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重释_信达雅_以严复_天演论_的翻译为例.pdf_第1页
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重释_信达雅_以严复_天演论_的翻译为例.pdf_第2页
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重释_信达雅_以严复_天演论_的翻译为例.pdf_第3页
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重释_信达雅_以严复_天演论_的翻译为例.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学研究 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重释 信达雅 以严复 天演论 的翻译为例 杨 春 花 西华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 文章以功能派翻译理论为基础 从目的论视角重新阐释了 信达雅 的内涵 根据特 定的历史背景和翻译对象 天演论 笔者提出 信达雅 是以 雅 为中心 兼顾 信 与 达 雅 不是外在的 润色加藻 也不是翻译的 脂粉 在 天演论 的翻译中 目的法则赋予了 雅 的核心地位 使 信 在严复的翻译实践中从中心走到了边缘 关键词 严复 信达雅 功能派翻译理论 目的论 天演论 中图分类号 H 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0964 2007 05 0097 04 一 传统译论对 信达雅 的阐释 信达雅 三原则是严复在 天演论 译例序 中提出的 一百多年以来 信达雅 一直被奉为翻 译界的金科玉律 后来在中国出现的翻译理论始终 没有跳出 信达雅 的框架 傅雷的 神似说 和钱钟 书的 化境说 也是 信达雅 的种子孕育了 80年开 出的花朵 对 信达雅 内涵的阐释 各家是仁者见 仁 智者见智 尤其是在 雅 字上争论不休 一种 说法是 信 是对原著内容的忠实 达 是指译文 的通顺达意 雅 是对译文质量的要求 要求做到 文雅 古雅 有学者提出 严复是刻意求雅 以彰显 他高超的古文水平和文辞造诣 然而 严复始终不 承认他是单纯追求译文的 古雅 高雅 严复认 为 西学是 学理邃积之书 只有用司马迁 韩愈这 样高水平的文辞才相称 所以 僕之于文 非务渊雅 也 务其是耳 另一种说法是 严复是以 信 为中 心 达 服务于 信 而 雅 的提法不仅是多余 的 而且打消了 信 和 达 陈之展在 近代翻译 文学 一文中说 严复译书好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这自然是他的缺点 不过他在当时要灌输一班老先 生一点西洋东西 便不得不用古雅的文章来译 叫他 们看得起译本 因而看得起西学 这也是他译书的 一点苦心 1 可见 雅 不是多余的 而是严复的 招徕术 以上两种说法都是片面的 存在着对 雅 的误 读 雅 的本义是 正 对语言文字来说 就是合 乎正道和正统 在严复看来 当时的桐城派古文就 是 文章正轨 雅 不是把不典雅的文章美化 而 是通过发挥译文语言优势 以瑰辞达要旨 随着翻译研究的多元化 信达雅 的意义和内 涵必然会有所扩大和加深 一些隐含的意义得以彰 显 一些学者在 信达雅 和我国比较流行的几种 外国译学之间进行比较 如泰特勒的 翻译三原 则 纽马克的 文本中心论 奈达的翻译理论等 发现了一致性 建立起了关联 给 信达雅 注入了 新的营养 将外国翻译理论的合理成分植根于中国 的沃土 笔者认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与 信 达雅 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契合点 这为我们研究 信 达雅 又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二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看 信达雅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 跨语言的交际行为 学者 莱特 Geory Henrik Von W right 对行为的定义是 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 另一种状态 2 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 翻译也 不例外 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 翻译 就是意味着要在目的背景中为目的语境内的目标目 收稿日期 2007 05 20 作者简介 杨春花 1981 女 四川雅安人 教师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97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X inyangNor malUniversity 第 27卷 第 5期 2007年 10月 Philos 达 与连贯性法则相似 两者都要求译文能为读者 所理解接受 雅 体现了译者对译作读者 翻译目 的的明确 是在达到翻译目的过程中的临时性阶段 类似于目的法则 一般情况下 每一个翻译行为都 有一个目的 即使在目的不明确的情况下 翻译至 少消除了语言 文化之间的交流障碍 在实现翻译 目的这一过程中 可能会存在多种相互关联 属于不 同阶段的目的 5 如学习英语是为了翻译中国古诗 目的 1 旨在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学 目的 2 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目的 3 这些相关的目 的共同构成了一种有序的阶梯 体现了目的的层次 性 严复使用古雅的汉语翻译 天演论 是为了提 高西学的文化学术品位 目的 1 以吸引当时对西 学毫无兴趣 甚至看不起西学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阶 层 去学习西学中的先进技术和思想 目的 2 以达 到唤醒世民 文化救国的目的 目的 3 正所谓 欲 开民智 非讲西学不可 在严复的整个翻译过程 中 雅 是基本层次的目的 文化救国是最高目的 吸引士大夫属于这两极之间的中间层次 因此 雅 是严复的翻译目的之一 二 功能派翻译法则之间的关联与 信达雅 的相似性 功能派所遵循的三个翻译法则之间有一定的主 次关系 