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技术报告.doc_第1页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技术报告.doc_第2页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技术报告.doc_第3页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技术报告.doc_第4页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技术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技术报告前 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令人堪忧。目前在水质、水量及资源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老百姓饮水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尽管各地对水源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执法水平和管理手段上差别很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提出“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以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的要求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琼府办200588号)的要求,为进一步掌握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状况,加强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定安县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定安县政府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受定安县人民政府的委托,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技术报告的编制工作。在报告编制工作过程中,受到定安县国土环境资源局、水务局、农业局、统计局等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为按时完成该项工作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此一一表示衷心的感谢!21、总 论1.1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3年3月)。(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3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7)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1999年2月6日)。(8)海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修编)(2005年修编,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9)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1999年5月20日)。(10)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文。(11)海南省政府协公厅琼府办200588号文的要求。(12)定安县城总体规划(2005-2020)-文本(2006年3月)。1.2规划意义(1)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明确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并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制定水域排污的总量控制和消减方案,是有效管理和科学保护饮用水水源的前提条件,是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迫切要求。(2)切实履行国家法律所赋予职能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履行国家法律赋予的职能,保护饮用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编制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十分迫切。(3)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就水资源而言,要求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和保护,饮用水源的有效保护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1.3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以保障水源水质安全为目标,以定安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源涵养为核心,统筹考虑河流上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其供水安全。因地制宜,防治并重,建管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有序实施。建设、完善定安县饮用水水源保护体系,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4规划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基础情况调查过程中,求真务实;通过国内比较分析,在“规划”方案制定、落实中,以实事求是态度,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政策为主线,坚决抵制违反法律法规现象。(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规划中切实体现以预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相结合方针。(3)全面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对南渡江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进行全面规划,重点突出饮用水水源的保护。(4)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规划方案应体现前瞻性、可操作性、以保证规划的全面落实。