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十一滨江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12分)1选出下列选项中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高亢kng 摇曳y 甲胄zhu 才高八斗b 伶丁dng 嫌恶 怦怦png 苦心孤诣c 树杈ch 沉浸jn 木樨x 视死如归d 羚羊lng 允许yn 遐xi想 魂牵梦萦 2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小时候,无论什么花,我都不懂得( )。(2)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 )之可言呢?(3)你深深懂得,心里的委屈郁积的多了,它会( )成疙瘩,扭弯树身呀!(4)山雀是( )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的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a 欣赏 宽恕 绾 顽皮b 观赏 宽容 结 顽皮c 观赏 宽恕 结 调皮d 欣赏 宽容 绾 调皮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收看百家讲坛节目,对历史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 在河水中疯够了,我们便到田间去捉青蛙。c 这个活动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阅读意识。d “最有爱的蔡爷爷”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把自己的报刊亭办成了图书室。4将下列句子进行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1)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2) 磐石一样沉重的山崖的阴影,从此被你摔在脚下。(3)你顶着簇簇绿叶,长高了,粗实了。(4) 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5) 你冲出山涧,迎着蓝天送去了大地的问候。a 12345 b 13254 c 25431 d 43251二(9分)阅读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暖!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 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5对这两段文章的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写出山雀的叫声嘹亮、欢乐的特点,表达作者对童年时光的留恋和对自由的向往。b午后静默的山林中飘渺的鹧鸪声把作者带回了古老的江南梦境。c写作者对空山鸟语的感受以及向往自由、回归淡泊宁静古朴的生活的强烈愿望。d写山中鸟叫的特点,表达作者对鸟叫的喜爱。6下列句子中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山雀的叫声充满了欢乐,让人的心情也为之快乐b听到鹧鸪的鸣叫声,作者梦中回到了故乡江南。c鹧鸪的叫声是飘渺的,不可捉摸的。d山雀子有着奢侈的自由,天真的喜乐,而人类在少年的时光是自由快乐的,其他时候难以永远自由快乐7对“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的感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在人世中,人们往往制造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桎梏束缚了自身;b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c作者厌弃人为的桎梏,曲折地表达了寄身海角孤岛、遥望故乡的悒郁之情 .d人给自己戴上脚镣和手铐,给自己带来痛苦。三(共9分,每题3分) (一)枭逢鸠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二)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故东徙 故:过去的子将安之 之:到犹恶子之声 犹:还而出溉汲 汲:打水9下面与“宋之丁氏”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子将安之 国人道之有闻而传之者得一人之使10穿井得人这个故事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说话要防止发生歧义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四、(14分)11将文中画线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3分)(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12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关诗文(8分) ,随风直到夜郎西。 ,不及林间自在啼。秋词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乐观豪迈的精神气概的句子是_, 。黄鹤楼中,表达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 _ 。(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一个走运的人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13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4分)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14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15.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3分)六、综合性学习(8分)手机作为现代通讯的重要手段,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渐渐成为了人们联络感情、互通信息的必需品。手机也悄然走进校园,成为了中学生的喜爱品。据调查,目前有6070%的中学生佩带了手机,80%多的中学生主张带手机。那么,中学生究竟应不应该带手机进入校园,成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某中学初三(1)班召开了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 为了让同学们对能否将手机带入校园有个清醒的认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述你提取的信息。(2分)【材料一】对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用 途玩游戏听歌攀比发短信聊天便于和父母联系问同学作业所占比例38%20%39%2%1%【材料二】据了解,武汉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一种时尚。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任美琴代表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你提取的信息: 2、 据统计,80%以上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中学生不应带手机进入校园。针对这种情况,请结合实际,发表你的看法(50字以内)。(2分)你的看法: 3、为了解决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出现的诸多问题,同学们经过讨论,研究出几条解决方案,请你找出其中不恰当的两项,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4分) 凡是学生自己带手机的,都请家长签个名,证明确实是因特殊原因为了家长与孩子间联系及沟通。 教育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