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万和实验学校高中语文学案 赤壁赋(1)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湖南省万和实验学校高中语文学案 赤壁赋(1)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湖南省万和实验学校高中语文学案 赤壁赋(1)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湖南省万和实验学校高中语文学案 赤壁赋(1)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必修二学案 赤壁赋(1)学习目标1、了解“赋”的特点,了解苏轼的赋的风格。2、理解本文情、景、理浑然一体的特色3、体会作者深刻的哲思内涵,了解作者儒道兼济的复杂思想。学习重点1、通过主客问答,了解苏东坡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2、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由乐悲喜的变化过程。学习难点课文第五段的阐述哲理,特别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预习案)1. 注音壬戌( ) 举酒属( )客 歌窈窕( )之章 冯( )虚御风 桂棹( ) 倚歌而和( )之 愀( )然 舳舻( ) 山川相缪( ) 酾( )酒 横槊( ) 渔樵( ) 江渚( ) 匏( )樽 蜉蝣( ) 扁( )舟 扣舷( ) 狼藉( ) 枕藉( ) 嫠( )妇 是造物者无尽藏( )2、朗读课文3、翻译课文,重点翻译加横线的词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第二课时(探讨案)一、学习第一段:讨论:(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二、学习第二段思考:(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三、学习第三段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2)“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四、学习第四段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五、学习第五段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