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九年级文科综合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不全).doc_第1页
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九年级文科综合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不全).doc_第2页
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九年级文科综合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不全).doc_第3页
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九年级文科综合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不全).doc_第4页
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九年级文科综合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不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随州市洛阳镇2013届九年级文科综合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不全)(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30分)【提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ca:40,fe:56,na:23第1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l10小题生物,102分=20分;1118小题化学,82分=16分;l926小题物理,83分=24分) 1、构成植物体的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具有类似功能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 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2、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管的是( )3、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是因为( )a、植株非常矮小,容易死亡。b、有假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有毒物质c、叶片只有一层细胞组成,毒气易侵入d、有输导组织,有毒物质容易扩散4、用绿豆发豆芽,一千克的绿豆可长出45千克绿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含量( )a、增多 b、减少 c、不变 d、a、b、c都不对5、将浸泡过的玉米种子纵切,在剖面上滴加碘液,看到的现象是( )a、胚变成蓝色 b、子叶变成蓝色 c、胚乳变成蓝色 d、 种子变成蓝色6、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 )a、温度降低,可以减少病虫害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可以减弱,有机物消耗少。c、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d、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散失的少。7、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公式,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 )叶绿体光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a、有光和无光时都能进行b、把简单的有机物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d、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8、西瓜里都有许多种子,是因为 ( )a、卵细胞与许多精子受精 b、胚珠里有许多卵细胞 c、子房里有许多胚珠 d、雌蕊里有许多子房9、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来实现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10、右图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a分解有机物 b.消耗氧气 c.释放能量 d.消耗二氧化碳1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13、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14、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微粒之间有间隔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fe+ 3o2 点燃 2fe2o3 b、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c、zn +hclzncl2+h2 d、h2so4 + naohnaso4+h2o16、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取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r2o7x 2cro3na2so4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s b、h2so3 c、h2so4 d、so21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0m2020反应后的质量(g)2待测3226对于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18、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巨匠与贡献b、化学用语与意义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拉瓦锡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创立原子论和分子学说2h表示两个氢原子3h2o表示3个水分子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物质与微粒构成d、物质与分类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氧 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空气、自来水常见的混合物氧气、铁常见的单质水、二氧化碳常见的氧化物19、一个小朋友在玩耍时,不小心把手臂伸进了瓷坛,瓷坛外形如图所示。谁知坛口太小,伸进去却拔不出来,急得大哭。小明见此情形急中生智,安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他的方法是( )a、把瓷坛打破 b、把手臂硬拉出来c、顺着手臂倒肥皂水 d、把小孩突然抱起,利用惯性让瓷坛脱落20、一气球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上脱落一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仍以原来的速度匀速上升 d、不再受力,无法确定21、如图所示,每个滑轮重2n,物体g1重100n,物体g2重10n。当g1不加外力时,g2恰好能匀速下降;若在g1上加水平向左的拉力(如图)时,恰好能让g1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为 ( )a、6n b、12n c、10n d、8n22、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滑轮自重20n其下端挂重280n的物体g,杠杆可绕水平轴无摩托车擦转动,绳和杠杆重力都有忽略不计,杠杆上标度间的距离相等。要在图示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 )a 200n b 250n c 300n d 400n图523、密闭的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桌面上,如图5,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对桌面的压力为f2;若将它倒放在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对桌面的压力为,则( )a p1 b p2 c f1= d f224、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所受的总阻力为f,人重和伞重分别为:g人和g伞,它们的关系是( ) a、g人+ g伞f b、g伞fg人c、f +g人g伞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5、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人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26、如图8,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廉洁中正确的是( )a、a点的压强最大 酒精 水b、b点的压强最大c、c点的压强最大d、d点的压强最大, 第卷 非选择题(共90分)物理部分二、填空作图题(19分)27、图9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cm。28、如图10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发生改变29、如图11:地上放着一块砖。