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习题解答 绪 论 0 1 叙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 解答 教材 P4 5 二 法定计量单位 0 2 如何保证量值的准确和一致 解答 参考教材 P4 6 二 法定计量单位 五 量值的传递和计量器具检定 1 对计量单位做出严格的定义 2 有保存 复现和传递单位的一整套制度和设备 3 必须保存有基准计量器具 包括国家基准 副基准 工作基准等 3 必须按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实施检定或校准 将国家级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经 过各级计算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0 3 何谓测量误差 通常测量误差是如何分类表示的 解答 教材 P8 10 八 测量误差 0 4 请将下列诸测量结果中的绝对误差改写为相对误差 1 0182544V 7 8 V 25 04894 0 00003 g 5 482 0 026 g cm 2 解答 66 7 8 10 1 01825447 6601682 10 6 0 00003 25 048941 197655 10 0 026 5 4824 743 0 5 何谓测量不确定度 国际计量局于 1980 年提出的建议 实验不确定度的规定建议 书 INC 1 1980 的要点是什么 解答 1 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被测量值的真值在所处量值范围的一个估计 亦即由于测量误 差的存在而对被测量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2 要点 见教材 P11 0 6 为什么选用电表时 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 而且要考虑它的量程 为什么是用电 表时应尽可能地在电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 用量程为 150V 的 0 5 级电压表和量 程为 30V 的 1 5 级电压表分别测量 25V 电压 请问哪一个测量准确度高 解答 1 因为多数的电工仪表 热工仪表和部分无线电测量仪器是按引用误差分级的 例如 精度等级为 0 2 级的电表 其引用误差为 0 2 而 引用误差 绝对误差 引用值 其中的引用值一般是仪表的满度值 或量程 所以用电表测量的结果的绝对误差大小与量程 有关 量程越大 引起的绝对误差越大 所以在选用电表时 不但要考虑它的准确度 而且 要考虑它的量程 2 从 1 中可知 电表测量所带来的绝对误差 精度等级 量程 100 即电表所带来的 绝对误差是一定的 这样 当被测量值越大 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测量准确度就越 高 所以用电表时应尽可能地在电表量程上限的三分之二以上使用 3 150V 的 0 5 级电压表所带来的绝对误差 0 5 150 100 0 75V 30V 的 1 5 级电压表 所带来的绝对误差 1 5 30 100 0 45V 所以 30V 的 1 5 级电压表测量精度高 0 7 如何表达测量结果 对某量进行 8 次测量 测得值分别为 802 40 802 50 802 38 802 48 802 42 802 46 802 45 802 43 求其测量结果 解答 1 测量结果 样本平均值 不确定度 或 x s Xx x n 2 8 1 802 44 8 i i x x 8 2 1 0 040356 8 1 i i xx s 0 014268 8 x s 所以 测量结果 802 44 0 014268 0 8 用米尺逐段丈量一段 10m 的距离 设丈量 1m 距离的标准差为 0 2mm 如何表示此 项间接测量的函数式 求测此 10m 距离的标准差 解答 1 10 1 i i LL 2 2 10 2 1 0 6mm i LL i i L L 0 9 直圆柱体的直径及高的相对标准差均为 0 5 求其体积的相对标准差为多少 解答 设直径的平均值为d 高的平均值为h 体积的平均值为V 则 2 4 d h V 2 222 2 2222 22 22 24 2 Vdhdh dh VV dh d dh VV dh 所以 22 22 44 0 5 0 5 1 1 Vdh Vdh 第一章 信号的分类与描述 1 1 求周期方波 见图 1 4 的傅里叶级数 复指数函数形式 划出 cn 和 n 图 并与表 1 1 对比 解答 在一个周期的表达式为 0 0 0 2 0 2 T At x t T At 积分区间取 T 2 T 2 00 000 0 0 0 22 0 2000 2 111 d d d cos 1 0 1 2 3 TT jntjntjnt T Tn cx t etAetAet TTT A jnn n 所以复指数函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为 00 1 1 cos jntjnt n nn A x tc ejne n 0 1 2 3 n 1 cos 0 1 2 3 0 nI nR A cn nn c 22 2 1 3 1 cos 00 2 4 6 nnRnI A n A cccn n n n 1 3 5 2 arctan1 3 5 2 00 2 4 6 nI n nR n c n c n 没有偶次谐波 其频谱图如下图所示 图 1 4 周期方波信号波形图 0 t x t T 0 2 T0 2 0 T A A T0 1 2 求正弦信号 0 sinx tx t 的绝对均值 x 和均方根值 rms x 解答 0000 2 