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30年)合肥市域最新综合交通规划(图).ppt_第1页
(2015—2030年)合肥市域最新综合交通规划(图).ppt_第2页
(2015—2030年)合肥市域最新综合交通规划(图).ppt_第3页
(2015—2030年)合肥市域最新综合交通规划(图).ppt_第4页
(2015—2030年)合肥市域最新综合交通规划(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市域 1331 综合交通规划ComprehensiveTransportPlanningofHefei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日本中央复建工程咨询株式会社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5年9月14日 一 规划背景与交通使命二 交通特征与问题研判三 发展趋势与目标构建四 布局规划与近期建设 汇报提纲 规划背景 大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 长江经济带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大规划 新型城镇化规划 合肥 国家发展战略最前沿的节点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背景 新空间 经济圈协同发展 大都市区化通勤空间格局 新要求 新规范 新导则陆续出台 合肥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 上海都市圈 杭州都市圈 大都市区 交通使命 支撑发展 国际竞合 东部传承 西部辐射提档升级接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铁路公路 航空航运重大区域交通设施布局 引领与支撑合肥城市与产业跨越发展 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和全球竞合 产业转移 引导发展 空间紧凑 土地集约 运输低碳积极谋划城市轨道交通 快速道路等城市骨架交通网络和综合枢纽体系布局 引导合肥经济圈和大都市区框架拉开 引导紧凑集约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开发 人本发展 多元一体 高效便捷 安全幸福构建国际水准的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积极面对机动车高增长带来的动静态双重压力与挑战 提出近期交通改善的总体策略 重大项目和行动纲领 保障城市交通基本通畅和出行品质 规划思路 适应型发展主动引导型发展解决主城问题经济圈城乡统筹机动车自由发展轨道主导公交都市粗放建设建管并举 功能提升 四项转变 一 规划背景与交通使命二 交通特征与问题研判三 发展趋势与目标构建四 布局规划与近期建设 汇报提纲 交通特征 出行总量 960万人次 日出行次数 人均2 70人次 日出行结构 机动化出行比例超40 公交分担率提升较慢 以电动自行车和私家车为代表的个体化出行特征明显 出行距离 5 53公里 接近主要大城市 居民出行绿色交通主导 出行时距呈现大城市双高峰 高运距特征 机动化程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私家车增长迅猛 交通拥堵集聚二环内 交通对用地功能和人口疏散作用较弱 二环仅占市区面积10 但人口聚集达52 4 中心区首位度高 快速机动化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早高峰交通拥堵由一环的部分拥堵向二环蔓延 综合运输发展模式有待优化区域运输通道比较缺乏高等级交通设施较缺乏重大枢纽集疏运系统缺乏 问题一 交通系统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枢纽城市地位得到初步确立 但综合运输模式 国家级运输通道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 区域重大交通枢纽有效提升城市地位打通与国家级重要通道的衔接通达城市数量 效率发生质的变化对外客货运量年均增长率处于国内前列 问题研判 城市道路建设进度的加快 环放 格网 的总体路网结构已经初步形成 2006年至2014年 快速路从无到有 形成 一环六射一纵 问题二 城市骨架路网初步建成 但路网总体规模不足 路网级配有待完善 快速路与用地布局需进一步协调 城市快速路 准快速路 系统存在问题快速路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跨组团快速通道不足 快速路均通过一环路衔接 一环压力巨大 快速路网与用地布局不协调 快速路两侧用地性质与强度缺乏控制 既承担组团间远距离交通需求 又承担沿线用地大量到发交通 功能重合引发拥堵 一环沿线现状多商业居住用地 路网总体规模不足 现状路网总里程2221km 二环内道路密度3 77km km2 与规范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路网结构有待优化 