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参考答案卷一07 5 11.docx_第1页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参考答案卷一07 5 11.docx_第2页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参考答案卷一07 5 11.docx_第3页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参考答案卷一07 5 11.docx_第4页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参考答案卷一07 5 1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参考答案卷一: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125):12345678910ADCADCCDABDABCD1112131415161725题为个人表现部分,不提供参考答案。ABCDABCADABCACD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26125):26272829303132333435CADBCDACBD36373839404142434445ADDDAAADCD46474849505152535455DCADCACDAB56575859606162636465ABDCADCBAB66676869707172737475BDCDCBADCB76777879808182838485BDABABBDBC86878889909192939495ACDABACDACBCDABCDABCABCABCBCD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ADABABCBCABCABABDABCBDBC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ABDBCDBCBDABDBCDACBCDACDBD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ABDCDACDADBDABDABDABBCDAD卷二:第一部分 案例选择题:12345678910ABBDABCDBCDADC11121314151617181920ACCBDBDCDCDCDB21222324252627282930BDBACDABABBDBCD31323334353637383940ABABCDCDCACDA41424344454647484950BCBDDBCDBAAC51525354555657585960BCCABCDDBABCDC61626364656667686970BACDBCADBDCBCACB71727374757677787980ABCDDABCCCBDABCCAB81828384858687888990BDACACCDBCCBC919293949596979899100ADBCDDBDBBABABCDABD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部分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18题,共8小题,满分为100分)一、 为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需对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临床资料相互印证比较,请将本案例收集到的资料分类整理。(30分)1) 求助者的主诉(3分):近一年多焦虑、紧张,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伴失眠(共2分,每个0.5分。写三项以上给2分)2) 家属报告(3分):求助者家庭优越,从小教育严格,懂事听话(1分)。性格较内向、胆小怕事,追求完美(1分)。学习成绩优良(1分)。3) 摄入性谈话(3分):求助者一年前失恋,快毕业了,论文没有写完(1分)。骨折、耳聋、掉头发,什么都干不下去,失眠,一天睡两三个小时(1分)。感到毕业渺茫,没心思找工作。(1分)亲朋好友不能帮忙。最想解决的问题是治好病,如期毕业。(1分)EPQ粗分T分P840E735N2070L640典型内向、典型情绪不稳定(1分)SCL-90的结果:躯体化3.8 抑郁3.2 焦虑3.9 敌对2.5 (1分)1) 其他:(2分)二、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其程序是什么?(10分)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程序:1. 由现实刺激引起(1分)2. 内心冲突属于道德性质(0.5分),是否有求助愿望(0.5分)3. 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1分)4. 无明显器质性病变(1分)5. 排除精神病、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1分)三、 对该求助者需做何鉴别诊断并说明理由?(10分)1.与精神疾病相鉴别,排除精神病(2.5分)2.与一般心理问题鉴别,排除一般心理问题(2.5分)3.与神经症鉴别,排除各类神经症(2.5分)4.与躯体疾病鉴别,排除躯体疾病(2.5分)四、 对该求助者的紧张情绪,若使用生物反馈法,说出其基本原理。(10分)生物反馈法的基本原理是:1. 使用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记录(2分)2. 将这种记录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1分),使求助者了解其生理状态(2分)3. 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1分),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2分)4. 通过调节生理状态,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防治其他疾病的目的(2分)五、 在本案例中,使用系统脱敏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0分)注意事项是:1. 