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九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共36分)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气b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就红了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递到冷的物体c热传递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热传递中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3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质量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4如图所示,从能量转化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下列哪个图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abcd5如图所示的四个小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是()a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蓝墨水滴入热水中,整杯水变蓝c压紧的两铅块能吊起玩具熊d用力推活塞,针管内的水很难被压缩6我国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可燃冰”的冰块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的天燃气相当,由此可以判断“可燃冰”()a具有较大的热值b具有较大的热量c具有较大的比热容d具有较大的内能7在生活中能量的转化是非常普遍的,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成化学能b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成内能c蓄电池放电: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萤火虫发光:生物质能转化为光能8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搓动双手感到暖和b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c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d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9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10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kg,烟煤约80kg,液化石油气约30kg,煤气约60kg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a木柴b烟煤c液化石油气d煤气11人从滑梯上滑下来,臀部有热的感觉则人的()a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大,能量总量增大b机械能和内能都不变,能量总量不变c机械能增大,内能减少,能量总量不变d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大,能量总量不变12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钟,它1秒内完成了()a60个冲程,做了60次功b120个冲程,做了120次功c240个冲程,做了60次功d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13某同学为提高热机效率提出了四种办法,其中错误的是()a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b尽量减少克服摩擦额外消耗的功c尽量减少输出功d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14相同质量的铝块和铜块,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再相互接触,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铜的比热容是0.39103j/(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块和铜块上升的温度相同b铝块上升的温度较高c铜块一定向铝块传热d铜块和铝块可能有热传递15下列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a子弹从枪膛射出b用火焰烧开水时,水温升高c电灯发光d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冷16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在此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的一样快,已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由此可以判定()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b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c水的初温大于煤油的初温d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17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微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c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18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abcd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4分)19将两个底面平整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这说明分子间存在而用力挤压一个铅柱时,发现其体积很难压缩,这说明了分子间还存在20“炙手可热”本意是指用手摸上去热的烫人,从物理来看这是用方式来改变手的内能炒鸡蛋比腌鸡蛋入味快是因为21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汽油机的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2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例如,冬天烤火的时候,人们燃烧煤等燃料获得 能,火炉把这些能量自动传给周围空气,这些能量 自动聚集起来再次利用(填“能”或“不能”)23某柴油机的效率为35%,表示用来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的能量之比为35%24扩散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分别列举一个扩散现象有用和有害的实例有用:,有害:25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15分+4分+4分+5分=15分)26(1)用图1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有力证明气体发生了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是(选填“a”或“b”)瓶;(2)小明在利用图2装置做实验时,忘了放硝化棉,则他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筒内空气的内能将(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27图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1)物体b时的内能 c时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理由是;(2)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若冰刚好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选填“cd”、”“ce”或“cf”),理由是28如图所示,在空烧瓶内滴入一些酒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白雾请写出这个实验现象中涉及的热学知识向瓶内打气的能量转化:;向瓶内打气后的物态变化:;塞子从瓶口冲出的能量转化:;白雾形成时的物态变化:29(1)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相同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个装置 (选填装置序号a、b、c),当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燃料剩下的越多,则该燃料的热值,(选填“越大”或“越小”),其理由为(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3)燃烧质量为kg、热值为4.6107j/kg的汽油放出的能量焦耳,相当于60kg的人从1楼走到11楼(每层楼高3m)所做的功四、应用与实践题(共4小题,满分15分+5分+6分=15分)30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则火箭箭体的内能,机械能(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1从a处松手下落的铁锁摆回时能碰到鼻子吗?说明你的理由32小华家使用的天然热水器铭牌标明它的热效率为82%,某次洗衣他用热水器输出的热水注入洗衣机,当注入水的体积到40l时洗衣机便自动停止注水已知自来水的温度是15,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为40,注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2365.89m3,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请你根据小华测量的数据计算出(1)热水吸收的热量;(2)小华这次洗衣后天然气表的示数将变为多少?33假期小明一家驱车外出旅游当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是整车重的0.08倍,效率为4o%已知汽车整车质量为1375kg,油箱容积为50l(g=10n/kg) (1)这时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该车加一满箱汽油,按照以上速度最多可以匀速直线行驶600km,则他所用汽油的热值为多少?2015-2016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学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共36分)1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气b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就红了【考点】分子的运动【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扩散现象不但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体现了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是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是固体的小颗粒【解答】解:a、打开香水瓶盖后,屋里充满了香味,这是香水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错误;b、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说明卫生球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错误;c、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正确;d、将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清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递到冷的物体c热传递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热传递中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考点】热传递【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