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学验证方案.doc_第1页
方法学验证方案.doc_第2页
方法学验证方案.doc_第3页
方法学验证方案.doc_第4页
方法学验证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 含量含量测测定定 方法学确方法学确认认方案方案 日期 2016 年 1 月 精品资料 验证验证方案方案审查审查与批准与批准 您下面的您下面的签签字表明您已字表明您已审阅审阅此份此份验证验证方案并同意方案并同意实实施 施 姓姓 名名 职职 务务签签 名名 日日 期期 起草人 姓姓 名名 职职 务务签签 名名 日日 期期 审核人 审核人 姓姓 名名 职职 务务签签 名名 日日 期期 批准人 精品资料 目目 录录 1 目的 4 2 范围 4 3 验证机构与职责 4 4 定义 4 5 参考文件 5 6 风险因素分析 5 7 验证准备 5 8 检测方法的描述 5 9 验证实施 6 10 偏差与变更 8 11 确认结果评定与结论 9 12 确认周期 9 13 附录目录 9 精品资料 1 目的目的 对苦参膜中的含量测定检测方法进行确认 确保方法的可行性 以便为有效控制苦参 膜的含量提供依据 2 范范围围 本方案适用于本方案适用于 药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墩果酸片含量墩果酸片含量测测定方法的确定方法的确认认 3 验证验证机构与机构与职责职责 3 1 验证小组成员 姓 名 所在部门在验证中担任职务签名 日期 组长 组员 组员 3 2 职责 3 2 1验证小组组长职责 3 2 1 1保证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起草 3 2 1 2保证在执行前完成对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审核和批准 3 2 1 3负责对确认小组成员进行本方案的培训 3 2 1 4保证完全按照确认方案实施 3 2 1 5确保能及时发现偏差 并按照已经达成一致的偏差处理方法对其进行记录 纠正 调查和最终确认 3 2 1 6确保确认报告的生成 审核和批准 3 2 2QA 职责 3 2 2 1执行前完成对确认方案及各种检查表的审核 精品资料 3 2 2 2负责确认过程的监控和检查 保证确认方案的实施 参与确认结果评价 3 2 2 3参与确认偏差的调查 处理 和评估 3 2 2 4确认过程中 如有变更 保证按 变更处理程序 执行 3 2 3其它成员职责 3 2 3 1执行前确认确认方案已批准 并经过培训 3 2 3 2按确认方案实施确认 收集 整理确认数据 完成确认记录和报告 3 2 3 3参与确认偏差的调查和处理 确认通过偏差修订和解决方案 3 2 3 4确认确认过程中的变更在实施前已经批准 4 定定义义 4 1线性 指在设计的范围内 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4 2准确度 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一般用回收率 表示 4 3重复性 再规定范围内 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 用 6 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4 4中间精密度 在同一个实验室 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或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 精密度 称为中间精密度 5 参考文件参考文件 5 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 年修订版 5 2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 5 3 中国药典 2015 年版 二部 5 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 5 5 公司相关文件 精品资料 5 5 1 苦参膜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5 5 2 验证管理 5 5 3 变更控制操作规程 5 5 4 偏差处理操作程序 5 5 5 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操作规程 5 5 6 2016 年度验证总计划 6 风险风险因素分析因素分析 风险评估将采用失效模式及影响 FMEA 的工具来评估和衡量方法参数失效后对产品 分析结果的影响 评估过程将参照公司质量风险管理的要求 风险等级为低 中 高级别的 必须给出合理的建议措施 之后再次对建议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以确保风险的降低 分 析 评估结果见附录 1 风险评估表 7 验证验证准准备备 7 1 确保所有方法 SOP 是最新版本且经过批准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附录 2 文件检查 内 7 2 确认参与验证的人员都经过此方案和相关 SOP 的培训 