(5)与水环境污染控制相协调的原则:涉及跨行政区的饮用水水源,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协调,统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6)公众参与的原则:饮用水安全关乎全社会千千万万民众的身体健康,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工作也需要公众的高度广泛参与。1.5基准年以2005年为基准年。1.6规划范围规范范围为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水源。1.7重点工作(1)划定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确定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范围;(2)调查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水源周围污染源,并提出整治方案;(3)建立水源保护原则与制度,并落实防护措施;(4)预测水污染对取水口的影响,初步确定水环境容量及纳污承受力;(5)对意外事故提出应急方案及保护水源具体措施;(6)强化环保意识,建立健全水环境管理制度;(7)环保投资预算和资金筹措及实施的保障;(8)提出县城自来水厂改进方案及规范化建设意见。1.8“规划”主要内容1.8.1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责任制,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1.8.2全县有关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尽快组织编制定安县南渡江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规划,进一步明确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通过合理保护和配置水资源、大力防治水污染、开展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建立有关部门密切联系的机制、推行节约用水和加强监督管理措施,优先满足饮用水需求,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定安县人民政府要根据“规划”编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解决本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任务,并纳入定安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8.3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1)要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项制度及规定;(2)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严格禁止破坏水源涵养林和水资源保护设施的行为;(3)因地制宜、有步骤地进行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水源涵养和防水土壤流失等工程建设。(4)要大力治理污染源,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整顿现有排放口,消减排污量。(5)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执行清洁生产方针,充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推进禽畜粪便变质为宝,用于沼气及农肥。(6)要结合实际,定期开展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进行专项整治并挂牌督办。(7)对违反法规建设的项目,要责令停建并限期治理、整顿或拆除。 (8)对排污超标的企业和单位,要责令限期达标排放或搬迁。(9)要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10)积极推广及规范水产生态养殖。(11)贯彻生态平衡原则,促进“生物链”向有利于环境效益发展。1.8.4进一步加大乡村饮用水质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采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以及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工程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1.8.5各地区要加快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提高供水能力,扩大供水范围。要按照“多库串连”、“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以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原则,加快城市供水水源的建设,提高城市供水安全的保障水平。凡饮用水水源水质不符合标准的,应当提出强制性的技术措施。要把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作为重点,优先改造漏损严重和对供水安全影响较大的管网,以改善供水水质。1.8.6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逐步实现污水处理深度达标排放,不断提高再生水利用率。1.8.7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厂供水和用水点的水质监测,对取水、制水、供水实施全过程管理,及时掌握城乡饮用水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状况、并定期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供水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并限期整改。1.8.8制定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应急预案。要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落实重大事件的值班、报告、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当原水、供水水质发生重大变化或供水水量严重不足时,供水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请县人民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1.8.9本“规划”以饮用水水源保护为主。1.9执行标准(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2)水源一级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标准。