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级物理化学-final-A.pdf_第1页
2005级物理化学-final-A.pdf_第2页
2005级物理化学-final-A.pdf_第3页
2005级物理化学-final-A.pdf_第4页
2005级物理化学-final-A.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 川 大 学 期期 末末 考 试 试 题 2007 2008 学年 上 学期 课程号 20307130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 I 1 任课教师 适用专业年级 化学 化学 应化应化 学生人数 323 印题份数 330 学号 姓名 2005级 化学学院 物理化学 I 1 期末考试试题 A 一 14 分 选择题 1 对理想气体 S p T 的值等于 D A V R B V nR C V CV D V Cp 2 对于一个恒压下只做体积功的简单封闭体系 正确的 G T 图是 B 其中实线是气相线 虚线是液相线 提示 dG SdT Vdp Sg Sl G G G G T T T T A B C D 3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A A 从同一始态出发 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B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 A B 中哪一种正确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 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 4 已知在 318K时 纯丙酮的蒸气压为 43 06 kPa 今测得氯仿的摩尔分数为 0 3 的丙酮 氯仿二元 溶液上丙酮的蒸气压为 26 77 kPa 则此溶液 B Raoult law 0 7 43 06 30 14kPa 26 77 kPa A 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B 对丙酮为负偏差 C 对丙酮为正偏差 D 无法确定 5 硫酸与水可形成 H2SO4 H2O s H2SO4 2H2O s H2SO4 4H2O s 三种水合物 问在 101325 Pa 的压 力下 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C f C 1 3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6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 标准平衡常数为 0 25 那么 在此条件下 氨的合成反 应 1 2 N2 3 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B A 4 B 2 C 1 D 0 5 7 反应 N2O4 g 2NO2 g 在 298 15K时 K P 0 113 则 KC为 A 6 18 p277 A 4 62mol m 3 B 0 113 C 11 47 mol m 3 D 4 62mol dm 3 二 填空题 20 分 1 3 分 理想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W 0 U 0 H 0 填 H2O sln 2 10 p 下 H2O l 与 H2O s 1分 个 答 H2O l H2O s 3 6 分 25 时 下列反应 2NaHCO3 s Na2CO3 s H2O g CO2 g 2 NH4HCO3 s NH3 g H2O g CO2 g NaHCO3 s 和 NH4HCO3 s 的分解压力分别为 p1 0 527 kPa p2 5 72 kPa 若在 25 将物质的量 相等的 NaHCO3 s Na2CO3 s 和 NH4HCO3 s 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 通过计算简要说明这三种 物质的数量将如何变化 只需说明增大 减小或不变 答 反应 1 p H2O p CO2 0 5 0 527 0 2635 kPa 反应 2 p H2O p CO2 5 72 1 907 kPa 2 分 由于 p2 p1 反应 1 平衡左移 反应 2 平衡右移 1 分 3 故 NaHCO3 s 数量增加 Na2CO3 s 降低 NH4HCO3 s 数量降低 1 分 个 四 12 分 10dm3理想气体从 300K 5p 的始态经以下过程到达压力为 p 的终态 1 恒温可逆膨 胀过程 2 恒温下反抗恒定外压 p 的膨胀过程 求过程的 W S G和 S环 解 1 恒温可逆膨胀过程 U 0 H 0 5 101325 0 01 2 031 mol 8 314 300 pV n RT 2 1 ln V WnRT V 5 2 031 8 314 300 ln p p 8153 J 2 分 Q W 8153 J S 1 1 8153 27 18 J K mol 300 Q T 1 分 G 0300 27 188153 JHT S 1分 S环 1 1 8153 27 18 J K mol 300 Q T 体 环 2分 2 恒温下反抗恒定外压 p 的膨胀过程 U 0 H 0 2211 1211 4Wp VVpVp Vp V 4 101325 0 014053 J 2 分 S 27 18 J K 1 mol 1 1 分 G 8153 J 1 分 Q W 4053 J S环 1 1 4053 13 51 J K mol 300 Q T 体 环 2 分 五 14 分 Bi Zn 二组分体系的固 液平衡相图如下图所示 T K a b T K a b 750 1 2 3 527 4 5 428 6 Bi 35 86 Zn t min wB 1 注明各相区稳定存在的相态和自由度 f 6 分 f C 1 相区 1 2 3 4 5 6 相态 L L1 L2 L Zn s L Bi s L Zn s Bi s Zn s f 2 1 1 1 1 1 2 画出组成为 a 和 b 的熔化物从 900K冷却到 400K的步冷曲线 4 分 3 750K时 35 Zn与 86 Zn 的熔液达平衡 若以纯液态 Bi 为标准态 两种熔液中 Bi 的活度有 什么关系 活度系数之比等于多少 相对原子量 Bi 209 Zn 65 解 Bi1Bi2 ll 即 BiBi1BiBi2 ln ln RTalRTal 故 Bi1Bi2 alal 2 分 4 1 122 xx 12 21 65 209 65 20935 65 14 209 14 20986 65 x x 0 3661 7 60 0 0482 或 2 1 0 132 2 分 六 14 分 液体 A和 B 形成理想液体溶液 现有一个含有 A的摩尔分数为 0 40的蒸气相 放在一 个带活塞的气缸内 恒温下将蒸气慢慢压缩 已知 pA 和 pB 分别为 0 4p 和 1 2 p p 为标准大气 压 计算 1 当液体开始凝聚出来时的蒸气总压 6分 2 如果取出 1 中冷凝液 2mol 作为液体 恒温恒压下向液体 中加入 1mol 纯 液体 A形成 液体 求从液体 形成液体 过程的 H U 和 S 8分 解 1 液体刚凝聚出来建立液 气两相平衡 ABAA 0 41 2 1 pppp xpx 总A 1 20 8pp x AA A AA 0 4 0 41 2 1 pp x y pp xpx 总 0 4 解得 xA 0 667 或 2 3 A 1 20 867 5 kPappp x 总 或2 3 p 2 2mol 液体 中 A 4 mol 3 n B 2 mol 3 n 2 2 3 4 3 该过程可以看成 42 1molA molA molB 33 1 过程 液体 1molA 过程2 液体 过程 3 液体 和液体 均是理想液体混合物 mix1mix3 0 0 HH 故从液体 形成液体 过程 mix2 0HH 2 分 由于 mix 0V 故 0U 2分 mix3BB 72 ln8 314 2 333 ln0 667 ln 99 SRnn 13 22 J K 1 1 mix2mix3mix1 2 64 J KSSS 4 分 七 14 分 乙醇气相脱水制乙烯反应为 C2H5OH g C2H4 g H2O g 已知 298 15K下列热力学数据 物质 C2H5OH g C2H4 g H2O g fH m kJ mol 1 235 31 52 29 241 83 S m J K 1 mol 1 282 0 219 45 188 72 1 求 25 时反应的 K P 判断在 25 101 325kPa 下反应能否自动正向进行 2 假定 rH m rS m不随温度变化 求使反应逆转的转换温度 3 在 400K附近温度每增加 1K K P增加的百分数为多少 ln333 1 314 8ln 1 BBmix xnRS0 667 0 667 ln0 333 10 58J K 1 5 解 1 解 1 52 29241 83 235 31 45 77 kJ mol rmBfm B HHB 1 1 219 45 188 72282 10126 07 J K mol rmBm B SSB 1 45770298 15 126 078 18 kJ mol rmrmrm GHTS 2 8180 e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