如果引发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是一种,可根据不同的情境建立不同的焦虑等级表(2分),然后对每个等级表实施系统脱敏(1分)2. 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次数的多少,依个体、情境的不同而不同(2分)3. 焦虑等级应合理(1分),每个等级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可以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1分)4. 当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时(1分),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1分)六、 针对该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10分)诊断阶段(1.5分):建立咨询关系(0.5分)进行心理诊断(0.5分)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0.5分)咨询阶段(2分):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0.5分)巩固阶段(2分):布置家庭作业(0.5分)商定下次咨询的主题和时间等(0.5分)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0.5分)巩固咨询成果(0.5分)做好追踪研究(0.5分)七、 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10分)1.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2.5分)2. 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2.5分)3. 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尊重(1分)热情(1分)真诚(1分)共情(1分)积极关注(1分)八、 如进行远期疗效评估,请说出其步骤和主要内容。(10分)(一) 社会接纳程度评估(2分)评估内容:求助者的社会适应程度(1分)(二) 自我接纳程度评估(2分)评估内容:(1) 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情况(1分)(2) 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1分)(三) 随访调查(2分)评估内容:评价原来的诊断分析是否正确,帮助指导是否有效。(1分)4) 临床观察(3分):求助者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思路清晰,有礼貌。(1分)5) 心理测验(3分):SAS:70 重度焦虑(1分)0711二级技能 1-10 C BD C A B BD BCD ABCD ACD A 11-20 ABCD AC CD AB BC D D AB C C 21-30 C C BCD BCD AC C AC AB BD AB 31-40 C B B B BC B ABD BC C CD 41-50 AB B BCD D AC B ABC ABC AD BC 51-60 AD B ABD AB BD AC ABC D AC A 61-70 A BCD C B B BD BD BCD ABD B 71-80 AB D B B B BC CD ABC BC C 81-90 CD AD BD AB BC B AC BCD ABC D 91-100 C C D ABC BD ABCD B BC C A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标准答案(18题,共8小题,满分为100分)一、针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如何避免提问方式的失误? (10分)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分)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1分)3、避免多重问题。(1分)4、避免修饰性反问。(2分)5、避免责备性问题。(2分)6、避免解释性问题。(2分)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其依据是什么?(20分)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疑病性神经症。(5分)诊断依据:1、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2分),排除精神病(1分)。2、症状表现:认知错误(0.5分):没有根据地认为自己有肺部疾病(0.5分)。行为(0.5分):反反复复的就医行为(0.5分)。情绪(0.5分):焦虑、痛苦(0.5分)。躯体症状(0.5分):咳嗽,胸闷,憋气,血压高,失眠,多梦,食欲下降,体重下降等。(0.5分)3、存在变形冲突(1分),长期得不到解决(1分)。4、病程(1分):症状持续时间长,已超过三个月,但不到一年(1分)。5、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症状影响了社会功能(1分),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有泛化、回避出现(1分)。6、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1分),该求助者在内心痛苦、严重程度、病程上的得分大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1分)三、对该求助者需做何鉴别诊断? (5分)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是:1、与精神病相鉴别。(1分)2、与恐怖性神经症相鉴别。(1分)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1分)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1分)5、与躯体疾病相鉴别。