2 0 0 000 224211 dsindsindcos T T TT x xxxx x ttx t t t t t TTTT T 2 222 00 rms0 000 111 cos2 dsindd 22 TTT xx t xx ttx t tt TTT 1 3 求指数函数 0 0 at x tAeat 的频谱 解答 2 22 0 22 0 2 2 2 2 ajf t jf tatjf t eAA ajf X fx t edtAeedtA ajfajfaf 22 2 k X f af Im 2 arctanarctan Re X ff f X fa 1 4 求符号函数 见图 1 25a 和单位阶跃函数 见图 1 25b 的频谱 cn n 2 2 0 0 3 0 5 0 3 0 5 0 2A 2A 3 2A 5 幅频图 相频图 周期方波复指数函数形式频谱图 2A 5 2A 3 2A 0 3 0 5 0 0 3 0 5 0 单边指数衰减信号频谱图 f X f A a 0 f f 0 2 2 a 符号函数的频谱 10 sgn 10 t x tt t t 0 处可不予定义 或规定 sgn 0 0 该信号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 不能直接求解 但傅里叶变换存在 可以借助于双边指数衰减信号与符号函数相乘 这样便满足傅里叶变换的条件 先求此 乘积信号x1 t 的频谱 然后取极限得出符号函数x t 的频谱 1 0 sgn 0 at at at et x tet et 1 0 sgn lim a x ttx t 0 222 11 22 0 4 2 jf tatjf tatjf t f Xfx t edte edteedtj af 1 0 1 sgn lim a X ftXfj f F 1 X f f 0 2 0 2 f f f t sgn t 0 1 1 t u t 0 1 图 1 25 题 1 4 图 a 符号函数 b 阶跃函数 b 阶跃函数频谱 10 00 t u t t 在跳变点t 0 处函数值未定义 或规定u 0 1 2 阶跃信号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 但却存在傅里叶变换 由于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 不能直接 求其傅里叶变换 可采用如下方法求解 解法 1 利用符号函数 11 sgn 22 u tt 1111111 sgn 22222 U fu ttfjfj ff FFF 2 2 11 2 U ff f 结果表明 单位阶跃信号u t 的频谱在f 0 处存在一个冲激分量 这是因为u t 含有直流 分量 在预料之中 同时 由于u t 不是纯直流信号 在t 0 处有跳变 因此在频谱中还 包含其它频率分量 解法 2 利用冲激函数 10 d 00 tt u t t 时 时 单位阶跃信号频谱 f U f 0 1 2 f f 0 2 2 1 sgn at x tet 符号函数 t x1 t 0 1 1 符号函数频谱 f f 0 2 0 f X f 2 根据傅里叶变换的积分特性 1111 d 0 222 t U ffffj jff F 1 5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0 cos t 见图 1 26 的傅里叶变换 0 cos 0 ttT x t tT 解 0 cos 2 x tw tf t w t 为矩形脉冲信号 2 sinc 2 W fTTf 00 22 0 1 cos 2 2 jf tjf t f tee 所以 00 22 11 22 jf tjf t x tw t ew t e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00 00 11 22 sinc 2 sinc 2 X fW ffW ff TT ffTT ff 可见被截断余弦函数的频谱等于将矩形脉冲的频谱一分为二 各向左右移动f0 同时谱 线高度减小一半 也说明 单一频率的简谐信号由于截断导致频谱变得无限宽 1 6 求指数衰减信号 0 sin at x te t 的频谱 f X f T f0 f0 被截断的余弦函数频谱 图 1 26 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t t T T T T x t w t 1 0 0 1 1 解答 00 0 1 sin 2 jtjt tee j 所以 00 1 2 jtjtat x teee j 单边指数衰减信号 1 0 0 at x teat 的频谱密度函数为 11 22 0 1 j tatj t aj Xfx t edteedt aja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00 1010 2222 00 222 000 22222222 0000 11 22 2 ajaj XXX jj aa aa j aaaa 1 7 设 有 一 时 间 函 数f t 及 其 频 谱 如 图 1 27 所 示 现 乘 以 余 弦 型 振 荡 00 cos m t 在这个关系中 函数f t 叫做调制信号 余弦振荡 0 cos t叫做载波 试求调幅信号 0 cosf t t的傅里叶变换 示意画出调幅信号及其频谱 又问 若 0m 时 指数衰减信号 x t 0 0 X 指数衰减信号的频谱图 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解 0 cos x tf tt Ff t F 00 0 1 cos 2 jtjt tee 所以 00 11 22 jtjt x tf t ef t e 根据频移特性和叠加性得 00 11 22 X fFF 可见调幅信号的频谱等于将调制信号的频谱一分为二 各向左右移动载频 0 同时谱 线高度减小一半 若 0m 将发生混叠 1 8 求正弦信号 0 