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制品制作规范.pdf_第1页
玻璃钢制品制作规范.pdf_第2页
玻璃钢制品制作规范.pdf_第3页
玻璃钢制品制作规范.pdf_第4页
玻璃钢制品制作规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6 页 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有限公司 玻玻玻玻璃璃璃璃钢钢钢钢制制制制品品品品制制制制作作作作规规规规范范范范 镇江生产基地 2009 年 4 月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2 页 共 26 页 目 录 一 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3 1 1 主要内容 3 1 2 适用范围 3 二 引用标准 3 三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管 道道 及管件制作规范 4 3 1 定义及分类 4 3 2 管道缠绕制作规范 5 3 3 管道对接制作规范 7 3 4 法兰制作规范 8 3 5 弯头的制作规范 9 3 6 异径管制作规范 10 四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制作规范 12 4 1 定义及分类 12 4 2 刮板制作规范 13 4 3 板材胶接制作规范 14 五 原材料及玻璃钢制品性能要求 15 5 1 原材料要求 15 5 2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材的产品性能要求 15 5 3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产品的性能要求 17 六 试验与检验 19 6 1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材及管件的试验与检验 19 6 2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的试验与检验 20 七 标志及包装运输 22 7 1 标志 22 7 2 包装 22 7 3 运输 22 7 4 贮存 23 八 附件 23 8 1 附件 1 玻璃钢制品检验报告 23 8 2 附件 2 玻璃钢制作日报表 23 8 3 附件 3 施工任务单 2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3 页 共 26 页 一 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1 1 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以下主要内容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在烟气脱硫工程中的分类 原材料的技术 要求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压力管及其制品在烟气脱硫工程的分类 原材料的 技术要求 管道及其制品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板材及管道对接等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1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 于于 脱硫工程塔内件及塔外配管手糊等制品 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 热固性树脂为基体 以手糊工艺制成的承受外压及耐磨的制品和以缠绕工艺制成的 承受压力及耐磨的压力管 道道 及其制品 二 引用标准 GB1447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1449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1451 纤维增强塑料冲击强度试验方法 GB823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树脂 JC278 中碱无捻玻璃纤维纱 JC227 无碱无捻玻璃纤维布 JC176 玻璃纤维制品试验方法 GB3854 纤维增强塑料 巴柯尔 硬度试验方法 GB3857 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化学药品性能试验方法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 页 共 26 页 三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管 道道 及管件制作规范 3 1 定义及分类 脱硫用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管道 应按结构层类别 内衬层基体树脂 压 力等级进行分类 3 1 1 结构层类别 结构层增强纤维 无碱玻璃纤维 无碱 中碱 短切毡 针织毡 中碱玻璃纤维 无碱 中碱 表面毡 合成毡 结构层体树脂 乙烯基酯树脂 对苯 间苯 邻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双酚 A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3 1 2 内衬层基体树脂 乙烯基酯树脂 