2)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是一个过程量;(3)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4)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由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解答】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热传递中传递的是热量(能量),不能说传递温度;故b错误;c、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热传递中内能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c错误;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从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热量是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内能,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达,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修饰3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质量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考点】密度及其特性;比热容的概念;燃料的热值【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解答】解: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将减半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表示酒精的某种特性,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酒精的特性,一般不发生变化,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明确各个物理量的真正含义后,可顺利解决此题4如图所示,从能量转化角度看,一台四冲程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下列哪个图中存在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abcd【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在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转化机械能为内能【解答】解: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a、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a错误;b、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正确;c、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错误;d、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是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四个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压缩冲程与做功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转化情况正好相反5如图所示的四个小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是()a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蓝墨水滴入热水中,整杯水变蓝c压紧的两铅块能吊起玩具熊d用力推活塞,针管内的水很难被压缩【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图析法【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进入彼此的空隙中总体积会减小;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解答】解:a、水和酒精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空隙,故两种分子进入了彼此的空隙,故总体积减小,因此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故a正确;b、墨水滴入热水后,由于分子的运动很快将整杯水都变成蓝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中,也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隙,故b正确;c、两铅块压紧后,由于分子的吸引而吸附在一起并且能吊起玩具熊,故c错误;d、用力推活塞,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很难被压缩,故d错误;故选ab【点评】分子动理论应熟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6我国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可燃冰”的冰块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总量可达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燃烧1m3“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燃烧164m3的天燃气相当,由此可以判断“可燃冰”()a具有较大的热值b具有较大的热量c具有较大的比热容d具有较大的内能【考点】燃料的热值【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1m3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2)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3)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4)物体所有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解答】解:燃烧lm3的可燃冰释放的能量与164m3天然气相当,说明完全燃烧相同体积可燃冰和天然气,可燃冰放出的热量多,即可燃冰的热值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内能、比热容、热值三个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7在生活中能量的转化是非常普遍的,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成化学能b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成内能c蓄电池放电: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萤火虫发光:生物质能转化为光能【考点】能量的相互转化【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解答】解:a、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a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进行储存,故b错误;c、蓄电池放电时,将自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萤火虫发光是自身的生物质能转化为光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能量转化现象的分析能力,明确消耗和获得的能量是什么,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8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搓动双手感到暖和b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c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d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实质是内能的转移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搓手时两手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符合题意;b、向手“哈气”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晒太阳是从太阳吸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d、火炉取暖是从火炉吸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做功改变内能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不同,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9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2)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4)热传递的条件和热传递的特点【解答】解:a、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应考虑其它因素;故a错误;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故b正确;c、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d、放热多少是指内能的改变多少,不是指物体内能的多少;故d错误故选b【点评】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等效的,以及热传递的条件和热传递的特点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吸收了热量,不一定是用来升高温度10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kg,烟煤约80kg,液化石油气约30kg,煤气约60kg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a木柴b烟煤c液化石油气d煤气【考点】燃料的热值【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欲知四种燃料中,谁的热值最高,必须知道放出相同的热量的条件下,哪种燃料消耗量最小可根据公式:q=来判断【解答】解:从题可知,四口之家每月需要的能量是相同的,从而可知,四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同,而m木柴=200kg,m烟煤=80kg,m煤气=60kg,m液化石油气=30kg,由公式q=可知,在放出热量相同,质量越小,热值越大,所以,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最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燃烧的公式的灵活应用,学生要从此题中得出结论:放出热量相同,质量越小,热值越大11人从滑梯上滑下来,臀部有热的感觉则人的()a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大,能量总量增大b机械能和内能都不变,能量总量不变c机械能增大,内能减少,能量总量不变d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大,能量总量不变【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小孩的臀部和滑梯之间存在摩擦力,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判断能量的总量变化【解答】解:人从滑梯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的总量不变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只要物体之间存在摩擦,物体相对运动时,都要克服摩擦做功,都会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2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600转/分钟,它1秒内完成了()a60个冲程,做了60次功b120个冲程,做了120次功c240个冲程,做了60次功d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