主干路密度较高 支路发展目标实现不够 尤其是西一环路附近较突出 问题研判 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公交客流增长缓慢 2014年6 9亿人次 年均增长率2 7 增幅缓慢 万人标台量不足 2014年市区5388标台 万人13 95标台 公交线网重复系数高 线路160条 线网长度1162km 区内公交线网密度2 65km km2 主城区公交线网过于密集 尤其在环城路内 开发区和城乡结合部还存在部分公交覆盖盲点 站点覆盖率不足 公交300米覆盖率为62 7 500米覆盖率为89 7 与规范推荐值存在一定差距 合肥市公交发展相关指标与规范比较 现状公交线网图 公交覆盖显著不足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示意图 问题三 轨道交通1 2号线开工建设 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公共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单一 场站建设滞后 服务水平较低 问题研判 区内面积438平方公里386万人 修改 现状停车需求与缺额分布图 总体供需不平衡 中心城区总体需求为36 4万个 总体缺额为11 4万个 老城 包河 蜀山缺额最高 二环内车辆车位比仅为0 78 路外公共停车建设缓慢 老城内停车配建严重不足 缺乏停车差别化管理 停车管理在对象 时间 空间和价格四维层面上均存在缺位甚至错配 缺少分时分区分类分价差别化政策 问题四 停车增供加快推进 配建标准日趋完善 但供需依然失衡 管理缺乏差别化 问题研判 一 规划背景与交通使命二 交通特征与问题研判三 发展趋势与目标构建四 布局规划与近期建设 汇报提纲 总体定位判断 合肥城市崛起与能级提升 综合交通系统是核心支撑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是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核心模式 在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大背景下 合肥未来交通定位为 1 衔接 一带一路 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 2 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3 长江经济带核心综合交通枢纽 4 长三角 沪宁杭合 四大枢纽中心之一 客运总量 亿人次 货运总量 亿吨 6 5 3 5 6 1 2012 2020 2012 2020 3 5 9 1 8 4 2030 2030 运输分布 主要集中于长三角 环渤海和杭甬城镇群方向 总体需求 远期客运总量9 1亿人次 货运量8 4亿吨 运输结构 航空 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升 公路运输能力大幅提升 水运进一步加强 进入以航空 铁路 高速公路和河海直达联运为主导的现代化综合运输时代 区域客运分布 区域发展趋势 修改 出行分布图 人口规模2030年城镇化率80 82 城镇人口1000万人 通勤联系主城与空港新城 合巢产业新城 巢湖联系紧密 未来将是主城通勤圈内的重要联系方向 相邻组团间联系紧密 庐江城区与庐南产业新城 合巢产业新城与巢湖城区交换量较大 20km 50km 80km 市域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人口及空间规模的快速不断拓展 交通出行总量增加 出行距离增大 机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未来合肥将处于交通方式结构竞争转型期 同时也处于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的关键引导期 出行总量 城市出行总量持续增加 由现状960万增长至1640万出行距离 随着城市规模快速拓展 人均出行距离由不断增加 将提升至8公里以上车辆拥有 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国家产业政策鼓励 小汽车持续高增 达到218万辆出行方式 出行距离提升 小汽车出行优势显著 公交与小汽车竞争进入关键时期 主城发展趋势 规划就业岗位分布 规划人口分布 全日出行发生吸引量 依据现行轨道和道路规划方案 假定私家车按当前趋势发展 远期交通拥堵由一环甚至向二环外扩散 重要通道拥堵较为严重 需要通过加密轨道交通线网缓解交通拥堵 满足迅速增长的联系需求 建议 远期进一步加密轨道线网 远景构建轨道出行为主导的城市客运体系 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既有轨道线网规划 轨道共布设8条线和4条延伸线 共322 5km 主城发展趋势 响应 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 的发展目标 构筑 开放 生态 协同 高效 