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40分,其中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1分)1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胞吞胞吐是利用了载体蛋白的选择透过性b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方式是胞吞、胞吐c被动转运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d主动转运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既要消耗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2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正确的是()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失水越多,则紫色越浅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失水越少,则越易复原c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3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期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4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化的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变形虫细胞大肠杆菌细胞人的造血干细胞蛙的囊胚期细胞蛙的红细胞abcd5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有关b表示蛋白质分子c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分子有关6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7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bcd8一学生高考前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未曾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的解释是(“+”表示有,“”表示没有)()a他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他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母亲怀孕时传递的免疫力c他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他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d他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亲代遗传的免疫力9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bcd10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11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12大豆根尖所含有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 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a8b7c5d613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4个b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c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dcta肯定不是密码子14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1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16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b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cd和d,d和d是等位基因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自然选择不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d自然选择是生物对自身的选择18提高作物质量或产量与多种育种技术有关,以下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把两个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用基因工程育种b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杂交水稻新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育种专家培育“太空椒”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与普通植株相比,用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多倍体植株往往营养物质含量增加1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注意在该地区人群中随机取样b母亲患病,父亲和儿子都正常,则该病一定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c“先天愚型”患者是由体细胞中21号常染色体缺失一条所致d对新生儿体细胞进行普通光学显微镜制片观察能及早发现红绿色盲20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适龄生育 基因诊断 染色体分析 b超检查abcd21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o2释放量o2吸收量a100b83c64d77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22某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该女有关的部分亲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家庭成员父亲母亲弟弟祖父祖母姑姑姑父姑姑家表哥正常患病a该病的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其姑姑家表哥和姑姑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c该女将致病基因传递给儿子与女儿的概率相同d该女与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或23甲丁为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b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1c若乙图中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d乙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24现有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余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表所示品系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现要设计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杂交实验的第一步,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通过观察体色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交配品系组合为b若通过观察翅型验证分离定律,必须选择交配品系组合c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观察体色与眼色两对相对性状d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观察翅型和体色两对相对性状25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上还是片段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b1;c1或;d1;26如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条染色体c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2条染色体d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27在搭建dna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4种碱基塑料片共20个,其中4个c,6个g,3个a,7个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14个,脱氧核糖塑料片40个,磷酸塑料片10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a能搭建出20个脱氧核苷酸b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7碱基对c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d能搭建出一个4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28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如图表示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d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29如图是一个简化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橡树苗和兔的种群密度,可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森林中的这些生物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空间,说明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c兔参与形成了8条食物链,鹰占有2个营养级d鹰每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固定125kj的太阳能来支持30据调查得知,某学校的学生中各血型的比率如下:iaia,20%;iai,30%;ibib,10%;ibi,20%;iaib,10%;ii,10%,则ib的基因频率为()a15%b25%c40%d6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31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填序号)如果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其分泌的激素为,此过程中,与激素的运输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填序号)(2)图乙数字所标结构中含有磷脂双分子层的是(填序号)该细胞能否用作“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材料?(3)图甲和图丙的主要区别是图示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32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o2的含量进行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图1;图2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原因是(2)与它们各自的前一阶段相比,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和,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3)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而处于图1中的db段,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33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显性基因i是抑制基因,显性基因c是有色羽基因,隐性基因c是白羽基因,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i和c同时存在时,i就抑制了有色羽基因c的表达,使其不能表现为有色羽;当i不存在时,c才发挥作用,显示有色羽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将一种白羽莱杭鸡(iicc)若干只与另一种白羽温德鸡(iicc)若干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2)让f1雌雄个体互相交配(自交),f2中表现型为白羽的比例为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为(3)f2中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若要判断一只有色羽公鸡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其与多只母鸡交配,结果时,说明这只公鸡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上述现象34在正常成年人生成尿的过程中,部分液体若干成分的含量如表所示请参照所提供的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成分水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k+na+cl血浆/gdl190.07.00.10.030.020.320.37原尿/gdl197.0微量0.10.030.020.320.37尿液/gdl195.00.00.02.00.150.350.60(1)通常成年人每天排尿量约1.5l,而原尿生成量可达150l,这一变化说明肾的部位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很强,对此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是,该激素是由分泌的,释放的例如,遗传性肾源性尿崩症就是因为相应结构对激素的作用失去反应造成的,患者的明显症状应该是(2)若原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从而会导致(症状)(3)尿液与原尿成分相比,浓度增加最显著的是(4)当人体摄入的食物过咸或机体腹泻、呕吐后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机体会将兴奋传导,产生渴觉,机体主动饮水,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同时肾脏相应部位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导致尿量减少人体内渗透压平衡的调节方式是35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是(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 