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建模与仿真.pdf

基于ADVISOR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研究【毕业论文】【汽车车辆专业】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40268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3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2-05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关 键 词:
基于 advisor 混合 动力 汽车 驱动 系统 研究 钻研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车辆 专业
资源描述:


摘  要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是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相结合的新车型。具有燃油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较低的排放。是当前解决节能、环境保护问题切实可行的过渡性方案。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串联式、并联式以及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构型的优缺点,在介绍了ISG型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及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各总成选型分析,选择了发动机、电机、电池等部件,并根据性能指标,确定了发动机、电机、电池等部件的参数匹配。
基于证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以ADVISOR为仿真平台,依据系统的结构、控制策略,建立了ISG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仿真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在ADVISOR仿真软件中输入仿真参数,设计仿真性能,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以及一些重要性能曲线的仿真结果。与同样参数设置的传统燃油汽车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油耗和排放都得到了很好的降低。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节能;ISG;驱动系统;仿真

ABSTRACT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tional engine-driven and pure Electric Vehicle (EV). This provides satisfied driving performance and lower exhaust emission. Thus, HEV is a feasible solution to solve the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HEV configuration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basic kinds: series, parallel configuration,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series, parallel and parallel-series powertrain for Hybrid Electric powertrain structure, and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SG-type HEV. The parameters for component such as engine, electric motor and battery are decided by design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target.  
In order to prove the viability of the whole design proposal,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ATLAB/Simulink, regard as ADVISIR as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Simulation models of ISG-type HEV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modification of Advisor’s simulink modules according to the Powertrain Schedule and control strateg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vehicle of similar dynamic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show that it cuts down and fuel consumption.

Keywords: Hybrid Vehicle; Energy Conservation; ISG; Drivetrain; Simulation

第 1 章 绪  论

自1886年,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以来,汽车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成为重要的运输及代步工具。目前,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汽车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我们在享受汽车文明的同时,也必须面的汽车带来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和过度能源消耗。目前,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7个在中国。上个世纪人们关注的是汽车节能、排放和安全技术,而本世纪初,人们已经更多的将目光转向汽车新能源和环保技术。研制开发更节能、更环保、使用替代能源的新型汽车,成为各大汽车公司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全球市场所占比重仍很小,尤其是大多数国产汽车的排放污染比较严重。现行的汽车排放标准的限制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如一氧化碳的限值是欧洲标准的8倍,而碳氢和氮氧化物更高达l0倍。国际上,涌动的混合动力汽车热,为我国汽车工业实现技术跨越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机遇。但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的汽油汽车对比,它不单纯是发动机的简单替换,其设计、加工、材料以及电气、控制系统都要相应地做出改变,使整车参数合理匹配。这意味着以汽车工业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面临着重大的调整,选择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于改变我汽车工业的落伍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而不仅仅只是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问题。