(1分)四、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10分)包括以下内容:1、咨询目标(2分)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2分)3、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1分)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2分)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1分)6、咨询的费用(1分)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1分)五、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帮助求助者改变了认知,按照贝克的理论,求助者的歪曲认知包括什么?(15分)1、主观推断(1.5分)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和结果。(0.5分)2、选择性概括(1.5分)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并且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视。这其中所包含的假设是那些与失败和剥夺有关的事件才是重要的。(0.5分)3、过度概括(2分)由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1分)4、夸大和缩小(1.5分)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0.5分)5、个性化(1.5分)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0.5分)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1.5分)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0.5分)7、极端思维(1.5分)用全或无、非白即黑的方式来思考和解释,或者按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0.5分)六、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其定义、求助者的常见矛盾及应用注意事项。(15分)(一)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1分),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3分)。(二)常见矛盾有:1、 言行不一致(1.5分)2、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1.5分)3、 前后言语不一致(1.5分)4、 咨访意见不一致(1.5分)(三)使用面质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有事实根据(1分)2、 避免个人发泄(1分)3、 避免无情攻击(1分)4、 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1分)5、 可用尝试性面质(1分)七、本案例中亦可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请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15分)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2分)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2分)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3分)第四阶段: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2分)第五阶段: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2分)第六阶段: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2分)第七阶段:求助者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2分)八、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方法,其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10分)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2分)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2分)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2分)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2分)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2分)0711二级理论12345678910ADBCADDCBCAB1112131415161725题为个人表现部分,不提供参考答案。ABCDABCDBDBCDADAD26-35CBBCCBDDBB36-45CCCADBDCAA46-55CBADDAABDD56-65ACCCCCABCD66-75BBBAACDBBD76-85ABDCCCABDA86-95ABACDADABCABDBCADBCADAD96-105ABCABCBCDADCDBDACDABDABCDBC106-115ABDABCBDABCABDABCDABDBCDBCBD116-125ACADACDABDABABCDACDABACDABD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详解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儿子在市重点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高考前,儿子自己放弃了某名牌大学提前录取的机会,坚持参加高考,但发挥失常,只被普通院校录取。