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收藏

预览图
编号:3986245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13.67K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0-01-12 上传人:仙人****88 IP属地:河南
12
积分
关 键 词:
通信 技术 专业 人才培养 方案
资源描述: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一 专业的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信息产业及信息技术是未来 21 世纪最主要的发展领域之一 通信技术作为信息 产业的重要支柱更是世界各国竞相努力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 我国信息技术特别是通 信技术正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 信息产业及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 长点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 随着计算机 集成电路 移动通信 软件工程等基础技术的发展 融合的趋势已 经越来越明显 移动通信终端的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业务的融合 即手机电 视 手机媒体以及手机广告等融合性业务出现 移动化发展趋势显著 二是产品的融 合 即代表 IT 消费电子及通信不同方向的融合终端产品已具雏形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深圳市信息产业是其支柱产业 产值 占地区总产值的 50 左右 而且每年都在快速发展着 在各地的发展规划中重点扶持 的电子信息 生物工程 新材料三大产业中 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优先地位 目前 在 通信行业出现一批像中兴 华为 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 中国网通 康佳 等大型企业 它们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 是我们的巨大市场 通信业与计算机业的不断融合 已成为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信息产业 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 历经 九五 期间的高速增长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 的规模已跃居各工业部门之首 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通信业是国家 十一五规划 的重点发展产业 国家将对重要的通信技术以及标 准给予政策 税收 资金 重点项目优先采购等方面的支持 将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通信制造类优势企业大力扶持 关注的技术领域将集中在 3G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 信息服务与通信服务是未来发展的重心 工作中将主要发展软件服务 信息增值服务 和网络服务 重点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 数字电视 下一代互联网等一批关键技术的 应用 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网上教育培训 数字娱乐等网络 服务 促进新型信息服务业务健康发展 业内居主导地位的数家通信厂商 已经把抢 占 3G 的制高点 作为赢得未来通信业领先地位的一次大决战 故通信电子类人才的 需求将越来越大 通信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 除了对工程设计人员的众多需求以为 更需要大量 的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 可进行设备生产 安装 调试 监测 操作维护和推销的 具有较强实际动作能力的 并能坚持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信技术专业的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 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二 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1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质量求生存 以创新谋发展 以特色 铸品牌的建设思想 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 适应区域 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 要 加强校企合作 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规范管理 注重质量 提升内涵建 设 融 教 学 做 为一体 将职业岗位要求与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 以通信技术应用 综合实训 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为核心建立实践教学体 系 保持实践教学三年不断线 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 改革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与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配套教材 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求 三年制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以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 具有明确的职业岗 位针对性 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很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 才 本专业领域紧缺人才的培养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 以能力为本位 2 以行业需求为基本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 3 坚持产 学 研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 4 适应行业技术发展 课程设置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 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 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通信技 术专业理论知识 系统掌握 3G 通信原理 3G 嵌入式软件开发 数据通信 移动通信 移动增值业务 移动电子商务等 3G 通信技术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具有较强的实践 技能 能够解决通信领域的实际问题 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 3G 嵌入式软件开发 手 机游戏开发 移动增值业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 学制三 学制 根据本专业综合素质培养与训练的要求 规定本专业学制 3 年 四 招生对象四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五 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五 