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doc_第1页
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doc_第2页
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doc_第3页
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doc_第4页
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雏鸡出壳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雏鸡出壳后: 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鸡的孵化技术在养鸡过程中那是离不开孵化这一项技术的.但是有些人要说了.我没有学过这一些我也会孵化.但你不要忘记了.你的成活率高吗.你做的每一步都那么精吗.我想没有人会好敢说这一句话的.因为世界上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完美的吗.我下面就以这一话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1)在孵化之前首先要做的是种蛋的选择问题了.那么如何选择种蛋呢首先要选择的是在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的为好)(2)在孵化之前吗要做一些消毒工作一般消毒有两种: 一是在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消毒(它们的用量是15克的高锰酸钾和30ml的福尔马林/每立方米_)另一种是清泡消毒(3)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湿度的控制.我想做好以上几点最基本的要领那么你就可以孵化出放心的鸡苗了但是千万别忘记了种蛋的来源要好鸡种蛋孵化不可忽视的两个时期鸡种蛋在整个孵化期中,都要人证操作管理,但是根据胚胎发育的特点,有两个关键时期,1日胚龄7日胚龄和18日胚龄21日胚龄。在孵化操作中,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这两个时期胚胎发育的孵化条件,即抓住了提高孵化率和雏禽质量的主要矛盾。一般是前期注意保温,后期重视通风。1日胚龄7日胚龄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2.孵化1天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3.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24小时96小时胚龄的胚蛋。4.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剧烈下降。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后进行。另外,应剔除破蛋。5.提高孵化室的环境温度。6.要避免长时间停电。万一遇到停电,除提高孵化室温度外,还可以在水盘中加热水。18日胚龄-21日胚龄鸡胚18日胚龄-19日胚龄是胚胎从06-06-30膜呼吸过渡到肺呼吸时期,需氧量剧增,胚胎自温很高,而且随着啄壳和出雏,壳内病原微生物在孵化器中迅速传播,此期的通过换气要充分。为解决供氧和散热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避开在18日胚龄移盘到出雏盘。可提前在17日胚龄,或延至19日胚龄时进行移盘。2.啄壳、出雏时提高湿度,同时降低温度。一方面是防止啄破蛋壳时,蛋内水分蒸发加快,不利破壳出雏;另一方面可防止雏禽脱水,特别是出雏持续时间长时,提高湿度更为重要。在提高湿度的同时应降低出雏器的孵化温度,避免同时高温高湿。19日胚龄21日胚龄时,出雏器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737.5。出雏期间相对湿度提高到70%75%左右。3.注意通风换气,必要时可加大通风量。4.保证正常供电,此期即使短时间停电,对孵化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万一停电的应急措施是:打开机门,进行上下倒盘,并用体温表测蛋温。此时,门表温度计所显示温度绝不能代表出雏器里的温度。5.拣雏时间的选择,一般在60%70%雏禽出壳,绒毛已干时,第一次拣雏。在此之前仅拣去空蛋壳。出雏后,将未出雏胚蛋集中移至出雏器顶部,以便出雏。最后在拣1次雏,并扫盘。6.观察窗的遮光。雏鸡有趋光性,已出壳的雏鸡将拥挤到出雏盘前部。不利其他胚蛋出壳。所以观察窗应遮光,使出壳雏鸡保持安静。7.防止雏鸡脱水。雏鸡脱水严重影响成活率,而且是不可逆转的,所以雏鸡不要长时间06-06-30器里和放在雏鸡处理室里,雏鸡不可能同一时刻出齐,即使较整齐,最早出的和最晚出的时间也相差32小时左右,再加上分级、打针、鉴别等出雏后的一系列工作,时间就更长。因此从出雏到送至饲养者手中,早出壳者,可能已近48小时,所以应及时送至育雏室或送交用户。摘于:中国畜牧兽医报第五版。鸡孵化过程管理的关键 1 孵化前的准备工作1.1 制订计划 在孵化前,根据孵化与出雏能力、种蛋数量以及雏鸡销售等具体情况,订出孵化计划。一般每周入孵两批,工作效率较高。