连贯性法则是忠实性法则的前提 而两者都 从属于目的法则 如果目的法则要求原文与译文的 功能不同 那么忠实性法则就不再适用 如果目的法 则需要译文不通顺 即不符合语内连贯 那么连贯性 法则就不再适用 相应地 信达雅 作为一个辩证 统一的整体 也体现了类似的主次关系 首先 信 忠实性法则 是从属于 达 连贯 性法则 的 严复说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 达 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意思是 要做到 信 本来就很不容易 而如果只注意 信 却忽略了 达 那么 即便是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 可见 达 是应予重视的 1 43 正所谓 译文信而不达或 达而不信自古有之 却从未有不达而信者 严复将 达 凌驾于 信 之上 体现了对译文读者的考虑 如果严复当时翻译的 天演论 信而不达 是根本不 可能引起本来就反感西学的士大夫们的兴趣的 虽 然严复也曾说 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但 信 不是 无条件的忠实于原文 信的程度取决于翻译目的和 译者对译文的理解以及对读者的考虑 而在实际翻 译中 严复本人也没有遵循 信 的准则 他不仅颠 倒原文的次序 还凭空加上了许多原文没有的意思 例如 天演论 导言的第一段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 在英伦之南 背山而面 野 栏外诸景 历历如在几下 乃悬想二千年前 当 罗马大将凯萨来到时 此间有何景物 计惟有天造 草味 人工未施 其籍为入境者 不过几处荒坟 散见 坡陀伏间 而灌木丛林 蒙茸山麓 未经删治如今者 则无疑也 怒生之草 交加之藤 势如争长相雄 各 据一抔壤土 夏与畏日争 冬与严霜争 四时之内 飚风怒吹 或西发西洋 或东起北海 傍午交扇 无时 而息 上有鸟兽之踐啄 下有蚁之齧伤 憔悴孤虚 旋生旋灭 菀枯顷刻 莫可究详 是离离者亦各尽 天能 以自存种族而已 数亩之内 战事炽然 强者 后亡 弱者先绝 年年岁岁 偏有遗留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 tt 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 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 Except itmay be by raising a few sepu l chral mounds such as those which stil lhere and there break the flow ing contours of the downs man s hands hadmade on mark upon it and the thin veil of vegetation which overspread the broad backed heights and the shelving sides of the coombswas unaffected by his industry The native grasses and weeds the sca t 98 第 27卷 第 5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10月 tered patches of gores contended w ith one another for the possession of the scanty surface soi l they fought a gainst the droughts of summer the frosts of w inter and the furious gales which swep twith unbroken force now from the Atlantic and now from the North Sea at all ti mes of the year they filled up as they m igh tthe gapsmade in their ranks by all sorts of un der groung ani mal ravagers One year after another w ith an average population the floating Balance of the unceasing struggle for existence among the indigenous plants maintained itsel f 6 为了反映物竞天择 弱肉强食的道理 唤起民众 的救国救亡之心 严复采取了夹叙夹译的手法 译文 中的很多内容就是他为了达到翻译目的凭空加上去 的 信与达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互为补充 根据 不同的翻译目的 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为了达到特 定的翻译目的 严复在 信 与 达 之间的天平上 是倾向于 达 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严复抛弃了 信 而是指严复的 信 是有选择性的 其次 雅 是优先于 信 和 达 从功能派 翻译理论来看 雅 这一目的原则统领着 信 忠 实性法则 和 达 连贯性法则 功能派对 目 的 有三种解释 译者目的 如赚钱 译文的交际目 的 如教育读者 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 到的目的 如用四字格去翻译外国散文 相应地 严复翻译西学的目的可以解释为唤醒世人 文化救 国 译者目的 介绍西学 灌输新思想 译文交际目 的 用古雅的字法句法引起士大夫们的兴趣 使用 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 翻译 的目的不仅是多层次的 还是多元的 一般来说 翻 译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由翻译的发起者决定 就严复翻译的 天演论 来说 翻译的发起者和译者 是同一人 严复作为发起者的目的与作为译者的目 的具有重合性 都是为了文化救国 而非为了赚钱 雅 既是实现翻译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 也是翻译 目的之一 属于基本层次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翻译目的 