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双酚 A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3 1 3 压力等级 0 6MPa 1 0 MPa 1 6 MPa 2 0 MPa 3 1 4 内压失效环向应力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5 页 共 26 页 70 MPa 100 Mpa 150 Mpa 200 MPa 250 MPa 3 2 管道缠绕制作规范 3 2 1 准备工作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 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 从仓库领用 原材料 然后选用模具对其进行细部处理 修整 打腊 缠薄膜等工作 一切准备 就绪开始进行缠绕 3 2 2 制衬 管道缠绕分两次或几次成型 首先制衬 衬里制作要求非常高 它不但要耐腐 蚀介体 耐高温 耐冲刷 还要气密性高 阻力小 故衬里制作必须要平整光滑 无气泡 无针孔 无积垢 无皱纹及无渗漏 无冒汗等质量隐患 衬里制作采用 SW 901 乙烯基树脂加入 20 碳化硅为基体材料 表面毡及针织毡为增强材料 衬里制作厚度 DN32 DN65 CMW DN80 DN250 CMMW DN300 DN600 CCMMW 原材料代号及规格 C 表面毡 50g m2 M 针织毡 450g m2 W 网格布 60g m2 衬里制作完成待其完全固化后进行表面细部处理 为结构层加强作好准备 3 2 3 结构层加强 结构层加强是在 内衬层内衬层 衬里基础上进行 可分为一次或几次成型 结构层主要 承载管道内部环向压力 轴向拉力及外部压力等荷载 一般内衬层内衬层衬里不承载压力 故结构层制作非常关键 它包括缠绕纱片的宽度 纱片重叠系数 缠绕最大限度夹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6 页 共 26 页 角 H 75o 90o F 45o 65o 缠绕张力递减控制 主轴与小车的速比控制等都 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 这些问题缠绕机基本设定好 操作时根据 设计要求稍稍捎加调整即可 最主要就是缠绕铺层的设置 H 铺层和 F 铺层搭配适当 才能满足管道的环向压力及轴向拉力等压力需求 结构层铺层严格执行基地 铺层 方案 采用 SW 963 聚酯不饱和树脂为基体材料 2400tex 缠绕纱为增强材料 结构层铺层最小厚度 t2 PWd 2 0 F t1 说明 H 环向缠绕 相邻纱片之间相 搭搭 接而不相交 通常缠绕夹角 75o 90o 主力方向承载管道的环向压力 F 螺旋缠绕又称交叉缠绕 通常夹角 45o 65o 主力方向承载管道的轴向拉力 t2 管道壁厚 mm PW 设计压力等级 MPa d 管道公称直径 mm 0 管道内压失效环向应力 MPa 取值 150 MPa t1 管道内衬厚度 mm F 管道安全系数 取值 6 7 5 结构层缠绕应注意以下几点 H 缠绕时 纱片搭接不宜过多或不搭接 F 缠绕时 纱片与主轴夹角越小越好 调至最大限度夹角 机头 机尾缠绕角度适可而止 避免管道端部壁厚超厚 缠绕张力要逐层递减 避免外紧内松现象 主轴与小车速比调整要恰当 结构层完全固化脱模前 先将管道外表层聚酯薄膜清理干净 脱模后必须将 管道内壁聚酯薄膜清理干净 严禁遗留到下一道工序中 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 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 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 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 再再 批量 投料生产 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 合格合格 后 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 后后 发放 合格证标贴在制品上 办理产成品入库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7 页 共 26 页 3 3 管道对接制作规范 3 3 1 准备工作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 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 从仓库领用 原材料 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 管道的下料就位等准备工作做好后 先对需要胶接的管道端口进行打磨 打磨长度根据 管道对接铺层方案 设计长度 再长出 5cm 一边 2 5cm 端口打磨时胶接部位一定要磨到内衬层并保证 45o倒角 打磨段呈递减过度且越薄越好 3 3 2 对接 打磨结束后将两根胶接管道以中心轴线水平放置 端口部位采用 SW 901 树脂和 碳化硅调制的树脂胶泥进行密封 胶泥密封时不宜过多 以防渗进管道内壁 将来 运行时不耐冲刷导致喷嘴堵塞 胶泥固化后对其进行打磨后用表面毡及 SW 901 树脂 制作胶接内衬 必须是富树脂层 树脂含量在 90 以上 接着用两层短切毡和 SW 901 树脂进行内衬加强 树脂含量 70 以上 用压滚压 实并将气泡及多余树脂挤出 再用网格布勒紧短切毡使内衬更加密实 多余树脂被 充分挤出 内衬固化后对其进行打磨进行结构层加强 结构层采用 SW 963 树脂制作 每次铺层必须用压辊压实 