(3)水源二级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表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序号 分类标准值 要求项目保护区准保护区类类类类类保护区纳污染体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2PH值(无量纲)6-93 溶解氧 饱和率90%(或7.5)65324高猛酸盐指数 24610155化学需氧量(BOD)日生化需氧量(BOD3346107氨氮(NH3-N) 1.050.51.01.52.08总氮(以P计) 0.02(湖、库0.01)0.1(湖、库0.025)0.2(湖、库0.05)0.3(湖、库0.1)0.4(湖、库0.2)9总氮(湖、库.以N计)0.20.51.01.52.010铜 1.011.01.01.01.011锌 0.051.01.02.02.012氟化物(以F计) 1.01.01.01.51.513 硒 0.010.010.010.020.0214 砷 0.050.050.050.10.115 汞 0.000050.000050.000010.0010.00116 镉 0.0010.0050.0050.0050.0117 铬(六价) 0.010.050.050.050.118 铅 0.010.010.050.050.119 氰化物 0.050.050.020.20.220 挥发酚 0.0020.0020.0050.010.121 石油类 0.050.050.050.51.0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0.20.20.30.323 硫化物 0.10.10.20.51.024粪大肠菌群(个/L) 20002000100002000040000表1-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序号项 目标 准 值(mg/L)1硫酸盐(以SO42-)2502氯化物(以C1-计)2503硝酸盐(以N计)104铁0.35猛0.11.10规划编制技术路线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全面搜集流域内城市供水水资源利用及保护状况、水环境及水质状况的基本资料,详细调查保护区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对水体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划分水源保护区,拟定保护目标,计算保护区污染物控制排放量和削减量,提出水源保护方案及管理监督措施。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技术框图如图1-1所示。规划以饮用水水源环境基础情况调查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划定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区范围;提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纳污能力分析削减量计算与分配模型选择设计条件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措施工程措施水源保护对策及措施保护区划分原则保护区划分与水质目标确定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水源基本情况调查规划控制范围的确定污染源现状调查评价图1-1 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技术线路图2、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定安县地处海南岛东北部内陆,东与文昌市交界,西与澄迈县、屯昌县毗邻,南与琼海市接壤,北临南渡江与海口市相望。定安县城是海口市的卫星城,距海口城区约38公里,距美兰国际机场约48公里,距海口港约40公里,具有优越的临城、临空、临海区位优势。境内交通便捷,东线高速纵贯全境,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依托,以国道、省道、县道为骨干的“五纵五横”公路交通网络。南渡江(定安河段)处在定安县的位置可见图2-1。2.1.2地形、地貌、地质定安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有部分丘陵,海拔200米以上,约占总面积的6.1%,边界上的南牛岭海拔524.6米,是全县最高点。北部是谷地平原,海拔50米以上,约占总面积的24.4%,其他地方多属台地残丘地形,坡度平缓,高度50至200米之间,占总面积的69.5%。2.1.3气候及气象定安县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季风为支配县境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充足,高温多雨,雨量分布不均匀,冬春季节多干旱,夏秋季节多台风暴雨。全年无霜期。年均气温23.9,7月气温最高,平均28,极端最高气温39.9,1月气候最低,平均17.5,极端最低气温2.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72.61949.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965.6毫米。2.1.4 水文(1)主要河流境内水源丰沛,河流纵横,呈网状分布。南渡江是境内最大的河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南渡江、巡崖河、龙州河、永丰河、南定河、温村河、卜南河、加浪河、文曲河、塔洋河等10余条。定安县境内主要河流水系水文情况可见表2-1。表2-1 定安县主要水系水文概况序号河流全长集雨面积(km2)定安段集雨面积(km2)河长(km)功能1南渡江70221.8907.73-灌溉、饮用2巡崖河445.02184.9442.3灌溉3南定河26.026.027.3灌溉4卜南河147.8951.8930.2灌溉5温村河123.85123.8530.875灌溉6龙州河1293.18563.0107.6灌溉、发电7永丰河110.0461.1528.4灌溉8加浪河180.8077.8531.2灌溉9文曲河135.3691.8529.4灌溉10塔洋河357.2175.1363.6灌溉(2)主要水库定安县境内的主要水库情况可见表2-2。表2-2 定安县主要水库水文概况水库位置总库容(万m3)正常库容(万m3)死库容(万m3)有效灌溉面积(万亩)功能南扶水库雷鸣镇9162872023258.03灌溉白塘水库黄竹镇11801030911.018灌溉麻罗岭水库翰林镇93285881.63灌溉良世水库翰林镇790690631.26灌溉流长水库雷鸣镇2121822.70.34灌溉大路东水库新竹镇2642148.80.24灌溉民青水库新竹镇113934.40.10灌溉山竹岭水库新竹镇121.597100.14灌溉鱼落塘水库龙州乡15011730.26灌溉圆岭水库富文198166.521.50.22灌溉水清岭坡寨135106170.10灌溉黄威东水库永丰215170210.29灌溉高林水库永丰287212100.23灌溉三旬水库居丁26523820.33灌溉岭前东水库龙门106.7652.30.16灌溉岭脚湖水库龙门121.69350.09灌溉合岭水库雷鸣228-0.4灌溉白常肚水库龙塘5104004.10.76灌溉半箕湾水库雷鸣165.512130.32灌溉纵公塘水库雷鸣24516090.23灌溉保山水库黄竹46133340.50灌溉罗古水库黄竹176114.54.50.15灌溉九坡塘水库黄竹12911513.50.09灌溉石螺水库黄竹11790150.11灌溉定安县境内的河流及水库分布情况可见图2-2。