也可采用3天入孵一批,孵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现将孵化计划分别叙述如下:每周7天中,隔3天和隔4天各入孵(出雏)1批;1周中固定周1、周4各入孵1批,周5、周1各移盘1批,周1、周4各出雏(出售)1批;本周转计划每6批为一个周期,即第二周期第一批(总批次第七批)的种蛋入孵至第一周期第一批的入孵器中(12台),第二周期第二批(总批次第八批)的种蛋入孵至第一周期第二批的入孵器中(34台),依次类推。1.2 用品准备 入孵前1周一切用品应准备齐全,包括照蛋灯、温度计、消毒药品、防疫注射器材、记录表格和易损电器原件、电动机等。1.3 验表试机 孵化器安装后或停用一段时间后,在投入使用前要认真校正、检验各机件的性能。尽量将隐患消灭在入孵前。1.4 入孵前种蛋的消毒与预热 入孵前种蛋应采用高锰酸钾或新洁尔灭严格消毒,从而改善孵化效果,提高苗禽成活率。此外,入孵前预热种蛋,能使胚胎发育从静止状态中逐渐“苏醒”过来,减少孵化器里温度下降的幅度,除去蛋表凝水,以便入孵后能立刻消毒种蛋。有研究认为:种蛋保存时间较长(24周),入孵前在2124下预热,可以提高孵化率。而种蛋保存时间在2周内,预热对提高孵化率无效。1.5 预热方法 入孵前,将种蛋在不低于2225环境中,放置49小时或1218小时。种蛋放在38环境中15小时或38.3预热68小时,虽然能提高孵化率,但需增加设备和开支,生产上很少采用。1.6 码盘入孵 将种蛋码在孵化蛋盘上称码盘。国外采用真空吸蛋器码盘。在国内,因孵化器(孵化盘)类型颇多,规格不一,所以码盘还不能实现机械化。一般可每天码上若干种蛋,装在有活动轮子的孵化盘车上,挂上明显标记 (注明码盘时间、品种、数量、入孵时间、批次和入孵台号等),然后推入贮存室保存。一般整批孵化,每周入孵两批;分批孵化时,35天入孵一批,入孵时间在下午45点钟(视升至孵化温度的时间长短而定),这样一般可望白天大量出雏。2 孵化的操作技术2.1 温度调节 孵化器控温系统,在入孵前已经校正、检验并试机运转正常,一般不要随意更动。刚入孵时,开门入蛋引起热量散失以及种蛋和孵化盘吸热,因此孵化器里温度暂时降低,是正常的现象。待蛋温、盘温与孵化器里的温度相同时,孵化器温度就会恢复正常。这个过程大约历时数小时(少则34小时,多则68小时)。即使暂时性停电或修理,引起机温下降,一般也不必调整孵化给温。只有在正常情况下,机温偏低或偏高0.51时,才予调整,并密切注视温度变化情况。2.2 湿度调节 孵化器内挂有干湿温度计,每2小时观察记录1次,并换算出机内的相对湿度。要注意棉纱的清洁和水盂加蒸馏水。相对湿度的调节,是通过放置水盘多少、控制水温和水位高低来实现。2.3 转蛋 12小时转蛋1次。手动转蛋要稳、轻、慢,自动转蛋应先按动转蛋开关的按钮,待转到一侧45度自动停止后,再将转蛋开关扳至“自动”位置,以后每小时自动转蛋1次。但遇切断电源时,要重复上述操作,这样自动转蛋才能起作用。2.4 照蛋 照蛋要稳、准、快,尽量缩短时间,有条件时可提高室温。照完一盘,用外侧蛋填满空隙,这样不易漏照。照蛋时发现胚蛋小头朝上应倒过来。拍放盘时,有意识地对角倒盘(即左上角与右下角孵化盘对调,右上角与左下角孵化盘对调)。放盘时,孵化盘要固定牢,照蛋完毕后再全部检查一遍,以免转蛋时滑出。最后统计无精蛋、死胚蛋及破蛋数,登记入表,计算受精率。2.5 移盘 鸡胚孵至1819天后,将胚蛋从入孵器的孵化盘移到出雏器的出雏盘,称移盘或落盘。笔者认为鸡蛋孵满19天再移盘较为合适,具体掌握在约10%鸡胚“打嘴”时移盘。孵化1819天时,鸡胚气体代谢旺盛,是死亡高峰期。推迟移盘,鸡胚在入孵器的孵化盘中比在出雏器的出雏盘中,能得到较多的新鲜空气,且散热较好,有利鸡胚渡过危险期,提高孵化效果。移盘时,如有条件应提高室温。动作要轻、稳、快,尽量减少破蛋。出雏期间,用纸遮住观察窗,使出雏器里保持黑暗,这样出壳的雏鸡安静,不致因骚动踩破未出壳的胚蛋,而影响出雏效果。2.6 雏鸡消毒 雏鸡一般不必消毒,只有出壳期间发生脐炎才消毒。消毒方法:在移盘后,胚蛋有10%“打嘴”时,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毫升和高锰酸钾14克,熏蒸20分钟,但有20%以上“打嘴”时不宜采用;或在第20至21天,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030毫升加温水40毫升,置于出雏器底部,使其自然挥发。2.7 捡雏 在成批出雏后,每4小时左右捡雏1次。可在出雏30%40%时捡第一次,60%70%时捡第二次(叠层式出雏盘出雏法,在出雏75%85%时,捡第一次),最后再捡1次并“扫盘”。捡雏时动作要轻、快,尽量避免碰破胚蛋。前后开门的出雏器,不要同时打开,以免温度大幅度下降而推迟出雏。捡出绒毛已干的雏鸡同时捡出蛋壳,以防套在其他胚蛋上闷死雏鸡。大部分出雏后(第二次捡雏后),将已“打嘴”的胚蛋并盘集中,放在上层,以促进弱胚出雏。2.8 初生雏的选择和技术处置 在出雏期间必须对初生雏进行认真的选择并根据防疫及用户要求,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置(包括注射疫苗、带翅号、剪冠和切爪)。出雏:按家系出雏,每个家系放一个雏盒。登记健雏、弱雏、残死雏、死胎数,然后将该卡放入出雏盒中,进入下一项工作。鉴别:如果是翻肛鉴别,则每个家系鉴别完毕后,登记公母雏数于“出雏卡”中,清理鉴别盒中雏鸡,再鉴别另一家系。带翅号:翅号上打有家系号和母鸡号。如“05-532”即第五家系,532号母鸡。将翅号带在雏鸡翅膀的翼膜处。剪冠:主要是区分快慢羽。如快羽剪冠、慢羽不剪冠 (相反也可以),以便建立快慢羽品系,这样父母代雏鸡可通过羽速鉴别雌雄。预防接种:于第1天接种马立克氏疫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免疫。2.9 清扫消毒 出雏完毕(鸡一般在第22天的上午),首先捡出死胎(“毛蛋”)和残雏、死雏,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