sin x tx t 的均值 x 均方值 2 x 和概率密度函数p x 解答 f X f 0 0 矩形调幅信号频谱 图 1 27 题 1 7 图 F 0 f t 0 t m m 1 0 0 00 0 11 lim dsin d0 TT x T x ttx t t TT 式中 0 2 T 正弦信号周期 2 00 22 2222 00 0 000 00 111 cos2 lim dsin dd 22 TTT x T xx t x ttx t tt TTT 3 在一个周期内 012 2 x Tttt 0 00 2 lim xx T TTt P xx txx TTT 22 0 0 00 0 2 2 d1 limlim d xx P xx txxtt p x xTxTx xx x t 正弦信号 x x x t t t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2 1 进行某动态压力测量时 所采用的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90 9nC MPa 将它 与增益为 0 005V nC 的电荷放大器相连 而电荷放大器的输出接到一台笔式记录仪上 记录 仪的灵敏度为 20mm V 试计算这个测量系统的总灵敏度 当压力变化为 3 5MPa 时 记录笔 在记录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 解 若不考虑负载效应 则各装置串联后总的灵敏度等于各装置灵敏度相乘 即 S 90 9 nC MPa 0 005 V nC 20 mm V 9 09mm MPa 偏移量 y S 3 5 9 09 3 5 31 815mm 2 2 用一个时间常数为 0 35s 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期分别为 1s 2s 和 5s 的正弦信号 问稳态响应幅值误差将是多少 解 设一阶系统 1 1 H s s 1 1 H j 2 2 11 2 1 1 AH T T是输入的正弦信号的周期 稳态响应相对幅值误差 1 100 A 将已知周期代入得 58 6 1s 32 7 2s 8 5 5s T T T 2 3 求 周 期 信 号x t 0 5cos10t 0 2cos 100t 45 通 过 传 递 函 数 为 H s 1 0 005s 1 的装置后得到的稳态响应 解 1 10 005 H j 2 1 1 0 005 A arctan 0 005 该装置是一线性定常系统 设稳态响应为y t 根据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保持性 比 例性和叠加性得到 y t y01cos 10t 1 y02cos 100t 45 2 其中 0101 2 1 10 0 50 499 1 0 005 10 yAx 1 10 arctan 0 005 10 2 86 0202 2 1 100 0 20 179 1 0 005 100 yAx 2 100 arctan 0 005 100 26 57 所以稳态响应为 0 499cos 102 86 0 179cos 10071 57 y ttt 2 4 气象气球携带一种时间常数为 15s 的一阶温度计 以 5m s 的上升速度通过大气层 设温度按每升高 30m 下降 0 15 的规律而变化 气球将温度和高度的数据用无线电送回地 面 在 3000m 处所记录的温度为 l 试问实际出现 l 的真实高度是多少 解 该温度计为一阶系统 其传递函数设为 1 151 H s s 温度随高度线性变化 对 温度计来说相当于输入了一个斜坡信号 而这样的一阶系统对斜坡信号的稳态响应滞后时间 为时间常数 15s 如果不计无线电波传送时间 则温度计的输出实际上是 15s 以前的温度 所以实际出现 l 的真实高度是 Hz H V 3000 5 15 2925m 2 5 想用一个一阶系统做 100Hz 正弦信号的测量 如要求限制振幅误差在 5 以内 那 么时间常数应取多少 若用该系统测量 50Hz 正弦信号 问此时的振幅误差和相角差是多 少 解 设该一阶系统的频响函数为 1 1 H j 是时间常数 则 2 1 1 A 稳态响应相对幅值误差 2 1 1 100 1100 1 2 A f 令 5 f 100Hz 解得 523 s 如果f 50Hz 则 相对幅值误差 262 11 1100 1100 1 3 1 2 1 2523 1050 f 相角差 6 arctan 2 arctan 2523 1050 9 33f 2 6 试说明二阶装置阻尼比 多采用 0 6 0 8 的原因 解答 从不失真条件出发分析 在 0 707 左右时 幅频特性近似常数的频率范围最宽 而相频特性曲线最接近直线 2 7 将信号 cos t输入一个传递函数为H s 1 s 1 的一阶装置后 试求其包括瞬态 过程在内的输出y t 的表达式 解答 令x t cos t 则 22 s X s s 所以 22 1 1 s Y sH s X s ss 利用部分分式法可得到 2 111111 1 1 2 1 2 1 Y s jsjjsj s 利用逆拉普拉斯变换得到 1 2 22 2 2 2 111 1 2 1 2 1 1 1 2 1 1 cossin 1 1 1 cos arctan 1 t j tj t tj tj tj tj t t t y tY seee jj eejee e tte te L 2 8 求频率响应函数为 3155072 1 0 01j 1577536 1760j 2 的系统对 正弦输入x t 10sin 62 8t 的稳态响应的均值显示 解 该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一阶线性定常系统和一个二阶线性定常系统的串联 串联后 仍然为线性定常系统 根据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保持性可知 