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五)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湖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五)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湖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五)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湖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五)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4页
(湖南专用)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五)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湖南专用)文言文知识梳理(五)必修五知识细梳理归去来兮辞并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于时风波未静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古义:_2策扶老以流憩今义:搀扶老人 古义:_3悦亲戚之情话今义:男女表示爱情的话 古义:_4问征夫以前路今义:出征的人 古义:_5既窈窕以寻壑今义:指美丽的身材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就三径就荒()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金就砺则利()2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赵王畏秦,欲毋行()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故何如哉()3引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引而不发()乃引匕首提秦王()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4将田园将芜胡不归()将信将疑()出郭相扶将()将功赎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5绝请息交以绝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不相干()6辞归去来兮辞()辞不赴命()停数日,辞去()动以朝廷为辞()7而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乐琴书以消忧()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4眄庭柯以怡颜()5悦亲戚之情话()6乐琴书以消忧()7倚南窗以寄傲()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译文:_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译文:_3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_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译文:_5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译文:_6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译文:_滕王阁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俨骖于上路()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穷且益坚今义:贫穷 古义:_2盛筵难再今义:相当于“又” 古义:_3孟学士之词宗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古义:_4千里逢迎今义:奉承迎合 古义:_5阮籍猖狂今义:肆无忌惮 古义:_6所赖君子见机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属序属三秋()吾属今为之虏矣()屈平属草稿未定()属予作文以记之()2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则智者尽其谋()聊乘化以归尽()3穷穷岛屿之萦回()日暮穷途()穷且益坚()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4序序属三秋()兰亭集序()序八州而朝同列()5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襟三江而带五湖()2目吴会于云间()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4宾主尽东南之美()5腾蛟起凤()6窜梁鸿于海曲()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纤歌凝而白云遏。()译文:_2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译文:_逍遥游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北冥有鱼()2三餐而反()3小知不及大知()4此小大之辩也()5而征一国者()6旬有五日而后反()7而御六气之辩()8汤之问棘也是已()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今义:海洋上的运输 古义:_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 古义:_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今义:指与事实相符 古义:_4蟪蛄不知春秋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古义:_5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今义:大家,许多人 古义:_6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义:羊的犄角 古义:_7虽然,犹有未树也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_8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义:没有功劳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图而后乃今将图南()图穷匕首见()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2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郑人有且置履者()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3息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请息交以绝游()长太息以掩涕兮()晚有儿息()4志齐谐者,志怪者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5之覆杯水于坳堂之上()鹏之徙于南冥也()蜩与学鸠笑之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3齐谐者,志怪者也()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齐谐者,志怪者也。()译文:_2彼且奚适也?()译文:_3之二虫又何知!()译文:_陈情表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义:不可以 古义:_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至于今义:表示另外提起一件事古义:_成立今义:组织、机构等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古义:_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 古义:_4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今义:给马洗澡 古义:_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义:向上级报告 古义:_6则告诉不许今义: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古义:_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义:数量少或事情不重要 古义:_8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义:身心劳苦 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以但以刘日薄西山()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谨拜表以闻()既自以心为形役()引壶觞以自酌()园日涉以成趣()木欣欣以向荣()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则刘病日笃()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4谨拜表以闻()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6猥以微贱()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8愿陛下矜悯愚诚()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译文:_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译文:_基础即时练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b请息交以绝游 绝:断绝c审容膝之易安 审:仔细d曷不委心任去留 委:随从、顺从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悦亲戚之情话 b既窈窕以寻壑c善万物之得时 d将有事于西畴3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名为鲲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以五百岁为春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4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 b而彼且奚适也?c齐谐者,志怪者也。 