款高达6900万元!1999年,在岳阳县全面清理、整顿农村基金会的活动中,为了顾全大局,农村信用用9100万元现金,换回一堆借据。至今11年时间仅收回300余万元。多年来,岳阳县乡、村两级财政因基础建设、筹资上缴农业税等原因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共计余额2.35亿元,大部分本息未动。这些以政府信誉担保的贷款成了农村信用社的“鸡肋”。以上三类贷款合计近4亿元,长期被占用,有的甚至催收无门,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造血”功能,大大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实力。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了农民的需求,为了农民的利益,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从四面八方援手助力。国务院对农村信用社首轮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岳阳县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管理模式形成。央行1.3亿元票据已经兑现,全县信用社支农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1月12日,岳阳市政府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帮助农村信用社改进金融服务,增强发展后劲,实现改革目标;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