考点】有关热机的计算【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2次,完成4个冲程,曲轴转动2周,做功1次【解答】解:已知飞轮转速为3600r/min=60r/s,因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动2周,对外做功1次,所以该内燃机1s完成30个工作循环,完成120个冲程,对外做功30次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内燃机的四冲程中做功次数与飞轮转数之间的关系关键要搞清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13某同学为提高热机效率提出了四种办法,其中错误的是()a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b尽量减少克服摩擦额外消耗的功c尽量减少输出功d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考点】热机的效率【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要提高热机的效率,就要提高这个比值【解答】解:a、尽量减少各种热散失,可以提高热机能量的利用率,即提高热机的效率,故a正确;b、尽量减少克服摩擦消耗的内能,可以增大有用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总能量的比值,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故b正确;c、减少输出功,及少做功,不会改变有用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总能量的比值,不能提高热机的功率,故c错误;d、燃料燃烧得越充分,能量损失越少,有用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总能量的比值越大,效率越高,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总结为一点就是尽量减少燃料中能量不必要的损失14相同质量的铝块和铜块,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再相互接触,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铜的比热容是0.39103j/(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块和铜块上升的温度相同b铝块上升的温度较高c铜块一定向铝块传热d铜块和铝块可能有热传递【考点】比热容的概念【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根据q=cmt可知,在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大,升温越慢;(2)热传递的条件: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如果温度一样,则就不会发生热传递【解答】解:a、已知c铜c铝,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t=,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大,所以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故a错误;b、不知道铝块和铜块的初温,所以吸收热量后,无法判断二者吸收热量后升高到的温度高低;故b错误;cd、不知道铝块和铜块升高到的温度高低,而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铜块和铝块之间有可能发生热传递,但不一定是铜块一定向铝块传热;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热量公式的应用、热传递的条件;在分析有关比热容的知识时,据公式q=cmt可看出,这里面的变量有多个,故在分析时要用控制变量的思维来考虑15下列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a子弹从枪膛射出b用火焰烧开水时,水温升高c电灯发光d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冷【考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改变内能实质是能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的转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子弹从枪膛射出,是火药的化学能转化为子弹的机械能,属于能量的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b用火焰烧开水时,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水温升高是热传递改变内能属于能的转移,故b不符合题意;c电灯发光,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冷,是热传递改变内能,属于能的转移,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16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在此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的一样快,已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由此可以判定()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b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c水的初温大于煤油的初温d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考点】热量的计算【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所以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在两种液体升高温度相同时,质量大小用m=比较质量;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体积与密度成反比【解答】解:(1)已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由m=知: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故b正确,d错误;(2)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由于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由公式v=知,水的体积小于煤油故a正确;(3)物体吸热后温度升高度数与初温无关,故c错误故选:ab【点评】利用水的比热较大特点分析实际问题时,一定注意叙述的严谨,必须保证质量、温度差或热量中的两个物理量确定17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微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c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及分子动理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进行解答【解答】解: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不是因为沾水,故abc错、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了解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18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abcd【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压轴题;比较思想;控制变量法【分析】比热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一般不同水和煤油的比热不同,质量相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解答】解:a、b 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同一只烧杯中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a、b图象均错误;c、d 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在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温升高的较小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将物理规律以图象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该学会分析此类问题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14分)19将两个底面平整的铅柱紧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而用力挤压一个铅柱时,发现其体积很难压缩,这说明了分子间还存在斥力【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据此作出判断【解答】解: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挂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而用力挤压一个铅柱时,发现其体积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答案为:引力;斥力【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地基本内容,为考查热点,应熟练掌握20“炙手可热”本意是指用手摸上去热的烫人,从物理来看这是用热传递方式来改变手的内能炒鸡蛋比腌鸡蛋入味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扩散也就越快【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的运动【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解答】解:(1)用手摸温度高的物体时,手从高温物体吸收热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2)炒鸡蛋时,温度很高,鸡蛋几分钟就变咸;腌鸡蛋时温度相对较低,则需要近一个月鸡蛋才变咸,该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扩散也就越快故答案为:(1)热传递;(2)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扩散也就越快【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分子热运动理论的内容及扩散现象;要明确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二者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注意区别21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热传递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也发生同样的能量转化【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热水瓶中间为双层玻璃瓶,两层之间抽成真空,并镀银或铝,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2)瓶内热水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膨胀对瓶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1)真空可以避免空气的对流,放置热传递的产生,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2)瓶塞跳起来,机械能增大,这是由于暖瓶内气体膨胀做功造成的,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成瓶塞的机械能;(3)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气缸内高温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点评】本题从生活中的物品入手,考查热传递的两种方式,注重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2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例如,冬天烤火的时候,人们燃烧煤等燃料获得 内能,火炉把这些能量自动传给周围空气,这些能量 