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 1 业务规格 业务规格 1 政治思想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懂得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 具有爱国主义 集体主 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 为国家昌 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具有诚实守信 爱岗敬业 吃苦耐劳 遵纪守法 团结协 作的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 知识结构方面 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邓小平理论 社会道德 职业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 知识 具有高等数学 专业数学知识 系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嵌入式系统 移动通信操作系统 3G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具有 3GPP 核心网 3G 运营网络的基础知识 具有移动通信基于 NET 和 J2EE 架构开发的知识 具有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测试和维护知识 3 职业能力方面 具有一定人文修养和科学思维方式 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矫健的体魄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 熟悉常用传输网络的组网 配置及接口协议 熟悉 IP 网络技术 以太网接入 技术 掌握 3G 嵌入式软件开发 移动增值业务 移动电子商务 具有设计 开发 测试 应用通信系统的基本能力 熟悉移动游戏 移动定位 移动支付 短信增值 移动视频 移动办公 移动 音乐 图铃下载 移动新闻等数据业务 具备分析处理实际通信电路问题及使用 维护通信设备和手机测试的基本能 力 能够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 4 综合素质要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遵纪守法 具有较好的文字处理和客户沟通素质 具有爱岗敬业 诚信的专业素质 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 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心理素质 5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在系统学完专业课程后 学生在毕业时应取得通信行业的资格证书 2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各企业 事业单位与通信相关工作 从事通讯设备的开发 测 试 调试 系统维护等工作 1 从事 3G 嵌入式系统开发 2 从事手机游戏 移动增值业务 移动电子商务软件开发 3 从事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管理 4 从事通信终端设备检测与维护 5 从事通信工程公司提供设计 施工及现场调试 六 能力培养目标六 能力培养目标 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 1 基本掌握各种常用软件及其使用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能胜 任从事工作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要求 2 掌握通信电路基本知识和技巧 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通信电路问题的能力 能够做电路识别 制作和测量工作 3 掌握计算机数据库和常用编程语言知识 具有良好的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能够开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软件 4 掌握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的一般方法 具有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能力 能够 胜任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工作 5 掌握通信设备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各种通信软件 具有开发 设计小型 嵌入式通信系统的能力 能够参与小型嵌入式通信系统的开发 设计工作 6 掌握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通信原理和技术 具有通信工程设计 施工能力 能够胜任通信工程设计施工的工作 7 掌握常见通信电子产品的测试方法与维护技术 能够从事常见通信电子产 品的测试 维护或维修工作 8 掌握通信网站设计与管理的方法 具有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能力 能够从 事网站设计 管理和网页制作的工作 9 能够从事移动通信管理 销售 服务等工作 10 能够从事通信设备维护工作 2 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严谨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 具有较强的计划 组织 团队协作能力 4 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质量意识 3 学习与方法能力 学习与方法能力 1 具有自主学习 自我提高的能力 2 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 3 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制定完善工作计划的能力 4 具有通过查阅资料 独自或合作完成本人所承担的业务工作能力 5 具有较好的逻辑性 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6 具有与上级领导 同事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附表 1 1 素质 能力 知识构成分解表 素 质 能力要求课程模块检测标准与手段 基 本 综 合 素 质 道德品质 法律意识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具有良 好的职业道德 知法 守法 思想品德 政治理论 法律基础 课程考核合格 综合测评合格 身体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 军训 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 标准 综合测评合格 数学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解决工程 等设计中的常见数学问题 高等数学 工程数学课程考核合格 外语应用能力 具有较强的笔译能力和良好 的表达能力 具有运用语言 工具的能力 大学英语 专业英语 大学英语应用能力等 级考试 A 级及以上 沟通与文字处 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 交流 和初步的文书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 公共关系 沟通技巧 考核合格 专 业 基 础 素 质 计算机基本操 作能力 对于各种常用软件掌握其 使用 计算机工具软件 软件工具 合格 笔试 上机考试 实际通信电路 问题分析处理 能力 电路识别 制作 测量的 基本知识和技巧 电子技术基础 电路 设计仿真技术 电磁 场 电子线路 合格 笔试 实验测试 协作工作能力 具有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与 技术目标管理的知识 思想品德 公共关系 程序设计基础 专 业 素 质 计算机在通信 系统中应用 与开发能力 熟练掌握微机原理与应用 掌握常用编程语言 微机原理及接口 