当输入为正弦信号时 其稳态 响应仍然为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而正弦信号的平均值为 0 所以稳态响应的均值显示为 0 2 9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 1 5 3 5s 0 5 和 41 n 2 s2 1 4 ns n 2 的两环节串 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 不考虑负载效应 解 1 1 1 53 3 50 57171 K H s sss 即静态灵敏度K1 3 22 2 2 2222 41 1 41 4 nn nnnn K Hs ssss 即静态灵敏度K2 41 因为两者串联无负载效应 所以 总静态灵敏度K K1 K2 3 41 123 2 10 设某力传感器可作为二阶振荡系统处理 已知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为 800Hz 阻尼 比 0 14 问使用该传感器作频率为 400Hz 的正弦力测试时 其幅值比A 和相角差 各为多少 若该装置的阻尼比改为 0 7 问A 和 又将如何变化 解 设 2 22 2 n nn H ss 则 2 22 1 12 nn A 2 2 arctan 1 n n 即 2 22 1 12 nn A f ff ff 2 2 arctan 1 n n f f f f f 将fn 800Hz 0 14 f 400Hz 代入上面的式子得到 A 400 1 31 400 10 57 如果 0 7 则A 400 0 975 400 43 03 2 11 对一个可视为二阶系统的装置输入一单位阶跃函数后 测得其响应的第一个超调 量峰值为 1 5 振荡周期为 6 28s 设已知该装置的静态增益为 3 求该装置的传递函数和该 装置在无阻尼固有频率处的频率响应 解 22 0 11 0 215 11 ln 1 5 3 ln M Kx 因为 d 6 28s 所以 d 2 d 1rad s 2 2 1 1 024rad s 1 1 0 215 d n 所以 2 222 33 15 20 441 05 n nn H s ssss 2 222 33 15 21 050 44 n nn H jj 2 22 3 10 44 nn A 2 2 arctan 1 n n 当 n时 2 22 3 6 82 10 44 n nn A 90 n 第三章 常用传感器与敏感元件 3 1 在机械式传感器中 影响线性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可举例说明 解答 主要因素是弹性敏感元件的蠕变 弹性后效等 3 2 试举出你所熟悉的五种机械式传感器 并说明它们的变换原理 解答 气压表 弹簧秤 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 液体温度传感器 毛发湿度计等 3 3 电阻丝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 各有何优缺点 应如何针对具 体情况来选用 解答 电阻丝应变片主要利用形变效应 而半导体应变片主要利用压阻效应 电阻丝应变片主要优点是性能稳定 现行较好 主要缺点是灵敏度低 横向效应大 半导体应变片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 机械滞后小 横向效应小 主要缺点是温度稳定性 差 灵敏度离散度大 非线性大 选用时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 现场条件 灵敏度要求等来选择 3 4 有一电阻应变片 见图 3 84 其灵敏度Sg 2 R 120 设工作时其应变为 1000 问 R 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试求 1 无应变时电流表示值 2 有应变 时电流表示值 3 电流表指示值相对变化量 4 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 解 根据应变效应表达式 R R Sg 得 R Sg R 2 1000 10 6 120 0 24 1 I1 1 5 R 1 5 120 0 0125A 12 5mA 2 I2 1 5 R R 1 5 120 0 24 0 012475A 12 475mA 3 I2 I1 I1 100 0 2 4 电流变化量太小 很难从电流表中读出 如果采用高灵敏度小量程的微安表 则量 程不够 无法测量 12 5mA 的电流 如果采用毫安表 无法分辨 0 025mA 的电流变化 一般 需要电桥来测量 将无应变时的灵位电流平衡掉 只取有应变时的微小输出量 并可根据需 要采用放大器放大 3 5 电感传感器 自感型 的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要提高灵敏度可采取哪些措施 采取 这些措施会带来什么样后果 解答 以气隙变化式为例进行分析 2 00 2 2 NAdL S d 又因为线圈阻抗Z L 所以灵敏度又可写成 2 00 2 2 NAdZ S d 图 3 84 题 3 4 图 1 5V 由上式可见 灵敏度与磁路横截面积A0 线圈匝数N 电源角频率 铁芯磁导率 0 气隙 等有关 如果加大磁路横截面积A0 线圈匝数N 电源角频率 铁芯磁导率 0 减小气隙 都 可提高灵敏度 加大磁路横截面积A0 线圈匝数N会增大传感器尺寸 重量增加 并影响到动态特性 减小气隙 会增大非线性 3 6 电容式 电感式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有何异同 举例说明 解答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T 