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孔乙己》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海南省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孔乙己》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海南省万宁市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孔乙己》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乙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能力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教学重点、 1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2把握小说主题,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教学难点1、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2、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2、 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3、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活动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一、导语设计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板书文题、作者)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后可引导学生回顾小说要素。活动2二、资料助读 写作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20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活动3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颓唐(tu)附和(h) 分辩(bin)不屑置辩(xi)咸亨酒店(hng) 砚(yn)荤菜(hn)羼水(chn) 拭(sh)蘸(zhn)惋惜(wn)阔绰(chu)舀水(yo)涨红(zhng)绽出(zhn)哄笑(hng)间或(jin) 着了慌(zho) 打折(sh) 门槛(kn)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分辩:辩白,辩解。 、格局:布置的格式。、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之乎者也:“之、乎、者、也”是文言文里常用的语助词,常用来形容丰文不白的话或文章。含讽刺意味。、大抵:大概。、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不因穷困而失其道德意志。固,固守,安守。、营生:谋生,筹划如何生活。、附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