求助着非常生气,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不给自己张面子,很后悔没有坚持让儿子提前录取。现在内心矛盾,为儿子上普通学校还是复读一年发愁,心理觉得不踏实。一个多月来经常发脾气,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经常觉得头痛,有时觉得心慌,无力。最近工作也出错,效率下降,受到领导批评。自己的母亲又因病住院治疗,但自己无心照顾,也觉察到了兄弟姐妹的不满,感觉非常委屈,于是前来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因当年上山下乡耽误了考大学,只读到初中毕业,把培养儿子当成了自己奋斗的目标。现在儿子没有考好,觉得自己的希望破灭了,内心非常痛苦。多选:1对该求助者还应了解的资料是( )。A个性特征 B体检结果 C情绪症状 D教育情况【答案】AB【解析】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通常是生理因素、社会原因和心理因素三者的结合。因此,应了解求助者的体检结果,以排除生理障碍,同时也要考虑求助者个体特征。CD项在案例中已经涉及。多选:2该求助者出现的生理症状主要包括( )。A食欲下降 B委屈 C睡眠困难 D头痛【答案】ACD【解析】委屈属于求助者的情绪体验。单选:3该求助者没有出现的心理症状主要是( )。A情绪低落 B气愤 C内心痛苦 D委屈【答案】C单选:4该求助者目前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能是( )。A情绪问题 B内心冲突 C性格问题 D儿子考学【答案】A【解析】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认知错误而导致的情绪问题。单选:5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神经症【答案】A【解析】该求助者有主动求医行为,有自知力,因此,可以排除属于心理正常。求助者的情绪症状仅限于最初引发情绪问题的事件,未发生泛化,且病程仅为1个月,因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多选:6寻找该求助者出现问题的原因时,应将重点放在( )。A考试失误原因 B有无更年期的表现 C对儿子的要求 D对考试成绩的看法【答案】BCD【解析】心理问题出现原因通常是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造成,因此,对于此求助者,其为48岁女性,因此应首先考虑更年期这一生理阶段对求助者心理的影响,此外,一般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导致的情绪困扰,因此,应该询问求助者对于儿子的要求,以及求助者对考试成绩的看法。多选:7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A儿子考试失误 B自己母亲住院 C儿子不争气 D自己要求过高【答案】ABD【解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通常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方面共同作用。AB两项是与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直接相关的生活事件,属于社会因素。D项是求助者个性特征属于心理因素。单选:8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商定的恰当咨询目标是( )。A改善情绪改变认知 B每日增加睡眠一小时 C不管儿子上学之事 D发脾气次数减少一半【答案】A【解析】一般心理问题通常是由于不合理认知所造成的情绪困扰,因此,恰当的咨询目标通常为改善情绪改变认知。单选:9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不恰当的纬度是( )。A咨询师的观察 B心理测验前后对比 C求助者的体验 D解决儿子上学问题【答案】D【解析】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包括: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咨询师的评定。D项属于求助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单选:10对本案例的咨询,心理咨询师应将重点放在帮助求助者( )。A尽快恢复生理功能 B改变错误认知 C解决儿子上学问题 D矫正行为偏差【答案】B【解析】一般心理问题咨询的重点应该是求助者的错误认知,只要转变求助者的错误的认知,其重要的情绪症状就会消失。案例二: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0岁,大专,某杂志编辑。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诉,近半年来失眠,体虚,怕冷,爱出汗,两腿发软,浑身无力,不想做事情。在本市一家最有权威的医院做了全面体验,无器质性病变。后来,在神经内科做了一套心理测试题,被诊断为抑郁症。遵照医嘱吃了几天药,越吃药症状越严重,因副作用大未坚持下来。现要求心理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咨询师:你来这里最需要得到我什么帮助?求助者:需要解决失眠问题,我睡不好觉,以前入睡大约需要一小时左右,现在吃过药后,半小时可以入睡,但睡眠质量不好。咨询师:请告诉我你晚上几点入睡?入睡后能有多长时间的睡眠?求助者:我是做文字工作的,因为学历不高感到压力大,总希望把事情做得完美,有时侯写一些东西,睡觉前就会兴奋,只要兴奋就睡不好觉。两年前我经常喝酒,喝完了难受也睡不好觉,有一次喝多了,浑身出虚汗,心慌气短,被朋友送进了医院,我还以为得心脏病了,现在只要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就害怕,不过现在已不喝酒了。晚上躺在床上越想越睡不着,现在每晚能睡5至6小时吧。咨询师:越急就越睡不着,这是情绪对睡眠的干扰作用,不知最初你不能入睡时是什么情绪干扰,你愿意谈谈吗?