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一、课前预习:1、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人口普查也是_。2、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和 ,制订合理的 ,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亡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调要 ,对调查结果要 ,有时要用 。3、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的方法步骤是:(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 (2)分组:_人为一个调查小组。设计调查农田生物的调查表。(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请特别注意_、_和_里等处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还有空中偶尔飞过的_和_。(5)归类 (6)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4、生物的归类方法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可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_、_和_三大类;也可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和_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等。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调查的一般方法。(1)结合红背景内容,调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在农田调查中,是否只调查植物。(3)调查时,能否损伤动植物或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4)结合p11页讨论题,讨论回答2、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1) 玉米属于植物,它的分类依据是什么?(2) 生物的分类依据一般有几种?(3) 对你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三、达标测试1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2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 )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 d以上都对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5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6 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类:银杏树、鲫鱼、木耳、海带、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2)按生活环境分类:7、谈起宠物(如狗、猫)你一定很感兴趣,你所居住的小区或村庄内有一定数量的宠物存在,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证它们不向人类传播疾病等问题,也许你并非十分清楚。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广泛的调查,并把所调查到的相关内容告诉身边养宠物的人。那么,你(或你们小组)打算怎样做这个调查呢?调查目的:_。调查方式:_。调查对象:_。调查范围:_。调查方案:_。寄语:保护和爱惜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义不容辞!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两课时)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能适应环境2、举例说出环境影响生物3、举例说出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学习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难点:探究实验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2-17页,完成自主学习部分。)1、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关系,此外还有_关系、_关系等,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之间会争夺_;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之间能_,从而组成一个“家庭式”的整体。2、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着对这一问题作出_,然后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_、_、等步骤。然后进行探究,得出结果,再分析所得结果与_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4.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5、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很少,体温升至46才出汗,体现了骆驼对的适应。(2)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体现了骆驼刺对的适应。(3)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达到毫米,这是 对的适应。(4)以上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的,说明了生物的适应性是存在的。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能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使土壤疏松的同时,其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种现象表明蚯蚓既能的环境,也能环境。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如果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或“土壤的干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变量又是什么?2、在该实验中,能不能不用10只鼠妇而用1只呢?为什么?3、在进行实验结果统计时,为什么不用一个组的结果而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4、这个实验中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你如何证实结果的不同只是由你定的变量引起的?(二)实验报告: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目的】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材料用具】纸盒、黑纸板、玻璃板、干纸、湿纸、黄粉虫(20只/组)。【实验装置】在纸盒内一半铺上湿纸,一半铺干纸,湿纸上方盖黑纸板,干土上方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方法步骤】1、4人一组进行实验。2、将鼠妇放在黑纸板和玻璃板的交界处,静置2分钟。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干燥处和阴暗潮湿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分钟。【实验结果】各小组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鼠妇数目环境1 min2 min3 min.10min总数平均数黑暗潮湿明亮干燥【实验结论】【表达、交流】:三、检测:1、仙人掌的叶呈刺形,这是对什么环境的一种适应()。、大风、相对缺水 、寒冷 、以上都对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环境因素是:()a、光b、水c、温度d、湿度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中属于变量的是:()a、温度b、湿度c、光照d、土壤4、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 b、秋风扫落叶c、草盛豆苗稀d、狐假虎威4、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南、北两极生物种类和数量极少 b、鱼儿离不开水c、香蕉产于南方,北方盛产苹果d、蜜蜂为植物传播花粉5、下列生物之间没有合作关系的是()a、蚂蚁搬家 b、蜜蜂采蜜c、大雁迁飞d、狗抢食物6、两只狗为了争一块骨头而发生争斗,这体现了生物之间和()关系。a、合作b、竞争c、捕食d、争斗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关系。a、合作b、竞争c、捕食d、争斗8、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鼠妇是1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a、减少误差b、数量多便于观察c、便于计算d、好玩9、对生长在农田中的青蛙来说,它的环境是指:()a、农田中的植物、蛇、昆虫 b、 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c、上述a和b的总和 d、上述a和b的总和再加上其他的青蛙10、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 11.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a.分组实验 b. 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12. 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13.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14.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 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15下列哪项不是生活在河中鲫鱼的生态因素( )a河中水 b水的温度 c同种的鱼 d河岸上吃草的羊16.连线,说明下列生物现象主要是由哪一种因素引起的:生命现象非生物因素鲸在水下一段时间后要浮出水面a.阳光海洋深处水生植物少b.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温度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膨大d.空气柑橘适合生长在南方蛾在夜晚出来活动17.在做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的地方? (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 .(3)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 (4)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_。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5)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了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_两种环境的对照。(6)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_。(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_。练习2:1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 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 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3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4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计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裸地. 草坪. 灌木丛.任意一组5.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6.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b.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c.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d.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7、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羽毛,大大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