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思想新探 冉永平杨青 提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英语已由外语 EFL 转变为通用语 ELF 不同于英语作为外语的交际范式 及语用特征相应出现 这引发了对于语用能力思想及其研究的新思考 本文首先从历时角度考察语用能力观 的演进和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变化 然后重点分析英语通用语背景下的交叉语用能力及语用能力 的复合性特征 意在揭示以英语本族语为参照的语用能力观不适用于多元化的通用语环境 呼吁重新审视新 时期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思想及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英语通用语 语用能力 交叉文化语用能力 新思想 Abstract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English has become a lingua franca ELF rather than mere ly a foreign language EFL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different interactional paradigms and pragmatic features have therefore appeared in use which helps us reconsider pragmatic competence This paper first surveys the dia chronic perspectives on pragmatic competence summarizes it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ntercul tural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its multidimensional features in ELF settings with the purpose of disclosing the inad equacy of traditional EFL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calling for the reconceptualization of ELF pragmatic competence thus providing insights for English teach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 Key words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pragmatic competence intercultural pragmatic competence reconceptual ization 中图分类号 H319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5112 2015 05 0010 08 1 引言 随着政治 经济 技术 文化等信息交流的日益全球化与国际化 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 有别于英语本族语 English as a native language ENL 和英 语作为外语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的诸多语言语用 社交语用现象及语用特征在 交际中形成发展 多元并存与多元融合的语用态势日趋明显 由此针对二语语用能力内涵 交 叉文化语境下的语用能力新论 如 Kecskes 2013 2014 等开始出现 在新时期背景下 我们 有必要重新思考语用能力及其相关研究 从而为二语或外语教学 学习 测试等提供新的研究 视角和路径参考 英语已成为来自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思想的语言媒介 这种交流互动多发生 在英语非本族语者之间 Jenkins 2007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 一直坚持以标准英语 standard English 为教学标准的语言学家 Quirk 1985 6 就已经注意到全球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Quirk 等虽然主张英语学习应该遵循标准的英语规范与使用变体 但也认为随着英语使用的全 01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危机语境下媒体话语的语用研究 编号 15BYY045 的部分成果 并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 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的资助 特此致谢 本文由赤峰学院学报提供 球化 为迎合单向的英语本族语标准而设定的学习目标不能满足交际需求 其实 使用英语的 非本族语者在数量上已远超本族语者 正是因为英语使用者的多元语言文化背景 交际中出 现了各种英语用法与变体 甚至产生了争议性的语言范式 再者 英语使用者也会根据临时性 的语境需求 构建一些不同于英语本族语却能被交际双方认同与接受的语用表达 社交语用范 式等 Jenkins 2007 Seidlhofer 2011 Kecskes 2013 在英语使用的新语境下 传统的英语单语 monolingual 使用模式逐渐转向多语 multilin gual 及多文化 multicultural 相融与并存的复合范式 致使交际方式 语用规约 语境制约因素 等呈现出新的语用特征 近年来 英语研究也越来越关注英语通用语范式下的语言使用和语 用特征 Seidlhofer 2009 2011 那么 英语交际是否应完全遵循英语本族语的语用规范及语 用规约 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涉及语用能力的内涵 不仅给语用学 跨文化研究领域等带来了新 议题 也给外语学习 外语教学 外语能力测试等提出了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此 本文重点 探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语用能力思想的新发展 2 语用能力思想的演进 语用能力表现为交际者如何利用特定的语境线索 得体地使用语言或推导语境信息实现 成功交际 随着英语通用语语境的变化与交际主体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多元化 英语语用能力 的形式与内涵不断发展 并促成新的探索维度 早期的语用能力思想可追溯至 Chomsky 1965 提出的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 与 语言行为 linguistic performance 两个概念 前者指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知识或内在语法 后者 指在具体交际语境下的语言使用 在 Chomsky 看来 语言能力主要指某种语言的语法知识 语 言使用的社会因素被排除在语言研究范围之外 后来他也承认语言使用的意图问题 提出了 语用能力 pragmatic competence 概念 即 了解语言如何与其使用的情景相关联的能力 Chomsky 1980 225 并主张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分离 