的大合肥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引领和支撑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发展 城市发展总目标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交通发展愿景 枢纽都市 突出交通引领发展理念 以构建高铁为主导 加强公路枢纽 提升航空水运 实现承东启西 联接南北 辐射江淮 综合一体 高效畅达的国家级枢纽都市 公交都市 突出公交引导发展理念 构建轨道主导 多级公交网络合一 高效率 高品质 支持双心两扇两翼千万级超大城市的国际水准公交都市 品质都市 突出人本优先发展理念 打造多层交通网络和谐 慢行网络友好 交通与生态 环境融合 城湖相拥的人性化品质都市 交通发展目标 修改 一 规划背景与交通使命二 交通特征与问题研判三 发展趋势与目标构建四 布局规划与近期建设 汇报提纲 1 构建国家级枢纽都市 上海 杭州 宁波 南京 郑州 济南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台北 连云港 青岛 大连 韩国 朝鲜 日本 京津冀城市群 大青济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 长三角大都市连绵区 南京都市圈 既有规划通道沪汉蓉通道京福通道华东第二通道需要积极争取的通道连合九通道 沟通东北亚 华中 西南 京九第二通道合西通道 京沪通道 沿海大通道 华东第二通道 合西通道 京福通道 沈大城市群 西安 关中城市群 广州 香港 合肥 京九通道 长株潭城市群 成都 渝蓉城市群 南昌 贵阳 长沙 沪汉蓉通道 重庆 大武汉城市群 武汉 珠三角大都市连绵区 国家运输通道分析 铁路设施规划 厦漳泉城市群 福州 京广通道 合肥 上海 杭州 宁波 南京 福州 广州 南昌 济南 天津 石家庄 武汉 郑州 西安 长沙 成都 重庆 积极融入 借用国家与区域运输通道 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 普通铁路 昆明 贵阳 在既有规划方案 现状沪汉蓉铁路 合蚌高铁 合福高铁 规划商合杭高铁 合安高铁 基础上 连接陆上丝绸之路 规划合西高铁线路 构建东北亚 华中 西南通道 争取将连宿蚌 合蚌 合安九 简称连合九 铁路提升为国家高速铁路 争取京九第二通道 利用商合杭 合安九高铁形成京九高铁的第二通道 新建合宁 合武通道 新建合宁 合武350km h时速高铁 现状铁路调整为客货混行的普通铁路 预留郑合高铁线位 预留阜阳经六安至合肥通道 铁路设施规划 推进策略 东向 合沪直达 合宁加密 合杭强化西向 合武加密 合郑明确 合西力争南北 合九加速 京九确保东北 合连强化 铁路设施规划 合沪直达 利用在建商合杭客专通道 合肥 芜湖 湖州 杭州 结合 上海 湖州 高铁通道规划建设 实现 合肥 上海 直接联系 通道时间约1 5小时 合肥 上海 快速通道 1 5小时 铁路设施规划 合宁加密 目前 合宁间仅有一条铁路客运通道 规划未来目前的合宁既有高铁通道调整为客货混跑线路 平行新建合宁高速铁路 350km h 苏州 无锡 常州 镇江 南京 宣城 南京 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扬州 泰州 南通 合杭强化 利用规划建设中的 商合杭 客运专线 高密度开行 合肥 杭州 高铁 350km h 基本能够实现合杭间1 5 2小时高铁出行圈 铁路设施规划 合武加密 既有合武高铁既有通道已经接近饱和 列车运行速度250km h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求 规划将既有合武铁路作为客货混行线路 新建 合肥 武汉 高速铁路 350km h 并形成新的沪汉蓉快速通道 铁路设施规划 合西力争 大力争取合西高速铁路纳入国家规划 规划沿既有 宁西电气化铁路走廊 规划 合肥 西安快速铁路 进一步与国家 丝绸之路经济带 无缝对接 成都 上海 福州 香港 南昌 重庆 武汉 杭州 连云港 郑州 北京 西安 阜阳 安庆 芜湖 南京 六安 合西高铁 沪汉蓉高铁 京福高铁 京九高铁 合郑高铁 合蚌连高铁 合杭高铁 京九高铁 规划形成 一横两纵四射 米 字型高速铁路网 3小时内通达国内重要城市 一横 沪汉蓉高铁两纵 京九高铁 京福高铁四射 合杭高铁 合西高铁 合郑高铁 合蚌连高铁 蚌埠 京福高铁 湖州 已建高速铁路规划高速铁路 铁路设施规划 芜铜铁路 宁西铁路 宁西铁路 合九铁路 淮南铁路 水蚌铁路 阜淮铁路 宁芜铁路 皖赣铁路 沪汉蓉高铁 京九铁路 合蚌连高铁 合福高铁 商合杭高铁 商合杭高铁 京沪高铁 京沪铁路 阜六铁路 安六铁路 合西高铁 六宣铁路 京九高铁 宁安城际 蚌宁城际 扬马城际 合马城际 合宣芜城际 郑合高铁 沪汉蓉高铁 合滁宁城际 合安九高铁 北沿江铁路 货运铁路东绕线 合武城际 铁路设施规划 形成 7高铁4普铁3城际 铁路网络总体布局 芜铜铁路 宁西铁路 宁西铁路 合九铁路 淮南铁路 水蚌铁路 阜淮铁路 宁芜铁路 皖赣铁路 沪汉蓉高铁 京九铁路 合蚌连高铁 合福高铁 商合杭高铁 商合杭高铁 京沪高铁 京沪铁路 阜六铁路 安六铁路 合西高铁 六宣铁路 京九高铁 宁安城际 蚌宁城际 扬马城际 合马城际 合宣芜城际 郑合高铁 沪汉蓉高铁 合滁宁城际 合安九高铁 北沿江铁路 货运铁路东绕线 合武高铁 铁路设施规划 规划形成经济圈3条城际轨道 