1.1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历史
当前普遍使用的燃油发动机汽车存在种种弊病,统计表明在占80%以上的道路条件下,一辆普通轿车仅利用了动力潜能的40%,在市区还会跌至25%,更为严重的是排放废气污染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改善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脱颖而出。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未来是电动汽车的天下,但是目前的电池技术问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应用。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汽油相比差上百倍,远未达到人们所要求的数值,专家估计在10年以内电动汽车还无法取代燃油发动机汽车(除非燃料电池技术有重大突破)。    现实迫使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开发了一种混合动力装置(Hybrid-Electric Vehicle缩写HEV)的汽车。所谓混合动力装置就是将电动机与辅助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辆汽车上做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动机或动力发电机组。形象一点说,就是将传统发动机尽量做小,让一部分动力由电池-电动机系统承担。这种混合动力装置既发挥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二者“并肩战斗”,取长补短,汽车的热效率可提高10%以上,废气排放可改善30%以上。混合动力源电动车按照能量合成的形式主要分为串联式(SHEV)和并联式(PHEV)两种。    串联式动力由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三部分动力总成组成,它们之间用串联的方式组成SHEV的动力单元系统。负荷小时由电池驱动电动机带动车轮转动,负荷大时则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驱动电动机。当电动车处如启动、加速、爬坡的工况时,发动机-电动机组和电池组共同向电动机提供电能;当电动车处低速、滑行、怠速的工况时,则由电池组驱动电动机,由发动机-发电机组向电池组充电。这种串联式电动车不管在什么工况下,最终都要由电动机来驱动车轮。例如福特“新能级-2010”SHEV,其电池采用燃料电池,在城市市区行驶时全部由燃料电池驱动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器)和驱动桥驱动车轮,达到了“零排放”要求。当高速及爬坡时,则由发动机-电动机组和燃料电池组共同向电动机供电,驱动车轮。    并联式装置的发动机和电动机以机械能叠加的方式驱动汽车,发动机与电动机分属两套系统,可以分别独立地向汽车传动系提供扭矩,在不同的路面上既可以共同驱动又可以单独驱动。电动机既可以作电动机又可以作发电机使用,又称为电动-发电机组。由于没有单独的发电机,发动机可以直接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车轮,因此该装置更接近传统的汽车驱动系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例如大众汽车公司的高尔夫PHEV,发动机通过离合器1带动电动-发电机,输出扭力再通过另一边离合器2驱动车辆行驶。静止启动时,电池向电动-发电机供电,此时电动-发电机就是发动机的起动机。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一方面作为车辆单独的动力源驱动车轮,另一方面又带动电动-发电机发电向电池充电,此时与传统汽车一样。在市区行驶时,发动机关闭,离合器1脱开,离合器2接合,电池作为唯一能源向电动机供电,由电动机取代发动机驱动车轮。当电动车需要高速或高负荷时,发动机启动离合器1闭合,发动机与电动-发电机系统组成复合驱动形式,以最大功率驱动车辆。    混合动力汽车在发达国家已经日益成熟,有些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由于构造复杂,成本较高,在电动汽车时代到来之前,混合动力型汽车只是一种过渡产品。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传统燃油汽车排放所造成的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和石油资源的渐趋匮乏,开发低排放、低油耗的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界的紧迫任务。由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其他燃料的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开发,例如燃料电池汽车(Fuel Cell Vehicle 简称FCV)、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 简称EV)和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 简称HEV)。FCV是利用氢、氧在常温下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来驱动汽车,可以实现零排放。但是FCV目前存在着成本、技术和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离产业化至少需要十至十五年的时间。EV虽然也是实现汽车零排放的一大途径,但是由于目前动力电池技术上并未去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且电动汽车依然存在续驶里程短和充电时间长等问题。HEV虽然不能实现零排放,但真对以上FCV、EV所存在的问题,HEV在目前环境更具有更强大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将成为新型汽车开发的热点。
