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能力提升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能力提升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能力提升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能力提升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能力提升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能力提升试卷B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下列选项中,与红茶和“绿茶”的逻辑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A.咖啡-四啡B.陈醋奶茶C.白酒-黄酒D.重水-雨水3、每年王老师都给自己制定读书计划,并严格执行。这体现了王老师注重( )。A团结协作B教学创新C循循善诱D终身学习4、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 )作品。A. 楷书 B. 行书C. 草书 D. 隶书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 )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 A.教育方针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要求 6、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郑老师仍在学校凭经验带头上示范课,对徒弟要求严格,以致个别徒弟对其心怀抱怨。下列关于郑老师的行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爱岗敬业 B.与时俱进 C.甘为人梯 D.勤恳乐教7、下列不属于雨果作品的是( )。A九三年B悲惨世界C双城记D巴黎圣母院8、下列歌曲属于俄罗斯民歌的是( )。 A.拉网小调 B.桔梗谣 C.小杜鹃 D.伏尔加船夫曲 9、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 )。A形成性测验 B个别测验 C人格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 )。 A、强化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上来B、强化特色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上来C、强化内涵发展,提高办学特色上来D、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11、数学老师小段多才多艺,在文体活动等方面给各个班级许多帮助,受到同事好评。这表明段老师具有( )。A因材施教能力B团结协作精神C严谨治学意识D课堂教学素养12、并不富裕的汪老师时常资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学习上给予切实的帮助。这体现了汪老师能够做到( )。A.长善救失B.严慈相济C.因材施教D. 关爱学生13、学生甲和学生乙有矛盾,甲为泄私愤,将乙的照片作为扔飞镖的靶子,甲的做法( )。A.合法,同学矛盾不必夸大 B.合法,对乙没有影响C.不合法,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D.不合法,侵犯了乙的肖像权14、某市宣传部举办为期一周的专题讲座,讲座时间是周一到周六,一共有四个专题,分别是:宏观政策、社情调查、网络办公以及文化传播。已知一天只能安排一个专题讲座,再加上要考虑教师的时间安排,此次讲座在总体上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每个专题至少进行一次;(2)每个专题不能连续进行两次;(3)宏观政策专题不能放在周二进行;(4)文化传播专题或者放在周三或者放在周五,也可能这两天都是文化传播专题;(5)社情调查专题放在周二时,文化传播专题就不放在周五。根据这样的要求,从周一到周六的讲座专题可以排列为( )。 A.宏观政策、社情调查、文化传播、网络办公、宏观政策、宏观政策 B.宏观政策、网络办公、社情调查、文化传播、网络办公、社情调查 C.宏观政策、社情调查、文化传播、网络办公、文化传播、宏观政策 D.网络办公、社情调查、文化传播、宏观政策、网络办公、宏观政策 15、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 )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 A.教育目的 B.社会要求 C.学校规范 D.学生年龄 16、囯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落实教师绩效工资B.保证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其他行业水平C.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D.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在工资方面实行倾斜17、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类比B.归纳C.调查D.综合18、同学们正在听孙老师讲课,乐乐却偷偷扯了一下糖糖的头发,糖糖疼得大叫。孙老师立即大声呵斥道:“乐乐,你不想听就出去! ”“乐乐太坏了,以后同学们都别跟他玩。”孙老师的做法()A.合理。维护了教师的权威B.不合理。侮辱了乐乐的人格C.合理。保护了糖糖的健康D.不合埋。破坏了课堂学习氛围19、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 )。A导向性B对等性C强制性D有序性20、青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升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 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即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 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A.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B.王老师不重视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C.王老师一味模仿李 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D.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2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和( )权等六项。 A.进修培训 B.调查研究 C.参与决策 D.培养学生 22、取材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与奥德赛组成希腊伟大史诗荷马史诗的经典作品是( )。A. 伊利亚特 B. 俄瑞斯忒亚C. 俄狄浦斯王 D. 普罗米修斯2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酋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24、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予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孙老师注重( )。A.行动研究B.同伴互助C.微格教学D.专业引领25、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总趋势是( )。A.西高东低 B.西低东高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26、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巡回展览画派主张( )的创作道路。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古典主义D.印象主义2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彷徨、神话集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等,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战国时的大量史料,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C.世界名著人间喜剧、死魂灵、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的作者依次是巴尔扎克、果戈理、托尔斯泰、莫泊桑。 D.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28、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 )。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29、教师沈某因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学校的这种做法( )。A.不合法。侵犯了沈某从事教育教学的权利B.不合法。侵犯了沈某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C.合法。学校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D.合法。学校有对教师进行教育行政处罚的权利。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2、四(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惟独数学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刚接到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怎样让王红爱学教学,会学数学呢?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现状以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同的地方,知道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针对这些问題,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指导她逐步体 验,渐入佳境。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涉及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对于王宏的作 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张老师的教育行为。3、张老师刚刚走进教室,就只见一个足球飞了进来,正好砸中张老师,一看正是班里的“名人”李明和张军。教师顿时安静了下来,他们一见砸中老师了也非常尴尬。张老师看了看他们,又看看全班同学,说:“球踢得不错,命中目标,得分。但是下次踢球到操场上去踢。如果在教室中踢球,我就会亮红牌,把你们罚下场。”教室里的气氛得到了缓和。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张老师的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请以“教育从心开始”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D2、C3、D4、A5、【答案】B 6、B7、C8、D9、A10、D11、【答案】B【解析】小段老师乐于帮助别人,获得各方好评,这属于团结协作,B选项正确,其余三个选项都属于无关选项。12、D13、D14、【答案】D 15、【答案】D 16、 答案:B17、B18、 答案:B19、C20、B21、A22、A23、B24、A25、A26、A27、【答案】D28、A29、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材料中小李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中教师的做法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要求。小李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对工作变得不负责任,不认真备课上课,敷衍塞责。“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2)材料中的教师没有做到真正地关爱学生。小李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这些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关爱学生就要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绝对不能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3)材料中的教师没有真正地践行教书育人的要求。小李老师在上班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不重视给学生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变得浮躁,对班上学生的评教也不以为意。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小李老师的行为严重地违背了教书育人这一要求。2、张老师的教育行为遵循了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材料中,张老师认为王红 具有发展的潜力,能学好数学,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她学习,提高数学成绩。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 水平不同,具有差异性,老师要因材施教。材料中张老师针对王红的特点,为她设计学习的方法,帮助她提高数学成绩。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 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张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最终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3、我赞同于张老师的做法。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中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案例中,张老师被学生踢的足球砸中,却没有严厉批评学生,而是以机智风趣的语言进行了回应,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让学生发现错误;又缓解了紧张、尴尬的气氛,化危机为转机,充分体现了张老师教书育人的良好职业道德。关爱学生中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学生踢球砸中老师只是无意之举,张老师能够宽容学生的错误,体现了其关爱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中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当遇到突发事件时,张老师能够体谅学生,没有严厉批评甚至恶语相加,也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宽以待人、文明礼貌的榜样,体现了其为人师表的良好职业道德。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教育从心开始“教育从心开始”早就被人们提出来了,但一般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指对学生的关爱,而我认为它更深、更广的含义应该指教育机智。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不正好体现了这个特点吗?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给学生师爱。教育如果没有爱无疑于茫茫沙漠没有水源。但这“爱”,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方式恰当的爱能让学生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与幸福,这种爱如同涓涓细流能让学生干涸的心田得到滋养;反之会让学生感受到火上浇油的烦躁与愤恨。要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