合淮市域线 合滁宁城际 合马城际 庐江市域线 巢湖市域线 合芜宣城际 机场快线 合六市域线 合肥都市圈 合肥 南京 上海 杭州 六安 长丰 淮南 庐江 安庆 池州 铜陵 芜湖 马鞍山 滁州 镇江 常州 无锡 苏州 嘉兴 湖州 宁国 宣城 杭宣城际 合芜宣城际 宁安城际 合滁宁城际 沪宁城际 宁杭城际 沪杭城际 杭甬城际 合安城际 合六市域轨道 合淮市域轨道 南京都市圈 上海都市圈 杭州都市圈 溧水 宁波 巢湖 合马城际 机场快线 庐江快线 巢湖快线 桐城 规划合肥城际铁路包括合宁城际 合肥 滁州 南京 接沪宁城际 合芜宣城际 可进一步延伸至杭州 合马城际等 由此形成长三角城市群四大城市间 多三角 的便捷的城际联系 长三角城际铁路网 铁路设施规划 芜铜铁路 宁西铁路 宁西铁路 合九铁路 淮南铁路 水蚌铁路 阜淮铁路 宁芜铁路 皖赣铁路 沪汉蓉高铁 京九铁路 合蚌连高铁 合福高铁 商合杭高铁 商合杭高铁 京沪高铁 京沪铁路 阜六铁路 安六铁路 合西高铁 六宣铁路 京九高铁 宁安城际 蚌宁城际 扬马城际 合马城际 合宣芜城际 郑合高铁 沪汉蓉高铁 合滁宁城际 合安九高铁 北沿江铁路 合武城际 铁路设施规划 形成 三主四辅多点 的铁路客站布局 1 六铜铁路表述不完整 应为 六庐铜宣 或 六庐宣 铁路 即六安 庐江 铜陵 宣城铁路2 应提出合九铁路电气化改造规划 PS 国家 省内是否有此规划 3 巢北南站建议改名为柘皋站 芜铜铁路 宁西铁路 宁西铁路 合九铁路 淮南铁路 水蚌铁路 阜淮铁路 宁芜铁路 皖赣铁路 沪汉蓉高铁 京九铁路 合蚌连高铁 合福高铁 商合杭高铁 商合杭高铁 京沪高铁 京沪铁路 阜六铁路 安六铁路 合西高铁 六宣铁路 京九高铁 宁安城际 蚌宁城际 扬马城际 合马城际 合宣芜城际 郑合高铁 沪汉蓉高铁 合滁宁城际 合安九高铁 北沿江铁路 合武城际 铁路设施规划 柯坦站 龙桥站 林头站 下塘站 水家湖站 巢北北站 庐江南站 中垾站 烔炀站 庐江站 合肥北站 撮镇站 南岗站 派河站 肥西站 形成 8座货运站 8座客货站 的铁路货站布局 肥东货站 1 在市域铁路设施规划中在岗集和吴山之间客 货运铁路通道要紧凑并行 并增设岗集或吴山客 货运站点PS 规划的客货通道并行 并将增设下塘站 2 撮镇站 客运站与货运站不是同一站 岗集站 沪陕高速 G40 沪蓉高速 G42 济广高速 G35 京台高速 G3 长深高速 G25 合芜高速 G5011 沪渝高速 G50 京台高速 G3 合安高速 G4212 合蚌高速 S17 合蚌高速 S17 滁新高速 S12 宁洛高速 G36 宁芜高速 G4211 沪渝高速 G50 沪陕 沪蓉高速 环 放射型网络已经形成 但现有环尤其是南环 京台高速城区段的交通压力逐渐增加 与长三角的联系薄弱 仅2条高速 且通道复合多重功能 合宁高速集合3条高速 1条国道的功能 对皖东地区的辐射不足 整体路网密度偏低 存在的问题 重新梳理国家及区域重要高速 理顺功能及通道选择完善环 放射网络 构筑高速外环 缓解内环压力 加强与长三角的联系 尤其是与南京都市圈路网的衔接落实国家 省高速公路规划方案 提高路网密度 发展策略 高速公路规划 公路设施规划 沪陕高速 济广高速 合宁高速 京台高速 长深高速 合芜高速 沪汉高速 合安高速 合蚌高速 S17 合蚌高速 滁新高速 S12 宁洛高速 宁芜高速 沪渝高速 马滁高速 淮扬高速 合宣高速 合连高速 沪陕高速 沪蓉高速复线 合铜高速 马巢高速 沿江高速 宁丹高速 宁宣高速 宁杭高速 芜太高速 S243 宁常高速 沪宁高速 宁镇高速 沪陕高速 宁盐高速 沪渝高速 已建高速公路 既有规划新增 本次规划新增 本次规划远景预留 合黄高速 德上高速 构筑高速绕越环 缓解内环交通压力绕越环半径28 33km 长度约220km 南环需下穿巢湖 水面宽度约8 5km 远景规划形成 两环十三射一纵三联 高速公路网新增沪蓉高速复线 合连高速 合宁二通道 沪陕高速 合马高速 预留跨湖高速 密度8 4km 100km2 公路设施规划 高速公路建议修改合 宣高速为六 安 宣 城 高速或六 安 巢 湖 马 鞍山 高速 途径舒城 肥西 庐江PS 规划已经考虑舒城 肥西 庐江的高速公路联系 合连高速 宿连高速 宁宿高速 沪陕高速 沪陕高速 合宁高速 沪蓉高速复线 宁杭高速 杭甬高速 沪宁高速 沿江高速 芜太高速 沪渝高速 沪汉高速 宁盐高速 宁芜高速 沪渝高速 东向发展高速路通道为支撑合肥东向发展战略 加强与长三角交通设施的一体化发展 本次规划强化了东向高速公路通道的衔接 7条沪宁城镇带的衔接通道合宁 沪宁 合芜 马巢 沿江 合芜 沪渝 沪陕 沪蓉复线 合芜 芜太 沪汉高速3条杭甬城镇带的衔接通道合芜 沪渝 沪蓉复线 宁杭 合芜 芜太高速2条苏北出海通道的衔接通道合连 合宁 宁盐高速 连云港 盐城 上海 宁波 杭州 合肥 公路设施规划 沪陕高速 济广高速 合宁高速 京台高速 长深高速 合芜高速 沪汉高速 合安高速 合蚌高速 S17 合蚌高速 滁新高速 S12 宁洛高速 宁芜高速 沪渝高速 马滁高速 淮扬高速 德上高速 合连高速 沪陕高速 沪蓉高速复线 合铜高速 马巢高速 沿江高速 宁丹高速 宁宣高速 宁杭高速 芜太高速 S243 宁常高速 沪宁高速 宁镇高速 沪陕高速 宁盐高速 沪渝高速 北沿江高速 宁巢高速 合黄高速 已建高速公路 既有规划新增 本次规划新增 本次规划远景预留 合宁联系通道 沪陕高速接南京绕越高速合宁高速接南京绕城高速沪蓉高速复线接宁巢高速 宁芜高速沪汉高速接马巢高速 