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无不涉足电动汽车领域,但是由于技术和经济上存在的各种困难,电动汽车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化,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相对更为成熟,由于采用了精湛的机电耦合技术和智能化的整车控制策略,从而实现整车的高性能,低能耗和低排放,因此,日本、美国等多家汽车公司已经和正向市场推出各种混合动力汽车产品,预测表明到2010年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年产可达294万辆。
因石油资源的枯竭、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新世纪前几十年汽车发展的主流,这一点也是我国汽车界所有业内人士的共识。我国政府已经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专门有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包括燃料电池整车、混合动力整车和纯电动车),北京申报成功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政府对汽车排放的要求将会越来越严,北京市环保局明确表示北京市将与国际汽车排放的要求同步,上海、广州也将一步和国际接轨。在我国大中城市都普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汽车尾气排放污染问题,其中轿车排放为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混合动力汽车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开发用于城市交通(如出租车)和城市之间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3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国内的研究现状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将成为新世纪前几十年汽车发展的主流,并成为我国汽车界所有业内人士的共识。我国政府也已经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专门开列了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
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过程中,坚持了政府支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确立了以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为“三横”的研发布局,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自主创新取得

内容简介:
第1 3 卷增刊12 0 0 9 年11 月电机与控制学报E L E C T R I CM A C H I N E SA N DC O N T R O LV 0 1 1 3S u p p | 1N o v 2 0 0 9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建模与仿真周美兰,张宇,王旭东(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 5 0 0 4 0 )摘要:以优化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为目标,在I n s i g h t 混合动力汽车底盘基础上,设计以镍氢电池组和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的汽车动力系统。利用电辅助控制策略,在满足整车动力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使用汽车专用仿真软件A D V I S O R ( a d v a n c e dv e h i c l es i m u l a t o r ) 进行二次开发,采用前向仿真与后向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系统模型,对发动机参数、电机参数选择以及能源匹配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样车的动力系统设计方案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动力总成;A D V I S O R 二次开发中图分类号:U 4 6 9 7 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7 4 4 9 X ( 2 0 0 9 ) 增1 0 0 3 6 0 5M o d e l i n ga n ds i m u l a t i o no fp o w e ra s s e m b l yf o rs i n g l e - a x l ep a r a l l e l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 sZ H O UM e i l a n ,Z H A N GY u ,W A N GX u d o n g( C o l l e g eo fE l e c t r i c a l & E l e c t r o n i cE n g i n e e r i n g ,H a r b i n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H a r b i n1 5 0 0 4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i m i n ga tt h eg o a lo fc a rp o w e r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de c o n o m y ,an e wv e h i c l ep o w e rs y s t e mw i t hN i Hb a t t e r ya n dp e r m a n e n tm a g n e t i cs y n c h r o n o u sm o t o r ( P M S M ) i sd e s i g n e d ,b a s e do nt h eI N S I G H T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 ( H E V ) A c c o r d i n gt op r o p e r t yo fe l e c t r i ca s s i s t a n c es t r a t e g y ,m e e t i n g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nv e h i -c l ep o w e rp e r f o r m a n c e ,s e l e c t i o na n ds i m u l a t i o no ft h ee n g i n ep a r a m e t e r s ,m o t o rp a r a m e t e r sa n de n e r g ym a t c