2.2自然资源概况定安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铅、锌、铁、铜、钴、铀、铝土、石墨、黄铁、铬铁、毒砂、高岭土、石英砂等,锆英石等,矿点共有40多个。定安县生态保护完好,森林覆盖率40%以上。植物种类多达1700多种。水源区植被覆盖情况可见图2-3。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品种珍贵,主要有坡鹿、猴子、刺猬、果子狸、穿山甲等40多种,水生动物有水獭、鳖、水龟等。2.3社会环境概况全县总面积1189平方公里,辖有10个镇、3个国营农场,常住总人口31.64万人。2005年定安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可见表2-3。表2-3 定安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项目单位2005年2004年2005年比2004年增长(%)一、年末总人口万人31.6431.430.7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9.189.120.7二、生产总值万元1735121446849.8其中:第一产业万元86345829648.0第二产业万元230822044919.9第三产业万元64085412718.9三、人均生产总值元550246219.0四、农业总产值(当年价)万元12264911369013.0五、粮食产量吨5362886039-37.7六、年末热带作物面积公顷12146114316.3七、橡胶干胶产量吨33453509-4.7八、肉类产量吨296972511818.2九、水产品产量吨428640745.2十、乡镇企业总产值万元10966108750.8十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万元280602247310.1十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34926347140.6十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46735426859.5十四、地方财政收入万元570456880.3十五、地方财政支出万元307952554820.5十六、全部职工人均工资元12770955133.7十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61724795.6十八、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万人1.991.885.9十九、小学在校学生数万人3.263.36-3.0二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张2672670.0二十一、卫生技术人员人6896653.6100定安县定城镇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详见表2-4、表2-5、表2-6。表2-4 定城镇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自然村镇村办农村牧渔场乡村户数农业户乡村人口数农业人口自来水受益村委会1个21个347个142个1个13324户11947户59001人52776人11个表2-5 定城镇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用上自来水户数饮用卫生水农户数用上卫生厕农用化肥施用量(吨)氮肥(吨)磷肥(吨)钾肥(吨)复合肥(吨)农药使用量(吨)粮食作物(亩)3952户11568户6735户835317952629127726528456632表2-6 定城镇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蔬菜及瓜类(亩)其他(亩)椰子(亩)槟榔(亩)橡胶(亩)胡椒(亩)牛(头)猪(头)羊(头)家禽(只)4074446962025161023642600年初年末年初年末年初年末495000105901165823772255727609732.4定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4.1县城的城市性质综合定安县城各的职能和风貌特色,确定定安县城的城市性质为:海口都市圈的卫星城市,以发展生态型产业和商贸旅游服务业为主的小城市。2.4.2县城总体空间布局定安县城形成“一城两区”的城市格局,采用“集中发展塔岭,充实优化老城,重点打造潭榄溪城市形象精品”的发展策略。强化塔岭新区的行政、商贸、生产、物流中心的地位,明确产业园区的特性。老城由旧县城、城南片区和城东片区组成。老城以优化、整合、疏解为主,保持历史文化氛围,形成生活性片区。城南片区和城东片区为旧县城的延伸,以居住为主,着力疏解现状老城日益增大的居住密度。沿潭榄溪地势平坦,生态条件良好,在空间形态上将作为老城和新区的衔接带,在功能上重点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和休闲型居住,可作为定安县精品城市社区的示范基地。2.4.3城镇体系结构(1)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坚持“依托轴线,强化县城中心地位,以重点城镇带动片区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定安县域空间发展形成“一个中心,一主两次三条发展轴”的空间总体框架。一个中心:指定城镇,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人口规模为8万人。三条发展轴:一主:为依托省域东线高速公路的发展轴,轴上主要有定城、龙湖和黄竹等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地区;两次:一条为沿县域内南北向省道的城镇发展轴,轴上有龙河、龙门、雷鸣、中瑞等城镇,该轴促进沿线向南部纵深方向发展,并增强该地区城镇的空间连接;另一条为沿县域内东西向沿省道的城镇发展轴,轴上有富文、新竹等城镇,该轴将促进沿线向西部方向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业的发展。(2)县域城镇体系等级与规模至规划期末(2005-2020年),定安县城镇体系规划等级序列如下:第一级为定安县城,规划期末人口规模为8万人,以发展医药、机械、建材、食品加工和生态科技产业为主的城市。第二级为重点镇,规划期末人口规模1.5-2.5万人,为黄竹、龙河、雷鸣和新竹等4个城镇。第三级为一般镇,规划人口规模为0.5-1.0万人左右,为龙湖、龙门、岭口、翰林、富文和中瑞等5个城镇。(3)县域城镇体系职能划分定安县域应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产业特点和城市特色,并注重城镇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规划将城镇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旅游型和农贸型四种。综合型:城镇积极引导发展和强化城镇的区域综合服务功能,使城镇成为与其等级相适应的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城镇的特色,应限制发展城镇特色有冲突的职能。工贸型: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发展工业、商贸业和相关服务业。旅游型:城镇依托农业资源,积极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发展集市贸易,城镇发展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并维护生态平衡。