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丹东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2(6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糖脂除参与细胞识别外,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的细胞表面的糖脂还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其促进胰液分泌的过程可以不受神经的控制 变形虫在细胞核被移除之后会死亡,这反映了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3(6分)生物实验包括研究方法、试剂使用、现象观察、实验条件等下表各选项中,题目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是()a、采用同位素标记法b、实验中使用酒精c、颜色反应实验d、实验过程中需活体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o2的来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苏丹染色的花生子叶装片的制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aabbccdd4(6分)以二倍体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个品种的豌豆(2n=28)为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实验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乙图说明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c丙图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d丁图说明豌豆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大小si4+ca2+mg2+5(6分)如图是人体内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假设、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如果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三个神经元的胞体膜上均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b兴奋由a传到b处消耗时间最长的一条神经途径abc兴奋将沿着5条途径传到b处db处将会产生多次兴奋6(6分)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和低温处理植物的原理相似,都能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18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4分)7(11分)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该植物光反应的产物中,被碳反应利用的物质是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写出两种)(3)图中a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b、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8(10分)某种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是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若花色由d、d,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dna所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全部表达,原因是该植株花色为,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该植株自交时后代中红花植株占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9(11分)如图为某种生活在寒冷地带的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在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去甲肾上腺素能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膜的功能(2)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3)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4)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5)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该动物通过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和,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10(12分)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的主要食物链“植物田鼠鼬”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l082.44l072.251072.18l07(1)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该生物群落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良好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的田鼠中没有带标记的20只,带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小/偏大)(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作用以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据表可知,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生态学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态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种植比率(甲/乙)0.250.671.504.00收获种子比率(甲/乙)0.371.452.068.08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结果是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进行11(10分)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从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解毒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组别培养环境肝脏小块(数目相同)a组含1.0mmoll1甲醛的肝脏培养液有b组含1.0mmoll1甲醛的肝脏培养液c组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1)表中实验组不需要放置肝脏小块的是组(2)图中曲线丙是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3)图中曲线是a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4)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法步骤如下: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min后,取三组装置中的,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进行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添加了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辽宁省丹东五校协作体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考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rna分mrna、trna、rrna三种,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是运载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的工具,rrna组成核糖体;还有少数的rna执行酶的功能解答:解:a、ad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b、trna分子为“三叶草”型,单链rna在某些区域折叠形成局部双链,通过氢键相连,b正确;c、蛋白质分子不同肽链之间以二硫键相连,c错误;d、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中等2(6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糖脂除参与细胞识别外,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的细胞表面的糖脂还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其促进胰液分泌的过程可以不受神经的控制 变形虫在细胞核被移除之后会死亡,这反映了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可以用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2、糖脂除参与细胞识别外,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的细胞表面的糖脂还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3、生物膜是对细胞内内所有膜结构和细胞膜的统称4、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5、胰液分泌的过程是:食物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进入血液作用于胰腺,从而分泌胰液;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当刺激神经时也能促进胰液的分泌,说明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6、内环境有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构成7、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有atp水解提供能量,解答:解: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正确;糖脂除参与细胞识别外,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的细胞表面的糖脂还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正确;生物膜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和细胞膜的统称,错误;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错误;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其促进胰液分泌的过程可以不受神经的控制,正确;变形虫在细胞核被移除之后会死亡,这反映了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不一定是所有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错误;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错误;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有atp水解提供能量,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功能的相关知识、激素的调节、内环境的构成等,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综合性较强3(6分)生物实验包括研究方法、试剂使用、现象观察、实验条件等下表各选项中,题目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是()a、采用同位素标记法b、实验中使用酒精c、颜色反应实验d、实验过程中需活体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o2的来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苏丹染色的花生子叶装片的制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aabbccdd考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史;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在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前要用盐酸处理便于着色;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用健那绿染色后观察到的细胞是活细胞;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通过解离处理,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2、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18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中有氧气来自于水,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3h标记氨基酸,通过检测放射性,可以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从而证明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解答:解:a、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进行实验,以研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位未用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b、在进行脂肪鉴定的过程中,用苏丹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酒精来提取色素,b正确;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需要用斐林试剂染色,c正确;d、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需要保持活细胞状态,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需用活细胞,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使用同位素标记发的实验、脂肪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6分)以二倍体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个品种的豌豆(2n=28)为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实验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乙图说明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c丙图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d丁图说明豌豆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大小si4+ca2+mg2+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综合;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根据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r基上的羧基有15个,而游离羧基的总数有17个,所以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数目为1715=2个乙图中,细胞内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说明染色体复制但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细胞正处在进行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丙图中,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它们都是杂合体丁图中,ca2+和mg2+的浓度小于初始浓度,而si4+的浓度大于初始浓度,说明豌豆根细胞吸收ca2+和mg2+的比例大于吸收水的比例,而吸收si4+的比例小于吸收水的比例解答:解:a、甲图中由于r基上的羧基有15个,而游离羧基的总数有17个,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a正确;b、乙图中染色体复制,含两条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b正确;c、丙图表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c正确;d、丁图说明豌豆根细胞吸收ca2+和mg2+的量大于吸收si4+的量,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蛋白质结构、细胞分裂、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和矿质离子的吸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6分)如图是人体内神经元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假设、均表示兴奋性神经元,如果