以防树脂未完全浸透玻纤布等预浸物 导致分层等影响 质量的隐患 每次铺层重叠层应错开铺制以防受力不均匀 另根据制品的厚度可分 几次进行糊制 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厚以防固化时放热温度过高 导致制品烧毁 影响制品质量 下次制作时必须对制品的胶接面进行打磨 以防制品层间胶接不充 分或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管道对接的铺层 宽度宽度 是递增铺制 内衬层表面毡宽度最小不得小于 5cm 然后 每次铺层两边分别以 2 5cm 宽度增加向外扩展铺制 一直铺制到设计厚度 为防止 原材料的浪费 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 对每次新进 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 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 再再 批量投料生产 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 合格合格 后 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 发放合格证标贴在制 品上 办理产成品入库 示意图如下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8 页 共 26 页 管道对接剖视图 3 3 3 管道对接注意事项 管道胶接两端口接合时 接合面必须打磨平整 定型时两根管道中心必须在同一轴线上 不得有搓位等现象发生 糊制时必须按操作规范进行 不得偷工减料 内衬层不得有针孔 损坏 脱 壳等现象 结构层必须密实 不得有针孔 分层 气泡等现象 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级的设计厚度 同一处返工不得超过两次 制品完 成时必须进行细部处理 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 SW 901 树脂加 5 碳化硅 保证制品 表面平整 光滑 无毛刺 无分层 无气泡 无影响质量的缺陷 DN450 DN500 的管道胶接时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管道的内壁必须用 SW 901 树脂和两层短切毡及 一层表面毡进行糊制 DN600 以上的管道胶接时必须内外都要进行糊制 管道胶接 的的 标准接合宽度 规格 DN25 DN32 DN40 DN50 DN65 DN80 DN100 DN125 DN150 接合 长度 60mm 80mm 100mm 125mm 135mm 150mm 200mm 225mm 250mm 规格 DN200 DN250 DN300 DN350 DN400 DN450 DN500 DN600 DN700 接合 长度 300mm 350mm 400mm 450mm 500mm 550mm 600mm 650mm 700mm 3 4 法兰制作规范 3 4 1 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 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 从仓库领用 原材料 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 模具的准备及处理 清理 修整 打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9 页 共 26 页 磨 上腊 3 4 2 铺层 所有准备工作就位后 按基地规定的铺层方案进行制作 法兰的内衬层采用 SW 901 树脂制作 与模具接触的铺层必须是富树脂层 树脂含量大于 90 内衬层固化后取出模具进行结构加强 结构层采用 SW 963 树脂制作 每次铺层 必须用压辊压实 以防树脂未完全浸透玻纤布等预浸物 导致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 患 锥颈铺层重叠层应错开铺制以防受力不均匀 另根据制品的厚度可分几次进行 糊制 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厚以防固化时放热温度过高 导致制品烧毁 影响制品 质量 下次制作时必须对制品的胶接面进行打磨 以防制品层间胶接不充分或分层 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3 4 3 注意事项 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 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 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 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 再再 批量 投料生产 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 合格合格 后 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 发放合格 证标贴在制品上 办理产成品入库 短管与法兰盘必须呈 90o 垂直 短管的长度最短必须满足手糊胶接的长度 短管与法兰盘的锥颈加强角 R 角 必须大于 10o 以上 并且满足各种规格的设计 强度及刚度 法兰盘的对接面必须平整 光滑 预留水线必须完整 清晰 法兰盘 