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专题概览】本专题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到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丰富发展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由于自魏晋以来儒、道、佛三家学术的相互交融,儒家文化在挑战中实现更新,形成了宋明理学,主要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别。明清时期出现了反封建民主思想,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是从三个方面阐述的:一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等领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辉煌灿烂。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屈原,直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涌现出屈原、司马相如、张衡、李白、杜甫、白居易、柳永、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一大批才华卓著的文学家。三是中国古代书画和戏曲艺术。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戏曲作品,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不胜枚举,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专题网络】【考点梳理】一、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1)春秋时期创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战国时期发展:成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还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和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但在战国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而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3)秦朝时期受压制:有些儒生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4)西汉时期享“独尊”: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因而获得“独尊”地位,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宋朝时期形成理学: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是理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6)明朝时期,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创立了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从而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加强。 (7)明末清初遭批判:明清时期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道学的虚伪。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之也从不同角度批判了理学,其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8)维新变法时期出“新意”: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发表孔子改制考,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否定顽固派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9)新文化运动时期受抨击: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对封建思想文化还没有进行彻底批判,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陈独秀等人直接打出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拓展提升 时期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魏晋 唐宋 宋明 明清 特征 创立 完善 重创 正统 冲击三教合一 发展 衰落二、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要点一览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先秦分封制、宗法制铁骑牛耕、井田制、土地私有制百家争鸣、儒学兴起司南、数学、天文诗经“楚辞”秦汉中央集权制建立丝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纸术、黄帝内经汉赋魏晋三省格局形成齐民要术三教合一祖冲之王羲之、顾恺之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曲辕犁、丝织业、城市儒学复兴雕版印刷、火药唐诗宋元中央集权制加强、行省制商业活跃、制瓷业发展程朱理学、陆九渊的心学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宋词、元曲明清君主专制的顶峰资本主义萌芽李贽、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本草纲目农政全书京剧、小说拓展提升全面理解社会环境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发展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上,强调“大一统”,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并强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思想上,儒家思一直占统治地位,特别是北宋以后,宋明理学禁锢了人们的实思想;政策上,几乎所有的封建统治者都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文字狱”等。这样的环境决定了中国的传统科技:(1)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实用性强,缺乏用逻辑方法进行理论概括和分析的能力。(2)传统科技善于全面观察现象,直接从这些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揭示现象背后本质的机制,则是很薄弱的(3)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中国传统科学严格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主要是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经验积累、整理。(4)总之,科技文化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科技文化。【名师精讲】一、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产生发展的背景:首先,社会大变革带来思想大解放。其次,王室的衰微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再次,大国争霸战争,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交流。最后,讲学风气的盛行,私学的兴起,使文化典籍广为传播,各种学说广为流传,形成了争鸣氛围。 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统治者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扩充军事力量,向外发展(如边境不宁,需北击匈奴;汉初的王国问题需要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等),巩固国家统一,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宣扬“有为”而治、积极进取的儒家学说受到青睐。 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魏晋以来,“三教合一”,儒学吸收佛、道有益成分,儒学发展为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励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明清时期产生思想批判的背景:经济上,当时正处于农业文明发展的高峰,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江南城镇兴盛,出现了一批新的市民阶层,他们在政治上有了新的要求。 政治上,明代专制制度高度发展,特别是中后期,统治腐朽,社会危机严重。明清之际,社会动荡激烈,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这些引起了一批有责任感学者的思考和反思。 文化上,清朝建立后,停止残酷镇压汉人的政策,为笼络士人,采取了对汉族知识分子笼络的政策。 思想上,程朱理学自身僵化,禁锢士人的思想,同时,西方传教士传入西方科学,由此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迫使他们对理学进行批判或修正,倡导经世致用。二、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每一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以现实生活为源泉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华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宋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热点考向】考向一 儒家思想的内涵【典例1】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中的进步成分至今仍然影响着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答案:C解析: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天理,而“忠孝节义”等封建纲常伦理就是天理。考向二 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差异【典例2】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三大发明在东西方所起不同作用的原因以及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原理的理解运用。C项明显错误;D项“停滞倒退”的叙述不确切,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但封建经济却继续发展;B项是外因。【知能训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国家不幸诗家兴”。春秋战国时期狼烟四起,诸侯争霸。但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都正确 B都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 D正确,不正确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唯物思想,但更多的是如老子等典型的唯心主义思想家,所以不能认为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2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答案:B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共通”,即荀子和法家思想的共同点。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法家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约束和规范臣民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相信人性本恶的。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项是孔子的言论,B项是荀子的言论,D项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4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答案:A解析: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5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A解析:汉代儒家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认为,君主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6“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B C D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新”。所谓新,即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现象,这些现象是以往朝代所没有的,依据这个思路,可以很容易看出不属于明清之际出现的新现象。7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判断为王阳明。8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反映了()A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 C李贽“异端” D经世致用思想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主张“性本善”。9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的含义。在儒家学说创立一千多年后的南宋时期,朱熹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扬光大,元朝曾将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10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答案:A解析:黄宗羲的主张中,不可能有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想法,因为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排除C、D两项;黄宗羲批判的矛头指向的是君主专制,而非整个封建制度,排除B项。11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答案:C解析: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明清时期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1912年清朝灭亡结束,C项说法在时间上与史实不符合。12(2009广东单科,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 C诗经 D楚辞答案:C解析: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13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版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A B C D答案:A解析: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排除。14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做了一个命题,你觉得哪个最不适宜()A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B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D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答案:D解析: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但不是必要条件,只是推动力量。因此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说法是错误的。15.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答案:D解析:中国文学在各个时期有一定的特点,小说形式逐渐被平民所接受。16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的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答案:A解析:秦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D项不符合题意。17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答案:B解析:解题关键是古代绘画的杰出代表人物,图中第一个高峰应为唐朝时期,A项顾恺之是魏晋时期的画家,B项吴道子是唐朝时期的画家,C项张择端是北宋时期的画家,D项郑板桥是清朝时期的画家,故B项正确。18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答案:D解析:秦朝官方统一文字为小篆,D项字体为小篆。而A项为甲骨文;B项为草书;C项为楷书,都不正确。19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答案:C解析:文人画是集书法、篆刻、绘画等为一体,追求抒情写意。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0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C乐器以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答案:B解析:京剧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而说、学、逗、唱是相声的手段。二、非选择题(21题20分,22题20分,共40分)21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东汉组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佛、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宋代组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法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地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据朱熹近思录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晚清组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1896年)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请完成:(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2分)(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9分)(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9分)解析:第(1)问和第(2)问体现了较高的能力要求,而且具有开放性,三段材料,三种不同的结论。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第(3)问首先要清楚,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实际就是儒家思想。三个时期的变化实际就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的表现。答案:(1)晚清组。(2)东汉组、宋代组。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他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兽药检验员临时替代岗位适配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卷(艺术美学原理与应用)之现代艺术美学试题含答案
- 醋酸乙烯和乙烯共聚物装置操作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纤维染色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垃圾分类考试试卷及答案
- 农发行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贵金属首饰制作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工制图考试题目及答案
- 血管评估制度试题及答案
- 保安三级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电信国庆活动方案
- 市场仿真花施工方案
- 2025年入团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职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 蔬菜抗营养成分流失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破产重整程序中金融债权人保护问题研究
- 柴油发电机施工安装技术方案详述
- 民警培训安全驾驶简报课件
- 十年(2016-2025)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 2025年大数据应用工程师认证考试预测题详解与实战指南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