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三个神经元的胞体膜上均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b兴奋由a传到b处消耗时间最长的一条神经途径abc兴奋将沿着5条途径传到b处db处将会产生多次兴奋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将沿着4条途径传到b处,分别是:ab,ab,ab,ab兴奋结构的突触数目越多,耗时越长解答:解:a、在、两个神经元的胞体膜上均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在的胞体膜上会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a错误;b、兴奋由a传到b处消耗时间最长的一条神经途径为ab,b错误;c、据图分析,兴奋将沿着4条途径传到b处,c错误;d、由于兴奋结构的突触的数目不同,时间也不同,b处将会产生多次兴奋,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及兴奋的传递,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6(6分)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和低温处理植物的原理相似,都能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18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形状的变异,但是并没有产生新的基因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主要包括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及染色体组成的增加或减少解答:解:a、秋水仙素和低温处理植物的原理相似,都能够通过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油菜物种甲、乙(2n=20,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染色体为18条,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染色体为36条,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可加倍到72条,b错误;c、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4分)7(11分)测定透明密闭玻璃罩内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相对值)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光合膜)和基质据图推测,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填“高”或“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2)该植物光反应的产物中,被碳反应利用的物质是atp、nadph在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叶肉细胞线粒体内能够检测出含18o的物质有丙酮酸、水、氧气(写出两种)(3)图中a点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氧气的扩散方向是部分扩散到线粒体,部分扩散出细胞b、d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某植物在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或o2消耗量其中o2消耗量可以表示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从空气中吸收的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因此图中a点时,从空气中吸收的co2量为0,表示此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刚好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超过a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此时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来源有: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解答:解:(1)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并且两个阶段均需要酶的催化;图中的实线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虚线表示呼吸速率,高于20后实线不再上升,而虚线继续升高,表明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高,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低温度为20(2)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nadph;供给c18o2较长时间后,通过光合作用18o2转移到葡萄糖中和水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水可以直接扩散到线粒体中,也可以经光反应分解产生18o2再扩散到线粒体中(3)a点时,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而叶肉细胞中的光合作用大于其呼吸作用,因此光合作用产生的o2部分扩散到线粒体,部分扩散出细胞;b、d点均在横轴的上方,净光合速率均大于0,植物光合作用实际制造的有机物大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故答案为:(1)类囊体膜(或光合膜)和基质 高 20(2)atp、nadph 丙酮酸、水、氧气(写有葡萄糖就不得分,其他合理增加都可)(3)部分扩散到线粒体,部分扩散出细胞 大于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通过分析曲线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发生的场所;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明确a点时植物的总光合作用大于总呼吸作用,而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该细胞的呼吸作用8(10分)某种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2:1(2)若花色由d、d,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dna所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全部表达,原因是当该植物为杂合子时,隐性基因不能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素有关)该植株花色为红色,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白花,该植株自交时后代中红花植株占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不是(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基因d能控制酶d的合成,酶d能将前体物质合成白色中间产物;基因e能控制酶e的合成,酶e能中间产物转化为红色物质因此红色的基因型为d_e_,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白色解答:解:该生物是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因此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1)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说明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若该植物种群中红色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致死):dd:dd=1:2:1,因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白色=2:1(2)dna所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全部表达,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由图可知,基因d和e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色,因此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的花色为红色;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含有等位基因d和d、e和e,而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该植株(ddee)自交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ee(白色):ddee(红色):ddee(白色)=1:2:1,其中纯合子均表现为白色,红色植株占故答案为:纯合子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1)红花:白花=2:1 (2)当该植物为杂合子时,隐性基因不能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或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素有关)红色 同源染色体白花 不是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能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迁移应用;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和图中信息进行相关计算9(11分)如图为某种生活在寒冷地带的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在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去甲肾上腺素能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膜的信息交流功能(2)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3)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4)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线粒体内膜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热能(5)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该动物通过神经体液(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示分析,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camp的直接作用是促进脂肪分解和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解答:解:(1)内分泌细胞释放激素经血液循环作用到达靶细胞或靶器官,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有识别激素的相关受体,激素和受体特异性结合,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3)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ucpl基因首先要通过转录生成相应的mrna,mrna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控制合成ucp1蛋白在此表达过程中,图中可以看出,这是甲状腺激素和camp共同调节该基因的表达(4)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大最能量,场所是在线粒体内膜;呼吸作用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储存在atp中,另一种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如无法合成atp,则使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5)由图中的体温调节过程可以看出,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该动物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和atp合成减少,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故答案为:(1)信息交流(2)神经递质(递质或去甲肾上腺素) 反射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转录和翻译(答全得分) 甲状腺激素和camp(答全得分)(4)线粒体内膜(答线粒体不得分) 热能(5)神经体液(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有氧呼吸、基因表达、脂质代谢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0(12分)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的主要食物链“植物田鼠鼬”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l082.44l072.251072.18l07(1)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该生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良好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的田鼠中没有带标记的20只,带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75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偏小/偏大)(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据表可知,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3%(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生态学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态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种植比率(甲/乙)0.250.671.504.00收获种子比率(甲/乙)0.371.452.068.08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结果是甲占优势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群落的演替;种间关系 分析:本题是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功能和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回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功能的作用和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然后结合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此荒地多年前曾发生过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该生物群落次生演替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良好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的田鼠中没有带标记的20只,带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数量是5010=150只,种群密度是1502=75只/hm2根据公式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即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据表可知,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传递效率=鼬的同化量田鼠的同化量100%=2.251077.50108100%=3%(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两种植物最可能的结果是甲占优势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答案为:(1)次生 恢复力 间接(2)标志重捕 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励志之星活动策划与执行方案
- 语文情境教学课件初中
- 消防安全标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养老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儿科危重症护理病案分享
- 缺陷管理员工手册
-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资料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磷酸盐转化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离婚协议签订但未办理手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分割合同
- 创新型离婚股份分割与共同财产清算及分割合同
- 水工闸门操作培训
- 零售业数据分析与应用实战指南
-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方案
- 肿瘤科诊疗体系构建与运营管理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 以资抵账管理办法
- 《西门子S7-1200PLC编程及应用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护士长笔试题库及答案
- 肠道准备课件
- 精神运动康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