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综合测评(a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那么该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也一定能自发进行b某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不能自发进行,那么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也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反应方向是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与反应温度无关d温度有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解析: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依据hts。答案:d2符合如图所示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coh2o=co2h2h41 kj/molbco(g)h2o(g)=co2(g)h2(g)h41 kj/molcco2(g)h2(g)=co(g)h2o(g)h41 kj/moldco2(g)h2(g)=co(g)h2o(g)h41 kj/mol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且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低,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c项正确。答案:c3如图拴上金属条的铁钉插在含有酚酞的nacl溶液中,可以看到贴近金属条一边的溶液出现粉红色,该金属条可能是()acubalczn dmg解析:金属条一边溶液出现粉红色,说明附近溶液显碱性,相当于铁发生吸氧腐蚀,铁为负极,铁比金属条活泼,因此金属条为cu。答案:a4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3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0.02 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ph变化:增大,减小b为原电池,为电解池c电极反应式:中阳极:4oh4e=2h2oo2中负极:2h2e=h2d产生的气体:0.005 mol,0.01 mol解析:池是电解池,在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阴极:cu22e=cu阳极:4oh4e=2h2oo2池是原电池,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a项ph变化是中oh放电,ph减小,中有h放电,ph增大;d项通过0.02 mol电子后,产生的气体中为0.005 mol,中为0.01 mol,所以d正确。答案:d525时,向1 ml ph1的硫酸中滴加10 ml phb的naoh溶液,形成的混合溶液中n(na)2n(so),则b可能为()a10 b11c12 d13解析:根据n(na)2n(so)可知,naoh有剩余,故有101014b1101解得b12,故选d。答案:d6在恒温、恒容下,发生如下反应:2a(g)2b(g)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a、b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l;途径: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和6 mol/l。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途径的反应速率等于途径的反应速率b达到平衡时,途径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途径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c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d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相同解析: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途径和途径建立了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量虽不同,但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故选c。答案:c7将0.1 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少量ch3coona晶体,都会引起()a溶液的ph增加bch3cooh电离程度变大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溶液中c(oh)减小解析:加水稀释时,ch3cooh溶液浓度变小,c(h)和c(ch3coo)也都变小,ch3cooh电离程度变大。在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由于ch3coona是强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ch3coona=ch3coona,溶液中c(ch3coo)增大,抑制ch3cooh的电离,使ch3cooh电离程度变小,c(h)变小,但溶液中总离子浓度变大,因此溶液导电能力增强。答案:a8500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6.0 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 mol电子c电解得到铜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解析:电解kno3和cu(no3)2阳极电极反应式:4oh4e=2h2oo2,得o2 22.4 l(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数为4 mol,阴极电极反应为:先发生:cu22e=cu,后发生:2h2e=h2,得h2 1 mol,则后式转移电子数为2 mol,前式转移电子数为(42)2 mol,故n(cu2)1 mol,ncu(no3)21 mol。总共n(no)0.563 mol,故n(kno3)3n(cu2)21 mol。a项c(k)2 mol/l;b项转移电子数为4 mol,c项n(cu)1 mol;d项c(h),故c(h)为4 mol/l。答案:a9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水果电池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实验编号电极材料水果品种电极间距/cm电压/mv1锌铜菠萝3900续表实验编号电极材料水果品种电极间距/cm电压/mv2锌铜苹果36503锌铜柑橘38504锌铜西红柿37505锌铝菠萝36506锌铝苹果3450甲同学提出的问题,乙同学回答不正确的是()选项甲同学乙同学a实验5中谁作负极?铝作负极b实验1、6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为何不同?