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讲解与例题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赏析: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中运用的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了解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的原因。3增强“海洋意识”。作家作品严济运,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气象局研究员,曾与卢嘉锡一起主编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本文选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它是非常经典的少年科普读物,为无数好奇的少年打开了一扇瑰丽的科学世界大门,让他们初步感知了科学的奥秘。字词广场字音识记妥善(tu)鹧鸪(zh g)石莼(chn) 浒苔(h ti)捕捞(b) 鳞虾(ln)形似字辨析 熟语积累(1)生死存亡:或者生存,或者死亡。形容事关重大或者形势极端危急。如:国家到了的关头,我们不能再犹豫不决了。(2)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如:这可不是,世卫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每年有200多万人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死亡。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1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2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第一部分(第12段):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帮助人类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3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4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 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5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6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7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8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9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第二部分(第36段):阐释海洋能成为未来粮仓的原因。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10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强调海洋可以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剧增:急剧增多。极限:最高的限度。潜力:潜在的力量。1“最”字有何作用?从程度上强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是超过其他环境问题的严重危机。2“然而”有何作用?“这种”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然而”承接上文,表示这句话的观点和上面所说的观点是相反的。“这种”同样指代上文所说的观点: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危言耸听”和“乐观”实际上暗示了下文的观点将是和上面的观点相反的。这句话在这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这句话,是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一句,有何特点及作用?概括了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句子中的关联词“不是而是”,表明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句子承上启下,由上文的“粮仓”,转入介绍“粮仓”中的“粮食”。4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是什么?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说明这类“粮食”产量之多,质量之好。5首句“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有何作用?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首句承上段所举例子,详细介绍藻类。然后用分类别的方法,说明藻类种类之多。举海带的例子,列数字说明其增产潜力之大;再举国外培育出藻类新品种的例子,并列数字说明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最后拿1公顷水面生产的藻类与陆地上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作比较,突显出海洋开发利用的价值。6本句“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中,前后两个分句各有什么作用?“除海藻类”承上文,后面分句则主要介绍浮游生物。7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有什么深刻含义?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相结合的说明方法强调肉眼看不到的浮游生物也是人类丰富的“食品”源。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表面看好似和这句话说明的内容无关,实际上,它既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又传达了作者在本文中的一个观点:对于人类未来的粮仓大海,我们要开发要利用,但也要保护。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海洋资源,才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8本句用“至于”有何作用?“更”可否去掉?有何作用?用“至于”主要是更换话题,转入详细介绍鱼虾。“更”字不能去掉,它突出人们对“鱼虾”可做食物的熟悉程度,较前者又深了一层。9“已近极限”中“近”是什么意思?用在这有何作用?是接近的意思。接近极限不等于到极限,这样表述准确、客观。10“综上所述”用在结尾一段有何作用?以“综上所述”概括全文,然后水到渠成地再次道出本文所要说明的事理。深层探究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本文阐释了海洋未来能成为粮仓的原因,科学地说明了海藻和海洋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众多的鱼虾等,能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开发利用海洋能妥善解决人类资源短缺的问题。1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阐释事理。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议论,它清楚地阐述了开发利用海洋是人类摆脱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等生存危机的希望所在。在下文提出说明的重点“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之前,先以议论的方式强调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和海洋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这两方面内容,以引起读者的高度重视,为下一步提出说明的重点作好了铺垫。课文的最后一段重申文章的观点。这一议论性的结尾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总结了文章的说明部分,有利于使读者进一步认同海洋开发利用的价值。2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阐释事理。课文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文章的第4段就出现了这四种说明方法。将“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按“褐藻类”“红藻类”“绿藻类”分类进行说明,说明藻类种类之多;举“海带”的例子,通过列数字(2 000多倍)、作比较(和野生状态的产量作比较)说明藻类在人工养殖下,产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加,有巨大的增产潜力。1作者是怎样说明“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的?提示:作者用总分总的结构,将“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说明得很清晰。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海洋未来能成为粮仓的原因,科学地说明了海藻和海洋丰富的浮游生物以及众多的鱼虾等,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潜力巨大,可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2本文的第6段已经以磷虾为例说明了为人类所熟悉的海洋鱼虾还有捕捞潜力,为什么还要继续加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呢?提示:作者深入点明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潜力也是巨大的,更加强调了“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这个主题。素材搜集海洋有着巨大价值(1)海水中溶解有近80种元素。陆地上的天然元素在海水中不仅几乎都存在,而且有17种元素是陆地上稀少的。有人计算过,如果将1立方千米海水中溶解的物质全部提取出来,除了9.94亿吨淡水以外,可生产食盐3 052万吨、镁236.9万吨、石膏244.2万吨、钾82.5万吨、溴6.7万吨,以及很多碘、铀、金、银等。(2)海水能源可解决水荒,提供电能。海水的总体积占地球总水量的97%。海水既可直接利用,也可淡化后利用。有人曾预测,21世纪的战争可能主要是由陆地淡水资源短缺引起的,这并非危言耸听。然而,海洋是一巨大的水体,只要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成本,水荒即有望解决。(3)海底石油占可开采石油储量的45%。蕴藏于海底的海洋油气资源是世界海洋产业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产值已约占世界海洋开发产值的70%。据科学勘察和推算,海底石油约占世界可开采石油储量的45%。目前,世界上公认,举世闻名的波斯湾是世界上海底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我国的南海、东海、南黄海和渤海湾,都先后发现了油田。(4)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5)海洋生物可治疗多种疾病。海洋资源对人类发展是多么重要啊!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同时,应兼顾水产养殖、交通运输、生态保护等的综合利用。链接中考(四川南充中考)语言运用。一个顾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带答案详解a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机构所属事业单位选调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农商银行中层正职管理人员社会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节能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2025年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保障与用工模式创新下的产业政策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新型种业创新基地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报告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竣 工 验 收 证 书(施管表2)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法兰克王国
- 整理黑龙江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早
- CPK工具表的模板
- 中国画发展史
- 客户基本信息调查表实用文档
- 19-雾在哪里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GB/T 11270.2-2002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2部分:烧结锯片
- 金融统计分析教材课件
- 《标准教程HSK5上》第1课《爱的细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