谐振式调幅电路 调幅电路 电桥电路 直放式 调频电路 外差式 运算放大器电路 二极管 型网络 差动脉宽调制电路 极化电路等 自感型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谐振式调幅电路 惠斯登电桥 调幅电路变压器电桥 电桥电路 紧耦合电感臂电桥 带相敏检波的电桥等 调频电路 调相电路等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电桥电路 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 相同点 都可使用电桥电路 都可输出调幅波 电容 电感式传感器都可使用调幅电路 调频电路等 不同点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以使用直流电桥电路 而电容式 电感式则不能 另外电 容式 电感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种类繁多 3 7 一个电容测微仪 其传感器的圆形极板半径r 4mm 工作初始间隙 0 3mm 问 1 工作时 如果传感器与工件的间隙变化量 1 m 时 电容变化量是多少 2 如果测量电 路的灵敏度S1 100mV pF 读数仪表的灵敏度S2 5 格 mV 在 1 m 时 读数仪表的指示 值变化多少格 解 1 0000 2 00000 123 26 3 2 153 8 85 101 4 10 1 10 0 3 10 4 94 10F4 94 10 pF AAAA C 2 B S1S2 C 100 5 4 94 10 3 2 47 格 答 3 8 把一个变阻器式传感器按图 3 85 接线 它的输人量是什么 输出量是什么 在什么样 条件下它的输出量与输人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解答 输入量是电刷相对电阻元件的位移x 输出量为电刷到端点电阻Rx 如果接入分压式 测量电路 则输出量可以认为是电压uo xpl p x RRk xx x 输出电阻与输入位移成线性关系 e e o 1 1 1 p ppp LpLpp x u x u u xRR xxx xRxR xx 输出电压与输入位移成非线性关系 由上式可见 只有当Rp RL 0 时 才有 oe p x uux x 所以要求后续测量仪表的输入 阻抗RL要远大于变阻器式传感器的电阻Rp 只有这样才能使输出电压和输入位移有较好的 线性关系 3 9 试按接触式与非接触式区分传感器 列出它们的名称 变换原理 用在何处 解答 接触式 变阻器式 电阻应变式 电感式 涡流式除外 电容式 磁电式 压电式 热电式 广线式 热敏电阻 气敏 湿敏等传感器 非接触式 涡电流式 光电式 热释电式 霍尔式 固态图像传感器等 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的是 电容式 光纤式等传感器 3 10 欲测量液体压力 拟采用电容式 电感式 电阻应变式和压电式传感器 请绘出可行 方案原理图 并作比较 3 11 一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S 90pC MPa 把它和一台灵敏度调到 0 005V pC 的电荷 放大器连接 放大器的输出又接到一灵敏度已调到 20mm V 的光线示波器上记录 试绘出这 个测试系统的框图 并计算其总的灵敏度 解 框图如下 各装置串联 如果忽略负载效应 则总灵敏度S等于各装置灵敏度相乘 即 图 3 85 题 3 8 图 x xp RL ue uo Rx Rp 压力传感器 电荷放大器 光线示波器 压力 P S x P 90 0 005 20 9mm MPa 3 12 光电传感器包含哪儿种类型 各有何特点 用光电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哪些物理量 解答 包括利用外光电效应工作的光电传感器 利用内光电效应工作的光电传感器 利用光 生伏特效应工作的光电传感器三种 外光电效应 亦称光电子发射效应 光线照射物体 使物体的电子逸出表面的现象 包括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内光电效应 亦称光导效应 物体受到光线照射时 物体的电子吸收光能是其导电性 增加 电阻率下降的现象 有光敏电阻和由其制成的光导管 光生伏特效应 光线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 如遥控器 自动门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 光电鼠标器 照相机自动测光计 光度计 光电耦合器 光电开关 计数 位置 行程开关等 浊度检测 火灾报警 光电阅读器 如 纸带阅读机 条形码读出器 考卷自动评阅机等 光纤通信 光纤传感 CCD 色差 颜色 标记 防盗报警 电视机中亮度自动调节 路灯 航标灯控制 光控灯座 音乐石英钟控制 晚上不奏乐 红外遥感 干手器 冲水机等 在 CCD 图象传感器 红外成像仪 光纤传感器 激光传感器等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3 13 何谓霍尔效应 其物理本质是什么 用霍尔元件可测哪些物理量 请举出三个例子说 明 解答 霍尔 Hall 效应 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 当有电流流过薄片时 则在垂直于电流 和磁场方向的两侧面上将产生电位差 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产生的电位差称为霍尔电势 霍尔效应产生的机理 物理本质 在磁场中运动的电荷受到磁场力FL 称为洛仑兹力 作 用 而向垂直于磁场和运动方向的方向移动 