实验1锌比铜活泼,锌为负极;实验6中铝比锌活泼,铝为负极c水果电池的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只与水果品种有关d仍用上述材料,如何组装一个电压更高的水果电池?用铝、铜作电极,菠萝作介质解析:实验5中,铝比锌活泼,则铝作负极;电池电压与介质(水果品种)有关,也与两极活泼性有关,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越高;若利用上述材料组装一个电压更高的电池,需用铝、铜作电极,菠萝作介质。答案:c10已知反应:mx(g)ny(g)qz(g)h0,mnq,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解析:a项,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但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c项,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d项,增加x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y的转化率增大答案:b11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表示物质的平衡转化率)。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h0,p2p1b反应:h0,t1t2c反应:h0,p2p1d反应:h0,t2t1解析:反应中同一压强下,温度升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较低,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同一温度下,p2对应的平衡转化率高,说明压强大,转化率高,选项c正确,选项a不正确。反应中首先看平衡,t1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说明此时温度高;温度越高,n(c)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d不正确。答案:bc1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nh4cl溶液因水解而显酸性,故nh4cl是弱电解质b纯碱溶液因水解而显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2co32ohc可乐因含碳酸而显酸性,电离方程式为h2co32hcod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解析:选项a中nh4cl是强电解质;选项b中纯碱是分步水解;选项c中碳酸是弱酸,应分步电离。答案:d13(2011徐州高二检测)t,水的离子积为kw,该温度下将a mol/l一元酸ha与b mol/l一元碱boh等体积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a混合液中c(h)b混合液的ph7cabd混合液中c(b)c(a)c(oh)解析:要保证溶液显中性,只要保证c(h)c(oh)即可,因为kwc(h)c(h)c(oh)c2(h),则c(h),a正确;据ph与7的关系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其条件是25,b错误;ab时,ha与boh恰好完全反应,但溶液不一定呈中性,c错误;d项一定不正确,因电荷守恒等式为c(h)c(b)c(a)c(oh)。答案:a1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 kj/molc(s)o2(g)=co2(g)h2393.5 kj/molh2(g)o2(g)=h2o(l)h3285.8 kj/mol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焓变为()a488.3 kj/molb224.15 kj/molc488.3 kj/mol d244.15 kj/mol解析:依据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等的。我们可从题目中所给的有关方程式分析知:22得2c(s)2h2(g)o2(g)=ch3cooh(l),所以反应的焓变为:(393.5 kj/mol)2(285.8 kj/mol)2(870.3 kj/mol)488.3 kj/mol。答案:c1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0.2 mol/l)的弱酸hx与na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c(na)c(h)c(x)c(oh)bc(hx)c(x)2c(na)c若混合液呈酸性,则c(x)c(na)c(hx)c(h)c(oh)d若混合液呈碱性,则c(na)c(hx)c(x)c(oh)c(h)解析:根据电荷守恒,a选项是正确的。根据元素守恒,b选项是正确的。hx电离使溶液显酸性,nax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上述两过程何者是主要的:若混合液呈酸性,则hx的电离是主要的,可以不考虑nax的水解,c(hx)略小于0.1 mol/l,c(x)略大于0.1 mol/l,c(na)0.1 mol/l,c(h)c(oh),故c选项正确;若nax的水解是主要的,不考虑hx的电离,即c(x)略小于0.1 mol/l,c(hx)略大于0.1 mol/l,c(na)0.1 mol/l,则c(hx)c(na)c(oh)c(h),故d选项错误。答案:d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16(8分)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 mol/l,c(n)2.4 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 mol/l,c(n)a mol/l;达到平衡后,c(p)2 mol/l,a_。(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 mol/l;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解析:(1)由方程式知反应消耗的n与m物质的量相等,则n的转化率为:25%(2)由于该反应正反应吸热,温度升高,平衡右移,则m的转化率增大。(3)若反应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k,解得a6(4)根据(3)的结果,设m的转化率为x,则k,则,解得x41%。答案:(1)25%(2)增大(3)6(4)41%17(12分)如图,p、q为直流电源两极,a由2价金属单质x制成,b、c、d为铂电极,接通电源,金属x沉积于b极,同时c、d产生气泡。试回答:(1)p为_极,a极发生了_(填反应类型)反应。(2)c为_极,试管里收集到_;d为_极,试管里收集到_。(3)c极的电极方程式是_。(4)在电解过程中,测得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实验数据如下:时间(min)12345678910阴极生成气体体积(cm3)6122029394959697989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3)24711162126313641仔细分析上表,请说出得到以上实验数据可能的原因是_。(5)当电路中通过0.004 mol电子时,b电极上沉积金属x的质量为0.128 g,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_。