h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a r een f :o m e do nt h es o f t w a r er e d e v e l o p e dA D V I S O R T h em e t h o do ff o r w a r da l o n gw i t hb a c k w a r ds i m u l a t i o nw a su s e d ,a n ds y s t e mm o d e l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o nt h eb a s i so fa c t u a ls i t u a t i o n T h es i r e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 ss h o wt h ed e s i g no ft h ep o w e rs y s t e mf o r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a m p l ec a ri sp r a c t i c a la n df e a s i b l e T h er e s u l t sp r o v i d ea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f o rt h ep o w e ra s s e m b l yo p t i m a ld e s i g no fH E V K e yw o r d s :s i n g l e a x l ep a r a l l e l ;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a s s e m b l y ;r e d e v e l o p e dA D V I S O RO引言制约当前汽车T 业发展的两大主要问题是石油资源的枯竭所带来的能源危机和汽车尾气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和企业相继展开了以“节能”和“降排”为目的的汽车发展方案,力图开发出新一代节能清洁型汽车。纯电动汽车由于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其续航里程较短,近期还无法取代传统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氢气( H :) 为燃料,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汽车。但因其造价昂贵,离产业化的距离还很遥远。混合动力汽车能够结合传统的内燃机技术,在降低燃油消耗率和减少排放方面收稿日期:2 0 0 9 1 0 1 5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2 0 8 0 3 7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G B 0 8 A 3 0 6 )作者简介:周美兰( 1 9 6 2 一) ,女,博士,教授,主要研宛方向为智能控制与仿真、汽车电子驱动控制技术;张字( 1 9 8 4 一)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王旭东( 1 9 5 8 一) ,男,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汽车电子技术。 万方数据增刊1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建模与仿真3 7有很大的改善,且产业化较为简单,故被普遍看好。自1 9 9 6 年以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大力开展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目前已有多款混合动力汽车投放市场。1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结构布置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按照发动机和电动机功率大小来分,可分为轻混合动力汽车( m i l dh y b r i d ) 和强混合动力汽车( f u l lh y b r i d ) ,其中前者的代表车型主要有本田公司的I n s i g h t 混合动力汽车;后者的代表车型主要有丰田汽车公司的P r i u s 混合动力汽车。根据动力源的数量及动力传递方式可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混联型,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发动机和电机两套独立的动力系统驱动车轮,以发动机作为主动力装置,电机作为辅助动力装置,其结构决定了控制的灵活性,而且综合效率高,特别是在中高速运行时;工况适应性好,可实现比较复杂的控制策略,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工况循环。单轴式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并联式的轻度混合动力汽车旧J ,其结构特点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在一根轴上混合,所采用的电动机能同时进行助力和发电。这种方式结构简单,系统集成度高,是极具潜力的混合方式,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图1 单轴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方案F i g 1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s i n g l e - a x l ep a r a l l e l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2 主要动力总成参数选择与能源匹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参数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发动机功率只需满足在平坦路面上以最高车速行驶的要求,加速和爬坡所需的峰值功率由电机来补充,在满足补充车辆所需的最大功率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电机、电池容量和燃油消耗 1 。1 ) 电动机的选择永磁电动机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效率,调速范围大,起动转矩大,可以方便的实现电动或发电工作模式,已在国内外多款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中获得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根据定子绕组中反电动势波形的不同,可以分为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和永磁同步电动机两种形式HJ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功率密度大,位置检测和控制方法简单,效率高。