不能自动聚集起来再次利用(填“能”或“不能”)【考点】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分析】能量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如内能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向低温物体的;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总是按照生根、开花、结果这样的方向进行的,而不可能相反,否则会引起其他能量的变化,消耗别的能量【解答】解:人们燃烧煤等燃料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这些能量不能自动聚集起来再次利用故答案为:内;不能【点评】此题考查能量转化和能量转移的方向性23某柴油机的效率为35%,表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为35%【考点】热机的效率【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热机效率等于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解答】解:柴油机的效率为35%,表示热机做的有用功占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比例为35%故答案为:做有用功;完全燃烧放出【点评】本题考查了热机效率的物理意义24扩散现象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分别列举一个扩散现象有用和有害的实例有用:花香四溢、兑制糖水、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害:煤气泄漏、房间里有人吸烟、臭气熏天【考点】扩散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物体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扩散现象,有的扩散现象对人类有利,有的对人类有害【解答】解:扩散现象有用的:花香四溢、兑制糖水、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害的:煤气泄漏、房间里有人吸烟、臭气熏天故答案为:花香四溢、兑制糖水、酒香不怕巷子深;煤气泄漏、房间里有人吸烟、臭气熏天【点评】本题考查扩散现象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5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做功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压轴题【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当铝件与铜件相互摩擦做功时,两者的内能会增大,温度急剧升高,此时分子运动更为激烈,在分子引力的作用下,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故答案为:做功,引【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进行分析解答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15分+4分+4分+5分=15分)26(1)用图1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有力证明气体发生了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是b(选填“a”或“b”)瓶;(2)小明在利用图2装置做实验时,忘了放硝化棉,则他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筒内空气的内能将增大( 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考点】扩散现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解答】解:(1)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要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所以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如果将两个瓶口对在一起,则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所以b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a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2)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筒内空气的内能将增大,温度将升高故答案为:(1)b;(2)增大【点评】本题考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7图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1)物体b时的内能小于 c时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理由是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2)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若冰刚好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cf(选填“cd”、”“ce”或“cf”),理由是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根据q=cm可知,其同样吸热时水的温度上升较慢【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2)同质量不同状态的水和冰比较,根据比热容得出其同样吸热时的温度变化快慢不同,从而做出判断【解答】解:(1)因为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尽管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所以物体b时的内能小于c时的内能;(2)由图可知,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在b点开始熔化,到c点结束,因为同质量不同状态的水和冰比较,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根据q=cm可知,其同样吸热时的温度变化快慢不同,水的温度上升较慢,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cf比较符合实际故答案为:(1)小于;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2)cf;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根据q=cm可知,其同样吸热时水的温度上升较慢【点评】对于此类图形题,应明确横、纵坐标轴及各关键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28如图所示,在空烧瓶内滴入一些酒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白雾请写出这个实验现象中涉及的热学知识向瓶内打气的能量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向瓶内打气后的物态变化:汽化;塞子从瓶口冲出的能量转化: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白雾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液化【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从液态变为气体的过程叫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解答】解:向瓶内打气时,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说明了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向瓶内打气后,瓶内的酒精内能增大,汽化成酒精蒸气塞子从瓶口冲出时,酒精蒸气对瓶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瓶内的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白雾形成是酒精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滴的液态酒精,形成白雾故答案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汽化;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点评】此题是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物体变化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这是一个典型的对物体做功和对外做功,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例子,要记住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出现29(1)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相同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bc两个装置 (选填装置序号a、b、c),当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燃料剩下的越多,则该燃料的热值越大,(选填“越大”或“越小”),其理由为由热值公式q=可知,放出的热量相同,燃料消耗的越少,该燃料的热值越大(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3)燃烧质量为3.9104kg、热值为4.6107j/kg的汽油放出的能量焦耳,相当于60kg的人从1楼走到11楼(每层楼高3m)所做的功【考点】燃料的热值【专题】应用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规则,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必须取不同种类的燃料;放出相同的热量,消耗的燃料越少,燃料的热值越大;(2)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kg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回答;(3)已知人的质量,根据公式g=mg可求人的重力,再利用公式w=gh可求人克服重力做的功;如果汽油完全燃烧获得热量的焦耳数和这些功相等,则知道汽油需要的热量,利用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mq求需要汽油的质量【解答】解:(1)由图知,要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需要选择b和c两图,因为二者只有燃料不同;由热值公式q=可知,当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相同时,放出的热量相同,燃料消耗的越少,剩下的越多,该燃料的热值越大;(2)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的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3)这个人受到的重力是g=mg=60kg10n/kg=600n;人从1楼走到11楼上升的高度h=103m=30m,克服重力做功w=gh=600n30m=1.8104j;燃烧燃烧需放出热量q放=w=1.8104j;由q放=mq得,需要燃烧汽油的质量:m=3.9104kg故答案为:(1)b、c;越大;由热值公式q=可知,放出的热量相同,燃料消耗的越少,该燃料的热值越大;(2)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3)3.9104【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概念、比热容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分析时利用好控制变量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四、应用与实践题(共4小题,满分15分+5分+6分=15分)30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温度越来越高,则火箭箭体的内能变大,机械能变大(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摩擦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根据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