南京沿江高速合芜高速接南京芜太高速 公路设施规划 沪陕高速 济广高速 合宁高速 京台高速 长深高速 合芜高速 沪汉高速 合安高速 合蚌高速 S17 合蚌高速 滁新高速 S12 宁洛高速 宁芜高速 沪渝高速 马滁高速 淮扬高速 合宣高速 合连高速 沪陕高速 沪蓉高速复线 合铜高速 马巢高速 沿江高速 宁丹高速 宁宣高速 宁杭高速 芜太高速 S243 宁常高速 沪宁高速 宁镇高速 沪陕高速 宁盐高速 沪渝高速 已建高速公路 既有规划新增 本次规划新增 本次规划远景预留 合黄高速 德上高速 远期规划形成 一环十三射一纵四联 高速公路网组织 合蚌 西绕城 合铜黄高速 缓解京台高速交通压力组织 马巢 沪汉 合宣 沪蓉复线 缓解既有沪蓉高速南绕城交通压力 公路设施规划 1 进一步优化合宁通道高速网 向吴山镇以北偏移 减少对吴山镇的挤压 PS 线位在工程设计进行深化 沪陕高速 G40 沪蓉高速 G42 济广高速 G35 合宁高速 京台高速 G3 长深高速 G25 合芜高速 G5011 沪渝高速 G50 合安高速 G4212 合蚌高速 S17 合蚌高速 S17 滁新高速 S12 宁洛高速 G36 宁芜高速 G4211 沪渝高速 G50 马滁高速 沪陕高速 G40 沪蓉高速复线 合铜高速 合连高速 沪汉高速 G42S 淮扬高速 合宣高速 德上高速 G3W 合黄高速 G329 S101 环巢湖大道 S229 S311 规划形成 十二纵十横 一级公路网布局保证主要方向有3 4联系通道 一般方向有2条通道 放射线 1 长丰 淮南方向 2条 2 定远方向 2条 3 巢湖方向 5条 4 庐江 2条 5 六安 2条 公路外环 G206 G330 S351 G346 G329 濛河大道 魏武大道 S312 S312 S351 S420 S344 S341 S242 S260 S101 公路设施规划 现状一级公路 规划一级公路 1 S311和S341直接衔接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与廊道空间的整合和集约利用 遵循以下原则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 交通设施尽可能布设在既有的交通廊道内或几条交通通道集中布设 减少新辟廊道对用地造成分割 若需要新辟廊道 尽可能将交通廊道与高压线 管道等市政廊道的合理共用 市域廊道整合 廊道整合与集约利用 重大交通设施主要集中布置在已经形成的交通廊道内 合淮蚌通道 合淮阜通道 合宁通道 合巢芜通道 合巢通道 合安通道 合六通道 不在既有交通廊道内新增的重大交通设施 在满足交通设施功能需求的原则下尽可能与市政廊道共用走廊 G206等与货运外绕线 淮上线特高压走廊共廊道 廊道整合与集约利用 实例分析 G206与货运外绕线与淮上特高压线在高新区和肥西段共走廊 G206 货运外绕线 淮上特高压线 廊道整合与集约利用 实例分析 西气东输5线与合宁二通道 京台高速 合巢芜高速共廊道布设肥西磨墩水库至八水厂的源水管线沿合六南通道北侧布设 西气东输5线 源水管线 洋山港 宁波 舟山港 连云港港 洋口港 燕尾港 滨海港 射阳港 大丰港 大洋港 远期目标打造通江达海 沟通江淮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发展路径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港口为中心 江苏 浙江港为两翼 打造3条出海通道 3条通江通道 1条江淮通道 若干港口枢纽 沟通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打造3条出海通道打造第一出海通道沟通上海洋山港 衔接长江深水航道 实现江海直达打造第二出海通道 通过合裕线 兆西河 芜申运河 杭甬运河 沟通宁波 舟山港打造第三出海通道 通过江淮运河 淮河 沟通江苏沿海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 淮河 京杭大运河 江淮运河 长江 合裕线 兆西河 菜子湖线 芜申运河 杭甬运河 水运设施规划 修改 合裕线 派河 店埠河 丰乐河 长江 港区一级航道二级航道三级航道四级航道五级航道六级航道 淮河 柘皋河 白石天河 兆河 西河 江淮运河 蔡子湖线 强化3条通江通道 入江第一通道 合裕线提升为二级航道 其中合宁高速以北段远期改造为城市旅游景观航道 入江第二通道 结合引江济巢 兆河 西河提升为二级航道 远期作为江淮运河通江主要通道入江第三通道 规划白石天河 菜子湖线为三级航道 作为入江西通道打造1条江淮通道 江淮运河 罗昌河 内河航道网规划 形成 两干七支 内河航道网 实现内河水运通江达海 形成 一湖四射 的对外联系通道 清溪河 水运设施规划 1 兆西河提升为一级航道 2 两干六支 改为 两干八支 支线上增加高林河 白口河航道 规划等级为三级 罗昌河调整为三级 3 长丰县庄墓河航道和港口规划纳入引江济淮工程统筹考虑 增加长丰县城及北部地区航运功能 完善运输方式 该方案已经合肥市交通局 海事局 现场勘查 该方案为合肥市人大提案内容 港口码头应设在庄墓镇206国道附近 PS 航道等级 庄墓河 合裕线 派河 店埠河 丰乐河 长江 港区一级航道二级航道三级航道四级航道五级航道六级航道 淮河 柘皋河 白石天河 兆河 西河 江淮运河 江淮运河 散兵港区 丰乐河港区 派河港区 南淝河港区 店埠河港区 巢城港区 庐南港区 规划11个港区 