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华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3-12班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的嘲笑。斥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1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b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c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d“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但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内涵相差很大。b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c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d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b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c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d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自良,兖州泗水人。初,禄山之乱,自良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以战功累授右卫率。后从袁傪讨袁晁陈庄贼,积功至试殿中监,隶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兼训移镇太原,自良从行,授河东军节度押衙。兼训卒,鲍防代,又事防为牙将。会回鹘入寇,防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将兵击之。自良谓防曰:“回鹘远来求战,未可与争锋。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俟其返昪,即乘之,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二垒厄其归路,策之上也。”防不从,促伯瑜等逆战,遇虏于百井。伯瑜等大败而还,由是稍知名。马燧代防为帅,署奏自良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仍为军候。自良勤恪有谋,燧深委信之。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及讨李怀光于河中,自良专河东军都将,前后战绩居多。燧之立功名,由自良协辅之力也。贞元三年,从燧入朝,罢燧兵权,德宗欲以自良代燧。自良恳辞事燧久,不欲代为军帅,物议多之,乃授右龙武大将军。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即日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九年,以简俭守职,军民胥悦。虽出身戎伍,动必循法,略不以暴戾加人。十一年五月,卒于军,年六十三,上甚嗟惜之,废朝一日,赠左仆射,赙布帛米粟有差。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纵不甚捷,虏必狼狈矣纵:即使b、二垒厄其归路,厄:切断c、由是稍知名稍:稍微d、物议多之多:赞美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b、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c、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d、建中年/田悦叛/燧与抱真东讨自良/常为河东大将/摧锋陷阵破田悦。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自良屡立战功,深得上司信任。先后担任过右卫率、试殿中监。后来,鲍防接替薛兼训的职务,镇守太原,李子良又侍鲍防做了牙将。b、李自良在军事方面很有谋略。回鹘入侵,李子良主张坚守不战,等到敌军疲惫撤军时,出兵袭击,阻断他们的退路,进而战胜回鹘。鲍防没采纳,最终吃了败仗。c、李自良不但有勇有谋,而且很重情义。马燧被解除兵权,皇上让他接替马燧,他却因跟随马燧多年为由,婉言推辞。即便如此,皇上仍委以重职。d、李自良厉行节俭,恪尽职守。一举一动都遵循法规,从不对人施加暴虐,深得军民赞美。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但于归路筑二垒,以兵守之,坚壁不动,虏求战不得,师老自旋。_(2)卿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_(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11分)御街行无名氏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8,、上片游子“披衣告语”前多处写景,结合本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目的。_9、“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赏析其妙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在逍遥游中描绘鲲体形硕大无比的句子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倒立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大盛今晚在一号楼西餐厅设宴招待我们他的中学同学。 大盛人没到笑声先到了。听到孙大盛的笑声,先到的同学们松散的身体突然地紧张起来,连看起来平静如水的谢兰英的腰身也微微地挺了挺,我原来是不想站起来的,但我身体自己站了起来。孙大盛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只见他上身穿一件金黄色的半袖t恤衫,下穿一条黑裤子,肚子有点凸,他的头发一根是一根,看起来十分珍贵。