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意象与诗歌鉴赏.pdf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意象与诗歌鉴赏.pdf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意象与诗歌鉴赏.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象与诗歌鉴赏 意象与诗歌鉴赏 摘要 诗歌的解读虽与艺术鉴赏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 但它自身有其独立的审美特性 在艺术鉴赏中 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强烈美感 那么 诗 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 失去了意义 因此 关注意蕴的具体内涵 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 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 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 是诗歌鉴赏的关键所在 鉴赏主体只有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丰厚 的审美心理积淀 才有可能对艺术形象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 诗歌语言 创作手法 意象 意蕴 2000 年开始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力求打破以往的平衡 用一种探索的目光去搜索教材富有 个性的质感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 都折射了教材编者的理念 贴近人本 今秋使用的初高 中第三册语文教材的变化最大 以高中为例 第三册用三个单元的篇幅安排了 16 首诗歌 古今中外无所不有 从而将对诗歌的意蕴欣赏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在教材编写史 上恐怕还属首例 极富挑战性 新的第三册选取了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 舒婷的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艾青的 我爱这土地 普希金的 致大海 等诗 这些诗作 如果没有很 好的教学指引 学生一下子是很难把握的 因此 尽快提高诗歌鉴赏水平就显得十分必要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 象是外在的 具体的物象 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 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 于景 以景托情 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 感受 酝酿 表达 的过程 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 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 象 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 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 使读者在阅读诗歌 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 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 色彩 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 物 时 情的不同而不同 总体观之 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 赋 比 兴 赋 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 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 便 直接加以运用 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 这类意象在我国的诗歌创作中是十分常见的 如选入课本中的辛弃疾的词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月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可以说全词都是铺陈意象 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 景图 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 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比 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 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 或明喻 或暗喻 或象 征 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 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 李白的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 如青丝暮成雪 就是将青丝 雪这样的意象直接拿来比喻头发 从而使读者的联想一下子 清晰起来 明朗起来 生动起来 给读者以无比鲜明的感受 舒婷的诗 我是你额上破旧的 老水车 一句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原因就在于用老水车这一意象来象征 我 与祖 国的某种血肉联系 从而使整首诗作细腻而含有丰富的象外之意 兴 就是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 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 象 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 从而营造一种意境 创作中白描的使用往往就可看 作是一种兴 如臧克家的诗 老马 就是典型的例子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 塑造了一个老马 的形象 它让大车 装个够 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只是把头 沉重的垂下 在这里 老马已经是一种象征 是一种直接的兴起对象 作者以这个形象 来寄托不屈的民族个性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所以 兴这种创作手法是既省笔墨又含义深刻 诗歌主要 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 而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列式组 合 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 如杜牧的 江南春 水村山郭酒旗风 就是并列了水村 1 山峦 酒 旗 风几组物象 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对比式组合 选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物象 互为对立 互为映衬 如高适的 燕歌行 战 士军前半生死 美人帐下犹歌舞 一边是拚杀的血腥 一边是醉生梦死的沉迷 从而起到 深化主题的作用 通感式意象 即把听觉 视觉 嗅觉 味觉 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 互为转化 如舒婷的 路遇 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 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 前一句听觉 铃声转化成为视觉悬浮 后一句听觉嗅觉与心理感觉交织转换 沟通组合 从而形成了一个 非常奇妙的境界 铃声能浮 铃声抛花香 使读者不禁为诗人的丰富想像而拍案叫绝 荒诞式组合 