但是由于换相电流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转矩脉动大,存在振动噪声的问题。永磁同步电动机( p e r m a n e n tm a g n e t i cs y n c h r o n o u sm o t o r ,P M S M ) 是反电动势波形为正弦波的永磁电动机系统。永磁同步电机功率质量比高、转矩惯量比大,转矩平稳性好,效率高,结构紧凑、振动噪声低,通过合理设计永磁磁路结构能获得较好的弱磁性能,适合集成一体化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J ,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整车动力性要求已经确定的前提下,整车所需的功率是一定的。其中,电动机功率所占比值越大,经济性就越好,但所需电池组数目也就越多,这样不但增加了整车的质量,而且也增加了整车的制造成本】。辅助动力源匹配的总原则可考虑如下:降低整车油耗和整车价格,使整车油耗和成本较低。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主要从混合最高车速出发进行选择。发动机最大功率P 。,加上电动机最大功率P 。应满足混合最高车速的功率要求P ,即尸一,+ P 一 尸一。( 1 )实例中,混合最高车速1 3 5k m h ,P 。为7 5k W ,发动机采用哈飞有限公司生产的4 6 8 Q A 全铝发动机,输出功率达到5 0k W ,所设计电机的最大功率P m 一为2 5k W 。此时油耗定为3 6 0g ( k w h ) 。同时,要验算电动机最大功率是否满足循环工况时的峰值功率要求和加速时的功率要求;电动机额定功率是否满足纯电动驱动时的功率要求;电动机作为发电机时是否满足整车能量管理策略中充电功率的要求“J 。对样机进行发电状态实验测试。电机发电状态转速分别为12 0 0r m i n ,24 0 0r m i n 时A B 线电压波形如图2 、图3 所示,图4 为永磁同步电机发电状态线电压与转速关系拟合曲线。图2A l l 线电压波形魂2T h ew a v e f o r mo fA l ll i n eV o l t a g e 万方数据3 8电机与控制学报第1 3 卷图3A B 线电压波形线电压,v图4 线电压和转速拟合曲线F i g 4T h ef i t t i n gc u r v eo fl i n eV o l t a g ea n ds p e e d由永磁同步电机的波形及拟合曲线可以看出,实验用电机具有十分良好的性能指标,符合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机的要求。2 ) 电源配置的选择混合动力电动轿车电源配置方案主要由镍氢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电池箱体3 部分构成。春兰牌镍氢电池组是高功率、无污染、免维护的动力型绿色电池,具有比功率高、寿命长、内阻小、大电流充放电效率高、耐过充、耐过放、无记忆效应等优良特性,符合电动车安全性、充电续航里程和启动加速等的性能要求。电池管理系统是根据混合型电动车动力镍氢电池组及整车的要求研制、开发的,能够在整车的运行过程中,对动力镍氢电池模组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管理和保护。电池箱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性能良好;防水、防尘、防震;安全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快捷。将电池常温下8A h 充电1h 转1 6A h 充电1h ,搁置0 5h 的情况下获得放电曲线如图5 所示。时间n l i n图5Q N F G 8 电池充放电过程曲线5C h a r g ea n dd i s c h a r g ec u r v eo fb a t t e r yQ N F G 83 ) 发动机的选择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P 一,取值一般要依据车辆匀速行驶时的功率要求一一0 | ,即满足l = 击( 嘣+ 焉) 。( 2 )式中:仇为传动效率;m 为汽车质量,k g ;g 为重力加速度,m s 2 ;f 为滚动阻力系数;C 。为风阻系数;A 为迎风面积,m 2 ;秽为最高车速,k m h 。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哈飞集团生产的D A 4 6 S Q A发动机,通过仿真和计算符合要求,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其外特性曲线如图6 所示。吕Z¥疑辩 (,r,。厂,转速( 1 0 2 r - m i n 。)图6D A 4 6 8 Q A 发动机外特性曲线F i g 6E x t e r n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c u r Y eo fe n g i n eD A 4 6 8 Q A3 仿真结果与分析A D V I S O R 是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在M a t l a b和S I M U L I N K 软件环境下开发的高级车辆仿真软件。该软件从1 9 9 4 年1 1 月份开始开发与使用,它的仿真模型和源代码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公开,用户可以方便地研究A D V I S O R 的仿真模型及其工作原理,再此基础上根据需要修改或重建部分仿真模型,该软件被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真和分析中,实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和经济型的快速分析,对零部件的选型和参数的初始优化,以及结构布局和控制策略的比较。现在的汽车仿真方法主要有前向仿真和后向仿真两种:后向仿真不能用于实际行驶状态下汽车的动态仿真;前向仿真计算更为准确,但会增加计算量,使运行速度减慢,普通的仿真软件也多采用其中的一种方法,使两种方法优劣不能互补。而A D V I S O R 2 0 0 2 采用了后向仿真为主、前向仿真为辅的独特的混合仿真方法,取得了更好的仿真效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万方数据增刊1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建模与仿真3 9对A D V I S O R 进行二次开发,基于能量传递的以后向仿真为主前向仿真为辅的系统建模方法,从动力学角度搭建的电动汽车汽车仿真模型如图7 所示。其中箭头方向代表仿真数据传递的方向,数据自左向右传递代表后向仿真路径,自右向左传递代表前向仿真路径。A D V I S O R 的操作主要分为3 步:输入汽车参数、设置汽车参数和查看仿真结果。图7 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模型F i g 7H E Vc a rs i m u l a t i o nm o d e l由于在A D V I S O R 中I N S I G H T 车型为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车型,与本课题系统结构配置相似,故本研究在此车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调整m 1 ,仿真结果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仿真路况为C Y C E U D C ,如图8 所示。