d彼且恶乎待哉?5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 d.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c至于成立d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文言文知识梳理(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细梳理庖丁解牛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砉然向然()2技盖至此乎()3善刀而藏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依乎天理,批大郤 今义:常指天然的道理古义:_2因其固然今义: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古义:_3虽然,每至于族今义: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_4虽然,每至于族 今义: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2乎技盖至此乎()进乎技矣()依乎天理()而况大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然奏刀然()因其固然()虽然,每至于族()怵然为戒()4于合于桑林之舞()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译文:_2技经肯綮之未尝。()译文:_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译文:_阿房宫赋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义:指人各专心机,互相排挤古义:_2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古义:_3可怜焦土今义:怜悯古义: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一 六王毕,四海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黄鹤一去不复返()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合从缔交,相与为一()2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晋陶渊明独爱菊()3取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入关,财物无所取()留取丹心照汗青()4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5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或师焉,或不焉()且焉置土石()焉用亡郑以陪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六王毕,四海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5辇来于秦()6朝歌夜弦()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0廊腰缦回()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译文:_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译文:_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译文:_4函谷举。()译文:_5秦人不暇自哀。()译文:_6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译文:_7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译文:_六国论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4暴霜露()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今义:实际上古义:_2思厥先祖父,暴(p)霜露,斩荆棘 今义:父亲的父亲古义:_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今义:表示某种程度、范围或表示另提一件事古义:_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古义:_5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今义:指人类的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古义:_6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兵 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斯用兵之效也()2暴 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3事以地事秦()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4犹犹抱薪救火()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5始始有远略()始速祸焉()6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并力西向()7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8以秦以攻取之外()以有尺寸之地()举以予人()以地事秦()苟以天下之大()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洎牧以馋诛()9之 较秦之所得()秦之所大欲()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此言得之()10而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二败而三胜()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义不赂秦()2李牧连却之()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5日削月割,以趋于亡()6以地事秦()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8不能独完()9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0始速祸焉()11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文:_2洎牧以谗诛。()译文:_3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_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译文:_5斯用兵之效也。()译文:_伶官传序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古义:_2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请其矢,盛以锦囊()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智勇多困于所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4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微斯人,吾谁与归()5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函梁君臣之首()2抑本其成败之迹()3负而前驱()4仓皇东出()5一夫夜呼()6乱者四应()7而告以成功()8泣下沾襟()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0一夫夜呼,乱者四应()1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译文:_2此三者,吾遗恨也。()译文:_3请其矢,盛以锦囊。()译文:_4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译文:_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译文:_祭十二郎文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2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4终葬汝于先人之兆()5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6彼苍者天,曷其有极()7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8以待余年()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明年,丞相薨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古义:_2又可冀其成立邪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古义:_3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今义: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 古义:_4志气日益微今义:为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古义:_5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今义:多少(用于反问) 古义:_6其无知,悲不几时 今义:不懂情理;缺乏知识 古义:_7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今义:不是有意的古义:_8将成家而致汝 今义:男子结婚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致乃能衔哀致诚()致敬亭于幕府()将成家而致汝()何意致不厚()余幼好书,家贫难致()老妇前致词()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2就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指物作诗立就()于是荆轲就车而去()3之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佯狂不知所之者()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告汝十二郎之灵()4始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5舍故舍汝而旅食京师()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屋舍俨然()6信其信然邪?