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社会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社会学/sociology学时:48 学分:3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开课学期:2014-2015第一学期开课部门:政法学院先修课程:无考核要求:闭卷考试适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冯刚主编,社会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社会学概论不仅仅是整个社会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入门课程,它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管理类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一方面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社会学独特的知识体系、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参照对比和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了解社会学分析问题的视角,掌握关于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的基本理论,了解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培养学生认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1什么是社会学42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53社会的构成34文化的结构与功能45人的社会化66社会互动47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68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69社区410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211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4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课程,有些理论可能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有些难以理解,教学中应尽量结合现实,没讲一个理论都能举些例子,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产生对社会学的浓厚兴趣。五、教学内容第一章 概论1基本内容主要是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特征、发展简史和功能,认识学习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意义,掌握社会学与其它相近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阅相关资料,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初步而清晰的了解。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如何理解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难点是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分析其与哲学、历史的区别和联系。4.教学建议 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课程,不能急于讲高深的理论,要理论联系社会现实,深入浅出地讲解社会学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1基本内容 主要了解社会学的发展历程,熟悉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主要理论观点,社会学主流的学派的发展及其观点,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等。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阅相关资料,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学术流派有清晰的了解。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社会学产生的条件,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等人的理论观点。难点是分清各个理论流派的理论。4.教学建议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课程,不能急于讲高深的理论,要理论联系社会现实,深入浅出地讲解社会学的理论知识,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第三章 社会的构成1.基本内容了解社会的含义,社会运行的规律。掌握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儿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社会具有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阅相关资料,对社会的概念、社会的结构、社会的发展有初步而清晰的了解。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社会具有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难点是运用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满足需要的原则,评价社会运行的良性、中性、恶性的三种状态。4.教学建议 建议学生多读社会学的著作,增进个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四章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1.基本内容文化的概念及文化的主要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等,分析的结构、功能、作用。2.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文化的概念、文化的构成及文化的功能。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是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难点是掌握文化的主要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与反文化、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等。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1基本内容人的社会化的概念、条件、过程、机制和基本内容及作用。运用社会化分析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2.教学基本要求 重点掌握的章节,学会运用本章所学的社会化的理论分析社会现实情况,提高个人情商。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讲述是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等五种类型。难点是理解在众多社会条件中,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最大、最为重要的集中社会化机制,各自履行着不同的社会化功能。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为主,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第六章 社会互动1基本内容掌握人的社会互动的概念、目情景和过程;社会互动的维度和类型。运用社会互动理论分析集合行为。2.教学基本要求重点掌握社会互动的类型,社会互动的理论及集合行为的分析。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介绍互动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七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1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人社会群体的概念、结果和作用过程;社会群体的类型及特征。运用社会群体理论分析一些社会行为。2.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除了掌握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主要群体类型、还要学会用理论解释具体的案例。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社会群体即使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他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难点如何理解是社会群体内部因其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了一定的结构模式。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基本内容考察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是分析宏观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分层现象的研究有两大理论传统进行系统的把握。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结合我国当前的两大社会转变过程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和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轨,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结构的状况和变化。理解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整合和社会运行具有积极的协调作用。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社会阶层的构成要素、我国阶层的划分标准分类;难点社会学的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我国的社会分层。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并进行课堂案例分析和社会调查与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九章 社区1基本内容理解“地域社会”的含义,理解“社区”与“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发展理论对于我们当前的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宏观知道意义,而具体的城市化的道路则应根据各国国情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探索。2.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进行社区调研,研究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社区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教学重点难点考察社会的协调功能;分析社区互动与协调、虚拟社区的特征。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和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第十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基本内容要是了解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的内涵、原因及其特征;了解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流派;2.教学基本要求认识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脉络,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及特征。3.教学重点难点社会变迁的内涵和原因。社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类型。现代化理论及其比较。迟发展效应与后发优势。中国现代化历程及其特点。4.教学建议 理论讲授与课堂互动相结合。第十一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1基本内容主要是了解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的内涵、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认识社会问题的后果及其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