的厚度必须满足设计标准 螺栓孔必须垂直于法兰盘 盘背面螺栓孔处必须进行打 磨 保证螺帽紧固的平整度 制品完成时必须进行细部处理 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 SW 901 树脂加 5 碳化硅 保证制品表面平整 光滑 无毛刺 无分层 无气泡 无影响质量的缺陷 3 5 弯头的制作规范 3 5 1 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 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 从仓库领用 原材料 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 模具的准备及处理 清理 修整 打 磨 上腊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0 页 共 26 页 3 5 2 铺层 所有准备工作就位后 按基地规定的铺层方案进行制作 弯头的内衬层采用 SW 901 树脂制作 与模具接触的铺层必须是富树脂层 树脂含量大于 90 内衬层固化后取出模具进行结构加强 先对刚脱模的内衬进行细部处理 打磨 后采用 SW 901 树脂及一层短切毡和两层玻纤布糊制 以防止内衬渗漏隐患 然后 进行结构加强 结构层采用 SW 963 树脂制作 每次铺层必须用压辊压实 以防树脂 未完全浸透玻纤布等预浸物 导致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每次铺层重叠层应错开 铺制以防受力不均匀 另根据制品的厚度可分几次进行糊制 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 厚以防固化时放热温度过高 导致制品烧毁 影响制品质量 下次制作时必须对制 品的胶接面进行打磨 以防制品层间胶接不充分或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3 5 3 注意事项 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 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 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 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 再再 批量 投料生产 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 合格合格 后 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 发放合格证标 贴在制品上 办理产成品入库 弯头的两端口夹角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且呈正圆形并圆滑过度 内衬层不得 有针孔 损坏 脱壳等现象 结构层必须密实 不得有针孔 分层 气泡等现象 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级的设计厚度 同一处返工不得超过两次 制品完成时必 须进行细部处理 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 SW 901 树脂加 5 碳化硅 保证制品表面平 整 光滑 无毛刺 无分层 无气泡 无影响质量的缺陷 3 6 异径管制作规范 3 6 1 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 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 从仓库领用 原材料 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 模具的准备及处理 清理 修整 打 磨 上腊 所有准备工作就位后 按基地规定的铺层方案进行制作 3 6 2 内衬及模具制作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1 页 共 26 页 常规异径管利用模具制作 内衬层采用 SW 901 树脂制作 与模具接触的铺层必须是富树脂层 树脂含量大 于 90 内衬层固化后取出模具进行结构加强 异形同心异径管内衬制作方法 首先用 SW 901 树脂及两层玻纤布 细布 刮一块薄板做内衬 等薄板固化后在 上面画出异径的平面投影图 利用平面图两斜边线延伸至相交 以交点为圆心 以 两端口投影直线的端点到圆心距离为半径分别画圆 放样圆 算出异径两端口的圆 周长 并将结果以中心轴线对称 分别标在两放样圆上 得到两弧线 将弧线的端 点连接便形成扇形区域 沿线剪出扇形区域 以同心轴卷曲成圆管即同心异径管的 内衬制作完毕 然后进行成型加固 异形偏心异径管内衬制作方法 首先用 SW 901 树脂及两层玻纤布 细布 刮一块薄板做内衬 等薄板固化后利 用实物放样 所谓实物就是以异径管两端口公称内径切出圆形板材 然后根据设计 尺寸及要求将两圆形板材粘接成需要的雏型 用油毡绕卷到两圆形板材上 剪去多 余的边角将其展开便得到所需异径平面投影放样图 用平面放样图在预先刮好的薄 板上放样画线 将其剪出后饶卷在两圆形板材上进行粘接定型 固化成型后加固 最终得到偏心异径管内衬 3 6 3 加强 内衬固化后进行结构层加强 先对内衬进行细部处理 采用 SW 901 树脂及一层 短切毡和两层玻纤布糊制 以防止内衬渗漏隐患 然后进行结构加强 结构层采用 SW 963 树脂制作 每次铺层必须用压辊压实 以防树脂未完全浸透 玻纤布等预浸物 导致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每次铺层重叠层应错开铺制以防受 