我只觉得眼前这个人不是从那个偷樱桃掉到我家猪圈里的孙大盛成长起来的,就像一匹老驴是不可能从一头牛犊子成长起来一样。孙大盛和大家打过招呼,笑眯着眼,站到谢兰英面前。“小茅房你把谢兰英管得太严了吧?”孙大盛歪着头问。“小茅房”动作夸张地说,“你看看我的样子,哪里能管得了她?”“有什么冤屈尽管对我说,”孙大盛紧盯着谢兰英的脸道,“本官为你做主!”孙大盛又笑眯眯地向我走来。我本来想喊他一声“弼马温”这是上小学时我亲自给他起的外号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魏大爪子,你今晚上可是焕然一新啊!”孙大盛用手捻着我的衣袖,笑着说。众人哈哈大笑。孙大盛招呼着众人说,“坐下坐下!”他拍拍身边的椅子,说,“谢兰英,你靠着我坐。”谢兰英别别扭扭地说:“我坐在这里就行了”“不行,”孙大盛说,“现在讲究跟西方接轨,女士优先。”“孙部长让你坐,你就坐嘛!”“小茅房”说。“挪过去,挪过去!”董良庆把谢兰英拉起来,将她扯到孙大盛身边的椅子上按坐下去。一个美丽的服务小姐转到孙大盛身后,轻轻地问:“孙部长,喝什么酒?”孙大盛扫了我们一眼,说:“老同学聚会,当然喝白酒!”“我不喝白酒。”谢兰英说。“你又扫兴!”“小茅房”瞅了谢兰英一眼。小姐往每个人面前的酒杯里倒酒,谢兰英护着酒杯说:“我真的不能喝!”“不能喝也得倒上看着!”孙大盛说。孙大盛端起酒,说:“各位老同学,多年不见,这杯酒我敬你们,都干了!”他举杯一饮而尽。这点小酒算得了什么,我一仰脖子就干了,其他几个也干了,惟有谢兰英没干。孙大盛把她的杯子端起来,举到她的面前,说:“连这点面子都不给是不是?”“我真不会喝”“你会不会喝水?”孙大盛问。“喝水当然会了。”谢兰英说。“会喝水就会喝酒!”孙大盛说。“就是一杯耗子药你也喝下去,”“小茅房”恼怒地说。“那好吧”,谢兰英说,“我豁出去了。”她端起酒杯,先喝了一小口,龇牙咧嘴地说,“真辣,”然后一仰头,就把杯中酒喝干了。董良庆端着一杯酒,转到孙大盛身边,说:“孙部长,我敬您一杯!”孙大盛说:“酒桌上只有同学,没有部长,谁破了这个规矩就罚谁三杯!”“下不为例,下不为例!”董良庆说。“先罚!“孙大盛说。董良庆连喝了三杯,然后又倒满一杯,说:“老同学,我敬您一杯!”大家轮流向孙大盛敬酒。轮到“小茅房”时,他自己先喝三杯,说:“我先罚了,孙部长,老同学敬您一杯!”“这不行,”孙大盛说,“故意犯规,加罚三杯!”“小茅房”连干三杯,说:“二三得六,三三见九,孙部长,现在可以敬您一杯了吧?”孙大盛与“小茅房”碰了杯,说:“数学学得不错嘛!”“我当了十年书店会计,当了八年副经理,还兼着会计!”“小茅房”似乎有点伤感地说。“还好意思说,”谢兰英说,“你混出了个什么样子?”孙大盛端起酒杯,说:“谢兰英,来,老同学敬你一杯。”“我已经喝了三杯了,再喝就醉了。”“知道自己喝了三杯就说明还没醉,再说了,喝醉了又怎么样呢?人生难得一次醉嘛!”“对,人生难得一次醉,”“小茅房”说,“孙部长让你喝,你只管喝就是!”“我真地豁出去了!”谢兰英端起酒杯就干了。“谁都可以发牢骚,就是你小茅房不能发牢骚!”孙大盛说。“为什么我就不能发牢骚?”“小茅房”说。“你小子把我们的校花拔了!”孙大盛说,“大家想想谢兰英在校宣传队那会儿唱就唱,跳就跳,还能倒立着行走全县的人民都知道一中有一个女孩子能倒立着在舞台上转十八圈!”“老了”谢兰英眼睛闪着光说。“你不老”孙大盛眼睛闪着光对谢兰英说,“怎么样,给老同学们表演一个?”“你要让我出洋相?”谢兰英说。“来一个”孙大盛直盯着谢兰英,执拗地说。“不行了再说,我也喝多了”“大家鼓掌吧!”孙大盛说。“真不行了”“你真是狗头上不了金盘托!”“小茅房”说。谢兰英站起来,说:“你们非要耍我的猴!”“谁敢?”孙大盛说。谢兰英走到那个小舞台上,抻抻胳膊,提提裙子,说:“多少年没练了”“我揭发”“小茅房”说,“她每天都在床上拿大顶!”“放屁!”谢兰英骂着,拉开了架势,双臂高高地举起来,身体往前一扑,一条腿抡起来,接着落了地。但是没有停止,她咬着下唇,鼓足了劲头,双臂往地下一扑,沉重的双腿终于举了起来。她腿上的裙子就像剥开的香蕉皮一样翻下去,遮住了上身,露出了两条丰满的大腿和鲜红的短裤。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谢兰英马上就觉悟了,她慌忙站起,双手捂着脸,歪歪斜斜地跑出了房间。 (选自莫言短篇小说倒立,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篇小说内容平常而又简单,就是写了一场司空见惯的老同学聚会,但是构思十分巧妙,充分地集中了时、地、人、事等要素,调度得法,情节集中。b小说通过孙大盛在聚会中与同学之间对话的描写,从话语这一视角,展示出一群人在权力面前丧失话语权利的重大主题。c小说细致地描绘了各个人物的外貌、举止、语言,把人物刻画得极具特色,呈现给我们的是舞台式的表演,读之如同观赏一出小型的戏剧。d魏大爪子(“我”)“焕然一新”来参加聚会,喝起酒来也不含糊,“一仰脖子就干了”,可见“我”在整个聚会中都是兴致勃勃的。e莫言是一位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影响的作家。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也运用了这两种手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2)“小茅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作简要分析。(6分)_ (3)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叙写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_ (4)谢兰英是整个聚宴中的唯一女性,她的“倒立”表演让她出乖露丑。有人认为她是为了巴结讨好,也有人认为她是推却不过的勉为其难。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潇洒钱钟书仲利民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了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起来。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当时的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打了个电话被其婉拒,就让林来一次突然袭击。