和识别所有签字和草签本方 案任何数据表的人员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附录 3 培训检查和签名确认 内 7 3 确认验证过程中用到设备 计量仪器都是经过校验 并在有效期内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 附录 4 确认用仪器 仪表校准检查 内 8 检测检测方法的描述方法的描述 8 1 药药品与品与试剂试剂的准的准备备 精品资料 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院提供 为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硅 钨酸试液 碘化汞钾试液 苦味酸 氯仿 甲醇 浓氨 稀碘化铋钾试液 盐酸液 0 2mol L 氢氧化钠液 1mol L 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硫酸滴定液 0 05mol L 甲基红示液 磷 酸 乙腈 无水乙醇 8 2 仪仪器分析条件器分析条件 电子天平 FA2014 超声池 KQ 300DE 电热恒温水浴锅 DK 98 1 高效液相 LC 10ATVP 8 3 检测检测方法方法 显色鉴别 色谱鉴别 酸碱滴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8 4 检测检测操作操作 8 4 1 鉴别鉴别 8 4 1 1 显显色色鉴别鉴别 样品连续三批 A B 两位组员各取样品 1 号 样品 2 号约 0 15g 分置三支 试管中 加水 2ml 使溶解 分别加硅钨酸试液 碘化汞钾试液及苦味酸试液 1 2 滴 分别生 成白色 淡黄色及黄色沉淀 8 4 1 2 薄薄层鉴别层鉴别 样品连续三批 A B 两位组员分别取本品 0 1g 加甲醇 10ml 使溶解 超声 提取 15 分钟 静置 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 加甲 醇制成每 1ml 中各含 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 B 试验 取上述 三种溶液各 2 3 l 分别点于同一以 0 5 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 G 薄层板上 以 三氯甲烷 甲醇 浓氨试液 5 0 6 0 3 为展开剂 展开 取出 晾干 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供 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 8 4 2 3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 连续三批样品 两位组员分别取样品 1 样品 2 各 10 片 剪碎 取一片 重两份 各精密称定 加氯仿 25ml 回流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提取液 置水浴上挥干 残 渣用 0 2mol L 盐酸液 5ml 使溶解 滤过 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 用水 10ml 分次洗涤容器 洗 液并入分液漏斗中 加氯化钠约 6g 与 1mol L 氢氧化钠液 5ml 摇匀 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 5 精品资料 次 25 20 10 10 10ml 每次三氯甲烷提取液均用同一饱和氯化钠液 5ml 振摇洗涤 再依 次分别通过同一装有无水硫酸钠 1g 的脱脂棉层滤过 合并三氯甲烷液 精密加硫酸滴定液 0 05mol L 10ml 及新沸过的冷水 20ml 振摇提取后 分取酸层 氯仿层再用新沸过的冷水 洗涤 3 次 每次 10ml 合并酸液与洗涤液 置水浴上加热 除去残留的三氯甲烷 放冷至室 温 加甲基红指示液 2 滴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每 1ml 的硫酸液 0 05mol L 相当于 26 44mg 的 C15H24N2O2 本品每片含总生物碱以 80 0 110 0 相对偏差 dr 不得超过 0 6 计算公式 0 0 4 3 2 2 1 1 0 0 100 100 M mT C C V C C V C C1 硫酸滴定液的实际浓度 mol L C2 硫酸滴定液的理论浓度 mol L C3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实际浓度 mol L C4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理论浓度 mol L V1 加入硫酸滴定液的体积 ml V2 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 ml T 标示量 26 44mg 该批 20 片苦参膜的平均重量 g m M 使用苦参膜的量 g 8 4 2 4 高效液相色高效液相色谱谱法法 8 4 2 4 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氨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以乙腈 