其中集装箱码头主要分布在南淝河港区 派河港区 巢城港区主要港区 南淝河港区派河港区巢城港区庐南港区店埠河港区一般港区 丰乐河港区散兵港区庐城港区江淮运河小庙港区江淮运河庄墓港区滨湖港区 旅游 江淮运河小庙港区 庐城港区 港口规划 水运设施规划 修改 1 港口规划建议增加石头 白山作业区 见合肥市航道图 和同大 庐江旅游码头 2 店埠河航道 裕溪路以北段不通航 复核店埠河港区位置 PS 采纳 江淮运河庄墓港区 规划形成 一民航七通用 机场布局 民航机场通用机场 1 民航机场新桥机场 4E加强疏港通道建设 强化空港辐射范围推进市内及服务腹地内城市候机楼建设 2 通用机场主城及县市配置1 2处 包河区 巢湖市 肥东 肥西 庐江 长丰 双墩以服务公务 旅游需求为主 兼顾救援 警用 巡逻 森林防火 农用喷洒飞机的起降场 兼具飞机试飞和飞行培训功能 长丰机场 肥东机场 骆岗通用机场 巢湖机场 白山机场 新桥国际机场 庐江机场 肥西机场 航空设施规划 双墩机场 修改 空港物流园区 派河物流园区 北站物流园区 撮镇物流园区 华南城物流中心 三十头物流中心 店埠物流中心 巢湖物流中心 下塘物流中心 庐江物流中心 庐南物流中心 合巢北物流中心 长丰物流中心 裕溪河物流中心 北城物流中心 小庙物流园区 合巢南物流中心 新站东物流中心 物流节点规划 货运物流规划 以物流园区为重点 推进多式联运 构建功能完整 层次分明的现代物流节点体系和高效畅达的集疏运体系 规划形成 5个物流园区 13个物流中心以及若干配送中心 建议将百大大兴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区放到货运物流园区 理由 百大大兴物流园区是合肥最大的菜篮子工程 立足安徽 辐射华东地区 目前 作为安徽合肥较大的物流园区 上报至省发改委增加槐林渔网产业物流中心 槐林渔网产业物流中心 百大大兴农产品物流中心 合 芜 高 速 宁 徐 西 绕 城 淮 阜 沪 陕 机 场 高 速 合 高 速 高 速 高 速 高 速 高 速 合 合 京 台 高 速 包公大道 裕溪路 方兴大道 集贤路 蒙城路 合淮路 合安南通道 G312至六安 S101至定远 滁州 S409至定远 G329 S104至巢湖 芜湖 S331 G206至长丰淮南 G330 S103至庐江 铜陵 G206至安庆 桥头集路 宿松路 S102至长丰 两环 疏解过境及对外货运交通 替代现状二环货运交通功能六连 加强与高速出入口等重要基础设施联系十一射 加强与周边县市的货运联系 天水路 淮海大道 繁华大道 大连路 深圳路 魏武路 规划两环六连十一射货运通道 龙岗路 S105至巢湖 G329 S104至滁州 南京 上小路 将军岭路 龙兴大道 濛河大道 九顶山路 长江东路 外环路 高亮路 G206 汤口路 机场货运通道 高 货运物流规划 重庆路 云谷路 2 构建国际水准公交都市 轨道线网规划 通勤圈内轨道线网体系构建 合肥大都市区通勤圈内轨道交通体系由城际铁路 普通铁路 市域铁路 城市轨道 快线和普线 四部分组成 合肥大都市区通勤圈轨道体系构建 轨道线网规划 机场快线 合淮市域线 合滁宁城际 合马城际 庐江市域线 巢湖市域线 合芜宣城际 合六市域线 主城区 通勤圈规划3条城际5条市域铁路 巢湖方向 巢湖市域线 合马城际 合芜宣城际滁州方向 合滁宁城际长丰方向 合淮市域线六安方向 合六市域线 机场快线庐江方向 庐江市域线 六安 庐江 巢湖 长丰 滁州 淮南 将合肥 庐江轻轨铁路列入本规划 同时明确进入市区后的接线位置是接地铁一号线还是接地铁三号线PS 规划庐江市域线 接轨道10号线 线网规模总长586公里 轨道密度0 5公里 平方公里 二环内轨道总长133公里 轨道密度1 4公里 平方公里 一环以内轨道轨道线网密度达到1 8km km2 轨网密度达到国际水平 线路功能主干线3条 1 2 3 城区次干线5条 4 5 8 9 10 其中市域快线3条 8 9 10 加密线7条 6 7 11 12 13 14 15 主干线次干线市域快线加密线中运量轨道市域轨道 主城区由原规划的8条轨道线路调整为15条线路 20km 轨道线网规划 1 市域轨道网规划图应增设16号地铁线 线型走向考虑为沿淮南北路向北延伸至北城区五湖大道位置PS 已有规划9 10号轨道线 具体路由将在轨道线网修编中优化2 轨道交通2 线延长线的线位沿长江东路布置 为实现公交都市的目标 缓解交通拥堵 给未来城市公交发展预留充分的余地 本次规划提高了中心地区轨道的密度 向国际公交发达城市靠拢 达到国内城市规划轨道密度中的高水平 增加规模 轨道线网规划 新规划线路 快速副轴 新增8号线 9号线 10号线三条快速运行线路 8号线 服务城市东西副轴 辅助2号线 与合肥至六安市域线 合肥至机场市域线 合肥至巢湖市域线实现直通运行 9号线 服务城市西南至东北副轴 辅助3号线 10号线 服务城市南北副轴 辅助1号线 与合肥至淮南市域线 合肥至庐江市域线实现直通运行 轨道线网规划 增设快线 市域快线 沿城际轨道 市域轨道集约发展 形成六大轴向廊道 合巢发展轴合宁发展轴机场发展轴合六发展轴合淮发展轴合安发展轴 合肥沿六大发展轴进行重点开发 形成依托轨道交通的发展廊道 充分发挥城际轨道 市域轨道的带动作用 实现城市集约发展 广域交通轴与开发区的协调 宏观建议 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轨道线网规划 