严复违反了忠实性法 则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文本功能上 原著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是科学著作 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属于信息性功能文本 infor mative text 主要目的是介绍科学知识 而严 复的 天演论 属于信息性功能文本 informative text 和感召性功能 operative text 文本 在介绍科学 信息的同时更侧重于唤醒世人的救国救亡之心 二 是在语言层面上 严复随意颠倒次序 凭空添加原文 没有的意思 在形式和内容层面上都没做到对等 特殊的翻译目的赋予了 雅 在 信达雅 中的 核心地位 雅 不是外在的 润色加藻 也不是翻 译的 脂粉 而是翻译的首要目的法则 在功能派 视角下 雅 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取代了 信 的核 心地位 三 结语 严复翻译 天演论 采取的是意译 受限于当时 的历史背景 译文语言环境 特定的翻译目的和译文 读者 信 是次要的 达 和 雅 才是他所追求 的 鲁迅说 他 严复 的翻译 实在是汉唐译经历 史的缩图 中国之译佛经 汉末质直 他没有取法 六朝真是 达 而 雅 了 他的天演论的模范就在 此 1 对严复 天演论 的评价 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等 equivalence 与否 而要看它是否充分 adequacy 根据功能派翻译理论 当忠实性法则失效时 翻译的 充分 adequacy 就成为翻译过程的标准 翻译 目的决定了充分翻译所需要的对等形式 这就跳出 了传统译论 对等忠实观 的框架 有利于我们更公 正 全面的评价译文 就 充分 adequacy 而言 严复的 天演论 充分完成了翻译要求 用古雅的文 章吸引了译文读者 在介绍西学的同时灌输了新思 想 起到了开民智的作用 在目的语中充分胜任 达到了翻译目的 我们应该历史地 辩证地看待 信达雅 在充分肯定严复的功绩和地位的同时 吸收 信达雅 的合理成分 以促进翻译理论研究 的新发展 本文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视角对严复 信达 雅 的阐释是以特定的历史背景 翻译对象 天 演论 为前提的 并不具备普遍性 信达雅 经过 了一百多年的不断阐释 已经超越了当时的历史局 限性 获得了更普遍的含义 信达雅 三字的意义 和内涵 随着译学的发展 将会有更多 更新的阐释 这也正是 信达雅 之所以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 沈苏儒 论信达雅 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2 仲伟合 钟 钰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J 中国翻译 1999 3 47 49 3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A 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 李文革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 M 北京 中国社会 99 杨春花 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下重释 信达雅 科学出版社 2004 5 范祥涛 刘全福 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 J 中国翻 译 2002 6 25 28 6 韩 厚 严复的翻译及理论 C 刘靖之 翻译论集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分店 1981 Reinterpreting Xin Da Y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 YANG Chun hua Foreign Language Depart ment W estChinaNor mal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FunctionalistT ranslationTheory this paper reinterpreted the connotation of X in DaYa fro 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history background and translation of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 ther Essays the author re vealed that Ya elegance was the realcenter governing X in faithfulness and Da expressiveness Ya is not the super ficial language polishing or the cos metic powder for translation Skopos rule has endo wed Ya with the key position whileYanFu s translation practice dethroned X in fro m center to edge K ey words YAN Fu X in Da Ya FunctionalistTranslation Theory Skopostheorie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责任编辑 蔡宇宏 上接第 96页 On Application of the Language Input Theory in Communicative Teaching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Culture HOU Y i n hui Depart ment of College English H enan Education College Zhengzhou 450014 China Abst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