在两侧面产生正 负电荷积累 应用举例 电流的测量 位移测量 磁感应强度测量 力测量 计数装置 转速测量 如 计程表等 流量测量 位置检测与控制 电子点火器 制做霍尔电机 无刷电机等 3 14 试说明压电式加速度计 超声换能器 声发射传感器之间的异同点 解答 相同点 都是利用材料的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或逆压电效应 不同点 压电式加速度计利用正压电效应 通过惯性质量快将振动加速度转换成力作用 于压电元件 产生电荷 超声波换能器用于电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换 利用正 逆压电效应 利用逆压电效应可 用于清洗 焊接等 声发射传感器是基于晶体组件的压电效应 将声发射波所引起的被检件表面振动转换成 电压信号的换能设备 所有又常被人们称为声发射换能器或者声发射探头 材料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位错 滑移 微裂纹形成 裂纹扩展 断裂 以弹性波的形 式释放出应变能的现象称为声发射 声发射传感器不同于加速度传感器 它受应力波作用时靠压电晶片自身的谐振变形把被 检试件表面振动物理量转化为电量输出 3 15 有一批涡轮机叶片 需要检测是否有裂纹 请举出两种以上方法 并阐明所用传感器 的工作原理 涡电流传感器 红外辐射温度测量 声发射传感器 压电式 等 3 16 说明用光纤传感器测量压力和位移的工作原理 指出其不同点 解答 微弯测压力原理 力 微弯板 光纤变形 光纤传递的光强变化 微弯测位移原理 位移 微弯板 光纤变形 光纤传递的光强变化 不同点 压力需要弹性敏感元件转换成位移 3 17 说明红外遥感器的检测原理 为什么在空间技术中有广泛应用 举出实例说明 解答 红外遥感就是远距离检测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 空间技术中利用飞船 航天飞机 卫星等携带的红外遥感仪器可以实现很多对地 对空观测任务 如观测星系 利用卫星遥测 技术研究地壳断层分布 探讨地震前兆 卫星海洋观测等 3 18 试说明固态图像传感器 CCD 器件 的成像原理 怎样实现光信息的转换 存储和传 输过程 在工程测试中有何应用 CCD 固态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原理 MOS 光敏元件或光敏二极管等将光信息转换成电荷存 储在 CCD 的 MOS 电容中 然后再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 MOS 电容中的光生电荷转移出来 应用 如冶金部门中各种管 线 带材轧制过程中的尺寸测量 光纤及纤维制造中的丝 径测量 产品分类 产品表面质量评定 文字与图象识别 传真 空间遥感 光谱测量等 3 19 在轧钢过程中 需监测薄板的厚度 宜采用那种传感器 说明其原理 解答 差动变压器 涡电流式 光电式 射线式传感器等 3 20 试说明激光测长 激光测振的测量原理 解答 利用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3 21 选用传感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试举一例说明 解答 灵敏度 响应特性 线性范围 可靠性 精确度 测量方法 体积 重量 价格等各 方面综合考虑 第四章 信号的调理与记录 4 1 以阻值R 120 灵敏度Sg 2 的电阻丝应变片与阻值为 120 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 供 桥电压为 3V 并假定负载电阻为无穷大 当应变片的应变为 2 和 2000 时 分别求出单 臂 双臂电桥的输出电压 并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灵敏度 解 这是一个等臂电桥 可以利用等比电桥和差特性表达式求解 o1234e 1 4 URRRR U R 2 时 单臂输出电压 66 oee 11 2 2 1033 10 V3 V 44 g R UUSU R 双臂输出电压 66 oee 11 2 2 1036 10 V6 V 22 g R UUSU R 2000 时 单臂输出电压 63 oee 11 2 2000 1033 10 V3mV 44 g R UUSU R 双臂输出电压 63 oee 11 2 2000 1036 10 V6mV 22 g R UUSU R 双臂电桥较单臂电桥灵敏度提高 1 倍 4 2 有人在使用电阻应变仪时 发现灵敏度不够 于是试图在工作电桥上增加电阻应变片数 以提高灵敏度 试问 在下列情况下 是否可提高灵敏度 说明为什么 1 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 2 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 解答 电桥的电压灵敏度为 o U S R R 即电桥的输出电压 o R US R 和电阻的相对变化 成正比 由此可知 1 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 虽然桥臂上的电阻变化增加 1 倍 但桥臂总电阻也增加 1 倍 其电阻的相对变化没有增加 所以输出电压没有增加 故此法不能提高灵敏度 2 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 桥臂上的等效电阻变化和等效总电阻都降低了一半 电阻的 相对变化也没有增加 故此法也不能提高灵敏度 4 3 为什么在动态应变仪上除了设有电阻平衡旋钮外 还设有电容平衡旋钮 解答 动态电阻应变仪采用高频交流电给电桥供电 电桥工作在交流状态 电桥的平衡条件 为 Z1Z3 Z2Z4 Z1 Z3 