力不均匀 另根据制品的厚度可分几次进行糊制 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厚以防固化 时放热温度过高 导致制品烧毁 影响制品质量 下次制作时必须对制品的胶接面 进行打磨 以防制品层间胶接不充分或分层等影响质量的隐患 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 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 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 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 再再 批量 投料生产 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 合格合格 后 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 发放合格 证标贴在制品上 办理产成品入库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2 页 共 26 页 异形异径管制作展示图 异径管的两端口公称内径及高度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且呈正圆形并圆滑过 度 内衬层不得有针孔 损坏 脱壳等现象 结构层必须密实 不得有针孔 分层 气泡等现象 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级的设计厚度 同一处返工不得超过两次 制品完成时必须进行细部处理 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 SW 901 树脂加 5 碳化硅 保 证制品表面平整 光滑 无毛刺 无分层 无气泡 无影响质量的缺陷 四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制作规范 4 1 定义及分类 脱硫用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 应按结构层类别 内衬层基体树脂 压力等级进行分类 4 1 1 结构层类别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3 页 共 26 页 无碱 中碱 玻璃纤维布 无碱 中碱 短切毡 针织毡 无碱 中碱 表面毡 4 1 2 内衬层基体树脂 乙烯基酯树脂 对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 双酚 A 不饱和聚酯树脂 环氧树脂 4 1 3 压力等级 0 6Mpa 1 0Mpa 1 6Mpa 2 0Mpa 4 2 刮板制作规范 4 2 1 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 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 从仓库领用 原材料 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 操作模板的修整 除绣 打黄油 铺 聚酯薄膜等工作 按基地规定的铺层方案进行铺制 4 2 2 制作 采用 SW 963 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材料 170g m2 玻纤布和 380g m2 玻 纤布为增强材料进行逐层铺刮 与模板接触为富树脂层含量在 75 以上 底层及面层采用 170g m2 玻纤布铺刮 树脂加入 10 碳化硅 夹层采用 380g m2 玻纤布及针织毡 450g m2 根据设计厚度逐层铺刮 夹层铺刮时将树脂 含量控制在 37 以内 并保证每层玻纤布完全浸透树脂 刮去剩余树脂 排除气泡 及其它杂物 层层压实 每次铺刮重叠层应错开铺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50mm 另根 据制品的厚度可分几次进行糊刮 每次制作厚度不宜过厚以防固化时放热温度过高 导致制品烧毁 影响制品质量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4 页 共 26 页 为防止原材料的浪费 原料配比时必须根据生产量和制作固化时间进行配料 对每次新进的原材料配比时必须先做小试 充分了解原材料的性能特点后 再再 批量 投料生产 每件制品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 合格合格 后 交由质检员检验合格 发放合格 证标贴在制品上 办理产成品入库 4 2 3 注意事项 表面层必须平整光滑 无毛刺 无皱纹 无凹凸不平 无贫胶 无纤维裸露 无裂纹 无泛白等现象 结构层必须密实 不得有针孔 分层 气泡等现象 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 级的设计厚度 同一处返工不得超过两次 4 3 板材胶接制作规范 4 3 1 准备 根据生产工单所列产品的规格及数量 以及原材料消耗定额数据 从仓库领用 原材料 然后按生产需求进行玻纤布的裁剪 板材下料等准备工作 4 3 2 胶结 板材胶接分两种胶接方法 一种就是直接胶接 另一种是十字交叉胶接 接部 位各切 50 先对板材需要胶接的部位进行打磨 打磨宽度比胶接宽度宽 20mm 然后按设计图纸利用模具对板材进行固定成型 采用 SW 963 树脂和碳化硅调制的树 脂胶泥进行粘接 固化后进行细部打磨 开始加强糊制 糊制铺层按基地规定铺层 方案执行 