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桐梓县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贵州省桐梓县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贵州省桐梓县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贵州省桐梓县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 世说新语二则主备教师: 审批教师: 审批领导: 上课教师:本课安排2课时 共累计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目标创设: 一、教学目标1. 积累词汇知识。掌握“期”“去”“故”“幸”“贼”“所以”“宁可”的古今异义,及特殊句式。2. 能翻译课文、复述故事。 3. 体会作品中诚信和帮助别人的深刻含义。4. 理解课文中包含的道理,确立正确的做人准则。 二、重点难点重点:1. 词义和句式的讲解。2. 体会寓事于理的特点。 3. 认识到诚信是做人做事的重要准则。难点:中考链接 教学流程:第 一 课 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期”“去”“故”“幸”“贼”“所以”“宁可”的古今异义,及特殊句式。2. 能流利的翻译课文并复述。3.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1、 激趣导入 二、 预习分享1.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2.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人。三、合作探究1. 让学生自由阅读(对照注释,找出疑难)。2. 分3小组阅读,教师指导读准字音、注意语气,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3. 教师范读(视情况而定)。4. 每句请一个学生起来对照注释翻译,教师指出重点字词意义及特殊句式。如:古今异义:(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古:约定; 今:日期、期望。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古:离开; 今:到、往。 (3)元方入门不顾。 顾古:回头看; 今:照顾。特殊句式:(1)尊君在不?(“不”通“否”,在句末表询问) (2)(他们)期【于】日中。(省略主语和介词)译文:陈太丘与朋友相约一起出游,他们约定时间为中午。过了中午的约定时间友人还不见来,见于是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他)走后友人才来。(陈太丘之子)陈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不在?”(元方)回答说:“(他)等了您很长时间不见您来,已经走了。”友人就愤怒的说:“不是人哪!与人约了时间出游,(却)不辞而去。”陈元方说:“您与家父约定在中午,中午您没有到,就是(您)不守信用;(您)在儿子面前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听了很)惭愧,走下车想拉元方,元方转身进门,不再回头看来客一眼。5. 请23个学生起来翻译全文或师生共同进行翻译。6. 学生复述故事。7. 学生带入情景,扮演对话。8. 提问:这个故事是怎样开始的? (与友期行,友不至,舍去,友乃至)9.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不守时,不守信用)10. 当陈太丘的朋友上门找陈太丘时,见太丘已离去后是什么表现? (大怒曰:非人哉!)11. 元方又是从哪些方面来义正言辞地反驳父亲的朋友的呢? (从“无礼”“无信”两反面)12. 元方刚刚批判完父亲的朋友没礼貌,自己却又“入门不顾”,这样的行为是否失礼呢?说说你的看法。 (这样做只是对“父友”这种行为的蔑视和抗议,而且当时元方还很小并不能懂得太多的为人之道)13. 那么日常生活中,你们该怎样做呢?谈谈你的想法。4、 板书设计 开端:期行不至舍去乃至 发展:父友:问 元方:答 高潮:父友:怒非人哉 元方:曰无信无礼 尾声:父友: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5、 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则乘船。第 二 课 时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翻译课文;2. 理解故事中帮助他人的人生哲学。 一、设问导入二、合作探究1. 学生齐读,注意字音:歆(xn) 辄(zh) 舍(sh) 拯( zhng)2. 把学生分为六组,由一组朗读,另一组翻译。注意特殊句式,字、词的古今异义以及一词多义。 如:(1)(船里)幸尚宽。(省略主语“船里”) 幸古:幸而,恰巧; 今:幸福,幸运。(古今异义) (2)何为不可?(疑问句宾语“何”前置)(倒装句) (3)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贼古:作乱的人; 今:有偷窃行为的人。(古今异义) (4)本所以疑,正为此耳。(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译为的原因)(一词多义) 所以古:的原因;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今异义) (5)宁可以急相弃邪? 宁可古:难道能; 今:宁愿。(古今异义) (6)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介词,根据)(一词多义)3. 请23个学生起来整体翻译一遍。 译文: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这时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对此事感到为难。王朗说:“恰巧(船里)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他一起乘船)呢?”后来作乱的人追来了,王朗想要丢下所携带的人。华歆说道;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现在)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想抛下他不管吗?”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救助他。世人用这件事来判定出华歆,王朗二人的优劣。4. 请2个学生起来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5. 提问:华歆、王朗的做法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华歆:“辄难之”“宁可急相弃邪” 王朗:“幸尚宽,何为不可”“欲舍所携人”6. 你认为华、王二人的做法谁的可取? 华歆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言出必践7. 请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