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 应用技术 3G 应用软件开 发 合格 笔试 上机考试 信息采集 处 理能力 掌握信息处理一般方法 信号与系统 电子测量 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 数据库技术 合格 笔试 实验测试 3G 通信嵌入式 终端软件开发 掌握通信设备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各种通信软件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嵌入式系统与软件开发 合格 笔试 实验测试 通信工程设计 施工能力 掌握通信原理和技术 能 进行通信工程设计 施工 通信原理 移动通信 操作系统应用 3G 技 术 微波技术与天线 合格 笔试 实验测试 常见通信电子 产品的测试与维 护 掌握手机 电视机等通信 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 测试 与维护 电子产品的组装和调试 电视技术 合格 笔试 实验测试 通信网站设计 与管理 掌握通信网络和网站设计 技术 宽带接入技术 通信网络 技术 3G 网站设计与 开发 七 知识学习体系七 知识学习体系 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两部分 1 基础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体系 主要包括思想教育 军事体育 文学艺术 法律 职业道德 高等数学等方面的 课程 此部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基础素质 使得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坚实思 想政治 体育 外语等基本素质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化 各模块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一个或多个能力为原则 在课程安排上采用分层递进 注 重能力分阶段提高 采用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从初级到高级 在教学实施 上 专业学习课程多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重点专业课程集中实训 附表 2 1 教学过程时间分配表 学 年 项目课堂教学学时非课堂教学学时 实践学 时 考核周 数学期理论 实践 实 验 上机 等 实习实训 课程设 计 毕业设 计 论 文 第 一 学 年 第一 学期 294522 周2 周2 周 第二 学期 2201162 周2 周2 周 第 二 学 年 第三 学期 2121162 周2 周2 周 第四 学期 2001122 周2 周2 周 第 三 学 年 第五 学期 2001122 周2 周2 周 第六 学期 16 周4 周 合计1126508312260260104 附表 2 2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程表 三年制表 课程 类 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安 排 课 程 学 分 教学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数 考 试 考 查 共计 理 论 教 学 学 时 实践 教 学学 时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 第一 学期 共 16 周 第二 学期 共 16 周 第三 学期 共 16 周 第四 学期 共 17 周 第 五 学 期 共 17 周 第 六 学 期 共 17 周 基础 课程 体系 公共 必修 课 B1590701军事理论3362 周随机安排 B1590702形势与政策教育1每周一学时 随机安排 B1590703概论 48050303 162 16 B1590704基础 36050104 15 B1590705高等数学 360604 15 B1590706大学英语 11192144484 164 164 15 B1590707大学体育 69630662 162 162 16 小计31524334154 专业 课程 体系 专 业必 修 课 B2590701程序设计基础 47060105 14 B2590702线性电子线路 47060105 14 B2590703通信电子技术 3564884 14 B2590704信号与系统 3564884 14 B2590705工程数学 3424203 14 B2590705通信网络技术 3564884 14 B2590706通信原理 3564884 14 B2590707 通信软件技术基 础 3564884 14 B2590708 数据库原理应用 技术 35644124 14 B2590709现代通信技术 3564884 14 B2590710 单片机原理及应 用 35646104 14 小计3563054090 周学 时 24202012 集中 实践 课 集中 实践 课 专业认识设计 实训 61041044 周 B2590702课程设计或实训61041044 周 B2590703课程设计或实训61041044 周 B2590704课程设计或实训61041044 周 B2590705课程设计或实训6104104 4 周 B2590706 顶岗实习毕业设 计 及答辩 12312312 20 周 小计39780780 总学时10218886481240 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程表 续 课程类 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安 排 课 程 学 分 教学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数 考 试 考 查 共 计 理论 教 学学 时 实践 教 学学 时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 第一学 期共 16 周 第二 学期 共 16 周 第三 学期 共16 周 第四 学期 共 17 周 第五 学期 共 17 周 第六 学期 共 17 周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拓 展 职 业 能 力 1 X4590701 微型计算机原理 与接口技术 3564884 14 X4590702 移动通信操作系 统应用 3564884 14 X45907033G 网站设计开发 3564884 14 X4590704行业证书认课程 35220324 14 X45907053G 技术 3564884 14 X4590706专业英语 3565064 14 X4590707合计183322627024 拓 展 职 业 能 力 1 X4590708EDA 原理及应用 35640164 14 X4590709电视技术 35640164 14 X4590710电子测量技术 35646104 14 X4590711微波技术与天线 35640164 14 X4590712 微型计算机原理 接口技术 3565064 14 X4590713专业英语 35242104 14 合计183322587424 专 业 任 选 课 X5590701 电子产品的 组装与调试 1 52626 X5590702 通信软件技 基础 352484 X5590703 电路设计仿 技术 1 52626 X5590704电磁场与电磁波 1 53030 X5590705通信新技术 24430 X55907063G 应用软件开发 46860 X5590707宽带接入技术 24430 X5590708现代交换技术 24430 X55907093G 技术 46868 X5590710 嵌入式系统 软件开发 46868 X5590711 行业证书认 课程 35220 X5590712移动电子商务 35220 X5590713应用文写作 11810 X5590714公关知识 11818 X5590715计算机工具软件 11818 X5590716软件测试技术 1 53030 X5590717专家讲座 1 53030 合计4 521012090 八 职业技能培养过程八 职业技能培养过程 通信技术专业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 广泛征求企业实践专家的意 见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上多次论证 确定了通信技术专业的主要职业技能点 分 析提炼出通信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归纳出通信技术专业的行动领域 