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楚才高中高二语文暑期训练.doc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楚才高中高二语文暑期训练.doc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楚才高中高二语文暑期训练.doc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楚才高中高二语文暑期训练.doc_第4页
湖北省孝感市楚才高中高二语文暑期训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孝感市楚才高中公布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暑期训练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玷辱(zhn) 纤夫(qin) 鹰隼(sn) 茕茕孑立(qing)b癖好(p) 坍缩(tn) 骸骨(hi) 命途多舛(chun)c央浼(mi) 澄澈(chng) 炮制(po) 离弦之箭(xin)d逡巡(qn) 屏息(bng) 木讷(n) 层峦叠嶂(zhng)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才荟萃 力能扛鼎 碎琼乱玉 休赁地说b怡然自得 兵慌马乱 格物致知 哀声叹气c日薄西山 宠命优渥 迤逦而行 交头结耳d晨光熹微 得鱼忘筌 鹤汀凫渚 舸舰弥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强制统一收购餐厨垃圾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协调环保、城管、工商等部门对餐厨废油的管理力度。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后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一个由表意符号组成的世界,非常容易在不同系统中传播。_ 。 , , , , 。所谓跨文化也就是在这样两个过程中形成的纵向运动过程是同一文化共同体内部持续性生成而历时性演进的过程但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存在横向运动过程是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开放性对话而共时性交融的过程它体现出一种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涵盖了纵向及横向两个运动过程a. b. c. d.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你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5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人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在音节上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人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d“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 选择题每题3分 )(22分)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晋书王羲之传) 12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我书比种繇,当抗行抗:抵挡。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且焉置土石 b意甚悦,固求市之 固时俗之工巧兮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 吾尝终日而思矣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止一吊,遂不重诣 a b c d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 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3分)(2)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4分)(3)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3分)评卷人得分四、默写(题型注释)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7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18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赤壁赋)19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20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情。(赤壁赋)21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2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归园田居)评卷人得分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村 居 ( 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注:(1)陂:山坡;(2)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23一、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6分) 24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5分) 评卷人得分六文学类文本鉴赏(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一代名士张伯驹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仍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他从三字经千字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九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其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 其书法源学于王羲之十七贴,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宝森、王福山习武功。学戏其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国剧学会”。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现代中国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泊,在他人眼中,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不循常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地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力量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虽拥有偌大家业,但其生活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饮食也非常随便,有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车轮而且能转就行了。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也许,正是这份狂狷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国外。张伯驹对此深为痛惜,所以为了收集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他曾花四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贴;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当时被匪徒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经他收藏的书画名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细心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一生,浓缩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士张伯驹)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b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苦心学戏,后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学会”,最终在京剧艺术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c民国时为防止国宝流失,张伯驹债台高筑、生命堪虞之时仍坚守收藏,建国后他却几乎倾囊而捐,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d“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乐。e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9张伯驹作为“一代名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10作者写张伯驹在名士圈中被朋友称为“大怪”,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1请结合“一代名士张伯驹”的人生经历,从“出身”“趣味”“品格”“机遇”中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8分)评卷人得分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25从下面这则关于“神七”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概括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5分)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下午4点59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下午1点33分,“神舟”七号返回舱关闭,航天员出舱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开始。4点34分,“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开始出舱。4点39分,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4点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了。4点59分,翟志刚结束太空行走,返回轨道舱。39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今天,翟志刚同样在太空中迈出了中华民族历史性的一大步。论点:(不超过15个字,2分)论据:(不超过50个字,3分)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3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6分)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儿子,能在百忙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26 改成 27 改成 28 改成 评卷人得分七、作文(题型注释)29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中国教育报曾刊发过一条来自新华社的新闻,标题是“有责任感的毕业生求职最受欢迎”,内容是山东人才网对200家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看重的因素依次是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待人接物能力等等,其中责任感被排在第一位。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也谈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b2d3a4c5d6a7d12b13c14c15d(“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适母丧”应为“王述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回会稽治丧”“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16(1)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没有觉得他奇特。(2)王羲之平常喜欢服丹食药,涵养性情,不喜欢住在京城,他刚渡过浙江,便产生了终身住在这里的念头。(4分)(3)如果别人能这样入迷,不一定赶不上他。 (3分)17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8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9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0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1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3一、二句诗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1分)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1分)。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2分)。24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1分),三、四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1分),前两句以静写静,后两句以动写静,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2分)。8c 3分,b 2分,d1分;a e均不得分。9他热爱国家,多才多艺,对感兴趣的事坚持执着,是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