糊制时阴角部位必须贴实到位 阳角部位必须压实 并根据使用受力情 况 有必要对阴阳角进行补强 铺层固化后进行切割打磨处理 并对所有板材切口处采用树脂封闭 树脂涂刷 时不得到处流淌 滴漏 以防运行时脱落造成喷嘴堵塞 影响正常运行 板材胶接两接合面必须打磨平整 成型时必须按图纸设计的尺寸及角度成型 不得有 错错 搓位等现象发生 糊制时必须按操作规范进行 不得偷工减料 铺层必须 密实 不得有分层 气泡等现象 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压力等级的设计厚度 同一处 返工不得超过两次 制品完成时必须进行细部处理 最后薄薄的涂刷一层树脂加 5 碳化硅 保证制品表面平整 光滑 无毛刺 无分层 无气泡 无影响质量的缺陷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5 页 共 26 页 五 原材料及玻璃钢制品性能要求 5 1 原材料要求 选择原材料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腐蚀性介质的组成及浓度 温度 压力及使用 情况等 增强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质量指标 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符合 GB8237 的规定 添加剂 在树脂中加入引发剂 促进剂 触变剂及其它一些添加剂应符合相应 的国家或企业标准的质量指标 树脂应能长期适用于以下介质环境或条件 液氨或任意浓度的氨水 任意浓度的硫酸铵溶液 亚硫酸铵溶液 PH 值范围为 2 11 的以上溶液 Cl 1 浓度范围为 0 50000ppm 环境温度范围为 20 80 5 2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材的产品性能要求 5 2 1 外观质量 管 道道 的内表面应光滑平整 无对使用性能有影响的龟裂 分层 针孔 杂质 贫胶区及气泡 管端面应和轴线成直角 无毛刺 外表面无明显缺陷 塔内件应有 0 5mm 以上的耐磨层 5 2 2 内衬层厚度及外保护层厚度 具有防腐蚀 防渗漏 耐磨性能要求高的内衬层最小厚度为 1 5mm 外保护层 厚度不小于 0 5mm 5 2 3 长度偏差 8000mm 包括 8000mm 以下为 40mm 8000mm 以上为 50mm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6 页 共 26 页 5 2 4 厚度 管的厚度由内衬层和结构层组成 以内压设计为基准 结构层厚度由直径 压力等级 失效环向应力和安全系数等计算决定 管的最小厚度必须在公称厚度的 90 以上 平均厚度不应小于公称厚度 5 2 5 管的树脂含量 管的结构层树脂含量为 30 5 内衬层树脂含量大于 70 管的外保护层树脂含量大于 90 树脂不可溶分含量均不小于 90 5 2 6 巴氏硬度 外表面无富树脂层 巴氏硬度 40 有富树脂层的巴氏硬度不小于 35 5 2 7 水压渗漏性能 以设计压力等级的 1 5 倍水压进行试验 管壁不应有滴漏和渗漏 5 2 8 力学性能 最小环向拉伸强度 kn m 压 力 等 级 MPa 公称压力 mm 0 6 1 0 1 6 2 0 100 180 300 480 600 150 270 450 720 900 200 360 600 960 1200 250 450 750 1200 1500 300 540 900 1440 1800 350 630 1050 1680 2100 400 720 1200 1920 2400 450 810 1350 2160 2700 500 900 1500 2400 3000 600 1080 1800 2880 3600 700 1260 2100 3360 420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7 页 共 26 页 最小轴向拉伸强度 kn m 压 力 等 级 MPa 公称压力 mm 0 6 1 0 1 6 2 0 100 63 63 63 63 150 63 63 68 71 200 102 102 102 102 250 102 102 127 144 300 102 113 153 208 350 102 132 178 208 400 102 150 203 238 450 108 160 213 248 500 118 177 236 276 600 142 213 284 331 700 156 239 319 372 管的最小平行板外载刚度 公称直径 mm 5 娆曲下管的最小刚度 Mpa 25 200 0 24 250 0 14 300 2000 0 07 5 2 9 使用温度范围 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管道的使用温度上限为 80 oC 对管的温度有特殊要求的 另行设计 5 3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产品的性能要求 5 3 1 外观质量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管道对接表面应光滑平整 无对使用性能有影响的 龟裂 分层 贫胶区及气泡 所有部位用目测检查有下列缺陷 气泡 耐蚀层表面允许最大气泡直径 5mm 每平方米直径小于 5mm 的气泡三 个以下时 可不予修补 否则将气泡划破修补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8 页 共 26 页 裂纹 表面不允许有深度为 0 5mm 以上的裂纹 增强层不允许有深度 2mm 以 上的裂纹 否则将裂纹打磨修正 凹凸 耐蚀层表面应光滑平整 凹凸部分厚度不大于设计板材厚度的 