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90分钟100分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b.张之洞的劝学篇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2.鸦片战争以后,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林则徐、魏源作为这一思潮的先行者,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a.抵御外来侵略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思潮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3.下列著作、杂志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是() a b c d4.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民主革命派5.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是指()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由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与洋务派划清了界限a.b.c.d.6.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7.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8.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常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d.陈独秀、胡适9.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这段话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缺陷是()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杀中国传统文化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10.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1.一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影响这位学者行为的最可能是()a.鸦片战争前的程朱理学b.晚清时期的中体西用说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d.民国时期的三民主义学说12.有一个时期,中国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时间很短,影响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象,例如:曙光新生自由救国新社会新气象新文化新中国新妇女进步青年平民教育等。这些期刊的名称所表达的精神源于()a.戊戌变法运动b.清末新政运动c.新文化运动d.太平天国运动13.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是因为民主与科学()a.是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是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是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14.“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a.b.c.d.15.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抗争b.探索c.屈辱d.复兴16.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a.b.c.d.17.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的核心问题是()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什么是“一国两制”18.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19.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有()其核心都是实事求是都是在对过去“左”的错误思想批判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实践中都有从农村到城市的特点a.b.c.d.20.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上述四位政治家有共同之处,其共同特点表明了()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巨人推动的d.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1小题17分,22小题10分,23小题13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而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国学讲习记(1905年)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则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学派遂兴,吹秦灰之已死,扬祖国之耿光。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6分)(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5分)(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6分)22.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拟举办“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请回答: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如选择三个以上主张做答,只判前两个)(10分)23.“北风吹来十月的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上图反映了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什么道路?(3分)(2)下图反映了什么事件?简要谈谈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6分)(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答案与解析1.b本题考查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题干材料反映了这一思想的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其劝学篇集中阐述了这一思想。2.c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对启迪当时中国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作用。3.a本题从时间上进行判断即可:魏源的海国图志写于鸦片战争时期;资政新篇写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创办于1905年;新青年杂志创办于1915年。故最早的应该是a项。4.b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楹联的内容,从题干中提取主要信息:同外国人进行商战、收回利权。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同外国人进行商战的是早期维新派,故选b项。由于阶级局限性,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并不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但不是最早的,故应排除。5.a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进一步发展”的含义,即二者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可知:为二者的共同之处,不符合史实,都应排除,符合题意的只有。6.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材料信息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结合起来。古代中国人始终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央”,到晚清时期不少国人仍这样认为,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戊戌变法期间这首诗歌实际上是劝导国人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学习西方,进行改革。故答案为d项。7.a“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说明b项不正确;20世纪初,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故c项错误;“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说明d项不正确。题干材料的主旨是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变革,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8.b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题干表述看这一新学派的特点是中西方思想的结合,而其中对西学的认识“支离破碎”。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b项。9.a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存在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偏颇。10.d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材料信息看,这场运动主要是在文化领域,且具有爱国、否定中国旧文化和反帝、崇拜西学等特点,故d项符合题意。11.c由“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可知,“思想革命”指新文化运动;“打破传统学说”指反对封建儒家思想。12.c由关键词“新文化”“进步青年”等进行判断,只有c项符合题意。13.a特定的词汇是时代发展的反映。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14.d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狂人日记并未涉及对西方文化的肯定,故排除含的选项即可。15.b图片反映的史实,体现出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的过程。16.b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一信息中可见是正确的。17.c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这次谈话从理论上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根本的问题。18.d邓小平的话反映了在对待“证券、股市”这些资本主义早已存在的事物上要大胆试验,这与防“左”和反“右”没有关系,故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改革重心的转移,也没有反映在哪里进行改革试验,故排除b、c两项,d项正确。19.d都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20.d题干中四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就是根据本国情况,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21.(1)同:反对儒学独尊。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2)评分标准: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a.对文艺复兴的认识;b.对“亚洲古学复兴”论的看法;c.分析两者异同;d.总体评价。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成理。(3)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解析:(1)问旨在读懂材料,先找出邓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再逐一与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行比较,概括出答案。(2)问对观点的评析,先要说出自己对两种现象的认识,再对邓实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时一要就二者的异同发表自己的见解,二要就邓实的观点从总体上作出评价。(3)问邓实是从肯定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谈论东西方古学复兴问题,分析背景一要注意材料的形成时间,二要注意当时东西文化的现状,三要找出当时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影响则主要从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角度入手。22.主张实质作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御敌强国开阔国人视野,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道路在保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科技自强求富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后来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推进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变法图存突破洋务派主张,掀起维新运动;改良道路行不通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科学发展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试题及答案
- 第11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 1.1 声音是什么 预习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苏科版
- 北辰文汇教学课件防盗教案
- 车辆设备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走访遗迹看历史教学课件
- 车辆租赁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特色小吃培训课件
- 村法治课教学课件 讲稿
- 1.12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答案)
- 2023年单螺杆泵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全套图纸
- 无创正压通气护理
- GB/T 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
- 《C++程序设计教程》PPT Chapter-5
- 风电发电机组电控系统知识-安全链部分课件
- PMBOK指南第6版中文版
-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课件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 房建监理平行检查记录表格模板(参考版)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