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 是(填显性或隐性)(3)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高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40分,其中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1分)1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胞吞胞吐是利用了载体蛋白的选择透过性b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方式是胞吞、胞吐c被动转运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d主动转运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既要消耗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2、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需要消耗能量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b、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c、被动转运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扩散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c错误;d、主动转运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既要消耗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2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正确的是()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失水越多,则紫色越浅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失水越少,则越易复原c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专题】探究性实验;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图中y是细胞长度,x是原生质层长度,所以表示质壁分离的程度,该比值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则失水越多【解答】解:a、由于细胞壁的束缚,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体积变化不大,即y基本不变,而x原生质层长度越小,细胞失水越多,蔗糖溶液浓度越大,细胞液由于失水多,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紫色变深,值越小,失水越多,则紫色越深,a错误;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小,失水越多,越不易复原,b错误;c、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细胞失水越少,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c错误;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值越大,细胞失水越少,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3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cg2期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为g1期、s期和g2期,其中g1期细胞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做准备;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细胞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细胞进入s期,a错误;b、s期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因此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b错误;c、s期细胞中进行dna的复制,因此g2期细胞核dna含量已经增加一倍,c正确;d、秋水仙素能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进而导致细胞不能完成分裂,但不会使m期的细胞比例减少,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变化规律,明确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有丝分裂的后期,dna数目的加倍是在有丝分裂的间期4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化的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变形虫细胞大肠杆菌细胞人的造血干细胞蛙的囊胚期细胞蛙的红细胞abcd【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的无丝分裂【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增殖【分析】1、细胞的无丝分裂:概念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过程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特点(1)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2)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3)染色质、dna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实例蛙的红细胞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错误;变形虫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错误;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中不含染色体,因此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化,正确;人的造血干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错误;蛙的囊胚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错误;蛙的红细胞通过无丝分裂增殖,而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因此不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识记细胞无丝分裂的特点及实例,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5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有关b表示蛋白质分子c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分子有关【考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解:糖蛋白(糖被):细胞膜的外表细胞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等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有的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膜功能的主要承担着磷脂双分子层:亲水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解答】解:a、表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a正确;b、表示糖蛋白,表示蛋白质,b错误;c、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c正确;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有关,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细胞膜的特征: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6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主根的伸长均低于100%;中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右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将会低于中图的对照组,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低于0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对照前2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解答】解:a、以左图iaa浓度为0时为对照,低于100%的长度即为抑制生长,显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浓度对于主根的伸长均低于100%,故a选项正确;b、以中图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iaa溶液超过一定的浓度对于侧根的诱导起抑制作用,故b选项正确;c、参照右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将会低于中图的对照组,由此图可知,当施用iaa浓度低于0时对于侧根的诱导呈下降趋势,即导致侧根数目减少,故c选项错误;d、对照前2幅图中iaa浓度为0和104moll1分析,未施用iaa的植株主根长、侧根数少,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两重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7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bcd【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根据题意,机体水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血糖含量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在此时起作用;同时机体缺水,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就多,尿量就可以减少了【解答】解:、“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故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的是胰岛素,作用是降低血糖,故错误;“大量出汗”,水份减少,渗透压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同时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找水喝,故正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重吸收水减少,尿量增多,就会损失更多的水,故错误所以本题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盐调节机制、血糖调节机制和体温调节机制,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熟练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调节机制8一学生高考前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未曾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的解释是(“+”表示有,“”表示没有)()a他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他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母亲怀孕时传递的免疫力c他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他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