结合学院的人 才培养总体思路和专业的办学资源与条件 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通信技术专业学习 课程体系 见附表 2 3 附表 2 3 职业技能培养进程表 序号技能要求典型任务实施方案 1网页制作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站设计与制作课程培训 2手机测试与维护手机销售手机测试与维护课程培训 3通信网络原理与施工技术通信网络施工通信网络施工课程培训 4 通信嵌入式终端软件开发 技术 通信嵌入式终端软件开 发 通信嵌入式终端软件开发课程 培训 5通信网络管理与维护技术通信网络管理与维护通信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培训 6通信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通信设备管理与维护通信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培训 7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术电视机维修电视机维修课程及实训 8电子设计与组装调试交通岗红绿灯控制数字电子课程实训 9嵌入式设计与调试电子时钟EDA 原理及应用 九 实践教学的实施保障体系及进程表九 实践教学的实施保障体系及进程表 1 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 在通信技术专业教研室的基础上 聘请相关专业让人士担任委员会顾问 拥有一 支由 10 余人组成的校外专家团队 对人才培养方案 技能考核 实习基地 学生就 业等主要问题进行定期磋商 2 实训基地实训基地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 微机原理实验室 微机组装与维护 基础实训室 网络工 程实训室 网络项目开发中心 虚拟实训室 网管中心 嵌入式开发中心 小型机 UNIX 实训室等 3 实践教学进程表实践教学进程表 实践教学进程表见附表 2 4 附表 2 4 实践教学进程表 学期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地点与主要设施检测方式 第一 学期 计算机基本操作 程序设计初步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第二 学期 通信电子技术实验校内实验室实验考试 信号与系统实验校内实验室实验考试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校外实验考试 电路设计仿真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第三 学期 通信网络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通信原理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软件技术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嵌入式系统设计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第四 学期 数据库原理应用设计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现代通信技术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第五 学期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微波技术与天线校外上机考试 3G 网站设计与开发校内计算机上机考试 第六 学期 毕业实习校外实习基地 毕业设计 校内外 计算机答辩 校外实习基地 十 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内容简介五 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内容简 介 十 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内容简介五 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内容简 介 1 通信原理与技术 通信原理与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述调制解调 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与分集接收 噪声与干扰 组 网技术 频分多址模拟蜂窝网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和 3G 通信技术 主要目的是 使学生掌握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基本组成 基本原理和典型系统 具有初步分 析移动通信各种问题的能力 初步掌握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 2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讲授微机的基础知识 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汇编语言设计和微机接口技术 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能进一步加深对微机中的各种控制接口 如中断控制接口 定时计数控制接口 DMA 控制接口 并行接口 串行通信接口 模拟接口等 技术 的认识 理解 熟悉微机系统应用这些控制接口技术所进行的数据传输方式 并能熟 练运用汇编语言编程去控制这些接口与外设进行数据通讯 并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 坚实的基础 3 嵌入式 嵌入式 C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 主要讲授 C 的基本语法 重载 多态 继承 嵌入式系统环境和 C 多线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能掌握嵌入式系统下的 C 开发流程 4 数据库应用技术 数据库应用技术 本课程主要内容 SQL Server 概述 SQL Server 安装与配置 数据库管理 约束 默认和规划 表 视图 索引 数据查询 触发器 事务和锁 游标 数据库的备份 恢复 复制 数据库安全管理 5 移动通讯操作系统 移动通讯操作系统 主要介绍基于 Symbian 平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和 CUI 应用程序的开发 内容涵盖 开发平台的搭建 内存管理 描述符 动态数组 文件管理 活动对象 GUI 应用程 序开发 多媒体程序开发通信等内容 6 3G 嵌入式嵌入式 J2EE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 本课程详细讲解了 J2ME 开发中的用户界面 记录存储 媒体播放 联网 3D 特效等技术 并且还推出三个富有代表性的实例 以不同的开发程序的方式介绍了程 序开发流程 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流程 从而使本书更加具有针对性 和实用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不但能够掌握 J2ME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知识 理解 J2ME 平台的设计理念 同时快速全面掌握 J2ME 应用开发流程 从而能够完成 具体的实际工作 7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 本课程通过对网络和 Internet 的准确定义 从一个技术行家的角度介绍了 Internet 商务所涉及的诸多问题 分别介绍了网络和 Internet 的概念 商务模型 ISP 技术及其 商务挑战 网络信令发送和传输技术 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使学生 理解有线和无线电信公司的基本网络技术和实践 同时 还介绍了客户服务 计费以 及 Internet 商务模型的未来展望等内容 通信技术专业课时比例图表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986245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