无水乙醇 3 磷 精品资料 酸溶液 85 7 5 7 5 为流动相 柱温 30 检测波长为 220nm 流速 1 0ml min 理论塔板数 按氧化苦参碱峰计算 应不低于 5000 6 2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 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置同一量瓶中 加乙腈 无水乙 醇 85 15 制成每 1ml 含苦参碱 0 32mg 和氧化苦参碱 35 g 的溶液 摇匀 即得 8 4 2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已剪碎的样品约 0 6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浓氨水 0 5ml 精密加入三氯甲烷 25ml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加三氯甲烷补足损失重 量 滤过 精密吸取续滤液 5ml 水浴上挥干 用乙腈 无水乙醇 85 15 定溶至 25ml 量瓶中 摇匀 用 0 45 m 滤膜滤过 即得 6 2 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5 l 与供试品溶液 5 10 l 注入高效液相 色谱仪 测定 即得 本品每片含 不得少于 22 0 mg 相对标准偏差不得过 2 计算公式 2 21AA A 样品平均片重稀释倍数 样品称量对照品平均峰面积 对照品浓度样品峰面积 gmgC 对照品进两针的平均峰面积 A 对照品第一针峰面积 1A 对照品第二针峰面积 2A 9 验证实验证实施施 9 1 线线性性实验实验 目的 在设计的范围内 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应符合规定 精品资料 9 1 1 滴定法滴定法 9 1 1 1 实验过程 同一人同时取同一批样品 各 10 片 剪碎 取一片重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样品 5 各精密称定 加氯仿 25ml 回流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提取液 置水浴上挥干 残渣用 0 2mol L 盐酸液 5ml 使溶解 滤过 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 用水 10ml 分次洗涤容器 洗液并 入分液漏斗中 加氯化钠约 6g 与 1mol L 氢氧化钠液 5ml 摇匀 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 5 次 25 20 10 10 10ml 每次三氯甲烷提取液均用同一饱和氯化钠液 5ml 振摇洗涤 再依次 分别通过同一装有无水硫酸钠 1g 的脱脂棉层滤过 合并三氯甲烷液 精密加硫酸滴定液 0 05mol L 10ml 及新沸过的冷水 20ml 振摇提取后 分取酸层 氯仿层再用新沸过的冷水 洗涤 3 次 每次 10ml 合并酸液与洗涤液 置水浴上加热 除去残留的三氯甲烷 放冷至室 温 加甲基红指示液 2 滴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每 1ml 的硫酸液 0 05mol L 相当于 26 44mg 的 C15H24N2O2 本品每片含总生物碱以氧化苦参碱 C15H24N2O 计 应为标示量的 80 0 110 0 相对 偏差 dr 不得超过 0 6 9 1 1 2 以样品滴定过程中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为横坐标 以样品含量为纵坐标 绘制回归 方程 9 1 1 3 可接受标准 相关系数 dr 0 6 9 1 1 4 记录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 滴定含量测定线性实验记录 内 见附录 9 1 2 高效液相高效液相 9 1 2 1 对照品配制 取 一瓶精密称取置 25ml 容量瓶中 对照品两瓶精密称取置 50ml 量瓶中 加乙腈 无水乙醇 85 15 溶解至刻度 分别精密量取氧化苦参碱 0 5ml 苦参碱 5ml 氧化苦参碱 1ml 苦参碱 10ml 氧化苦参碱 2ml 苦参碱 20ml 分别置 25ml 容量瓶中 加乙腈 无水乙醇 85 15 至刻度 既得 9 1 2 2 样品制备 取已剪碎的样品约 0 6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浓氨水 0 5ml 精 精品资料 密加入三氯甲烷 25ml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加三氯甲烷补足损失重量 滤过 精密吸取续滤液 5ml 水浴上挥干 用乙腈 无水乙醇 85 15 定溶至 25ml 量瓶中 摇匀 用 0 45 m 滤膜滤过 即得 9 1 2 3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5 l 与供试品溶液 5 10 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得 本品每片 不得少于 22 0 mg 9 