定安县域城镇体系现状见图2-4,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见图2-5;县城近期建设用地规划见图2-6,远期建设用地规划见图2-7。2.5供水现状与供水规划2.5.1县城给水现状与主要问题定安县城目前有两个水厂老县府水厂(已废弃)、塔岭水厂。塔岭水厂为县城主要生活用水供水设施,水源为南渡江水。设计日供水量为5万吨,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日供水量2万吨,现供水量8000吨。县城工矿企业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塔岭水厂。现状县城供水普及率为73%。县城供水水源在丰、枯水期供水保障率为100%。县城给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未能有效建立水源安全防护带。主要供水区未形成环状网络,管网布局较为混乱。在历次扩建改造中缺乏长远规划,以至造成管网建设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部分管网系统老化,管径配套不合理,需进行改造。常规监测手段不全,缺少在线监测仪器。2.5.2县城水源选址规划南渡江是定安县远期的供水水源。考虑特殊情况下的城市用水,定安县城供水的备用水源可考虑地下水或修建原水调节水库。2.5.3县城给水设施规划规划保留定安县城现状塔岭水厂为供水水厂,供水水量5.0万吨/天。供水水源为南渡江。2.5.4县城给水管网规划逐步加强完善现状给水管网。分阶段实施陈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采用新型管材,以解决跑、冒、滴、漏等水资源现象和管径偏小、管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新建的管道应建立完整的环网体系,互为连通。给水管道布置在道路西侧、北侧。主干管道的管径为DN700-DN400,支管的管径为DN300-DN200。2.6定安县农药化肥使用情况2.6.1农药使用情况定安县多年来一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常用的农药有:表2-7 常用农药名称序号名称作用序号名称作用1杀菌灵杀菌7吡虫啉稻虱病2稻无病杀菌8绿杀丹杀蚜虫3阿维菌素杀菌9稻虫诗杀虫4灭螨盖杀虫10毒尽杀虫5草甘磷除草剂11五氯酚钠杀螺6粉虱特稻病12格杀录杀虫每种使用量根据病虫害程度而定,一般在1-1.5kg/亩造。一造农作物最多使用一次。2.6.2化肥使用情况常用复合肥及农家肥,每亩用量约为20-25kg/次。 3、污染源调查3.1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定安县南渡江保护区及周围涉及到可能影响水源的污染源区域。3.2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为拟划定的保护区及周围区域内存在的工业企业分布及生产情况、居民区分布情况、废水排污口位置、农业污染源分布情况与养殖场分布情况等。3.3调查结果目前定安县南渡江的污染源主要有点污染源、面污染源。污染源分布情况见图3-1。3.3.1点污染源调查点污染源主要分布在河流周边的村庄生活污染源和取水口上游约1200米处的沙场,调查结果见表3-1。表3-1 定安县饮用水水源污染源调查村庄人口(人)与南渡江边距离(m)村庄人口(人)与南渡江边距离(m)村庄人口(人)与南渡江边距离(m)东山镇16000150卜南村1450150迎科村12312100马坡村2550800东升村2404300下寨村770700干尾村260150溪南村4228150大底村762500溪头村2709150射钗村1787200坡上村5102100卜正村1677150东成村19951000深田村3302200卜达村530400罗温村1643300文丰村2972000床边村236460墩山村474750干湖村1361100潭青村1211300陈宅村150下坡村800450礼敢村310300沙内村803100福山禄村5151800官仓村257200潭马坡村357627001、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污染调查和农村人口调查结果,将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概化处理,分为5个排污口和2排污沟,定安南渡江水源污水排放统计结果见表3-2。表3-2 定安南渡江水源污水排放统计表编号排污口名称位置(m)污水排放量(m3/s)COD水质浓度(mg/l)氨氮水质浓度(mg/l)1东山排污口1000.01840 160.009.002东升排污口19000.00900 250.0023.003溪南排污口44000.01000 250.0023.004射钗排污口64000.00900 250.0023.005卜正排污口85000.003250.0023.006溪头排污口95000.03150.009.007大底沟排污口106000.0235.001.233.3.2面污染源调查面污染源主要是定安县南渡江两岸的农业生产施用的化肥、农药等。近年来,定安县南渡江水质基本满足城市供水要求,但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河流两岸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河中;河流周边农田施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取水口上游河段两岸的农田面积大约有15000亩,当地农业部门一直贯彻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复合肥、农家肥,农药的使用量约为0.3kg/亩造,化肥的使用量约为0.3kg/亩造,南渡江(定安段)农业生产面源污染量估算见表3-3。表3-3 南渡江(定安段)农业生产面源污染产生量估算名称种植面积(亩)施用强度/(kg/亩造)种植造数径流率(%)径流量(t/a)农药75000.3220%0.9化肥750010220%304、饮用水水源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4.1南渡江饮用水水源水质分析4.1.1水质评价标准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 一级水源保护区以类地表水标准值为限值,二级水源保护区及准保护区以类地表水标准值为限值,以此作为衡量依据。4.1.2水质评价方法 地表水水源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水质类别分类、类、类、类、类及劣类评价;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以类地表水标准值为限值,二级保护区以类地表水标准值为限值,给出是否达标、主要不达标污染指标、超标倍数等。补充项目按达标、不达标评价。分析水体主要污染类型。根据实测结果,这里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采用标准指数法。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限值,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越大,说明该水质参数超标越严重。