主城20公里半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未来主城形成六大组团 每个组团都形成相应的组团中心 控制向心交通的过度集中引导向多极分散型城市形态转变 中观建议 轨道线网规划 合肥市的ABC地区范围及开发策略 合肥市的ABC地区范围及开发策略 微观建议 轨道线网规划 轨道引导下的用地布局优化 以轨道2号线为例 轨道线网规划 以小庙为例 以城际铁路及市域轨道沿线车站为核心 重点布局规划 轨道新市镇 以 TOD 规划设计理念 实施轨道沿线土地利用开发 打造各具特色的都市区副中心及卫星城镇 轨道线网规划 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 规划中心放射走廊 中心加密走廊 外围连线走廊三个路面中运量走廊层次 共220公里 结合既有铁路 规划有轨电车两条 分别为十八里线和老淮南线 约50公里 路面公交规划 公交优先通道规划 规划形成 一环十四射八连 布局 总长度为450km 其中已建公交专用道38 7km 路面公交规划 3 打造人性化品质都市 方案构思 环形放射 扇形快联 上轮综合交通规划方案 空间战略规划方案 既有快速路规划评估未构建支撑 双心 发展的快速路网体系 中心区之外其他组团间的快速道路比较缺乏 东西向 南北向长距离快速道路通道较少 快速路布局方案构思环形放射 扇形快联构建环绕中心城 滨湖新区组团的快速内环 构建中心城 滨湖新区组团到达外围组团两条以上快速联络线 优化快速路布局 构建联系 两扇 的快速通道 协调与高速公路出入口 国省道关系 快速路规划 道路网规划 合 芜 高 速 宁 徐 西 绕 城 淮 阜 沪 陕 机 场 高 速 合 高 速 高 速 高 速 高 速 高 速 合 合 京 台 高 速 魏武路 北二环 包公大道 北一环 长江西路 南一环 裕溪路 方兴大道 南二环 方兴大道 集贤路 西二环 西一环 金寨路 阜阳路 铜陵北路 马鞍山路 包河大道 东一环 龙兴大道 合淮路 繁华大道 深圳路 合安南通道 G312至六安 S101至定远 S331至滁州 南京 S105 S409至定远 G329 S104至巢湖 芜湖 S331复线 S312至滁州 G206至长丰淮南 G330 S103至庐江 铜陵 S240 淮海大道 郎溪路 桥头集路 淝河大道 铜陵路 宿松路 锦绣大道 至长丰 S102至长丰 机场二通道 新桥大道 机场北路 高亮路 G206至安庆 快速路布局规划规划形成目字型十二射城市快速路网 规划里程505km 路网密度0 47km km2 道路网规划 修改 复核梁园高速出入口的位置 目前已获交通厅批复 以批复位置为准 将合裕路东延至店忠路 合 芜 高 速 宁 徐 西 绕 城 淮 阜 沪 陕 机 场 高 速 合 高 速 高 速 高 速 高 速 高 速 合 合 京 台 高 速 魏武路 北二环 包公大道 北一环 长江西路 南一环 裕溪路 方兴大道 南二环 方兴大道 集贤路 西二环 西一环 金寨路 阜阳路 铜陵北路 马鞍山路 包河大道 东一环 龙兴大道 合淮路 繁华大道 深圳路 合安南通道 G312至六安 S101至定远 S331至滁州 南京 S105 S409至定远 G329 S104至巢湖 芜湖 S331复线 S312至滁州 G206至长丰淮南 G330 S103至庐江 铜陵 S240 淮海大道 郎溪路 桥头集路 淝河大道 铜陵路 宿松路 锦绣大道 至长丰 S102至长丰 机场二通道 新桥大道 机场北路 高亮路 G206至安庆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快速环线快速放射线快速连线高速出入口 道路网规划 快速路布局规划规划形成目字型十二射城市快速路网 规划里程505km 路网密度0 47km km2 修改 2 方兴大道 滨湖段 如改造成快速路 线型需优化 否则难以实行 3 深圳路与京台高速处增加立交 干路网规划 1 主干路网总规模 1189 2km总密度 1 0km km2一级主干路 503 2km二级主干路 686 0km2 次干路总规模 1618 9km总密度 1 38km km2 道路网规划 规划形成 四主六辅 内外衔接枢纽 市内换乘枢纽33个 中心型9个 社区型24个 综合客运枢纽规划 四主 重要区域对外枢纽新桥国际机场综合枢纽合肥南站综合枢纽合肥站综合枢纽合肥西站综合枢纽六辅 一般区域对外枢纽南岗综合枢纽肥西高铁站综合枢纽肥东高铁站综合枢纽北城站综合枢纽汽车客运东站综合枢纽汽车客运西站综合枢纽滨湖汽车站综合枢纽 构建安全 连续 舒适 与公共交通衔接良好的步自系统 构筑 日常网 休闲网 换乘网 打造低碳生态都市 1 日常网 2 休闲网 3 换乘网 规划形成 两街三区 步行街区 两街 为淮河路步行街和义井路步行街 三区 为城隍庙步行区 七桂塘步行区和豆瓣汇步行区 规划形成四级休闲道系统 区域休闲道706 9公里 城市休闲道干线449 4公里 与公共交通规划形成四级换乘点 步行与自行车规划 规划目标制定合理的停车发展策略 形成以配建为主体 公共泊位为重要补充 体现区域差别 新城适度 老城控制的停车供应体系 停车分区与引导策略 老城区 一类区 二类区 老城区 停车严控区 环城河以内 一类区 停车控制区 中环内区域 高铁站区 滨湖CBD 二类区 适度发展区 其他地区 老城区 小汽车严格限制 拥有水平0 35 0 45辆 户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支撑模式 实施停车严控 以供定需 