1 2 4 以对照品的吸取量 峰面积 为横坐标 以样品含量 峰面积 为纵坐标 绘制回归方 程 9 1 2 5 可接受标准 相关系数 RSD 2 9 1 2 6 记录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 高效含量测定线性实验记录 内 见附录 5 9 2 重复性重复性实验实验 目的 在规定范围内 取同一批次的样品品 用 5 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得到的结果 RSD 应 符合要求 9 2 1 滴定法 滴定法 9 2 1 1 实验过程 取同一批样品 10 片 剪碎 取一片重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样品 5 各精密称定 加氯仿 25ml 回流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提取液 置水浴上挥干 残渣用 0 2mol L 盐酸液 5ml 使溶解 滤过 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 用水 10ml 分次洗涤容器 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 加氯化钠约 6g 与 1mol L 氢氧化钠液 5ml 摇匀 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 5 次 25 20 10 10 10ml 每次三氯甲烷提取液均用同一饱和氯化钠液 5ml 振摇洗涤 再依次 分别通过同一装有无水硫酸钠 1g 的脱脂棉层滤过 合并三氯甲烷液 精密加硫酸滴定液 0 05mol L 10ml 及新沸过的冷水 20ml 振摇提取后 分取酸层 氯仿层再用新沸过的冷水 洗涤 3 次 每次 10ml 合并酸液与洗涤液 置水浴上加热 除去残留的三氯甲烷 放冷至室 精品资料 温 加甲基红指示液 2 滴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每 1ml 的硫酸液 0 05mol L 相当于 26 44mg 的 C15H24N2O2 本品每片含总生物碱以 80 0 110 0 相对偏差 dr 不得超过 0 6 9 1 1 2 可接受标准 相关系数 dr 0 6 9 1 1 3 记录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 滴定含量测定重复性实验记录 内 见附录 5 9 2 2 高效高效 9 2 2 实验过程 9 1 2 1 对照品配制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对照品母液适量 置同一量 瓶中 加乙腈 无水乙醇 85 15 制成每 1ml 含苦参碱 0 32mg 和氧化苦参碱 35 g 的溶液 摇 匀 即得 9 1 2 2 样品制备 取同一批样品 10 片 剪碎并分别取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样品 4 样品 5 约 0 6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浓氨水 0 5ml 精密加入三氯甲烷 25ml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加三氯甲烷补足损失重量 滤过 精密吸取续滤液 5ml 水浴上挥 干 用乙腈 无水乙醇 85 15 定溶至 25ml 量瓶中 摇匀 用 0 45 m 滤膜滤过 即得 9 1 2 3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5 l 与供试品溶液 5 10 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得 本品每片含苦参总碱以苦参碱 C15H24N2O 与氧化苦参碱 C15H24N2O2 的总量计 不得少于 22 0 mg 9 1 2 4 可接受标准 相关系数 RSD 2 9 1 2 5 记录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 高效含量测定重复性实验记录 内 见附录 5 9 3 中中间间精密度精密度实验实验 9 3 1 目的 含量测定中 一个实验室内不同的人 在不同时间 通常是不同天 测定得到的 结果 RSD 应符合要求 9 3 1 滴定含量滴定含量 9 3 1 1 实验过程 精品资料 9 3 1 2 两名实验人员分别在不同时间 通常是不同天 各取同一批号苦参膜 10 片 精密称定 剪碎 各精密称取本品 3 份 每份约 0 6g 加氯仿 25ml 回流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提取液 置水浴上挥干 残渣用 0 2mol L 盐酸液 5ml 使溶解 滤过 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 用水 10ml 分次洗涤容器 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 加氯化钠约 6g 与 1mol L 氢氧化钠液 5ml 摇匀 用三 氯甲烷振摇提取 5 次 25 20 10 10 10ml 每次三氯甲烷提取液均用同一饱和氯化钠液 5ml 振摇洗涤 