(6)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电极附近溶液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金属在b极被还原析出,故b为阴极,a为阳极,p为电源正极,a极发生氧化反应。(2)d连接电源负极,d为阴极,实质为电解水。(3)c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o2。(4)考虑气体的溶解度可解决本题。(5)m64 g/mol,为金属cu。(6)a、b极相当于发生电镀,溶液ph不变答案:(1)正氧化(2)阳氧气阴氢气(3)4oh4e=2h2oo2(4)c、d两极所得o2、h2体积比应该为12,但实验数据由13随时间变化而增大,到达10分钟时约为12,这是开始阶段o2溶解的缘故(5)64 g/mol(6)不变18(8分)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2x(g)y(g)az(g)w(g)hqkj/mol(q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1)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是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_。(3)有同学认为,q1一定小于q,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其理由是_。(4)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1 kj的是_(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a2 mol x、1 mol y、1 mol arba mol z、1 mol wc1 mol x、0.5 mol y、0.5a mol z、0.5 mol wd2 mol x、1 mol y、1 mol z解析:(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平衡常数减小。(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平衡向左移动时,减小,因m(总)不变,则n(总)增大,即21a1,a1。(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 mol x和1 mol y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q1一定小于q。(4)该情况考查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状态,a、b、c与题中情况互为等效平衡状态,但b、c实际参加反应的x、y的量与题中情况不相等,所以放出的热量不为q kj,而a中ar不参与化学反应,对平衡无影响,本题易错选b、c。答案:(1)减小(2)1(3)正确2 mol x和1 mol y不可能完全反应(4)a19(12分)向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其中t0t1阶段c(b)未画出。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四个阶段改变的条件均不相同,每个阶段只改变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中的一个条件,其中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为_。(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_,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t1t2t2t3t3t4t4t5t5t6k1k2k3k4k5则k1_(保留两位小数),k1、k2、k3、k4、k5之间的关系为_(用“”、“”或“”连接)。(3)t5t6阶段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若a的物质的量共变化了0.01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写出此温度下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4)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 mola、b mol b和c mol c,要达到t1时刻同样的平衡,a、b、c要满足的条件为_。答案:(1)0.02 mol/(lmin)(2)减小压强0.5 mol/l0.84k1k2k3k4k5(3)2a(g)b(g)3c(g)h200a kj/mol(4)ac2.4;b1.220(8分)1918年,lewis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图图(1)图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_(填“a”“b”或“c”);(2)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_;(3)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多数反应而言主要是通过改变过渡态而导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发生变化。请在图中作出no2和co反应时使用催化剂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解析:(1)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即有新物质生成的碰撞,显然选c;(2)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反之吸热,注意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反应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门白酒品鉴师培训课件
- 供销工作课件教学
- 2025年江西省临川区第一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 2025年河南省漯河实验高中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银联卡技术管理办法
- 非工作时间管理办法
- 第25章 随机事件的概率(章节复习)(重点练)解析版
- 高端客户家庭财富资产保全产说会高端版理念
- 知识总结-《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视频监控摊贩管理办法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西南大学高等数学试题库
- 医学人文与修养(课堂PPT)
- 察哈素煤矿井底煤仓上口维修安全技术措施1
- 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技术简介
-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 幼儿园大班我爱你祖国教案
- 供应商索赔单
- 常用导线的连接方法.ppt
- 绍兴文理学院基建处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网络计划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