求助者:就是两年前喝醉酒时,从那以后我就总担心自己会得病,只要躺下就担心睡不着,我睡不够就难受,干什么都感觉累,连现在和你说话都觉得累。咨询师:睡眠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兴奋到抑制的转换过程,你这个过程没有转换好,消极的暗示就会使人变得焦虑、恐惧,你的情绪困扰着你的睡眠,有些人白天坐在沙发上,就能睡着,因为是处在一种心理放松的状态。求助者:(点点头),哦,我明白了,是我要求到床上就得睡着,睡不着就烦,是烦恼情绪影响了我的睡眠。我也知道是真面目回事,但我就是睡不着。多选:11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来的躯体症状包括( )。A口干 B心情抑郁 C体虚 D两腿发软【答案】CD【解析】求助者主要的躯体症状包括:失眠,体虚,怕冷,爱出汗,两腿发软,浑身无力。B项是求助者情绪症状。单选:1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出现的提问失误是( )。A责备性提问 B道德性提问 C多重性提问 D修饰性反问【答案】C【解析】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询问:“请告诉我你晚上几点入睡?入睡后能有多长时间的睡眠?”属于多重性提问,这种问题会使求助者不知所措,只能对他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回答,对于这个两个问题,求助者实际上只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因此,在咨询中,使用多重性提问可能会遗漏一些问题。单选:13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抑郁性神经症 C严重心理问题 D焦虑性神经症【答案】D【解析】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并且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因此属于心理冲突的变形。求助者有主动求医行为,因此属于排除重性精神障碍。求助者没有抑郁的情绪体验,因此,初步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多选:14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A认知问题 B压力问题 C个性问题 D智力问题【答案】ABC【解析】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认知及个性等心理因素,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属于社会性因素。心理咨询中的求助者通常为智力正常,因此,智力因素通常不是求助者产生问题的原因。多选:15心理咨询师可将本案咨询阶段划分为( )。A诊断阶段 B巩固阶段 C咨询阶段 D恢复阶段【答案】ABC【解析】心理咨询的阶段包括咨询的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和巩固阶段。单选:16“越急就越睡不着你愿意谈谈吗?”心理咨询师所用的技术是( )。A释义 B解释 C引导 D中断【答案】B【解析】解释是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释义即内容反应,指咨询师将求助者想要表达的意义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的一种咨询技术。二者的区别是解释属于影响性技术,而释义则是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是以咨询师为参考框架,将咨询师的思想、情感表达给求助者,而参与性技术则是站在求助者的参考框架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再反馈给求助者。单选:17“我也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我就是睡不着。”表明求助者出现了( )。A移情 B多话 C阻抗 D依赖【答案】C【解析】阻抗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求助者的这段话表明其对成长所带来的痛苦的反抗。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多话是求助者滔滔不绝的谈论与咨询无关的一些事的现象。依赖是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一种信赖,表现为求助者向咨询师寻找现实的帮助。单选:18根据咨询谈话可以判定,该求助者和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上存在( )。A欠缺 B冲突 C忌讳 D匹配【答案】D【解析】通过咨询对话可以看出求助者与咨询师的咨询关系是匹配的。欠缺是指心理咨询师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很可能不懂、不擅长。冲突是指咨询师与求助者可能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协调。忌讳是指有些咨询师在价值观念上、情感方式上很可能对某些人、某些咨询内容,持有某种程度的敏感、偏见、忌讳。多选:19在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咨询方法是( )。A认知疗法 B生物反馈法 C放松训练 D系统脱敏法【答案】ABCD【解析】对此求助者的初步诊断为焦虑性神经症,因此,可以应用认知疗法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用生物反馈法帮助其控制焦虑时出现的植物神经症状,或者通过放松训练和系统脱敏法来教会求助者以全身放松来拮抗焦虑,从而达到缓解焦虑。单选:20对于失眠药物的使用,心理咨询师应( )A提供 B不表态 C反对 D不涉及【答案】D【解析】心理咨询往往不涉及药物的使用,心理咨询的效果是通过各种心理咨询技术获得的。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认真。