4.1.3评价项目 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砷、汞、镉、铬、铅、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等项基本项目和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等5项补充项目。4.1.4监测点位1#取水口、2#取水口下游500米、3#取水口上游1000米、4#取水口上游2000米、5#汇合点下游50米、6#支流汇合点上游500米、7#干流汇合点上游500米共7个水样,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见表4-1。表4-1 定安饮用水源规划水质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1水温()温度计法GB13195-19912pH值玻璃电极法GB6420-19863溶解氧碘量法GB7489-19874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钾氧化法GB11892-19895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GB11914-19896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GB7488-19877氨氮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19878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893-19989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计GT11894-198910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198711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198712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GB7484-198713硒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68-198714砷砷化氢-硝酸银分光光度法GB17378-199815汞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68-198716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198717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7-198718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198719氰化物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GB7487-198720挥发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7490-198721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GB/T16488-1996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亚甲蓝分光光度计GB744-198723硫化物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524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GB/T5750-1985(36)25硫酸盐EDTA滴定法SL85-199426氯化物硝酸银滴定法GB11896-198927硝酸盐酚二磺酸紫外分光光度法GB7480-198728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1911-198929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1911-198930乐果气相色谱法GB13192-914.1.5水质监测统计结果及分析(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2与表4-3)表4-2 南渡江饮用地表水源保护区监测结果采样时间:2006年12月12日 计量单位:mg/L,除pH和标明者外序号 采样点位置分析项目1#取水口2#取水口下游500米3#取水口上游1000米4#取水口上游2000米1水温()20.320.320.420.52pH值7.67.37.57.23溶解氧7.27.27.07.24高锰酸盐指数3.63.93.84.05化学需氧量10.712.311.011.06五日生化需氧量1.92.61.81.87氨氮0.480.620.480.468总磷0.030.040.030.029总氮0.480.500.480.4610铜0.0010.0010.0010.00111锌0.050.050.050.0512氟化物0.060.060.060.0613硒0.0030.0030.0030.00314砷0.0070.0070.0070.00715汞0.000050.000050.000050.0000516镉0.0010.0010.0010.00117六价铬0.0090.0090.0090.00918铅0.010.010.010.0119氰化物0.0040.0040.0040.00420挥发酚0.0020.0020.0020.00221石油类0.050.050.050.05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0.050.050.0523硫化物0.0050.0050.0050.00524粪大肠菌群490个/L1200个/L960个/L1100个/L25硫酸盐4.854.854.904.8526氯化物6.906.906.906.9027硝酸盐1.721.901.701.7628铁0.320.360.270.2729锰0.010.010.010.0130乐果0.000570.000570.000570.00057续表4-2 南渡江饮用地表水源保护区监测结果采样时间:2006年12月12日 计量单位:mg/L,除pH和标明者外序号 采样点位置分析项目5#汇合点下游50米6#支流汇合点上游500米7#干流汇合点上游500米1水温()20.521.021.02pH值7.27.47.23溶解氧7.06.87.54高锰酸盐指数3.64.03.65化学需氧量12.313.810.06五日生化需氧量2.83.02.37氨氮0.410.480.428总磷0.020.040.029总氮0.430.540.4810铜0.0010.0010.00111锌0.050.050.0512氟化物0.060.060.0613硒0.0030.0030.00314砷0.0070.0070.00715汞0.000050.000050.0000516镉0.0010.0010.00117六价铬0.0060.0060.00618铅0.010.010.0119氰化物0.0040.0040.00420挥发酚0.0020.0020.00221石油类0.050.050.052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050.050.0523硫化物0.0050.0050.00524粪大肠菌群780个/L1000个/L760个/L25硫酸盐4.90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