再依次分别通过同一装有无水硫酸钠 1g 的脱脂棉层滤过 合并三氯甲烷液 精密加硫酸滴定液 0 05mol L 10ml 及新沸过的冷水 20ml 振摇提取后 分取酸层 氯仿层 再用新沸过的冷水洗涤 3 次 每次 10ml 合并酸液与洗涤液 置水浴上加热 除去残留的三 氯甲烷 放冷至室温 加甲基红指示液 2 滴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每 1ml 的硫 酸液 0 05mol L 相当于 26 44mg 的 C15H24N2O2 9 3 1 3 可接受标准 同一人实验结果 RSD 2 0 两人间的 RSD 2 0 9 3 1 4 记录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 滴定含量测定中间精密实验记录 内 见附录 5 9 3 2 高效高效 9 3 2 1 两名实验人员用同一批对照品分别在不同时间 通常是不同天 各取同一批号苦参膜 10 片 精密称定 剪碎 各精密称取本品 3 份 每份约 0 6g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浓氨水 0 5ml 精密加入三氯甲烷 25ml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加三氯甲烷补足损失重 量 滤过 精密吸取续滤液 5ml 水浴上挥干 用乙腈 无水乙醇 85 15 定溶至 25ml 量瓶中 摇匀 用 0 45 m 滤膜滤过 即得 9 3 2 2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5 l 与供试品溶液 5 10 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得 本品每片含苦参总碱以苦参碱 C15H24N2O 与氧化苦参碱 C15H24N2O2 的总量计 不得少于 22 0 mg 9 3 2 3 可接受标准 同一人实验结果 RSD 2 0 两人间的 RSD 2 0 精品资料 9 3 2 4 记录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 高效含量测定中间精密度实验记录 内 见附 5 9 4 含量含量测测定准确度定准确度实验实验 9 4 1 目的 含量测定中 用已确定的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一般 用回收率 表示 得到的结果 RSD 应符合要求 9 4 2 实验过程 精密称取同一已知含量的供试品 9 份 每份约 0 6g 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 分成三组 分别 向第一组的每一份供试品中加入浓度为 35 g ml 的氧化苦参碱对照品 2 ml 向第二组的每 一份供试品中加入浓度为 35 g ml 的氧化苦参碱对照品 5ml 向第三组的每一份供试品中 加入浓度为 35 g ml 的氧化苦参碱对照品 7 ml 加氯仿 25ml 回流 3 次 每次 1 小时 合并 提取液 置水浴上挥干 残渣用 0 2mol L 盐酸液 5ml 使溶解 滤过 滤液置入分液漏斗中 用水 10ml 分次洗涤容器 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 加氯化钠约 6g 与 1mol L 氢氧化钠液 5ml 摇匀 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 5 次 25 20 10 10 10ml 每次三氯甲烷提取液均用同一饱和 氯化钠液 5ml 振摇洗涤 再依次分别通过同一装有无水硫酸钠 1g 的脱脂棉层滤过 合并三 氯甲烷液 精密加硫酸滴定液 0 05mol L 10ml 及新沸过的冷水 20ml 振摇提取后 分取酸 层 氯仿层再用新沸过的冷水洗涤 3 次 每次 10ml 合并酸液与洗涤液 置水浴上加热 除 去残留的三氯甲烷 放冷至室温 加甲基红指示液 2 滴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 1mol L 滴定 每 1ml 的硫酸液 0 05mol L 相当于 26 44mg 的 C15H24N2O2 9 4 2 1 测定法 将测得的总含量减去供试品中已知含量 计算每组的回收率 9 4 2 2 可接受标准 实验结果回收率 98 0 102 0 9 4 2 3 记录 将实验结果记录在 滴定含量测定准确度实验记录 内 见附录 8 9 4 3 高效高效 精品资料 9 4 3 1 对照品制备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对照品母液适量 置同一 量瓶中 加乙腈 无水乙醇 85 15 制成每 1ml 含苦参碱 0 32mg 和 35 g 的溶液 摇匀 即得 9 4 3 2 供试品制备 精密称取同一已知含量的供试品 9 份 每份约 0 6g 置具塞锥形瓶中 加浓氨水 0 5ml 精 密加入三氯甲烷 25ml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 30 分钟 放冷 加三氯甲烷补足损失重量 滤过 精密吸取续滤液 5ml 水浴上挥干 用乙腈 无水乙醇 85 15 定溶至 25ml 量瓶中 摇匀 用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