Z2 Z4 1 3 2 4 由于导线分布 各种寄生电容 电感等的存在 光有电阻平衡是不能实现阻抗模和阻抗 角同时达到平衡 只有使用电阻 电容两套平衡装置反复调节才能实现电桥阻抗模和阻抗角 同时达到平衡 4 4 用电阻应变片接成全桥 测量某一构件的应变 已知其变化规律为 t Acos10t Bcos100t 如果电桥激励电压u0 Esin10000t 试求此电桥的输出信号频谱 解 接成等臂全桥 设应变片的灵敏度为Sg 根据等臂电桥加减特性得到 cos10cos100 sin10000 1 sin 10 10000 sin 10 10000 2 1 sin 100 10000 sin 100 10000 2 sin10010sin9990sin10100sin9900 22 oegeg g g gg R uuSt uSAtBt Et R S EAtt S EBtt S EAS EB tttt 幅频图为 4 5 已知调幅波xa t 100 30cos t 20cos3 t cos ct 其中fc 10kHz f 500Hz 试求 1 xa t 所包含的各分量的频率及幅值 2 绘出调制信号与调幅波的频谱 解 1 xa t 100cos ct 15cos c t 15cos c t 10cos c 3 t 10cos c 3 t 各频率分量的频率 幅值分别为 10000Hz 100 9500Hz 15 10500Hz 15 8500Hz 10 11500Hz 10 2 调制信号x t 100 30cos t 20cos3 t 各分量频率 幅值分别为 0Hz 100 500Hz 30 1500Hz 20 调制信号与调幅波的频谱如图所示 4 6 调幅波是否可以看作是载波与调制信号的迭加 为什么 解答 不可以 因为调幅波是载波幅值随调制信号大小成正比变化 只有相乘才能实现 4 7 试从调幅原理说明 为什么某动态应变仪的电桥激励电压频率为 10kHz 而工作频率为 0 1500Hz 解答 为了不产生混叠 以及解调时能够有效地滤掉高频成分 要求载波频率为 5 10 倍调 制信号频率 动态应变仪的电桥激励电压为载波 频率为 10kHz 所以工作频率 即允许的 调制信号最高频率 为 0 1500Hz 是合理的 4 8 什么是滤波器的分辨力 与哪些因素有关 解答 滤波器的分辨力是指滤波器分辨相邻频率成分的能力 与滤波器带宽B 品质因数Q 倍频程选择性 滤波器因数等有关 带宽越小 品质因数越大 倍频程选择性越小 滤波器 f 0 An f 调制信号频谱 1500 f 8500 An f 9500 10000 11500 20 30 100 100 10 15 10500 15 10 调幅波频谱 f 9900 An f 9990 10010 10100 2 g S EB 2 g S EA 2 g S EB 因数越小 分辨力越高 4 9 设一带通滤器的下截止频率为fc1 上截止频率为fc2 中心频率为f0 试指出下列记述 中的正确与错误 1 倍频程滤波器 21 2 cc ff 2 012cc ff f 3 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就是此通频带的幅值 3dB 处的频率 4 下限频率相同时 倍频程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是 1 3 倍频程滤波器的中心频率的 3 2 倍 解答 1 错误 倍频程滤波器n 1 正确的是fc2 2 1f c1 2fc1 2 正确 3 正确 4 正确 4 10 已知某 RC 低通滤波器 R 1k C 1 F 试 1 确定各函数式H s H A 2 当输入信号ui 10sin1000t时 求输出信号uo 并比较其幅值及相位关系 解 1 1 1 H s s 1 1 H j RC 1000 10 6 0 001s 所以 1 0 0011 H s s 1 10 001 H j 2 1 1 0 001 A arctan0 001 2 ui 10sin1000t时 1000rad s 所以 2 12 1000 1 0 001 1000 2 A 1000 arctan0 001 1000 4 o 10 1000 sin 1000 1000 5 2sin 1000 4 uAtt 稳态输出 相对输入ui 输出幅值衰减为5 2 衰减了 3dB 相位滞后 4 C R i t ui t uo t 一阶 RC 低通滤波器 4 11 已知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函数 1 1 H j 式中 0 05s 当输入信号x t 0 5cos 10t 0 2cos 100t 45 时 求其输出y t 并比 较y t 与x t 的幅值与相位有何区别 解 2 1 1 A arctan 2 1 10 0 894 1 0 05 10 A 10 arctan 0 05 10 26 6 2 1 100 0 196 1 0 05 100 A 100 arctan 0 05 100 78 7 y t 0 5 A 10 cos 10t 10 0 2 A 100 cos 100t 45 100 0 447 cos 10t 26 6 0 039cos 100t 123 7 比较 输出相对输入 幅值衰减 相位滞后 频率越高 幅值衰减越大 相位滞后越大 4 12 若将高 低通网络直接串联 见图 4 46 问是否能组成带通滤波器 请写出网络的 传递函数 并分析其幅 相频率特性 解 1 2 1 2123 1 s H s ss 1 R1C1 2 R2C2 3 R1C2 1 2 1 2123 1 j H j 1 2 2 2 1 2123 1 A 2 1 2 123 1 arctan A 0 0 0 2 A 0 2 可以组成带通滤波器 如下图所示 R1 C1 uo t 图 4 46 题 4 12 图 C2 R2 ui t 4 13 一个磁电指示机构和内阻为Ri的信号源相连 其转角 和信号源电压Ui的关系可用二 阶微分方程来描述 即 2 i 2 