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4页
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匀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历史开学质检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2“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根据以上材料,作者认同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宗法制3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这表明大一统源于()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 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4据史书记载,官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文中处缺失的官员身份应是()a御史大夫 b刑部尚书 c平章政事 d军机大臣5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举权b 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 察举制的弊端d 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6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袆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袆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袆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袆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袆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7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知县”,这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知”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8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且重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9能反映战国时期新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a、各诸侯国的变法 b、封建城市的兴起c、设郡县 d、除井田,民得买卖10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唯一模式以家庭为生活、生产单位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a、 b、c、 d、11.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1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13. 古罗马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写道:“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材料反映出()a当时中国与罗马有直接贸易往来 b苏州是当时著名丝织业中心c中国的丝织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当时罗马朝廷生活奢侈腐化14.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15.下列是唐末至明初我国年铁产量统计表。它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唐元和初年北宋治平年间南宋初年元朝中统四年明朝永乐初年207万斤824.1万斤2 162 144斤5 844 000斤19 575 026斤a.冶铁产量的日趋增长b.冶铁水平领先于世界c.冶铁业技术不断提高d.政府重视冶铁业发展16.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17.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应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18.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19.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这种观点的是()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20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1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符合这一表述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夫之22.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23.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24.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族名士崇尚无关国计民生的清谈,影响一代风气。人们痛陈其害:“ 何晏、王弼之罪,深于桀、纣。”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最接近习近平主席的是 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d明末清初经世致用25.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王羲之兰亭序 b柳公权玄秘塔碑 c怀素自叙贴 d颜真卿祭侄文稿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26分)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制度为重要内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制的主要特点,并根据其运作程序概括这一制度的作用。(14分)材料三 “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 (明)于慎行读史漫录明成祖“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中朝、明代阁臣、清朝军机大臣,他们的职权有何差异?(9分)其职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3分)27. (24分)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通过户籍或其他制度的实施来加强对民众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清代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创立时既管理军国大政又有监督和任免大汗的权力。顺治、康熙、雍正几代帝王采取措施逐步对八旗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顺治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上三旗由皇帝自将,实力不断扩充,下五旗驻防各地康熙不启用与各旗有关涉的宗室诸王、贝勒重操旗务,而是任命亲贵皇子主持同色三旗旗务雍正专派监察八旗御史,各旗互查,鼓励官员及旗下人大胆地揭发讦告摘编自徐凯清代八旗制度的变革与皇权集中(1)根据材料一,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强化八旗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体现了该时期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10分)都匀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历史开学质检试题答 案15 bbbac 610 aacdb1115 acccc 1620 dbbab2125 bcbdc1b 本题考查的宗法制度的理解。从材料的的描述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制度”是指宗法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宗法制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宗法制度形成了等级森严的贵族政治;宗法制度主要为了解决在权力、财产等方面的继承问题,不是解决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稳定了统治秩序。2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材料中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在材料中柳宗元首先指出能让有才能者脱颖而出,居上位掌握管理天下之权,这是治理社会最好的方法。而分封制下社会的管理者是因血缘而世袭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并不能保证继承者的素质才能,并且在分封制之下,许多有才能者也会因血缘关系而被排除在社会管理层之外。这段材料主要分析了分封制下的弊端。3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题干中的大一统理论“尊王”、“内华夏”、“崇礼”与西周、春秋以来的史实密切相关。 4 a“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即掌管群臣奏章,监察百官,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所以该题答案为a。5 c 由“推举六名孝廉”可知是汉朝的察举制,“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说明了其的一些弊端,为此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6a7a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知州”、“知县” 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的信息可知a项符合题意; 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地方行致的控制,故项错误。8c 试题分析: a不对,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的是皇帝;b不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d不对,“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可见并没有说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因此只能选c.9 d10 b11. a12.c13.c14.c 本题 以明朝张翰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明朝时期经济政策的主张和材料分析、综合应用的能力。解答本题 关键在于把握明朝时期经济特征和材料信息,经济特征是商品经济活跃,材料突出农末业适均,强调比例适当。a项与作者主张相反;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15. c解析:自唐朝末年至明朝初年,我国年铁产量的增长,反映了冶铁业技术的日益提高,故c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现象”的范畴,b、d两项从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16. d17. b18.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在用乐器时的等级,体现了古代礼乐制度。根据所学可知,主张遵从“礼”的思想家是孔子,他提出“克己复礼”。因此b正确。19.a材料中提到了“美”、“恶”、“善”、“不善”、“有”、“无”、“难”、“易”四组对立的概念,并讲到了对立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与道家老子的观点一致。 20b 春秋战国时期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维护君主专制,为君主争霸出谋划策的学派是法家。所以答案选b。21 b22.c 材料大意:对于国是的决策,应该是出于“群心”,即匹夫匹妇之言也应该考虑。统治阶级不能因“匹夫匹妇”地位卑贱而予以否定,也就是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尊重民意。材料只是谈尊重民众意愿,并没有否定君主制,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通过法律治理国家,故排除b项。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明朝灭亡时,君主立宪还未产生,故排除d项。23.b 材料的意思是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低贵贱的区别。老百姓并不卑下,自有其尊贵的地方;王侯贵族并不高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