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盖设计 2014.doc_第1页
楼盖设计 2014.doc_第2页
楼盖设计 2014.doc_第3页
楼盖设计 2014.doc_第4页
楼盖设计 201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工程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专业(年级、班) 2012级工程管理 姓 名: 周玉婕 学 号: 1242403001 完成日期: 2014.6.1 自发组织的讨论小组成员(若有): 目录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3已知数据处理5板的设计6次梁的设计11主梁的设计16学习总结、感想22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资料1、某工业用仓库楼面结构如附图所示,其实际尺寸A、B随你的学号而变。2、设计荷载:楼面标准活荷载为7;楼面做法为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3、选用材料:受力钢筋为HRB335钢筋(),其它选用HPB300钢筋();混凝土类似C25等级,其强度随你们学号而变: ,二、设计要求1、板、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2、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3、绘出该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及板、次梁和主梁的模板及配筋施工图,要有必要说明;4、装订设计计算书一份(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任务书,板的设计、次梁的设计、主梁的设计、其它如学习总结、感想等);5、若有不明之处,可以询问江老师,或自己做个合理假设;6、其它要求:(1)页面设置:纸型:A4;页边距:上3.5cm,下3cm,左3cm,右2.5cm;配筋图可以打印成A3后折叠装订;(2)标题字体:黑体;其它字体、字号(含正文):宋体,小四;7、截止日期:2014年6月11日;发一份电子稿(最好是pdf文件)到江老师的qq邮箱,同时提交一封纸质报告。三、 附图注:A=30+(5-x); 单位: mB=18+0.6*(4-y); 单位: mx为你的学号的个位数,y为你的学号的十位数;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由设计资料可得:A=30+(5-x)=30+(5-2)=33;B=18+0.6*(4-y)=18+0.6*(4-0)=20.4;受力钢筋为HRB335钢筋(),其它选用HPB300钢筋();混凝土类似C25等级: ,1、 板的设计1.计算简图板按考虑塑性内里重分布设计。根据梁、板的构造要求,板不需要作挠度验算的最小厚度为 mm考虑到工业房屋楼面最小厚度为80 mm,故取板厚h=80mm。次梁截面高度h按估算,考虑活荷载较大,取次梁截面高h=450mm,次梁截面宽度b=200mm.各跨的计算跨度:边跨:mm中跨:mm边跨与中跨计算相差小于10%,按等跨连续板计算。荷载楼面、面层板自重板底抹灰楼面活荷载合计板的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板的计算宽度为1m。2内力计算3配筋计算取,各截面配筋计算见下表截面1B2(=3)C板带位置边跨内跨边跨内跨边跨内跨边跨内跨2.5772.577-2.0251.7251.38-1.725-1.380.0810.0630.0540.0430.0540.0430.9580.9670.9720.9780.9720.9781811411209512095配筋1501801501801501801501802、 次梁的设计1、 计算简图主梁截面高h按估算,取,主梁宽度估算,取。次梁伸入墙中250mm,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各跨计算跨度为 1)边跨 mm mm 取边跨。 2)中跨 边跨与中跨计算跨度相差小于10%,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 板传来恒载 次梁自重次梁侧面抹灰 板传来活荷载 合计 次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 2、内力计算 3、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取。次梁跨中截面上部受压,按T形截面计算抗弯承载力,其翼缘计算宽度取 或二者中取小值,即取。1) 判别各跨跨中截面类型: 因此,各跨跨中截面均属第一类T形截面。2) 支座处按矩形截面计算,第一内支座截面弯矩大,钢筋净距至少为30,按两排布置考虑,取。其他中间支座按一排布筋考虑,取。各截面配筋计算见下表。截面1B2(=3)C弯矩70.861-70.86146.391-46.3910.0240.2710.0160.146405=72009Vc配双肢箍筋构造配筋构造配筋实配钢筋间距190190190Smax=300 配箍率验算,满足要求。5. 绘制次梁配筋图次梁模板及配筋施工图见下图3、 主梁设计1、 计算简图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设柱的截面尺寸为,主梁伸入墙体。由于主梁线刚度较柱线刚度大很多,考虑按简支在柱上的计算简图来计算主梁。 各跨计算跨度 边跨 取边跨 中跨 各跨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次梁传来恒载 主梁自重(折成集中荷载) 主梁侧面抹灰 次梁传来活荷载 合计 主梁计算简图如下图2、 内力计算主梁弯矩、剪力按附录B中系数的计算结果分别见下表 表4主梁弯矩计算 项次荷载范围12345最不利弯矩(1项+2项)218.184(1项+4项)-235.936(1项+3项)124.579(1项+2项)-53.921项次荷载简图1234最不利剪力(1项+2项)128.287(1项+3项)202.207(1项+3项)179.2783、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取。主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计算宽度取 或二者中取较小者,即取。判别T形截面类型:故主梁中截面类型均属第一类T形梁。中间支座截面。各截面配筋计算见下表截 面1B2弯矩/ 222.814-174.342138.85390.811/ 弯矩设计值/ 222.814149.53138.85390.8110.0340.1700.0210.095 0.0350.1880.0210.1 0.9830.9060.9890.95 /13881054 859585实配钢筋 实配/(mm2)138811409116284、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主梁截面抗剪力承载力计算结果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