针对 Chomsky 的语言能力观 人类语言学家 Hymes 1972 提出了交际能力观 communica tive competence 他认为 除了语法规则之外 人们还需具备在真实语言环境下的社会交往中 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这就是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语用思想 20 世纪 80 年代初 Canale Swain 1980 继而提出了涉及语法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 策略能力等的交际能力思想 其中社会 语言能力包含语用能力 指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及所表意义的恰当性 冉永平 2006 48 之后 Canale 1983 又增加了语篇能力 20 世纪 90 年代初 Bachman 1990 提出的交际能力观突显了语用能力的重要性 并把语 用能力细分为施为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 前者指有关言语行为的知识及实施交际行为的能力 后者指根据语境条件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包括言语行为能力和策略能力 冉永平 2006 48 Bachman 的交际能力观体现了社会语境 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 调和了 Chomsky 的语言能力观和 Hymes 的交际能力观 此外 英国学者 Thomas 1983 认为语 用能力包括语用语言能力 pragma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社交语用能力 sociopragmatic compe tence 前者主要指依附语法能力 是参照相关语言资源传递与理解话语信息的能力 后者指 依附语言资源之外的语用信息 如距离 权势 身份 文化差异等社会文化资源进行语言交际的 能力 上述语用能力思想对跨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 外语学习等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11 延边医学投稿 引发了从基于结构主义的语法教学向交际教学法的革新转变 我国著名学者李筱菊在探索适 合中国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英语教学法与编著交际英语系列教程时 参照语用能力思想 也提出 了有针对性的交际能力观 Li 1984 即把语用能力作为独立的能力成分划分出来 与语言能 力 语篇能力一起共同组成交际能力 她认为交际能力不等同于知识 包括语言知识 技能以及 施为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 社会文化知识等 强调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 相互激活与 催化 3 英语通用语视角下的交叉文化语用能力 交际能力观 尤其是语用能力观的提出与发展引起了外语教学 二语习得等研究领域对语 用能力思想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不仅应该重视目标语的语音 词汇 语法等语言知 识 还应关注目标语使用的适切性和语用差异 针对跨语言跨文化语境下的语言交际 不少学 者提出了 入乡随俗 的语用思想 转引自 Kecskes 2013 17 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如 何遵照本土化的社会文化规约 强调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的语言使用异同 特别是其语用语言 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 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外语教学与学习的跨文化语用能力 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competence 研究 Thomas 1983 这是早期的语用能力主张及其对外语教学与学习 产生的影响 从语用的角度来看 跨文化语言交际存在较多的冲突现象 因而容易出现交际的语用失误 Thomas 1983 Boxer 2002 为此 如何避免跨文化交际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和交叉 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出现的各种信息冲突 成为语用能力研究的重要内 容 这方面研究考察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与吸收以及母语文化向目标语文化的顺同 assimila tion 交叉文化交际能力就是 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进行有效 得体互动交际的 知识 动机和技巧 Wiseman 2003 192 有效性和得体性是衡量交叉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标 准 在 20 世纪 80 年代 学者们围绕语用学与二语习得之间的交叉问题 开展了语际语语用能 力探索 ose Kasper 2001 Kasper ose 2002 针对学习者目标语语用规约的习得和使 用以及语际语语用能力的发展 有关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 如 Kasper ose 2002 语用能力 测试 如 Liu 2007 语用教学效果 如 Taguchi 2009 语用能力可教性或科学性 如 LoCastro 2011 等的研究大量涌现 根据语际语语用研究 二语学习者从母语到目标语的习得过程中 出现的语际语系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连续体 目标语语用能力的发展阶段对应连续体上的某 一点 偏离目标语语用能力的表现被视作 错误 或 语用失误 其中语用负迁移导致的石化 现象成为语际语语用研究的焦点 Selinker 1972 相对于跨文化语用能力研究 语际语语用研究更多是从认知心理的视角探究学习者的语 用能力习得与发展 然而 越来越多的学者 甚至二语习得研究者也对语际语研究提出了异议 如 Lantolf 2000 Lantolf Thorne 2006 Kachru 1994 批评了语际语语用研究的 单语化偏 向 monolingual bias 指出不同阶段的习得研究忽略了双语或多语使用者对语言资源的有效 利用以及语言互动中的社会语境因素处理 Firth Wagner 1997 也指出 语言习得研究对社 会文化因素重视不足 并且将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进行二分对立的固化思想存在缺陷 为 此 语际语语用研究试图整合认知心理和社会文化视角 以期更为科学地解释语用能力的习得 与发展 这表明语际语和语言习得研究出现了社会文化转向 如 Lantolf 2000 21 外语界 2015 年第 5 期 总第 170 期 既然信息交流的全球化使英语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 那么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英语 使用者如何在缺少共知背景 common ground 的语境下成功进行交际 这已成为语用学关注 的焦点问题之一 