当他们出其不意地来到钱钟书房门口时,钱先生幽默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让人感受到钱钟书并非不近人情,他拒绝媒体的采访,仅是自己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吴泰昌在人民文学杂志做编辑时,想约钱钟书先生写点文章,想不到钱钟书先生突然起身摆着手大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不过,事隔一年多,当吴身体有恙,钱钟书先生却特意去信,“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贴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您注意劳逸结合,虽然是句空话,心情是郑重的。杨绛同候。”这句“空话”里又包含钱钟书先生对友人多少关心的真情实感啊!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可是媒体却总是想请出这位不愿露面的人物,他们知道杨绛先生好说话,就想从杨绛先生这里打开缺口,在电话里对杨绛先生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钱。”想不到钱先生幽默地从旁边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钱先生和太太的感情十分融洽,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他们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携手。即使在钱钟书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之后,夫妻感情依然如故。情绪从未低沉、沮丧过。文革中,造反派动手打他,他就还击。有一次与造反派大打出手后,扬名千里,连“造反派”都敬重他“三分”。可见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界线分明,拿得起,放得下。最有趣的要算钱钟书先生进入清华大学时的数学成绩了。一直有传闻说他当时的数学成绩是0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不过,我最近查阅了资料,发现钱钟书先生对此事有自己的说法:数学成绩并非0分,而是稍高的15分。就这样,也未及格,但是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反而增添了些名人轶事的趣味。杨绛先生在干校六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述,有一次她指着菜园里玉米秸搭盖的窝棚问钱钟书:“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住行吗?”钱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读到这句话,我忽然明白钱钟书先生为什么逃避记者的缘由了,钱先生一辈子并不在乎名利,他连窝棚住着都不在乎,只要有书就成了。没有书,不让他研究学问才是最大的痛苦,生活上及别的方面都可以忍受。(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的拒绝,一个“怕”字形象地表现了钱钟书对别人无情的态度。b. 当时的校长罗家伦录取钱钟书,作者推测他的数学成绩不是0分,而是 15分,但是这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c.钱钟书先生和太太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拉手,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表现了钱先生珍视感情的一面。d.文中写“连造反派都敬重他三分”,是从侧面突出了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是非分明,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e.文章首尾都写到有关钱钟书先生的趣事,通过这些趣事写出了钱钟书一辈子不在乎名利,对于生活及其他方面都可以忍受。(2)在这篇纪念钱钟书先生的文章中,却用大量篇幅写了吴泰昌,请说说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_ (3)请阅读全文,概括出钱钟书先生的“潇洒”体现在哪些方面?_ (4)钱钟书先生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电视剧为了塑造武媚娘的完美形象,也是_,牺牲了以韦贵妃、徐惠、高阳公主为首的三位女性形象,帮武媚娘完成“洗白”之路。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之下,高校教师_搞课题、写论文,而教学势必沦为“副业”,致使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削弱,高等教育质量滑坡。他说,酒是他进行书画创作的催化剂,有时_不得其法,略饮几杯,马上笔下生花。不过,他强调喝酒要小酌,而不能大醉。a煞费苦心挖空心思搜索枯肠b搜索枯肠煞费苦心挖空心思c挖空心思搜索枯肠煞费苦心d煞费苦心搜索枯肠挖空心思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b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c肯德基、麦当劳在被曝光使用过期变质鸡肉原料后,上海食品监管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终于查明这些过期劣质肉类原料来自上海福喜食品公司。d今年6月,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计划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在发射10年后实现探测器采样返回。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我国地域辽阔,东西跨五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 。于是“北京时间”的发布不在北京而在陕西,也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出的标准时间是由位于陕西蒲城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发播的。