其梦邪()愿陛下亲之信之()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烟涛微茫信难求()7然呜呼!其信然矣()虽然,吾自今年来()吴广以为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8穷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固将愁苦而终穷()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9书汝去年书云()乃丹书帛曰:“陈胜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10比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11以未始以为忧也()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使者妄称以应之耳()12如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日初出大如车盖()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坐须臾,沛公起如厕()13食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4病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子病无能焉()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15意吾其无意于人世矣()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何意致不厚()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汝又不果来()2业其家()3东亦客也()4莫如西归()5中年兄殁南方()6毛血日益衰()7而视茫茫()8惟其所愿()9其传之非其真邪()10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11将成家而致汝()12长吾女及汝女()13乃能衔哀致诚()14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15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惟兄嫂是依。()译文:_(应为:“惟依兄嫂是”)2吾又罢去。()译文:_3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译文:_项脊轩志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1而母立于兹()2风移影动,珊珊可爱()3以手阖门()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1室仅方丈 今义:庙宇里的住持古义:_2雨泽下注 今义:赌博术语古义:_3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今义:经常古义:_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今义:扎头发 古义:_5或凭几学书今义:学习读书古义: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1始 室始洞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2过 日过午已昏()大母过余曰()从轩前过()3置 顾视无可置者()内外多置小门墙()4而 余扃牖而居()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往往而是()某所,而母立于兹()5为始为篱,已为墙()轩东故尝为厨()庭中通南北为一()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余稍为修茸()6以 以当南日()能以足音辨人()执此以朝()7日 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一日,大母过余曰()8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大母婢也()9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他日汝当用之()儿之成()顷之()10归 吾妻来归()吾妻归宁()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1乳二世()2客逾庖而宴()3吾家读书久不效()4前辟四窗()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6内外多置小门墙()7时至轩中()8多可喜,亦多可悲()9庭中通南北为一()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译文:_2妪,先大母婢也。()译文:_3令人长号不自禁。()译文:_基础即时练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b批大郤,导大窾 导:指导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一般d.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封不动b与尔三矢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家祭无忘告乃翁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负隅顽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a雨泽下注(流入)迨(等到)诸父异爨客逾(越过)庖而宴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妪(婢女)每谓余曰以手阖(关闭)门c往往(到处)而是殆(大概)有神护者其制(修建)稍异于前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大类(很像)女郎也余既为此志(志向)5找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明年,丞相薨薨:古代除皇帝以外的人死都称薨b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戚:忧伤c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泽:恩惠、恩泽d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墓地6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c殁不能抚汝以尽哀d敛不凭其棺7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b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c虽董之以严刑d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句中的“之”表义相同的两项是()a杳不知其所之也b齐楚之精英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岂独伶人也哉c入于太庙 / 而皆自于人欤d自然之理也 / 莫能与之争文言文知识梳理(五)必修五【知识细梳理】归去来兮辞并序一、“衡”通“横”。二、1.战乱;2.拐杖;3.知心话;4.行人;5.深远曲折的样子。三、1.接近/完成,达到/靠近;2.将要/行走/前往/实行,做/行为、品行;3.端起/开弓、拉弓/举/率领/延请;4.将要/且,又/扶、持/拿,用/将领;5.断绝/横渡/全然、绝对;6.文体/辞谢/告别/借口;7.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四、1.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2.棹,名词作动词,用桨划;3.日,名词作状语,每天;4.怡,动词使动用法,使愉快;5.悦,动词意动用法,以为悦;6.乐,动词意动用法,以为乐;7.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8.善,形容词作动词,喜好、羡慕。五、1.宾语前置句既然世俗与我相违背,我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2宾语前置句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3宾语前置句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4状语后置句农人们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我,我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春耕。5被动句既然自认为内心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呢?6“门”前省略介词“于”僮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们守候在家门。滕王阁序一、1.“俨”通“严”;2.“销”通“消”。二、1.困厄,处境艰难;2.第二次;3.掌管文学撰述的官;4.迎接;5.狂放、不拘礼法;6.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三、1.属于/类/写作/动词,嘱托;2.副词,全、都/没、干/全部用出/名词,死;3.动词,穷尽/阻塞不通,与“通”相对/困厄,处境艰难/尽、止/生活困难;4.名词,时序(春夏秋冬)/名词,序言、赠序/使动用法,使排序;5.却/将近/姑且,暂且/将要/尚且。四、1.襟、带,名词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衣带;2.目,名词作动词,看、望;3.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4.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人才;5.腾、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6.窜,动词使动用法,使逃。五、1.被动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2状语后置句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行驶,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逍遥游一、1.“冥”通“溟”;2.“反”通“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