由此衍生出针对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交叉文化语用学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Kecskes 2013 Kecskes 2013 2014 结合语言使用的社会与认知问题 探寻了 双语和多语环境下的语用能力表现与发展 这不同于单语环境下的语用能力思想及其相关研 究 更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主体的个人意愿或偏好对双语语用能力的影响 针对英语通 用语的交际语境 语用能力研究日益重视语用策略的选择 如 Jenkins 2007 2011 Seidlhofer 2011 Cogo Dewey 2012 Bj rkman 2014 和交叉文化语境下的调解能力及相互协同能力 Pennycook 2010 Baker 2011 除了关注语言信息层面的语用能力之外 交叉文化语用学还 十分注重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Spencer Oatey 2008 这是利用语言进行人际关系管理的 一种语用能力 由此可见 在通用语的复合语境下 交叉文化语用研究更加重视包括语言选 择 信息构建 关系互动 文化调解等在内的多元语用能力 纵观语用能力观的演进过程 可以发现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变化对语用能力思想产生重 要影响 为此 英语通用语语境下的语用能力观是否与英语作为外语的语用能力观一致 是 否需要结合英语教学实践 重新审视语用能力思想 这些问题促发了对新时期外语教学 外语 学习 语言能力测试等研究与实践新的思考与探讨 4 英语通用语语境下的语用能力特征 如前所述 英语通用语 ELF 交际建构了语言使用的新语境 促成了新的语用特征和不同 于英语作为外语 EFL 传统范式下的语用制约和语用能力表征 英语通用语语境下的语用能 力新内涵由此形成 通用语语境下的英语交际呈现出有别于英语本族语使用的异化现象与特 征 Seidlhofer 2011 下面从语用学关注的交际环境 交际主体和交际特征等方面探讨英语通 用语语境下的语用能力问题 4 1 交际环境多元化 作为通用语的英语与其使用者的母语及文化并存 共同构成交际中双语及多文化的复合 性语境资源 因此交际中不存在一种语言支配另一种语言的现象 即在通用语背景下语言的归 属性 ownership 和支配性 dominance 问题已被弱化 不同母语背景 不同文化基础和通用语 英语之间的制约关系在多元并存的新环境下体现出新的语用特征 英语交际中的语言选择不 再是单向顺同英语文化的过程 文化也不再是固定的相同概念 Cogo Dewey 2012 而是变 异 流动的变量 Baker 2011 交际者会依据交际目的和特定语境进行文化的双向或多向互 动 将自身文化 交际对象的文化和英语通用语的文化融汇在一起 创建文化的 第三空间 Kecskes 2013 这是国际通用语交际中出现的文化语境新概念 4 2 交际主体他者化 交际主体的变化必定带来语用范式的改变 英语通用语语境下的使用者或交际主体成为 语用问题研究的核心要素 Crystal 1997 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 非本族语者成为英语交际的 主体 也就是说 英语逐渐成为他者语言 这是英语使用的一种新常态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 现 一些偏离英语本族语的语用规约或变体不再被视为一种 错误 error Alptekin 2013 或 语用失误 而是交际主体为适应交际目的或交际语境所作出的一种语言选择 Cook 2002 倡 导重新定位英语使用者 比如主张摒弃 有缺陷学习者 deficient learners 的群体划分 因为 31 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 5 2015 General Serial No 170 类似分类反映的是英语作为外语语境下的传统认识 针对英语通用语及其语用特征 学者们 相继使用了不同术语 如 有效交际者 effective communicators Bj rkman 2014 内行使用 者 expert users House 2005 熟练使用者 skilled users Jenkins 2011 双语英语说话 人 bilingual English speakers Seidlhofer 2001 双语者 bilinguals Kecskes 2014 等 这 些术语体现了英语使用者的身份转变 4 3 交际特征动态性 由于依附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 英语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容易缺乏充足的共同背景 或共知前提 从而出现不同于母语交际的语用特征 受制于交际目的 英语通用语使用者会利 用多语及多元文化的复合性资源 选择恰当的语用策略 相互协同 共建希望传递的交际信息 因此英语通用语交际会呈现动态性 变异性 复合性等语用特征 Cogo Dewey 2012 多语 言 多文化并存和共同背景缺乏自然会给英语通用语交际带来一定障碍 因此受制于现实语境 和交际意图 交际主体需要共同构建临时性的语境信息 使其成为交际主体之间的共知背景 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这说明 英语通用语交际并不一定会因多语言 多文化背景与差异导致 失败 相反交际双方或多方会共同努力 合作推动交际完成 5 英语通用语视角下的语用能力新思想 英语通用语会引起交际语境和交际过程的变化 多元交叉文化背景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及 其相关语用特征 不同于英语作为外语的语用表现已经成为语用学研究的新方向 然而 传统 外语教学 外语学习 语言测试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仍然遵循英语本族语单语模式下的语用规 约 语用范式等 并将其作为语用能力的参照与衡量标准 由此 英语通用语和英语作为外语 两种类型语境下的语言能力 语用能力等思想存在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方面 5 1 多元互动 在英语通用语语境下 交际者之间的互动体现为多语言 多文化等多元语境因素之间的互 动 而不是交际者的母语文化或母语语用规约向英语的单语模式靠拢 交际者之间的两种或多 种语言会相互作用 产生动态的双向语用推导 bidirectional pragmatic influence 而不是单向 的语用迁移 同时 本族语者的语用能力是一种内化 internalized 和社会化 socialized 能力 是自然语境下的能力发展与表现 隐含潜意识 自动化 本能的发展过程 Kecskes 2014 然 而 在传统英语使用范式中 语用能力研究主要关注单语环境下的语用能力移植 即把目标语 环境下的语用能力作为学习者的最终目标 而忽略语言社会化 language socialization 和语用 社会化 pragmatic socialization Kecskes 2014 因此 在英语本族语的互动交际中会出现语 用优先的交际特征 即语言的可接受性 适切性及认知凸显性会优先于语言形式的正确性 冉 永平 2013 673 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与学习中的语用能力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 课外学习等非自然语言环 境下获得和提高的一种能力 是非自然语境下的能力发展与表现 是一种可借助自我调控 有 意识地选择性获取知识的技能 Kecskes 2014 1 把目标语环境下的语用能力简单移植到英 语作为外语学习环境并当成一种学习目标 