这哪象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咨询师:您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象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件事,你要求学生必须象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求助者:我好象明白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单选:21心理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所使用的是( )。A开放式提问 B直接提问 C封闭式提问 D间接提问【答案】A【解析】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是按照对回答的内容有无明确的限定来划分的,开放式提问对回答的内容没有明确的限定,而封闭式提问的回答则仅限于是与否。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是按照提问的方式不同来划分的。单选:22“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所使用的技术是( )。A内容反应 B情感反应 C内容表达 D情感表达【答案】A【解析】这段话是咨询师对求助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的总结和反馈,属于内容反应。单选:23“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表明心理咨询师( )。A内容反应 B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 C情感反应 D按咨询师的观点表达【答案】B【解析】这句话是咨询师为了揭示求助者的自动想法中的不合理之处,而按照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的推理。单选:24“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是( )。A指导性面质 B解释 C尝试性面质 D释义【答案】C【解析】这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说话中的前后矛盾之处,属于面质,同时,咨询师使用“似乎”这个试探性的词,因此属于尝试性面质。单选:25“但你得你愿意谈谈吗?”这段话心理咨询师所使用的技术是( )。A指导 B 解释 C引导 D释义【答案】C单选:26在咨询中,求助者多次出现沉默的原因可能是( )。A阻抗 B生气 C困惑 D思考【答案】D【解析】求助者多出现的多次沉默表明求助者正在处于积极的自我探索之中,因此属于思考型沉默。多选:27“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表明心理咨询师( )。A合理化建议 B解决具体问题 C指责求助者 D解决困扰问题【答案】BC【解析】这段话是心理咨询师咨询过程中的失误,这段话涉及求助者的具体问题,同时也是对求助者的指责。单选:28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使用的方法是( )。A认知行为疗法 B精神分析法 C合理情绪疗法 D阳性强化法【答案】C【解析】咨询师在咨询中,指导求助者认知到自己的情绪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因此使用的方法是合理情绪疗法。单选:29按ABC理论的观点,本案例中的A是( )。A学生不听话 B学生应该听话 C自己是老师 D自己非常生气【答案】A【解析】ABC理论中的A是指诱发事件即与求助者情绪困扰直接相关的生活事件,因此,答案为A。B是ABC理论中的B,D是ABC理论中的C。单选:30按ABC理论的观点,本案例中的C是( )。A学生不听话 B学生应该听话 C自己很优秀 D自己非常生气【答案】D【解析】ABC理论中的C是指由诱发事件A所引起的结果,因此,答案为D。案例四:一般资料:王某,女性,28岁,公交车售票员。案例介绍:王某由其母亲带来,主诉两年来经常被人盯着看,她实在忍无可忍,现已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咨询师:你能说说什么人盯着你吗?王某:太多了,我都受不了,他们怎么偏偏就看上我,我又不漂亮,家庭条件也不好,怎么可能呢。我卖票的时候,满车的男士都盯着我,他们都喜欢我,说我善良漂亮。我师傅的孩子还说要和我谈恋爱,我是个真正过日子的人,我去他们家他们全家人对我特别好,可他都结婚了,干嘛要那样对我?咨询师:他怎么向你表白的?王某:没有,我该找谁说去呀,我天天对着空气说话,那些声音不停地往我耳朵里灌,我真的受不了,我不想理他们,可他们总要来烦我,我要找他们算帐!咨询师:你经常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吗?王某:是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我都烦死了,我根本就不想理他们,可他们就要缠着我,我现在上一个漫画制作班,我都无法上课。我还常常用丝巾勒自己的脖子,直到快窒息,还用矿泉水瓶砸自己的脸,我太烦了,公路上的各种车还老跟着我,他们干嘛老跟着我!单选:31王某目前属于( )。A心理健康 B心理不健康 C心理正常 D心理不正常【答案】D【解析】王某出现了幻觉、妄想等典型的重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因此,属于心理不正常。单选:32王某认为车里的男人都喜欢自己,表明其( )。A关系妄想 B嫉妒妄想 C钟情妄想 D夸大妄想【答案】A【解析】关系妄想是认为本来与自己无关的事件于自己有关系的一种妄想。嫉妒妄想是怀疑配偶不忠,即使没有发现任何证据仍坚信不疑,不断寻找证据的一种妄想。钟情妄想是指坚信某个人喜欢上自己,即使得到对方的否认让坚信不疑的一种妄想。夸大妄想是指患者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一种妄想。多选:33王某的精神症状包括( )。A关系妄想 B错觉 C钟情妄想 D幻觉【答案】ACD【解析】王某认为车里的男人都喜欢自己,公路上的各种车老跟着自己属于关系妄想,而认为他师傅的孩子要和她谈恋爱属于钟情妄想。王某听到楼道里和窗户外有人叫他属于幻听。