a首都北京因为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而授时台又必须建在我国中心地带b授时台必须建在我国中心地带,可是首都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c一方面首都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另一方面授时台必须建在我国中心地带d首都北京处于国际时区划分中的东八区,而授时台又必须建在我国中心地带16、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5分)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第一,_。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第二,_。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第三,_。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 pk 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17、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6分)题目:_ 寓意: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广华中学开展“寻找最美中学生”活动,以下三个候选人,你觉得哪个最佳?1 小明:热爱学习,善于钻研,成绩优异。自主学习大学课程,在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2 小轩:热情善良,人缘佳。关心班级事务,组织能力强。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社区很有影响力。在网上发起公益众筹活动,义卖山区绿色食品。成绩中上等。3. 小宁:阅读达人。是名著研读会会长。请撰文展示你的选择、权衡和思考。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3-12班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答案】 a(张冠李戴,不是庄子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原文第一段可找到答案,是编者这样安排的。)2、【答案】 d(a.范围扩大。b偷换概念,文章第二段说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其“逍遥哲学”的基础。c.因果倒置。)3、【答案】 a(程度言重了,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的。) 4、c稍:逐渐 5、b 6、d原文中的“不以暴戾加人”意思是:“一般不对人施加暴虐”。因此,题中“从不对人施加暴虐”与原文内容不符。 7、(1)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二座堡垒,派兵驻守,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 (2)卿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参考译文:李自良,兖州泅水人。起初,安禄山叛乱,李自良跟从兖郓节度使能元皓,因战功多次加授直到右卫率。后来跟随袁傪讨伐袁晁陈庄等叛贼,屡建军功做到试殿中监,隶属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薛兼训改任去镇守太原,李自良随行,授任河东军节度押衙。薛兼训死后,鲍防接替他,李自良又侍奉鲍防做了牙将。当时正赶上回鹘入侵,鲍防命令大将焦伯瑜、杜荣国率兵迎击。李自良对鲍防说:“回鹘远道而来寻求交战,我们不能与它争高下。只需在他们回去的路上修筑二座堡垒,派兵驻守,坚守不动,回鹘军求战不得军队疲惫必然自行撤退。等它撤军,我们再出兵袭击,即使不会大胜,虏兵也一定会狼狈不堪。目前设置二处堡垒切断他们的归路,这是上策。”鲍防不听,催促焦伯瑜等人迎战,在百井与回鹘军队遭遇,焦伯瑜等人大败而回,李自良却因此逐渐出名。 马燧取代鲍防任节帅,上奏朝廷任用李自良为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兼任军愤,李自良勤勉谨慎有谋略,马燧非常信任他建中年间,田悦反叛,马燧与李抱真出兵束征,李自良经常作为河东大将,冲锋陷阵,打败田悦。在前去河中讨伐李怀光时,李自良专任河东军都将,前后所立战功最多。马燧建立功名,都是由於李自良辅助的结果。 贞元三年,李自良随从马燧入朝,朝廷解除了马燧的兵权,德宗想用李自良代薛马燧,李自良用侍奉马燧已久的理由诚恳推辞。不愿接持他做军帅,受到舆论的赞美,於是任为右龙武大将军。德宗因为河东接近胡戎挑选合适的人任节帅很困难,第二天,李自良前来谢恩,皇上对他说:“卿为马燧保持军中名分,确实符合礼节;但作为北方门户的保障,没人能够替代得了你”当天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部留守、河东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在镇所九年,因为简约勤俭恪守职责,军民悦服。李自良虽然是军人出身,行动都遵循法规,一般不对人施加暴虐。十一年五月,死在军中,时年六十三岁,皇上感到非常痛惜,为他停止朝会一天,追赠为左仆射,赐给丧葬布帛米粟不等。8、答:(1)“披衣告语”前,先写秋夜霜风渐紧,寒气袭人,碧天如水,营造了凄清、清冷、空茫的氛围,渲染了怀人的伤感气氛。(2)继用失群的大雁一声接一声的凄厉鸣叫,烘托只身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独与凄苦。(3)然后自然地引出“我”与孤雁的对话。9、答:(1)从语言上看,它采用了呼告手法,亲切自然,具有质朴、口语化的特征。(2)从手法上看,它采用了想象与联想(或虚写)及拟人的手法,将大雁人格化,因为想到家里的亲人也正辗转无眠思念着自己,所以拜托他轻声低飞,以免让怀远的亲人更添伤悲。(3)从结构上看,这句中的“低声飞过”和上片“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相为呼应,正因自己被雁声惊起了归思,便要叮嘱雁“低声飞过”。分析:作用好处答题方向:(1)内容 (2)效果 (3)结构 注意呼告手法:亲切自然,质朴口语化。