会导致交际过程中出现语法优先的怪象 受制于社 会语言因素的本族语语用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尽管如此 这一无法实现的目标却仍成为传统 外语学习的理想化终点 当学习者的本土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相互碰撞时 很有可能出现本土 文化完全顺同于目标语文化的局面 Byram 1997 这样的目标语语用能力观存在问题 为 41 外语界 2015 年第 5 期 总第 170 期 此 Kramsch 1986 提出了互动交际能力 强调文化的双向互动 而不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 化无条件的单向靠拢 但是 互动交际能力仍然以目标语模式作为能力目标 以目标语文化为 主 学习者自身的文化仍处于边缘地位 甚至被忽略 Alptekin 2002 62 这一状况持续至今 而没有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语境中 若仍坚持让学习者把自身文化及相关 交际范式置于一旁 强调完全融入目标语的单语语境 并坚持单向文化的跨越 Schumann 1978 有悖于英语国际通用语视角下的语用特征 也不符合英语作为外语的交际模式及语用 能力表现 5 2 多维关注 语际语语用研究的社会文化转向关注二语学习者的身份变化 Cook 2002 语用能力评 估的适切性 Jenkins 2006b 等方面 表明了语用能力研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不过 正如 Jenkins 2006a 139 所批评的那样 大多数外语教学研究者探究的核心问题仍旧是寻求各 种利于达到或接近本族语语言能力的途径 回顾几十年来针对外语学习者的英语教材 英 语学习辅导资料等 不难发现其中根深蒂固的英语本族语模式的桎梏以及以英语本族语标准 为中心的语言使用范式 同时 一些涉及英语教学的改革通常多注重形式 却没能真正延展 语用能力的内涵 更不用说突显多元文化并存的英语使用能力和语用范式 这就要求英语教 学 英语能力测试等除了遵循英语本族语的使用标准之外 还应考虑英语交际者在多语言 多 文化复合性语境下的能力表现 重新理解和构建国际通用语视角下的英语语言能力观及语用 能力思想 语用能力研究关注的焦点从跨文化语用能力 语际语语用能力逐渐转向交叉文化语用能 力 尤其是多元化的语用能力表现与维度 英语通用语语境是一种交叉文化语境 类似语境下 的英语交际不同于本族语语境下的英语交际 交际者之间大多缺少共知的语言文化背景 语用 规约也不再是传统模式下预制的语境因素 因此交际者需要进行互动的信息共建 具备共建信 息的策略能力 Seidlhofer 2009 Cogo Dewey 2012 Bj rkman 2014 以及处理交际中不确定信 息的语境化能力 House 2013 Kecskes 2013 英语成为 他者 语言的趋势促使我们在关注 语言信息传递的同时 也需要关照人际和谐 交叉文化调解等非语言维度的语境变量 并具有 根据彼此文化差异和特定语境进行调适的动态语用能力 Pennycook 2010 Baker 2011 及人际 关系的管理能力 Spencer Oatey 2008 Seidlhofer 2009 由此可见 语用能力不仅是语言信息 的处理能力 还涉及社会文化语境 交际主体之间的关系等语言之外的能力维度 具有动态的 双向性和多维性 6 结语 在国际化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 英语交际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非本族语者之间 英语的 社会角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Seidlhofer 2011 即英语从作为外语转变成国际通用语 英 语通用语多元语境像第三只眼睛 a third eye Jenkins 2015 开启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范式 语 言的归属性和支配性问题已被弱化 多元语言文化和谐并存的现实对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与 学习提出了诸多问题 不仅涉及语用能力的维度 而且涉及如何衡量英语的成功交际 英语教 学实践与研究应该关注英语使用的交际需求及其附属的多元文化语境 亟须重新审视语用能 力的参照点 单纯向英语作为目标语进行迁移或靠近之类的语用能力思想已经受到挑战 英 语通用语语境下的协同能力成为语用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语用能力思想的内涵也不再局限于 51 Foreign Language World No 5 2015 General Serial No 170 英语本族语语境下的语言能力表现 而是更加注重英语通用语语境下的协同能力 关系管理能 力等其他相关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Alptekin C Towa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LT J ELT Journal 2002 56 1 57 64 2 Alptekin C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through a usage based perspective Merging the social and the cognitive in language use J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 2013 26 197 207 3 Bachman L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Baker W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Modelling an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J 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11 11 197 214 5 Bj rkman B An analysis of polyadic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 speech A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framework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4 66 122 138 6 Boxer D Applying Sociolinguistics Domains and Face to Face Interaction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2 7 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 ters 1997 8 Canale M Fro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ommunicative language pedagogy A In ichards J Schmidt eds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 London Longman 1983 2 27 9 Canale M 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 1 48 10 Chomsky N Syntactic