多选:34王某用丝巾勒自己脖子的行为表明其出现( ),A倒错行为 B怪异行为 C冲动行为 D发泄行为【答案】CD多选:35王某的特点包括( )。A有思维内容障碍 B不伴有人格障碍 C病程长幼年起病 D社会功能有损害【答案】AD【解析】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王某的生活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其社会功能受到了损害。案例中未涉及王某的早期生活资料,因此,无法排除其是否伴有人格障碍、是否是幼年起病。多选:36对王某可以考虑的诊断包括( )。A焦虑性神经症 B人格障碍 C恐怖性神经 D精神分裂症【答案】BD【解析】求助者的求医愿望不明显,说明其自知力已丧失,因此排除神经症。求助者有幻觉妄想等典型的重性精神障碍症状,因此可考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同时案例中对求助者的早期人格涉及较少,因此,求助者的人格偏离也有可能是由于人格障碍造成的,需收集求助者的早期生活资料,进行鉴别。单选:37王某说“公路上的车老跟着我”说明其存在( )。A关系妄想 B钟情妄想 C迫害妄想 D特殊意义妄想【答案】A【解析】认为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与自己有关的妄想属于关系妄想。单选:38对王某所说“我师傅的孩子还说要和我谈恋爱”心理咨询师的判定是( )。A一事实相符 B需要核实 C与事实不符 D无法判定【答案】C【解析】王某对咨询师接下来的询问的回答表明王某的想法是与事实不符的。多选:39心理咨询师可对王某( )。A进行摄入性会谈 B进行认知矫正 C整理资料与评估 D制定咨询方案【答案】AC【解析】王某存在典型的重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因此,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应及时转介到有关的精神科。因此,咨询师在本案例中的仅可进行摄入性会谈,收集求助者的有关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确定求助者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之后,应及时转介。多选:40从本案例判断,王某存在( )。A思维被播散 B思维被洞悉 C强迫性思维 D病理性思维奔逸【答案】CD案例五: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女同学主动与他交朋友,交往了几个月后,他感觉对学习有影响,主动提出分手。分手后又后悔,又提出和好,可女友不同意。为此非常痛苦,睡不好觉,看不进书去。后来在同学中有一些关于他们的传言,那女同学特别恨他,责怪是他说出去的。求助者解释了但她不信,自己有口难言,现在弄得见面谁也不理谁。感到非常内疚、自责,又无能为力。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家教严格,上学期间不想谈恋爱,但意志较薄弱。失恋后虽然老师同学也帮助其进行调整,但效果不明显。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咨询师:你说那些传言不是你说的,那你用的着自责吗?求助者:可传说中的事毕竟是真的。咨询师:你能说得详细一些吗?求助者:(沉默)我能不说吗?那是隐私。咨询师:好,不想说你可以不说。你想想看,如果你看见一对年轻人在那里谈恋爱,你会怎么想?求助者:我能想象出他们结果吻,拥抱过咨询师:你看,明明他们没对你说,但你能想出来他们可能做了什么。这与他们说不说没什么关系,所以说,同学们中流传不好的话都是可以想象出的,你是没说出去,但同学们可以想象,这和你无关。求助者:可我后悔,要是当初没做那些事就好了,就不会给那女孩造成不好的影响了。咨询师:有一个人,他家有一祖传的花瓶,非常珍贵。偏偏有那么一天,他孩子的同学来玩,一不小心没拿好给摔碎了。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求助者:要是我,我就会揍他,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给你打碎了。咨询师:好,你是这么想的,可有些人就会想,如果当初我800万卖了多好,如果我花600块钱买回保险柜放起来多好,如果我一年花300元存银行的保险箱里多好,想的都是后悔的事,可哪有后悔药吃呀?求助者:是没有。咨询师:没有,没有该怎么办呢?求助者:只能接受现实,可以把碎片收起来,找一个会修补古董的人修补修补,或许可以卖些钱,或者还可以把它扔掉。咨询师:好,那你应该怎样处理同学议论这件事呢?求助者:(沉默)我好象明白该怎么处理了,可我现在还喜欢她怎么办?咨询师:你喜欢她可以怎么做?求助者:我可以向她表白,每天拿一枝花,天天对她输我爱你,也可以扭头就走,再找一个?咨询师:那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办了吗?求助者:应该是明白了,可过了三五天还是会想,还是会烦,想控制都控制不住。咨询师:心理咨询需要一个过程,这个问题咱们下次再讨论吧。多选:41心理咨询师说“你能说得详细一些吗?”使用了( )。A具体化技术 B开放式提问 C摄入性谈话 D修饰性反问【答案】AB【解析】心理咨询师在这句话中询问了求助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属于参与性技术,具体化指咨询师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同时求助者对咨询师的提问内容不仅局限于是或否,因此也属于开放式提问。单选:4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不必强调的是( )。A嫉恶如仇的道德感 B善于容纳他人 C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D自我平衡能力【答案】AB【解析】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应强调的包括:品格;自我平衡能力;善于容纳他人;有强烈的责任心;“自知之明”。中立原则是心理咨询师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不能把自己的道德标准,思维方式强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