一罨¥赵制八e l e v a t i o n厂一、l|了r 、垄趟鲻图8C Y C E U D C 工况图F i g 8C Y C E U D Cd r i v i n gc y c l e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结构配置使电池组的S O C 的波动范围较小,可提高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做功效率,如图9 所示。同时实际的工作点更加集中,波动小,提高了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如图1 0所示。图9 电池S O C 值的变化情况F i g 9T h ec h a n g eo fS O C昌Z¥埭球转速,( 1 0 3 r r a i n o )图1 0 系统运行情况图F i g 1 0O p e r a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o fs y s t e m4结语以M a t l a b S I M U L I N K 平台下的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 D V I S O R 为基础,通过一系列仿真设计计算,完成了,混合动力汽车总成参数选择与能源匹配,验证了此改进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可行性并体现了混合动力的优越性。本文使朋的方法简单有效,可为国内其它汽车开发并联混合动力驱动模式提供参考。参考文献: 1 尹安东王泽平,赵韩,等基于A D V I S O R 的电动汽车动力性能仿真分析 J 客车技术与研究。2 0 0 7 ( 1 ) :8 一1 1 Y I NA n d o n g ,W A N GZ e p i n g 。Z H A OH a n ,da S i m u l a t i o no fd y n a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o fa l l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b a s e do nA D V I S O R J B u sT e c h n o l o g ya n d R e s e a r c h ,2 0 0 7 ( 1 ) :8 一1 1 2 曾小华,王庆年,李骏,等基于A D V I S O R 2 0 0 2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模块开发 J 汽车工程,2 0 0 4 ,2 6 ( 4 ) :3 9 4 3 9 6 Z E N GX i a o h u a ,W A N GQ i n g n i a n ,UJ u n ,甜a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万方数据电机与控制学报第1 3 卷 3 4 5 6 7 8 o fH E Vc o n t r o ls t r a t e g ym o d u l eb a s e do nA D V I S O R 2 0 0 2s o f t w a r e J A u t o m o t i v e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4 ,2 6 ( 4 ) :3 9 4 3 9 6 夏小华,吴小清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机的选择与仿真比较 J 汽车技术,2 0 0 5 ( 6 ) :1 6 2 0 AX i a o h u a W UX i a o q i n g S e l e c t i o na n ds i m u l a t i v ec o m p a r i s o n0 fe l e c t r i cm o t o r so f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 s J A u t o m o b i l e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5 ( 6 ) :1 6 2 0 张科勋,童毅,李建秋,等一体式起动发电机系统概述 J 汽车工程,2 0 0 5 ( 3 ) :3 7 7 3 8 0 Z H A N GK e x u n ,T O N GY i ,L IJ i a n q i u ,e ta Ar e v i e wo ni n t e g r a t e ds t a r t e ra h e m a t o rs y s t e m J A u t o m o t i v e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5( 3 ) :3 7 7 3 8 0 刘家曦,李铁才,杨贵杰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与速度预估 J 】电机与控制学报,2 0 0 9 ,t 3 ( 5 ) :6 9 0 6 9 4 L I UJ i a x i ,L IT i e c a i ,Y A N GG u i j i e R o t o rp o s i t i o na n ds p e e de s t i -m a t i o nf o rP M S M J E l e c t r i cM a c h i n e sa n dC o n t r o l ,2 0 0 9 ,1 3( 5 ) :6 9 0 6 9 4 L E O N A R D IF D E G N E RM I n t e g r a t e ds t a r t e rg e n e r a t o rb a s e dH E V S :ac o r r c 目r i s o nb e t w e e nl o wa n dh i s hv o l t a g es y s t e m s C h t t e r n a t o n a E l e c t r cM a c h n e sa n dD r y e s 踟i f e r e i E e ,2 0 0 5 ( 5 ) :6 笼一6 2 8 R A S M U S S E NH V A D S T R U PP ,B O R S T I N GH A d a p t i v eB e n s o r 1 e s sf i e l do r i e n t e dc o n t r o lo fP Mm o t o r si n c l u d i n gz e r os p o d c 2 0 0 4I E E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y m p o s i u m 。M a y4 7 。F m F r a n c e 2 0 0 4 :1 1 9 1 一1 1 9 6 王丽梅,郑建芬,郭庆鼎基于载波注入的凸极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 J 】电机与控制学报,2 0 0 5 。9 ( 4 ) :3 3 3 9 1 0 1 1 1 2 一3 3 6 W A N GL i m e i ,Z H E N GJ i a n f e n 。