制定高标准停车费率 提高车位使用效率 重点弥补老旧小区配建历史欠账 适当考虑公务 商业停车需求 严格限制上班等刚性需求 加强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 一类区 小汽车适度控制 拥有水平0 58 0 66辆 户 实施停车控制 重点解决基本车位需求 提高住宅和公建配建标准 适度满足车辆使用需求 提高停车收费标准 鼓励社会投资停车场建设 二类区 小汽车有序引导 拥有水平0 70 0 82辆 户 实施停车引导 执行高标准的配建指标 以配建为主提供停车供给 满足车辆拥有需求 适度调节车辆使用水平 辅以公共停车场建设 在二环边缘结合轨道交通站点规划建设换乘停车场 停车规划 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 二环内规划145处公共停车场 共2万个停车泊位 停车规划 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及枢纽布局 规划P R停车场25处 泊位6500个 其中 1号线 4处 2号线 5处 3号线 5处 4号线 3处 5号线 4处 8号线 2处 10号线 2处 停车换乘设施规划 停车规划 交通体系外环 利用高速路剥离大区域过境交通 中环 利用干线公路支撑主要城镇发展 内环 利用环湖大道形成慢行内环 服务旅游和环湖休闲 通过连接线联系沿途主要乡镇 规划目标构建生态低碳 适 居 宜 游 特色环巢湖生态交通体系 环巢湖交通体系规划 夏阁镇 合芜高速 六宣高速 北沿江高速 京台高速 内环 中环 外环 依托各重点乡镇和主要景点形成三级旅游服务集散中心体系 旅游服务集散中心 环巢湖交通体系规划 旅游服务集散一级中心 旅游服务集散二级中心 旅游服务集散三级中心 万达旅游城服务中心 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服务中心 施口旅游服务中心 中庙旅游服务中心 黄麓旅游服务中心 烔炀旅游服务中心 中垾旅游服务中心 巢湖市旅游服务中心 散兵旅游服务中心 槐林旅游服务中心 兆河口旅游服务中心 盛桥旅游服务中心 白山旅游服务中心 三河旅游服务中心 袁家山旅游服务中心 荷花台旅游服务中心 蒋口河旅游服务中心 牛角大圩旅游服务中心 高林咀旅游服务中心 中垾 烔炀旅游服务中心的名称 位置请对调散兵旅游服务中心建议提升为二级中心 旅游公交 环巢湖交通体系规划 合肥市区公交系统应充分考虑环巢湖的交通联系 在现有的环巢湖北岸旅游公交基础上 加强巢湖南岸的公交联系 建议增加5条旅游公交线路 合肥 中庙合肥 槐林槐林 巢湖中庙 巢湖合肥 三河古镇新增3条交通集散中心与服务集散中心的旅游公交线路 重要乡镇与环湖大道联系 环巢湖交通体系规划 加巢北产业新城与合肥主城区的交通联系 适当考虑高林与无为 烔炀与长临河 坝镇往南方向的联系道路 4 近期建设计划 近期建设规划 强力推进以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 高等级公路 航道港口和综合枢纽为重点的枢纽畅达工程建设 大幅度提升合肥与区域的开放联系度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地位 快速推进以城市轨道 市域铁路 公交优先通道和公交换乘枢纽为重点的公交优先工程建设 及早打下高效率 高品质 高适应性的一体化公交都市的基础 引领城市布局优化 引导交通结构优化 继续推进以城市道路 步行与自行车设施 停车设施 环巢湖交通体系为重点的品质提升工程建设 形成通勤 生活出行的便捷舒适 安全宜人的城市交通环境 实现精明增长 精细化建设和管理 近期建设目标 芜铜铁路 宁西铁路 合九铁路 淮南铁路 水蚌铁路 阜淮铁路 宁芜铁路 皖赣铁路 沪汉蓉高铁 京九铁路 合蚌连高铁 合福高铁 商合杭高铁 商合杭高铁 京沪高铁 京沪铁路 阜六铁路 安六铁路 京九高铁 宁安城际 蚌宁城际 扬马城际 合宣芜城际 郑合高铁 沪汉蓉高铁 合宁高铁 合安九高铁 北沿江铁路 近期建设规划 强力推进9条铁路建设 形成 5高铁4普铁1快线 的总体格局 优化铁路线路布置 减少货运铁路对城市的负面影响 开工建设货运外绕线 加强主城与机场快速联系 开工建设机场快线 结合国家铁路网建设 进一步完善合肥的高速铁路网 开工建设商合杭高铁 续建合福高铁 结合国家铁路网建设 进一步完善合肥的高速铁路网 开工建设合安九高铁 加密合宁铁路通道 提升铁路时速 开工建设合宁高铁 核实 续建庐铜铁路 郑合高铁 续建合福高铁 商合杭高铁 庐铜铁路开工建设合安九高铁 合宁高铁 合武高铁 合郑高铁 机场快线和货运外绕线 合武高铁 开工建设郑合高铁 开工建设合武高铁 沪陕高速 济广高速 合宁高速 京台高速 长深高速 合芜高速 沪汉高速 合安高速 合蚌高速 S17 合蚌高速 滁新高速 S12 宁洛高速 宁芜高速 沪渝高速 马滁高速 淮扬高速 德上高速 沪陕高速 合铜高速 马巢高速 沿江高速 宁丹高速 宁宣高速 宁杭高速 芜太高速 S243 宁常高速 沪宁高速 宁镇高速 沪陕高速 宁盐高速 沪渝高速 建设五条高速公路 德上高速淮扬高速沪汉高速沪陕高速 原合宁二通道 西绕越高速 六宣高速一期 已建高速公路 近期建设高速 落实国家高速公路 是合肥与三东 河南 江西的重要联系通道 打通合肥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