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贵州省遵义四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遵义四中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版1、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老子和孟子都是我国春战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2、“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相同的规律规律是可以改变和创造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a. b. c. d.3、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荧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4、莫言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该是多样的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 b. c. d.5、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我们高兴时,仿佛骄阳在笑,青松在招手;悲伤时,有觉得雨如泪,风如烟。“移情”的说法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c.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d.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6、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下列各项能够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 饮水思源 b.望梅止渴 c.调虎离山 d.狐假虎威7、 以前人们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 )a. 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b. 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8、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实现了我国探月计划三步走中的第二步“落月”,这说明了( )a. 实践具有能动性b. 实践具有自觉选择性c. 认识具有反复性d. 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9、 “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一致的是( )a.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d. “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10、 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吧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 b. c. d.11、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木板组成,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事实说明(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b木板的长短和木桶的容积是因果联系c部分制约着整体d整体由部分组成的12、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科学成就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质就是事物各个量的和 b.有量变就有质变c.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13、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似的是(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a. b. c. d.14、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表现形式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金华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 b c d15、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发展的实质的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a b c d16、 对中学生来讲,培养完美的人格、升华高尚的人品,需要“生活从叠被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学习从习惯抓起”,这是因为( )a. 物质决定意识,精神境界的高低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好坏b.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日积月累方能养成高尚品格c. 联系是普遍的,高尚品格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d.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经历艰难困苦难成大气17、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都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这表明( )a. 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c.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d.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18、拉普拉斯假定认为: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定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那么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按照这种假定,宇宙中全部未来的事件都严格地取决于全部过去的事件,事件出现的不确定性或偶然性消失了,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应是力学的性质。这一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9、 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 )a. 哲学是世界观的总和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哲学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d.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围绕探索和回答三大基本问题展开,这三大问题分别是(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a. b. c. d.二、主观题(共计40分)21、材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界生产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黄化:荒漠化-生产资源枯竭贫困化是一种循环,绿化:环境美化生态资源富足-小康化也是一种循环。 阅读材料,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循环的原因是什么。(8分) (2)根据第一问的结论,谈谈材料对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哲学启示?(8分) 22、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14分) 23、如今,通过互联网人们几乎可以购买到任何消费品,可以说网上购物早已成了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网上购买高档消费品,对国内消费者而言还是个新鲜事儿,随着近年来多家奢侈品企业纷纷涉足网购,高档消费品和网络这两个承载现代生活理念的事物走到了一起。但高档消费品网购还存在许多硬伤,如顾客信任度问题。高档消费品网购作为一种新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和完善。(10分)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汽车网购的认识。遵义四中2016届高二上半期考试政治试卷答 案dcacb bcacc cddba bdbdd21、(1)原因:是否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否遵循了客观规律。黄化的循环没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没有遵循客观规律,绿化的循环是人们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意识,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结果。(8分) (2)启示: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使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4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客观规律办事。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4分)22、 答:(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2)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5)正确地认识指导人们有效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