将不合事理逻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 也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在心 理感觉中却能够实现 如李贺的 秋来 秋坟鬼唱鲍家诗 鬼唱 二字石破惊天 它 仿佛让人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吟唱鲍照当年抒发 长恨 的诗 以此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 沉痛与凄清 诗笔新奇 诡谲多姿 荒诞虚幻中暗合了李诗的鬼才之意 不管是并列还是对比 是通感还是荒诞 诗歌的意蕴就蕴含在它们的不同组合中 诗歌创作 中这些手法的运用 使诗歌呈现出无穷的魅力 解读诗歌 首先要搞清楚这些最基本的诗意 组合 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鉴赏诗歌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 即语言层面 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 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 个层面入手 语言层面 毫无疑问 诗有很强的直觉性 诗歌语言高度概括 凝练 极富意蕴 它常常违 背一般的语法规范 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 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 显示出 很强的跳跃性 正是这种跳跃性 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 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 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 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 多半依 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 妙嵌合 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 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 从而给 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 新修订的高中语文第三册教材在阅读练习中选取了诗人 卞之琳的诗 断章 卞之琳的诗向以含蓄睿智为读者所喜爱 他常常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世 界 以象征的形象暗喻人生哲理 既有丰富生动的艺术感 又蕴含对世界的体验 断章 这首诗 其语言就生动体现了这种特点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 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诗的表面平淡无奇 桥上有风景 于是你在看 你也构成了风景 于是别人也在看你 在无奇中 让人体会到了画面所蕴含的丰富的生与死 知与不知的宇宙人生的相对性哲理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装饰 的是梦 这一语言的搭配极为巧妙 巧就巧在具象词与抽象词的组合 打破了语义的逻辑关 系 构成了一种诗意的逻辑 从而大大扩充了诗歌语言的弹性 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涵 又 扩展了诗的表现范围 加深了诗的理意 类似的还有 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 记录 呕出一个乳白色的 唉 黄昏 等 因此 欣赏诗歌 只有抓住诗歌语言的这种特 性反复吟唱 才能深刻领会诗家语高度凝练的特点 从而拎出诗歌中浓缩着的内涵 意象层面 意象与美育有着不解之缘 具有美的意象的诗 才能给读者以美感 能否创造出 新颖独特的美的意象 是衡量诗歌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 意象的形成主要用赋 比 兴这三 种方法 但只有用那些表面极不相关而实际又有联系的事物的意象或比喻 才能准确 有效 地表现自己 根据这个原则产生的意象才能有惊人的离奇 新鲜和惊人的准确 这也就涉及 诗歌所选定的意象与它所象征的意义之间的融合问题 意象与意义常常不可分 舒婷的 祖 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一诗之所以催人泪下 是与诗人成功运用暗喻及通感的表现手法 营 造出一组组含义深刻的意象分不开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 歌 视觉 老水车 与听觉 疲惫的歌 相连 诗人用这种苍凉的意象开头 一下将读者 带入了一个极佳的诗歌欣赏状态 地老天荒之中去感受那份震撼 那份深厚 数百年的历史 沉寂一下跳到了读者面前 开阔而雄浑 苍茫而深沉 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 是飞 2 3 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又将具体意象与抽象意象融为一体 在时空的急剧转 捩 对比中 完成了诗人主观情志的表达 而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 脱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这些意象 让我们在最初的震 撼过后 又恍然于它们所代表的强烈思想感情的复杂意义之中 从而使我们从艺术的视角感 悟到了这首诗独具的审美情趣 使我们感到诗人内在的精神与诗的意象的一致性 因此 诗 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 诗的创造力 想像力 诗的一切生命力 就在意象的塑造 上 读诗 必先读懂意象 意蕴层面 伴随着意象在脑海的形成和语音节奏感的刺激 读者已经产生了初步的美感 但 是如何突破意象表层去体悟诗的意象内蕴即诗的意蕴 是诗歌鉴赏成败的关键 诗的意蕴一 般包括审美意蕴和智性意蕴 当然 优秀诗歌都具有审美性 读诗伊始 读者便开始产生某种精神体验 感到精神的愉悦 但这还不算是审美鉴赏 这次教材修改 选入了 20 世纪 40 年代著名诗人穆旦的一首诗 赞 美 当时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使得三四十年代的一些现代派诗人彷徨 迷茫 如同迷 失在茫茫黑夜中 作品多囿于一己的 小我 表达的也多是彷徨无助 但穆旦有所不同 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中给所塑造的形象以黑暗与光明的哲理 赞美 这首诗就集中代表了诗 人的这种艺术创作风格 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 一是作为抒情主体的诗人自我 一是 粗 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的农夫 抒情主体在荒凉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 在忧郁的森 林中 对着在天际爬行的 不移的灰色行列 诉说自己的 沉默的爱情 要以荒凉的 沙漠 坎坷的小路 阴雨的天气 要以带雪的手 和 佝偻的人民拥抱 这是一 个有着强烈爱国之情的形象 而农夫 这 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身边升起而 又降落 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路是无限的悠长 而他却放下了 永远无言地 跟在犁后旋转 的古代的锄头 坚定地 看着自己 融进了死亡 一个劳动者守望着自己的 贫穷 劳苦 然后抛开妻儿老母 抛开一切 一去不回头 这是一个什么形象 他的内质是 什么 是什么使得 我 也在为他的离去而痛哭 不言而喻 这两组意象 有着撼人心魄的力 量 农夫与我猝然相遇在诗中 各自理解着自己的使命 当芸芸众生昏昏于自我意识的丧失 时 我和农夫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着清醒 传达出一种与昏聩的世界格格不入 为寻找光 明而粉身碎骨的精神 到此 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意象的解剖 挖出了诗歌的某些内涵 对作 品有了初步的审美体验 然而进一步去体味 在这一荒凉而饥饿的画面里 农夫形象的精神 之光开始活跃起来 浮动起来 扩展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