d他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亲代遗传的免疫力【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这说明该学生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病毒的抗体,而该生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可能的原因是其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解答】解:a、肝功能检验结果乙肝抗原呈阴性(),说明其体内没有乙肝病毒,a错误;b、怀孕时传递给子代的抗体一般只能存留六个月左右,该生已经是高三学生了,其体内不可能还存留有母亲传给他的抗体,b错误;c、该生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但肝功能检验结果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说明其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c正确;d、父母遗传给他的免疫力由遗传物质决定,如果没有乙肝病毒或疫苗,产生乙肝抗体的基因不会表达出抗体蛋白,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一学生高考前体检报告为题材,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过程,能根据题干信息“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9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bcd【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是自养生物【解答】解:、只有营腐生生活细菌、真菌才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如硫细菌就为生产者;错误;、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故凡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正确;、只有绿色植物才是生产者,因为它们是自养生物,故错误;、有些动物如蚯蚓为腐生生活,是分解者,故错误;、有些营腐生生活细菌、真菌为异养型生物,但不是消费者,而是分解者,故错误;故选:a【点评】生态系统的组成有的同学误认为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而忽略了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异养型生物可能是消费者,也可能为分解者,但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10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解答】解: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a错误;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属于抵抗力稳定性,b错误;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实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抵抗干扰和恢复原状”“遭到破坏和恢复原状”11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复杂程度与稳定性关系的题目,根据选项描述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判断【解答】解:a、人工林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a正确b、人工林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b正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食物网复杂程度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态不维持c错误d、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d正确故应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群落中的植物垂直结构与动物分层现象的关系,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生态系统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生物现象的能力12大豆根尖所含有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 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a8b7c5d6【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这两者的区别是:(1)五碳糖不同:前者的五碳糖是脱氧核苷,后者的五碳糖是核糖;(2)含氮碱基不同:前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t,后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u【解答】解:大豆根尖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所以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2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c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t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所以大豆根尖细胞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共有7种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要求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及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掌握两种核酸的区别,明确大豆根尖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再结合题干要求判断核苷酸的种类13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4个b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c同一种密码子在人和猴子细胞中决定同一种氨基酸dcta肯定不是密码子【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密码子是指mrna三个相邻的碱基,因此碱基种类包括:a、g、c、u由这四种碱基可以构成64种密码子,总共决定20种氨基酸,并且密码子中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因此密码子和氨基酸是61对20 的关系,因此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密码子决定【解答】解:a、密码子表中一共有64种密码子,其中有三个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因此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为61个,a错误;b、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而氨基酸一共有20种,因此一种氨基酸可有多种对应的密码子,b正确;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c正确;d、密码子是指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因此不含t碱基,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考查了氨基酸和密码子的对应关系,考生要明确密码子中有两种起始密码子和三种终止密码子,并且三种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14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而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因此a点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传导到甲电流计的左端,发生一次偏转;但是兴奋不能传导到右边的神经元,故乙电流计不偏转【解答】解:甲电流表跨两个神经元,乙电流表连接在同一条神经纤维上当刺激a点,产生兴奋在相应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则甲电流表的左侧导线所在膜电荷分布为外负内正时,右侧导线所在的另一神经纤维的膜电荷分布为外正内负,有电位差导致甲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到两个神经元之间时,由于该处突触的兴奋是突触后膜兴奋,及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右边的神经元不兴奋,乙电流表的两侧导线的膜外均是正电荷,无电位差,乙不发生偏转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分析】1、基因重组的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解答】解:a、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a正确;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d、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水稻花药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但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重组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明确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b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cd和d,d和d是等位基因d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分析】1、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2、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两者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序列存在差异【解答】解:a、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而分离,a正确;b、等位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所以遗传信息不同,b正确;c、d和d虽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但不是控制相对性状,不是等位基因;d和d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c错误;d、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异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自然选择不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d自然选择是生物对自身的选择【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a错误;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错误;c、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适应环境的就是有利变异,c正确;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自然选择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断或正确结论的能力18提高作物质量或产量与多种育种技术有关,以下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把两个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用基因工程育种b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杂交水稻新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育种专家培育“太空椒”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与普通植株相比,用多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的多倍体植株往往营养物质含量增加【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专题】正推法;育种【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若需把两个小麦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而不是基因工程育种,a错误;b、由于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杂交水稻新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b正确;c、育种专家培育“太空椒”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属于诱变育种,c正确;d、与二倍体普通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