10、略11、(1)【答案】 选b得3分,选a得2分,选c得1分(c项,“小说细致地描绘了各个人物的外貌”错,人物的外貌并未都进行细致的描写;d项,“可见我在整个聚会中都是兴致勃勃的”错;e项,“也运用了这两种手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错,本文没有使用这两种手法。)(2)【答案】 “小茅房”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善于阿谀逢迎,又奴性十足、趋炎附势的人。他奉孙副部长的旨意行事,当孙大盛胁迫谢兰英喝酒,怂恿她倒立时,身为丈夫,不但不替妻子解围,还当众斥责妻子。他为叫一声“孙部长”自罚六杯酒,极尽讨好巴结之能事。为了博取部长大人的一乐,他竟不惜把自己的妻子推出去,和其他人一起鼓掌让她表演倒立,并且还揭发说:“她每天都在床上拿大顶。”(言之成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3)【答案】 第一人称叙述使作品具有真实感和感染力。小说从“我”的视角叙写聚宴,随着“我”的叙述,读者迅速地走进了小说空间,真切地感受到聚宴的全过程,在阅读中获得了强烈的真实感受。“我”作为一个讲述者串起了整个故事,让读者跟着“我”去审视官场中人的丑陋,并进行谴责嘲讽,更有力地表现了小说主题。(意思相近的答案可酌情给分)(4)【答案】 (一)认为她是为了巴结讨好。短篇小说倒立整篇小说就是描绘现代社会中人对权力的膜拜与畏惧的。权力在倒立里是深入人心的,是让人甘愿为奴的。谢兰英一听到孙大盛的笑声,“她便微微地挺了挺腰身”,这一细微的动作已经微妙地暴露出了她的内心。在酒宴上她一再地推托,更多的给我们的是一种作秀的感觉。看她第一次倒立失败,嘴上说不行却并没有停止,她本就不想拒绝,权势对她同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也许是为丈夫的前程,也许是为自己出风头,也许是为满足孙部长的愿望,她心甘情愿地放下了自己的人格尊严。随着一个倒立,她内心中的那种对权力的敬慕和对权贵者的讨好,与她的大腿和内裤一起暴露在了观众面前。这是一个极具反讽意味的特写镜头。(言之成理即可)(二)认为她是推却不过的勉为其难。在这场聚会中, 当年的校花谢兰英,只有她还怀着一点昔日同学的情谊,不失一点做人的真诚,表达出“我不喝白酒” 的抗议。她不断被孙部长“命令”,从被要求坐在孙部长身边到喝酒再到表演倒立。每一次,谢兰英都显得极不情愿,然而每一次又都在丈夫及众人的怂恿、起哄、“逼迫”下服从了“命令”。在聚会上,她的这种推却很好的让读者感受到在官本位体制下,人性被压抑、被扭曲,给大家看到一个颠倒的官场。12、(1)cd(2)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借吴泰昌打电话被婉拒、吴泰昌出其不意上门拜访,烘托出钱钟书坚持自己生活方式的性格特点,塑造出他通人情世故,语言幽默的形象;通过不答应吴泰昌的约稿和一年后主动写信问候的对比,烘托出钱钟书对友人的真挚情感。(3)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又不是不近人情;对友人充满关心;淡泊名利,自甘寂寞;珍视与太太的感情;柔中有刚,做人是非分明,站的起放得下;一心投在书籍中,进行学问的研究。(4)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启示:人生更重要的是要坚守自己的追求,不受物欲的诱惑。13、【答案】 a(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搜索枯肠:搜索,搜查;枯肠,比喻才思苦窘。形容写作时苦思冥想。)14、【答案】 b(a“缩短”和“10倍”搭配不当, c项结构混乱,把首句的“在”调到句首,d语序不当。“将在2020年计划”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15、(3分)d(a项关联词语“因为”缺乏呼应;b项根据下文语境,考虑先后对应关系,应该先说“北京”,后说“授时台”;c项“一方面另一方面”冗余,而且突兀)16、【答案】 语音发送便捷(或:语音的快捷性);用户真实私密有用(或:用户的真实性);功能更实用(或:功能的实用性)17、【答案】 题目:要命的wifi寓意:无线信号遍布现实,人们被其异化,失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信行业全新合同签订与通信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 犯罪预防策略优化-洞察及研究
- 中储粮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电商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钻井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趋势前景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冠心病病人家庭的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车载卸料器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光伏材料制备技术
- 专题03 中国现代史·选择题(安徽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 金融服务机构客户隐私保护与业务合作保密合同
- 临床医学职业生涯规划
- 家居智能化设备安装施工合同
- Unit 2 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股权技术入股合同
- 钢桁架桥制作施工方案
- 机动车检测与维修工程师考试题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北京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第一学期)
- 新《斜视弱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幼儿园数学活动《6和7的认识》课件
- 肠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2025年山西省建设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考试(建筑工程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