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一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一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一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一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一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准确理解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学习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2、训练学生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品悟、分析文章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教学难点】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教学方法、手段】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多媒体【知识链接】一、关于作者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现代作家、翻译家。浙江余杭县人。1915年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求学期间开始写作。1923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编辑刊物。1949年去台湾。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还独立译有莎士比亚全集,晚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课文选自他的槐园梦忆(1974)。二、关于梁任公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政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文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三、了解背景 1922年3月,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本文即是梁实秋对这次演讲的记述。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把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于叙述描写之中。 【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戊(w)戌(x) 叱咤(zh) 莅(l)临 迥(jing)异 箜(kng)篌(hu) 精悍(hn) 激亢(kng) 屏息以待(bng)酣(hn)畅 蓟(j)北 弥漫(m) 拭泪(sh)2、解释下列词语:叱咤风云: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痛哭流涕:涕:眼泪。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左右顾盼:(1)有犹豫的意思;(2)东张西望;贬义;(3)褒义,很精神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课堂探究】一、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第一部分:(1、2段) 总括梁任公演讲的背景及特点。第二部分:(39段) 描写梁任公先生演讲的情形。第三部分:(10段) 交待文章的写作缘由并点出梁任公作为学者的特点。二、解读文本,品析形象。探究点一: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不少显宦及叱咤风云的人和都没有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梁启起先生的这次演讲却让作者多年后还记得清清楚楚,并“笔而记之”?引导学生讨论,初步归纳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外貌独特: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穿着肥大的长袍;气质非凡:步履稳健,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开场白独特:声音沉着有力,宏亮而激亢。演讲精彩:博闻强记,旁征博引,表情丰富。 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记叙任公先生的演讲的?展现了任公先生怎样的形象?(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7练习一,养成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读书习惯)分析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1)找出文中对应的段落;(2)筛选关键词句;(3)归纳概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出 场肖 像稳健潇洒开场白语言、神态谦逊自负、风趣讲演中间(背诵到酣畅处;讲到紧张处)动作、神态才学渊博富有个性讲完时神 态认真投入探究点二:课文除了描写梁任公的肖像风度,背诵时的神情举止外,为什么还记下了作者自己的感受、评论?找出这些内容,感受其作用。1、语句:第1段:“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第2段:“但是读他这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第3段:“ 我记得清清楚楚”第4段:“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第6段:“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第7段:“他敲头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第8段:“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第9段:“听过这演讲的人不知要强烈多少倍!”第10段:“有学问求之当世能有几人?”2、作用:在叙事中插入作者的感受、评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从侧面衬托了梁先生的演讲之生动,给人印象之深刻,对人影响之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景仰及赞美之情。【课内检测】1、下文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b ) a、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 b、在涨价的中草药产业链的两端,上游的药农和下游的中药制药企业都不是这次涨价的主要受益者,恰恰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渠道中间商在其中起到了翻云覆雨的作用。 c、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d、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解析】“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用在此处不妥,应改为“推波助澜”( 推动水波,助长大浪,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发展)。 2、品析下列加点的词。(1)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还是有一点喽!” 【赏析】句子三个动词“扫”“翻”“点”,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了梁任公的大学者风范:谦逊、自负、诙谐。“扫”字突出其平易近人,“翻”字写出其思考状,“点”写其他对自己的肯定。这三个动作,也深深地吸引住了台下的学子。 (2)他真是手之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