Structures M London Mouton 1965 11 Chomsky N ules and epresentations 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0 12 Cogo A Dewey M Analys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A Corpus based Investigation M London Con tinuum 2012 13 Cook V J Portraits of the L2 User 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2 14 Crystal D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Z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5 Firth A Wagner J On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and some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SLA research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7 81 3 285 300 16 House J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ingua Franca San Antonio Texas The 39th TESOL Convention 2005 17 House J Developing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Using discourse markers to express inter subjectivity and connectivity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3 59 57 67 18 Hymes D H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 In Pride J B Holmes J eds Sociolinguistics Selected eadings C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1972 269 293 19 Jenkins J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World Englishes and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J TESOL Quarterly 2006a 40 1 157 181 20 Jenkins J The spread of EIL A testing time for testers J ELT Journal 2006b 60 1 42 50 21 Jenkins J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Attitude and Identity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2 Jenkins J Accommodating to ELF in th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1 43 925 936 61 外语界 2015 年第 5 期 总第 170 期 23 Jenkins J Seeing the World through Three ELF Eyes Beijing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LF 2015 24 Kachru Y Monolingual bias in SLA research J TESOL Quarterly 1994 28 795 800 25 Kasper G ose K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M Oxford Blackwell 2002 26 Kecskes I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27 Kecskes I About bilingual pragmatic competence J 现代外语 2014 1 1 22 28 Kramsch C From language proficiency to interactional competence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 70 4 366 372 29 Lantolf J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0 Lantolf J P Thorne S L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31 Li X J In defence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J ELT Journal 1984 38 2 13 32 Liu J D Developing a pragmatics test for Chinese EFL learners J Language Testing 2007 24 3 391 415 33 LoCastro V Pragmatics for Language Educators 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M New York outledge 2011 34 Pennycook A Language as a Local Practice M London outledge 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纱线环保染料的研发与应用考核试卷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技术考核试卷
- 泡沫塑料的耐候性与耐久性研究考核试卷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耐应力松弛性能评估考核试卷
- 皮革制品的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站内商业资源整合与创新发展模式探索考核试卷
- 矿物在风力发电叶片材料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森林改培与生态保护与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材料应用考核试卷
- 珠海市普通高中上学期高二英语期末模拟试题
- 上海市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四)数学试题含解析
- 《陕文投应聘表格》word版
- 建设工程围挡标准化管理图集(2022年版)
- (完整word版)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
- 半泽直树日语字幕台词(一)
- 最新中建CI报价单-2013.
- 指尖血糖监测
- 拌和站地基承载力及抗倾覆计算书
- 最新公司客户订单流程管理制度
- 生物分离工程第四章膜分离技术.ppt
- +770甩车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