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汀田第三中学九年级物理 热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无答案)(1).doc_第1页
浙江省瑞安市汀田第三中学九年级物理 热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无答案)(1).doc_第2页
浙江省瑞安市汀田第三中学九年级物理 热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无答案)(1).doc_第3页
浙江省瑞安市汀田第三中学九年级物理 热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无答案)(1).doc_第4页
浙江省瑞安市汀田第三中学九年级物理 热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题(无答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_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运动,这种运动和温度有关,又叫做分子的_。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_。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_时,彼此_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间有_;(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运动。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_, 越高,扩散越_。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和_。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如果分子相距_,作用力就变得_,可以忽略。考点二内能4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和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_。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能量总和,对单个分子或部分分子内能没有意义。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_;同种物质,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_。5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和分子间的_情况有关;而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_有关。一个物体可以不具有_,但必定具有_。6改变内能的方法有_和_两种方式。(1)热传递开始条件:物体间有_;结束条件:物体间温度_;实质:内能从_传到_,或者从同一物体的_传到_的过程,即内能的转移。热传递传递的是_,而不是温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2)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_;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_的。考点三热量7热量:在_过程中,_的能量多少叫热量。8比热容: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_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c,单位为_。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质的_、_等因素无关。水的比热容是_,物理意义:_水温度升高_吸收的热量是_。9热量的计算:(1)吸热公式:q吸_(2)放热公式:q放_热平衡关系式:_ (没有热损失)10热值:_某种燃料_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为_。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物质的_有关,与燃料是否_无关。11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_;对于气体常用q_来计算。12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1)温度:表示物体的_,是状态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可能是做功使其温度升高了。(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描述。如果不发生热传递,也就不存在热量。(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或“含有”来表示。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考点四 能源13凡是能提供_的物质资源,都可称为能源。14可以从_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如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无法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必须通过_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如电能。15越用越少,不可能在_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可以在_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16由_提供的能量叫生物质能,如木柴、草、肉类等。考点五 新能源17原子、中子依靠强大的_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旦使原子核_或_,就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18获得核能的两种方式:核_和核_。核反应堆是利用_工作的,原子弹是利用_制造的,氢弹是利用_制造的。裂变的核燃料是_,聚变的核燃料是_。19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_,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大部分太阳能以_和_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20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一是用_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_。21无论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都是有_的;并非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能源的利用是有_的,也是有_的。22目前人类主要的能源是_能源,大量使用这种能源会造成_和_的加剧。一些欠发达国家过分依靠柴薪能源,加剧了_和_。23未来的理想能源应满足的条件:储量_,价格_,技术_,安全清洁。 二、中考典例精析例1 (2011金华)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致使福岛核电站受损,造成核泄漏。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海啸预警。海啸的速度约为800千米/小时,从最初观察到海啸至海啸抵达仙台海岸的时间是0.15小时。最初观察到海啸的位置离仙台海岸的距离约是_千米。核电站正常工作时,把核能最终主要转化为_能,并输送出去。【解析】本题通过日本地震发生海啸来考查学生对地震波的传播时间、速度与距离之间关系的理解,通过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测量海啸发生的位置,同时考查核电站的发电原理及能量的转化,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来解答此题。【答案】120电变式训练1 据报道,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d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例2 (2011杭州)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分子的性质a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b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而碘化钾不能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分子之间有间隙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解析】选项a中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而不是可以再分的,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答案】a变式训练2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沙尘暴,飞沙满天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飞扬c槐树开花时,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d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三、专题训练热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2011温州)我市即将迎来夏季用电高峰,为了节约和有序用电,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多开城市亮丽工程的景观灯和霓虹灯b停止向所有工厂、企业和商店供电c让长期不使用的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d离开教室后及时关掉电灯和电风扇2(2010中考变式题)科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下列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灭蚊是防控登革热的有效措施,因为蚊子是传染源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因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筷子在水中看起来被“折断”了,因为光发生了反射d汽车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因为汽车具有惯性3(2011河北)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4(2011柳州)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a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5(2011广州)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a摩擦力 b分子引力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6(2011株洲)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7(2010中考变式题)关于能源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2010中考变式题)目前,“低碳”、“绿色”等词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谈论的热门话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不符合“低碳”、“绿色”要求的是()a大力发展风力发电b倡导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减排监管力度9(2010中考变式题)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风能 b石油 c核能 d电能10(2011嘉兴)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11(2012中考预测题)下列过程中,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正确的是()a内能可以自动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b汽车产生的废气中放出的热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c天然气燃烧时放出的热可用来加热食物,使其内能增大d火灾时释放的内能可以加以利用12(2010中考变式题)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 的冰块也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13(2012中考预测题)关于能源与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应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城市建筑可以随意使用玻璃幕墙b彩电、空调、手机等家用电器在使用中,对人和环境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c石油、煤、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太阳能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14(2011绵阳)在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发生危机时,核能由于其能量密度远高于化石能源,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希望。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等,使各国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不得不高度重视。造成核电站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核废料不好处理 b核能发电技术还不成熟c只有核裂变可控,核聚变不可控d意外发生核泄漏时,会产生放射性污染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15(2011吉林)如图所示,用铁锤连续敲打铁块,铁块变热,内能_;铁块的内能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的。16(2010中考变式题)如下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说明分子_;说明分子间_;说明分子间_。 17(2011济宁)“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宋代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一句诗。诗中描述的“花气袭人”现象表明:分子在_。18(2011连云港)冬天手冷时,我们经常将两只手相互搓搓使手暖和,这是利用_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也可以用“暖手宝”焐手,这是利用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19(2010中考变式题)如图所示是太阳能led照明路灯,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灯头等部分构成。led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能够发光,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_能。 太阳能是_能源(填“一次”或“二次”)、清洁无污染,它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_(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核能。20(2010中考变式题)人们常说,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从能源能否可以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角度看,太阳能属于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在石油、天然气、煤、核能中,不是间接来自太阳能的是_。三、计算题(19分)21(2011衢州)某品牌“第一代热风干手器”热功率高,不仅耗能大,而且工作时电器内部温度高,电子器件和线路容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目前开发的“第二代高速干手器”采用高速电机,风速可达到100米/秒,只需要几秒钟即可干手,不需要高温,热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