i1i1 dd d d InABnAB U rtr RRtr RR 设其中动圈部件的转动惯量I为 2 5 10 5kg m2 弹簧刚度 r为 10 3N m rad 1 线圈匝数 n为 100 线圈横截面积A为 10 4m2 线圈内阻 R1为 75 磁通密度B为 150Wb m 1 和信号内阻Ri 为 125 1 试求该系统的静态灵敏度 rad V 1 2 为了得到 0 7 的阻尼比 必须把多大 的电阻附加在电路中 改进后系统的灵敏度为多少 解 1 2 i1i1 22 22 i1i1 2 1 n inn nABnABr Kr RRr RRIs H s InABrnABr U sss ssss rr RRI r RRI 式中 n r I i1 1 2 nAB RRIr i1 nAB K r RR 静态灵敏度 4 1 3 i1 100 10150 7 5rad V 10 12575 nAB K r RR 阻尼比 4 53 i1 11100 10150 23 717 12575 2 2 2 5 1010 nAB RRIr 固有角频率 1 5 10 20rad s 2 5 10 n r I 50 40 30 20 10 0 Magnitude dB 10 1 100 101 102 103 104 90 45 0 45 90 Phase deg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 sec 2 设需串联的电阻为R 则 4 53 i1 11100 10150 0 7 12575 2 2 2 5 1010 nAB RRRRIr 解得 7500 2006576 3 0 72 5 R 改进后系统的灵敏度 4 1 3 i1 100 10150 0 221rad V 10 125756576 3 nAB K r RRR 第五章 信号处理初步 5 1 求h t 的自相关函数 0 0 0 0 at eta h t t 解 这是一种能量有限的确定性信号 所以 0 1 2 ata ta h Rh t h tdteedte a 5 2 假定有一个信号x t 它由两个频率 相角均不相等的余弦函数叠加而成 其数学表 达式为 x t A1cos 1t 1 A2cos 2t 2 求该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解 设x1 t A1cos 1t 1 x2 t A2cos 2t 2 则 11 22 12 1212 1112 2122 1 lim 2 11 lim lim 22 11 lim lim 22 T x TT TT TTTT TT TTTT xx xx xx Rx tx tx tx tdt T x t x tdtx t x tdt TT x t x tdtx t x tdt TT RRRR 因为 1 2 所以 1 2 0 x x R 2 1 0 x x R 又因为x1 t 和x2 t 为周期信号 所以 1 1 1 11 1 111111 0 1 2 1 11111111 0 12 1 1111 00 1 22 11 11 1 0 1 cos cos 1 cos cos 2 cos 22cos 2 0cos cos 22 T x T TT T RAtAtdt T A ttttdt T A tdtdt T AA t T 同理可求得 1 2 2 2 cos 2 x A R 所以 12 22 12 12 cos cos 22 xxx AA RRR 5 3 求方波和正弦波 见图 5 24 的互相关函数 解法 1 按方波分段积分直接计算 00 3 44 3 0 44 11 1 1 sin 1 sin 1 sin 2 sin TT xy TT T TT Rx t y tdtx ty t dt TT tdttdttdt T 解法 2 将方波y t 展开成三角级数 其基波与x t 同频相关 而三次以上谐波与x t 不 同频不相关 不必计算 所以只需计算y t 的基波与x t 的互相关函数即可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14年中考数学试卷
- 微生物组菌群移植-洞察及研究
- 河北有难度的数学试卷
- a2科目一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17全国卷3试题及答案
- 国际遗产保护标准-洞察及研究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建设与农村电子商务生态构建研究报告
- 支付安全机制创新-洞察及研究
- 全球化与本土认同-洞察及研究
- 微观气候适应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全科医学专业实践技能测试卷(含答案)
- 电梯井道脚手架施工方案
- 兴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评报告
- 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相似三角形4.3 相似三角形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主令电器(课用)课件
- DLT 5066-2010 水电站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 湘少版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测绘生产困难类别细则及工日定额
- 湖南省长郡中学“澄池”杯数学竞赛初赛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 消防系统施工总进度计划
- 2022年广东省中山市纪念中学三鑫双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