G U OQ i n g d i n g S e n s o d e s sc o n t r o lo fs a l i e n t - - p o l ep o r m a n e n tm a g n e ts y n c h r o n o u sm o t o rb a s e do nc a r -t i e rs i g n a li n j e c t i o n J E l e c t r cM a c h i n e sa n dC o n t r d ,2 0 0 5 ,9( 4 ) :3 3 3 3 3 6 王凤麒,崔胜民基于A D V I S O R 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越野汽车的研究 J 车辆与动力技术,2 0 0 5 ( 1 ) :4 2 4 5 W A N GF e n g q i ,C U IS h e n g m i n S t u d yo nt w o a x l ed r i v e dl i g h to f f -l o a dH E V J V e h i c l e P o w e rT e c h n o o g y 。2 0 0 5 ( 1 ) :4 2 4 5 吴剑,张承慧,崔纳新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B P 网络实时能茸管理 J 电机与控制学报,2 0 0 8 ,1 2 ( 5 ) :6 l l - 6 1 4 W UJ i a n ,Z H A N GC h e n g h u i 。C U IN a x i n R e a l t i m ee n e r g ym a n a g e m e n to fp a r a l l e lh y b r i d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b a s e do nB Pn e u r a ln e t w o r k 【J 】E l e c t r i cM a c h i n e sa n dC o n t r o l 。2 0 0 8 ,1 2 ( 5 ) :6 1 16 1 4 W A N GL i a n g m o B A IW e i j u n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i m u l a t i o no f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b a s e do nA D V I S O R J J o u r n o f S o u t h e a s tU n i v e r s i t y :E n g l i s hE d i t i o n ,2 0 0 6 ,2 2 ( 2 ) :1 9 6 1 9 9 Z H O UM e i l a n ,W E NJ i a b i n 。W A N GX u d o n g M o d e l i n ga n dp e r -f o r m a n c es i m u l a t i o no ft r a n s m i s s i o ns y s t e mf o rc a rq u i p p e dw i t l lm e t a lp u s h i n gV - b e l tt y p eC V T 【J I E E EV e h i c l eP o w e r a n dP r o -p u l s i o nC o n f e r e n c e ,2 0 0 8 ,0 9 :1 5 ( 编辑:于智龙) 万方数据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建模与仿真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建模与仿真作者:周美兰, 张宇, 王旭东, ZHOU Mei-lan, ZHANG Yu, WANG Xu-dong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刊名:电机与控制学报英文刊名:ELECTRIC MACHINES AND CONTROL年,卷(期):2009,13(z1)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2条)参考文献(12条)1.尹安东.王泽平.赵韩.张炳力 基于ADVISOR的电动汽车动力性能仿真分析期刊论文-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7(1)2.曾小华.王庆年.李骏.王伟华.初亮 基于ADVISOR2002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模块开发期刊论文-汽车工程2004(4)3.夏小华.吴小清 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机的选择与仿真比较期刊论文-汽车技术 2005(6)4.张科勋.童毅.李建秋.欧阳明高 一体式起动发电机系统概述期刊论文-汽车工程 2005(3)5.刘家曦.李铁才.杨贵杰 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与速度预估 2009(5)6.LEONARDI F.DEGNER M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 based HEV s:a comparison between low and highvoltage systems 20057.RASMUSSEN H.VADSTRUP P.BORSTING H Adaptive sensor-less field oriented control of PM motorsincluding zero speed 20048.王丽梅.郑建芬.郭庆鼎 基于载波注入的凸极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控制期刊论文-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5(4)9.王凤麒.崔胜民 基于ADVISOR的并联式混合动力越野汽车的研究期刊论文-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5(1)10.吴剑.张承慧.崔纳新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BP网络实时能量管理期刊论文-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8(5)11.WANG Liangmo.BAI Weijun Development and simul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ADVISOR 2006(2)12.ZHOU Meilan.WEN Jiabin.WANG Xudong Modeling and performance simulation of transmission system forcar quipped with metal pushing V-belt type CVT 2008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 王家明.郭晋晟.昌晓建.敖国强.杨林.