移去阴影部分,砖对地面的压力将 ,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如图12所示,小明用自制的重锤线来检查宣传画是否挂正的情景,他的画 (选填“是”或“不是”)正的,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31、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容积是l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 l0kg/m,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_,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_。32、如图14所示,物体重为100n,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 (不计滑轮重及滑轮间的摩擦) ,则拉力f为_n,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_m,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为_n。 33、如图15所示是右侧带书柜的办公桌, 我们可以把它抽象成一个“杠杆”。现在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这张办公桌的一端稍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力f和这个力的力臂l,并用“o”标明这个“杠杆”的支点。34、如图16:一物体静止在一斜面上,画出该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三、实验探究(14分)35、小明同学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此时他应向_(填“左”或“右” )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称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240g; 把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_ _g;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10cm; 计算出牛奶的密度牛奶 = _ _g/ cm。 (2)小明同学很聪明,他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水)、杯子和笔的情况下,能测出牛奶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用天平称出空杯子的质量m0; 往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对杯子作标记,用天平称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1; 将水倒掉并擦干杯子,再向杯中倒牛奶至_处,用天平称出牛奶和杯的总质量m2; 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牛奶=_36、(4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班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与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的大小 物体运动的速度三个因素有关。(1)为了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运动,再根据 就能得出弹簧测力计测出的拉力等于摩擦力。(2)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滑动摩擦力与滑块运动的速度有关,与同学交流时,她再次重复了她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她的错误: 。(3)有些同学还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请你从以下器材中选出三个器材,利用这些器材能对此猜想进行检验。器材: a、小车 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 c、带钩的长方体木块 d、表面平整的长木板 e、几条毛巾 f、直尺 g、弹簧测力计 h、硬纸板你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是(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 。37、小亮利用轻质木条和透明塑料桶等器材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测量密度的秤。只要把一定(同样多)体积的待测液体倒入小桶中,就能通过移动秤砣的位置,从木条的刻度读出液体的密度值(a、b、c处均标的是密度值)。(1)该装置的设计中主要利用的物理知识是_。(2)若木条上a、b、c三处中有一点是零刻度,应该是_点,且c处的值比b处的值_。(3)若让秤砣的位置保持不变,仍可用该秤测量液体的密度,则应把刻度标在塑料桶壁上,该刻度 _ (上/下)边的数值大;根据小桶的形状,则所标的的刻度是_ (均匀/不均匀)。 四、计算题。(13分)38、如图20所示的杠杆,铁球重40n,力f作用在杠杆的b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并求出力f是多大?39、(8分)玻璃杯里有一定质量的酒精,酒精的深度为10cm,酒精重2.4n,已知玻璃杯重0.6n,杯底面积为20cm2(不考虑杯壁厚度),求:(1)杯底所受的压强和压力(4分);(2)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大?(4分)(g 取10 n/kg,酒精密度=0.8103kg /m3)化学部分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40、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16288(1) 的微粒符号_; (2)约占空气总体积78%的物质_;xx钙片药品规格每片含caco3 0.625g用法用量 每天2次,每次一片(3)2个二氧化硫分子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41、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右图是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如果按用量服用,则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_ _克。 42、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1)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它由四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请你根据氮气的性质写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 ;(3)生石灰(cao)和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常用的干燥剂。生石灰和二氧化硅都属于 (填序号);单质 混合物 氧化物(4)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1.4 g,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 g。43、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淡水资源日趋紧张。(1)右图是童童同学三月份为班级板报绘制的一幅画,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2)请你再写出一种符合画面主题的具体做法 。(3)长期饮用硬水危害人体健康,在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_的方法来软化硬水。44、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no)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六、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4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装置(填装置代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有下列主要操作步骤:装入药品并固定装置;用酒精灯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熄灭酒精灯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46、下面是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的性质实验”的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探究内容:(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用了铁架台、酒精灯、垫木块、 、棉花、单孔塞、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高锰酸钾等仪器和药品;该反应的原理是(填化学方程式)_。(2)在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 。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3)在d操作中倾倒液体,振荡后的现象是_ _(4)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4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 ;小李的实验: 。【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