25 返白 表面返白区最大直径为 50mm 否则打磨修正 玻璃钢制品层间黏结应牢固 不允许有分层脱层 纤维裸露 树脂结节 异 物夹杂 孔洞等 否则必须用树脂胶泥填塞 对于制品表面存在的缺陷 应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并及时修补 同一部位的修 补次数不得超过二次 如发现有大面积气泡和分层时 应把缺陷处全部铲除路出基 层 重新进行表面处理后贴衬施工 5 3 2 内衬层厚度及外保护层厚度 具有防腐蚀 防渗漏 耐磨性能的内衬最小厚度为 1 5mm 外保护层厚度不小 于 0 5mm 5 3 3 尺寸偏差 长度偏差 4000mm 以下 为 20mm 6000mm 4000mm 为 30mm 8000mm 6000mm 为 40mm 8000mm 以上 为 50mm 5 3 4 厚度 板材厚度由内衬层和结构层组成 以设计为基准 板材最小厚度必须在设计厚度的 90 以上 平均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5 3 5 板材制品的树脂含量 结构层树脂含量为 45 5 内衬层树脂含量为 60 外保护层树脂含量为 70 以上 树脂不可溶分含量均不小于 90 5 3 6 巴氏硬度 外表层巴氏硬度 40 5 3 7 力学性能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19 页 共 26 页 手糊玻璃钢的机械强度 板材厚度 mm 拉伸强度 Mpa 弯曲强度 Mpa 弯 曲 弹 性 模 量 Mpa 3 0 5 0 63 110 4 9 103 5 1 6 5 84 130 5 6 103 6 6 10 95 140 6 3 103 10 110 150 7 0 103 注 试验条件 温度 20oC 相对湿度 65 5 3 8 阻燃要求 可选择相应的自熄性树脂制作自熄性玻璃钢 氧指数值不小于 26 但必须经供 需双方协商 5 3 9 使用温度范围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手糊制品使用温度上限为 80 六 试验与检验 6 1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管材及管件的试验与检验 6 1 1 试验及检验内容 外观 目测管的内 外面和两端面 尺寸测量 管的直径 长度 内衬厚度和壁厚的测定按 JC552 94 标准 附录 C 规定执行 树脂含量和树脂不可溶分含量 树脂含量按 GB2577 规定试验 树脂不可溶分含量按 GB2576 规定试验 巴氏硬度 巴氏硬度按 GB3854 规定试验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20 页 共 26 页 水压检验 水压检验按 GB5351 第二章规定 以均匀的速度加压至相应压力等级的 1 5 倍 保压 2mim 仔细检查有无渗漏 注 仅对管材进行水压检验 轴向拉伸性能 管的直径小于 200mm 时轴向拉伸性能按 GB5349 规定试验 大于或等于 200mm 的按 JC552 94 标准中附录 B 规定试验 6 1 2 检验级别 本标准中 6 1 1 中的第 项为出厂检验 本标准中 6 1 1 的 为出厂形式检验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 6 1 1 中第 项等特殊检验 a 主要原材料改变或采用新型材料时 b 生产半年时或停产三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c 同批制品数量达 100 小时 d 开发标准系列以外的新产品时 e 行检或质检机构抽查时 6 1 3 判定规则 不符合 6 1 1 中特殊规定的不准投料生产 不符合 6 1 1 中 规定的 判为相应档次级别的次品或不合格品 允许修 补 修检后复检后合格允许使用 但不得用于关键部位 复检不合格判为不合格产 品 不符合 6 1 1 中第 项规定时不能组织生产 应及时调整原材料 和设计单位进行复检 6 2 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板材及其制品的试验与检验 6 2 1 试验及检验内容 外观 目测法检查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21 页 共 26 页 尺寸测量 制品的直径长度 内衬厚度和壁厚的测定按 JC552 94 标准附录 C 规定进行 树脂含量和树脂不可溶分含量 树脂含量按 GB2577 规定试验 树脂不可溶分含量按 GB2576 规定试验 巴氏硬度 巴氏硬度按 GB3854 规定试验 手糊制品机械性能检查 根据需要可抽样检查制品的机械性能 试样应采用与本体相同方法的同步试件 也可以从本体上直接切割或多余的落料 抗拉强度 弯曲强度的测定方法按 GB1447 83 GB1449 83 进行 机械性能数据应符合 4 2 7 的要求 6 2 2 检验级别 本标准中 6 2 1 中的第 项为出厂检验 本标准中 6 2 1 的 为出厂形式检验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 6 2 1 中第 项等特殊检验 a 主要原材料改变或采用新型材料时 b 生产半年时或停产三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c 同批制品数量达 100 小时 d 开发标准系列以外的新产品时 e 行检或质检机构抽查时 6 2 3 判定规则 不符合 6 2 1 中特殊规定的不准投料生产 不符合 6 2 1 中 规定的 判为相应档次级别的次品或不合格品 允许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