卓斌.WANG Jia-ming.GUO Jin-sheng.MAO Xiao-jian.AO Guo-qiang.YANG Lin.ZHUO Bin 基于双离合器的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仿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6) 为了改善单轴并联式(ISG)混合动力系统能量回收效率较低等不足,提出了一套新型ISG混合动力总成方案,该方案取消了变速器,安装了2个自动离合器,并采用较大功率的电动机.根据汽车动力学理论计算了车辆在中国典型城市等多种工况下的需求动力,设计了新方案动力总成的基本参数;分别建立了新方案与ISG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案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均比ISG混合动力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2.期刊论文 敖国强.黄伟山.龚秋明.钟虎.杨林.AO Guo-qiang.HUANG Wei-shan.GONG Qiu-ming.ZHONG Hu.YANGLin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性能仿真 -车用发动机2006(1) 简述了各种形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分析了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及优缺点;建立了柴油机模型、离合器和电动机模型以及整车模型;以优化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为目标,制定针对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分配策略,确定最佳混合比.仿真结果表明,该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较原机性能有较大的提高.3.期刊论文 井济民.王旭东.JING Ji-min.WANG Xu-dong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分配的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2) 针对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轿车,以混合驱动系统需求转矩和电池剩余电量(SOC)为输入,以发动机转矩为输出,构建了能量管理模糊控制器,基于ADVISOR的仿真研究表明,模糊控制策略与传统的逻辑门控制策略相比,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更好地控制电池组SOC的变化.4.期刊论文 牛礼民.赵又群.杨攀.李佳.NIU Li-min.ZHAO You-qun.YANG Pan.LI Jia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总成匹配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40(4) 以提高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为主要目标,依据混合动力城市客车(hybrid electric bus,HEB)的研发要求,对单轴并联式HEB动力总成关键部件进行匹配设计.在ADVISOR软件环境下构建单轴并联式HEB整车模型,并与传统结构客车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单轴并联式HEB动力总成各部件参数能够满足研发要求,为实车性能开发提供了分析依据.5.期刊论文 韩同群.罗永革.佘建强.吕科.HAN Tong-qun.LUO Yong-ge.SHE Jian-qiang.LV Ke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总成的设计 -车用发动机2007(1) 设计完成了驱动电机与电控共轨柴油机结合而成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该总成用于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既是电驱动装置,又是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ISG),基于MC 68H9S12DP256B单片机,研制了该总成的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实现了联合控制,以电池充放电平衡和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为基础,应用了一种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实现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扭矩分配与不同工作模式以及模式间的切换,该总成能够在所要求的工作模式下运转.6.期刊论文 张彤.袁银南.朱磊.陈笃红.ZHANG Tong.YUAN Yin-nan.ZHU Lei.CHEN Du-hong 基于超级电容的并联混合动力轿车的开发 -内燃机工程2008,29(1) 采用基于超级电容的方案开发了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轿车,设计了发动机管理系统、全浮式ISG电机、电控双离合器、电控双驱动空调等多项核心技术.研究了混合动力轿车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了发动机和电机的扭矩分配,实现了节能和降低排放.对纯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标定匹配试验,排放达到了欧-标准;对混合动力系统的起动和怠速优化试验,实现了混合动力的起动控制参数的优化匹配,降低了起动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燃油的经济性.7.期刊论文 陈汉玉.袁银南.张彤.于海生.Chen Hanyu.Yuan Yinnan.Zhang Tong.Yu Haisheng 基于全浮式ISG电机的混合动力轿车启动过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4) 开发了基于全浮式ISG电机的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轿车,分析了整车系统结构和发动机启动控制策略.为了验证所开发的混合动力车相对传统车的优点,在电机试验台架上对ISG电机进行了速度特性和效率特性试验,在混合动力试验台架上进行了混合动力车和传统车的启动喷油脉宽以及HC排放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ISG电机在发电和电动模式下,均有较高的输出转矩及效率,和传统车相比,混合动力车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于ADVISOR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的研究【毕业论文】【汽车车辆专业】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0268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