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苏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60分钟检测:专题十二“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双基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a遥岑(cn)悲怆(chun)玉簪(zn) 怙恶不悛(qun)b讳言(hu) 螺髻(j)蓓蕾(li) 不容置喙(hu)c菁华(jn) 口讷(n)堪鲙(hu) 信手拈来(nin)d揾泪(wn) 骁勇(xio)笑靥(yn) 蓦然回首(m)解析b项“髻”读j;c项“鲙”读kui;“拈”读nin;d项“靥”读y。答案a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5分)a可怜无数山可怜:可惜。b毕竟东流去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c无人会,登临意 登临意:登山临水眺望远方的用意。d众里寻他千百度 度:遍。解析b项毕竟:终归。答案b3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句子里常有倒置语序的情况。下列句子中语序调整错误的一项是() (5分)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犹记望中,扬州路烽火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遥岑,献愁供恨解析b项应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答案b4下面两副对联所吟咏的对象分别是() (5分)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金石录里漱玉词中文采有后主遗风。a苏轼李清照b辛弃疾李煜c苏轼李煜 d辛弃疾李清照解析句中注意“继东坡”“美芹悲黍”等的提示作用,句注意“金石录”“漱玉词”等的提示作用。答案d5请参照第二节,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句子。要求:化用唐诗宋词,语意连贯,富有意蕴。(5分)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_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解析要求是化用唐诗宋词,语意连贯,富有意蕴。不必拘泥于原诗句的形式,关键是“语意连贯”。答案举着盛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听边塞清角吹响征妇的寒夜哀唱让离愁别绪把江心的一轮秋月漂白6默写名句。(14分)(1)郁孤台下清江水,_。(2)_,毕竟东流去。(3)把吴钩看了,_,_,_。(4)_,尽西风季鹰归未?(5)倩何人唤取,_,_? (6)众里寻他千百度,_,_,_。(7)_ _。更吹落,星如雨。(8)_,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答案(1)中间多少行人泪(2)青山遮不住(3)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4)休说鲈鱼堪鲙(5)红巾翠袖揾英雄泪(6)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7)东风夜放花千树(8)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鉴赏提升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10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6分)答:_ (2)“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与下片内容的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效果。(4分)答:_解析(1)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和个别动词去分析特色。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通过环境、意象来烘托的。(2)“无人会”纵开,“登临意”收合。下片愈转愈奇,季鹰未归则鲈鲙徒然一转,刘郎羞见则田舍徒然一转,如此则江南游子亦惟长抱此忧,以老而已,却不说出,而以“树犹如此”作半面语缩住。“倩何人”以下十三字,应“无人会,登临意”作结。稼轩纵横豪宕,而笔笔能留,字字脉络如此。(陈洵海绡说词)。答案(1)特色:a.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b.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现。形象: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复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看做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2)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 “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1分)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南宋)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注】 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东抚司参议官,是江东留守叶衡的部属。叶衡对辛弃疾颇为器重,后来他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立即推荐稼轩为“仓部郎官”。写此词时,叶衡尚未作“丞相”,题目云“为叶丞相赋”,是后来追加的。“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1)这首词上片中的“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一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5分)答:_(2)有人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出诗人的豁达,有人则说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你的看法怎样?为什么?请联系全诗说明。(6分)答:_解析(1)起头两句写山即写人,一开始扣住了题目,那逶迤的青山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啊。其势如万马奔腾,接连不断而来。不说人之眺山,而说山之就人,把静物写活了,不仅如此而且对突出人物起了很好的作用。(2)可以说是表现诗人的豁达或忧伤,必须结合具体的句子加以分析。答案(1)该句运用了移情入景(或化静为动,或拟人、比喻)的手法。本是人望山,却说青山想要向叶丞相倾诉衷肠,如万马奔腾而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之连绵,并借此含蓄表达对叶丞相的倾慕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热切希望。(2)(示例一)我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的是诗人沉重的忧伤。人们都说头发总是因愁在变白,那沙鸥岂不一身都是愁?明写鸟之愁,实写人之愁,因为所盼望的事情“望来终不来”,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故诗人心中充满无尽的愁情。(示例二)我认为“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山东省寿光市中考数学真题【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监理案例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浙江舟山嵊泗县事业单位招聘25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农发行宜宾市兴文县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清远市连州市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绥化市2025黑龙江绥化“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人才引进1523人(第一阶段)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
- 中小学生创新教育报告
- 医学实习安全制度
- 监护仪使用及报警设置
- 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吉林大学地质学兴城实习报告
- 中学生必需把握的3500个常用汉字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说课课件
- 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安全操作资格培训教材课件
- 造纸培训制浆造纸培训造纸纸病分析处理(“毛布”文档)共112张
- DB37-T 4457-2021企业开办工作指引
- 中科大中级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 干部任免审批表(空白)【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