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过关训练:专题七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2.1922年俄国农民契可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 ( ) a增加税额 b处以罚款 c限量交易 d放任自由3.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4.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俄国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俄 ( )a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5.关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经济发展战咯上,重点发展国防工业员 b.农业方面采取集体经营来发展生产c.是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允许私营经济存在 d.是出于战争需要而采取的政策6.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7.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abcd8.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继续遭到破坏,主要是因为 ( )a盲目崇拜斯大林 b学术界的批判运动c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9.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初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一致的表现在于 ( )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集中全国财力,进行经济建设c重视科技革命的作用 d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10苏联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所采取的手段是 a行政 b自愿 c法律 d兼并1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12.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有 都是为了消除生产不足 都是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都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都为后来历史发展提供了借鉴a b c d13.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说都是a实行计划经济 b变革社会制度 c改变上层建筑 d局部调整生产关系14、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国家对经济进行间接管理 排斥市场调节 经济管理中采用行政手段a、 b、 c、 d、15.关于苏联解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发表 b解体的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c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d社会主义运动因此遭受重大挫折 16在1923年,某外国旅游团到苏俄参观,可以看到的景象是 a苏俄人民为打败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纷纷参军 b苏联人民热情介绍工业化的重大成果 c苏联人民自愿作向导,带领他们参观集体农庄 d苏联人民从商店中可以自由购买商品17.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18.20世纪20一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问题。其中最根本性的问题是 a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c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 d.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19“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出现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个人品德问题 b小生产经济和农民的传统意识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舆论的宣传与吹捧20“斯大林模式”中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的做法是 a运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b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 c制定无所不包的指令性计划 d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 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面两图: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1933年美国国会拨款75亿美元建造的田纳西州水利工程 请回答: (1)分别简述两国修建上述工程的背景。 (2)两国工程修建的目的有何不同? (3)两大工程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 列宁逝世以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20世纪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 争论领域 布哈林 斯大林关于农业 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 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关于工业化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危机 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年代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群众消费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通过进行阶级斗争推动经济建设请回答:(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布哈林和斯大林的观点哪一个更有利于苏联社会长久发展?为什么?(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其特征是什么?斯大林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3)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前进动力问题对中国是否有影响?表现是什么?三、问答题23.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23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公斤),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4l普特。试分析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和历史意义。24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有着三个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消防常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思想精神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福建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预防接种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筑“钢筋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医技人员三基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医院消毒试题(附答案)
- 北京汽修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施工员之装修施工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酒店布草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标准)供暖采暖协议书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至2030中国非标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生爱粮节粮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2025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公需真题卷及答案
- 2025-2026(一)秋季第一学期德育活动安排表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 2023年烟台蓝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场开荒保洁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