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五四制).doc_第1页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五四制).doc_第2页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五四制).doc_第3页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五四制).doc_第4页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五四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潜江市江汉油田油建学校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1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热忱(chn)淳朴(chn) 童稚(zh) 绯红(fi)b.和煦(x) 豁亮(hu) 殷红(yn) 惟妙惟肖(xio)c.拮据(j) 发酵(jio)提防(d) 参差不齐(c)d.汲取(j) 炽热(ch) 匿名(n)称心如意(ch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不记其数 冥思暇想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c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d正襟微坐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5、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b、我的母亲胡适自传胡适母亲c、雷电颂屈原郭沫若屈原d、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藤野先生) 2、 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28分)(一)古诗文名句积累(每空1分,共10分)6.(1)白居易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2)诗句:“ , 。”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文天祥过零丁洋)(3)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言:“ , 。”表现他们高洁的志趣和坚定的人格。(用五柳先生传中的两句话来填写)(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5)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6)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二)古诗词赏析(5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颔联诗人巧用 个典故,一是表达他对旧友的怀念,二是感叹 。(2分)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对其作简要赏析。(3分)_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走送之( ) 卒获有所闻 ( )略无慕艳意( ) 四支僵劲不能动(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i(2分)( )a、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b、右备容臭:佩戴。c、腰白玉之环:腰佩,用作动词d、媵人持汤沃灌:热水1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选文第一段写作者求学之勤。b、选文第二段具体事例,写作者求学之难。c、本文文题是送东阳马生序,可见体裁是“序”“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书序”。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4.宋濂之所以学有所成,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三、综合性学习(6分)15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2分)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数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 ,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1)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推举理由(不少于30字)。(2分)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2) 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雪 鲁迅(节选)(12分)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认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的宝珠山茶,()的单瓣梅花,()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撇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发,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17.将下面相应的内容填入空白处,其顺序是 。(2分)a、白中隐青b、冷绿c、深黄d、血红18.本文抓住了江南的雪 和北国的雪 的特点,进行描绘,展现了两幅形象鲜明,特色各具的生动画面。(2分)19.画“横线”的句子是作者的 之景,在描写中作者借助 、 等感官来感受江南雪的美好。(2分)20.你最欣赏的景物是什么?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取一个并说明理由。(2分)a、暖国的雨b、江南的雪c、北国的雪_21.用原文回答本文的主旨。(2分)22.作者写雪运用了什么写法?他更欣赏的是哪里的雪?为什么?(2分)(二)向一棵树鞠躬(11分)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少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树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23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24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