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界一般认为,吴敬梓在完成此书后曾假托一“闲斋老人”写了一篇序言,借以表白他写儒林外史的宗旨: 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名曰“外史”,原不自居正史之列也,曰“儒林”迥异玄虚荒渺之谈也。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之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传曰“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是书有焉。 ? 一、吴敬梓的生平及创作意图 ?程晋芳吴敬梓传: 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业,性复豪爽,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倾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褴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先生晚年亦好治经,曰“此人生立命处也”。 所著有文本山房集、诗说,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据此可知,吴敬梓晚年是将治经视为人生立命处的。 吴敬梓是典型的儒家狷介之士。只是据他的尚书私学序称,他既不愿“在宋儒下盘旋”,又不愿“为汉晋诸贤所束缚”,而要表现自己的“卓识”。这在乾嘉之风逐渐形成的时代无疑是耐人寻味的。它至少提醒我们必须联系儒林外史对其“儒”的概念做更深度的探寻。 所谓儒林,即儒者之群体。 从史记开始给儒林列传。明清之际,黄宗羲、全祖望著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标志着史家以外又另有学问家开始研究儒林。万斯同紧于黄、全之后著儒林宗派16卷,可以说是这方面学术著作最全面一部,此书最大特点是将历史与儒者的人格、学说融合。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吴敬梓之所谓“儒林”大概也是要将儒者的人格操守与文章学术融汇,对当时儒士进行全面考量;而所谓“外”者,则可以大致认为是相对传统儒家人格理想与人生目标的崩塌而言的。 “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是吴敬梓自述的创作宗旨,其准确含义应该是在以功名富贵为标尺品评儒生后,感慨在科举制度以八股取士背景下,儒生往往止于追逐功名富贵而疏于安身立命,既忘记了儒家的使命和怀抱,也忘记他们的基本人格,名儒而实非。 儒林外史志在刻意针砭,作者的描写既有现实依据,又包含了深刻的历史思考,使本书的思想内涵超越了一般的世情小说,而表现出一种全面总结历史文化的意识。 儒林外史在开篇就以高妙的构思和洗炼的语言象征性地创造了王冕这一形象: 王冕忽有一日以神来之思捕捉到了荷花的神韵。 作者用这一细节暗喻王冕以纯真之心在天下大乱、价值消沉之际,领悟并接受了传统儒家的真谛与使命。 在此之后,是天下大乱、天人错离。此时王冕愿意并展开了和吴王的对话: 吴王道:“孤是一个粗卤汉子,今得见先生儒者气象,不觉功利之见顿消,孤在江南,即慕大名,今来拜访,要先生指示浙人久反之后,何以能服其心?” 王冕曰:“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若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岂但浙江。” 这一情节至少说明王冕是有用世之心的,他用“仁义”来劝导吴王既表明他有入世的立场,也表明他的心灵世界中的儒学成分。 儒林外史第一回还有洪武四年王冕与秦老爹的一段对话: 秦老进城带回了一本邸抄,王冕接过看上面载有“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王冕指与秦老看,说道: “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通常意义上看,“文行”是指儒者的学问、人品、境界、践履。“出处” 是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或孟子所谓“达兼”、“穷独”。小说用“文行出处”概括的是儒家真精神。这番评论也是王冕对与吴王谈话中所寄予的“仁义”希望落空的绝望,而绝望的导火线便是八股取士制度。 这里,吴敬梓借王冕之口说明, “文行出处”才是儒家的立身之本以及走向人格圆满的方法,丢掉了“文行出处”就是儒家价值的失落。 儒林外史第一回的最后是王冕隐居山林。 王冕具有象征意义的隐居标志着理性的缺席、社会价值的失衡。 隐居前,作者还让观天象的王冕预言“一代文人之厄”的到来。而所谓“一代文人之厄”者,则暗示了在理性缺席情况下人性的苍白,人情的龌龊与慌乱,功名富贵逐渐占据人心。 借第一回,吴敬梓暗示了儒林外史是要“以史为鉴”,聚焦于对龌龊与慌乱的揭示和思索。作为一个再典型不过的封建末世文人,吴敬梓其实以深情之笔在抒写真儒隐去后人文价值的凋敝,在描述王学沉沦之后一代儒者艰难思索,并以此全面展开自己的卓识的。 小说是通过成功创造系列人物完成此揭示与思索的。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1、人物塑造 儒林外史人物大致可分成三类: (1)追逐功名途中人性被完全扭曲的人 (2)有意挣脱功名富贵的思想束缚,但人性、人格理想依然迷惘的人 (3)希望的载体:四隐士及其意味着的薪尽火传 (1)追逐功名途中人性被完全扭曲的人 第一类人物众多。儒林外史通过对这一类人物漫画式的勾勒,所要展示的是那个时代受举业煎熬的儒林众生相。 他们可分成: A.借科举已获取了功名而灵魂依旧空虚者。 鲁编修: 离骚等“子书”不是正经文字;认为“名士”即是有功名的人。其云:“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 鲁小姐 王玉辉 死守着儒家却不能从高远境界上感受儒家,不知道儒家的“切己功夫”实乃是乾坤朗朗,人伦清明、气正神清的生命境界。 马二先生 这类人物表明作者正在极艰难地整理着儒家传统,寻找追寻价值的角度,也可以看成是对整个以功名为尺度而读书的哀呜。 B.热衷于借科举以获取功名,但灵魂已被扭曲的。代表人物:周进、范进 对二人,作者在表现时是有所偏重的,对于周进小说所强调在于科举制度没有开启他的良知,而相反他的良心正在无意间救赎着日将崩塌的科举之途。 对于范进小说着力强调科举已造成他人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组织用工合同范本
- 租地种植苗木合同范本
- 2025年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学期模拟试卷
- 货物购销合同补充协议
- 网店租赁合伙合同范本
- 烟酒购销合同合同范本
- 烘焙行业加盟协议合同
- 灌溉机井使用协议合同
- 灵活用工销售合同范本
- 社保局终止合同协议书
- 人教版高中物理精讲精练-必修1专题强化一:受力分析和整体法与隔离法专题 (原卷版)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认知行为疗法》课件
- 15个小测试-测测您家孩子注意力是否达标
- 《阴极保护原理》课件
- 西南大学《模拟电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
- 汉语拼音默写表及拼读专练
- 风电项目审批、开发、建设、运营所需手续全流程
- 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泰山杯”山东省网络安全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