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复习要点.doc_第1页
影视文化复习要点.doc_第2页
影视文化复习要点.doc_第3页
影视文化复习要点.doc_第4页
影视文化复习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比)蒙太奇表现蒙太奇手法之一。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对比蒙太奇在默片时代运用非常广泛,在有声片时期增加了声画对比的可能性。类似文学中的对比描写,即通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或形式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强调、互相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对比蒙太奇在默片时期运用非常广泛,在有声片时期增加了声画对比的可能性例如:镜头之间、段落之间、场景之间的内容,进行对比组接,形成强调、反衬、联想、喻意等效果。2、停机再拍特技摄影方法之一。停机再拍的拍摄方法是固定摄像机的机位、机身和镜头的景别,开机拍摄一段画面后停机,对被摄景物进行位置的调整或数量的增减,然后再开机拍摄,如此循环往复,最后的画面效果是景物一件件逐一呈现或逐一消失,也可以表现一个物体在画面上循着一定的路线移位,物件出现、消失或移位的速度取决于编辑时镜头的长短。3、卓别林(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英国喜剧演员及反战人士,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导演,尤其在好莱坞电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跃。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是“世界三大喜剧演员”之一,卓别林戴着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安乐街、夏尔洛从军记、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作品。卓别林最出色的角色是一个外貌流浪汉,内心则一幅绅士气度、穿着一件窄小的礼服、特大的裤子和鞋、戴着一顶圆顶硬礼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着一撇小胡子的形象。在无声电影时期卓别林是最有才能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编写、导演、表演和发行他自己的电影。从在英国的大剧院作为孩童演员登台演出到他88岁高龄逝世他在娱乐业从事了70多年的生涯。从狄更斯式的伦敦童年一直达到了电影工业的世界顶端,他本人成为了一个文化偶像。4、远景远景一般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由于人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很小,基本上呈现为一个点状体。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大远景主要用来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观,像莽莽的群山、浩瀚的海洋、无垠的草原等。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效果。所以,远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并注意画面远处的景物线条透视和影调明暗,避免画面的平板一块,单调乏味。 5、客观视点没有全知全能的上帝,也没有把视点附在影片中的某个人物身上,视点等同於摄影机的视点,似乎没有叙述者的存在,影片中的事物是真实世界的一种反映. 但是这其实是一种奢望,因为其实就是在足球传播里头,一样存在着叙述者.但是这其实是一种奢望,客观只是人类的一种幻想,万能的上帝之言,鬼视角,从任意位置客观便利的展示一个对话或场景。6、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像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指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在电影中“场面调度”的涵义是指导演对话框内事物的安排。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电影剧本,即剧本提供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导演、演员、摄影师等须在剧本提供的人物动作、场景视觉角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拍摄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场面调度对电影形像的造型处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7、声画分离画面中的声音和形像不相吻合、不同步、互相离异的蒙太奇技巧。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形像摆脱了互相间的制约,而具备了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和统一。声画分立的运用使电影突破了舞台剧的限制,为电影艺术再现生活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声画分立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声音主观化作用,还能借此衔接画面、转换时空。它可以以同一种持续进行的声音为纽带,把一系列表现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起来,构成自成首尾的蒙太奇段落。声画分立的直接结果,是突出了声音的作用,使它从依附于形像的从属地位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元素。声画分立以分离的形式,加强了声音同画面形像的内在联系,使之更加富于感染力,从而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段。8、普多夫金实验普多夫金给演员拍了几个特写镜头,用来编辑三个实验性的影片断落。第一个,把演员的镜头没有表情的接上一个放在桌上的一盆沙的镜头。第二个,接上一个死往的躺在棺材里的女人镜头。第三个,接上一个小姑娘耍弄玩具的镜头。“当我们把这三组镜头向不知内情的观众放映时,结果是惊人的。公众对演员的演技反应很强烈。他们称道他对于被遗忘了的一盆沙沉思的表情,看到他瞧着死往的女人的伤痛深为感动,又赞赏他看着游戏中的小姑娘时淡淡的笑脸。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三种情况下,演员的表情是完全一样的。”普多夫金认为有目的地运用剪辑可以引导观众的情绪反应,从而他也认为编剧和剪辑师都应该掌握剪辑技巧,因为他们首要的工作就是成为“观众的心理导师”。在1920年代,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确立了五个剪辑技巧,直到今天仍是剪辑的基石。他把它们命名为:对比、平行、象征、交叉剪辑、主题。对比剪辑是最有效的剪辑方法之一,也是最普通、最标准化的方法之一。平行剪辑无疑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技巧,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象征剪辑方法尤其有意思,因为通过剪辑,在不使用字幕的情况下,给观众的意识中输入了抽象的概念。交叉剪辑是迄今为止发明出来的建构影片结尾最有效的方法。主题剪辑方法在编剧想要强调情节的基本主题时特别有用。重复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的。9、构图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动态和静态的)和摄影造型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一般来说,电影画面构图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部分。主体指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处于中心的地位。陪体是指与主体构成一定的关系,作为主体的陪衬而出现的人或物。环境是围绕着主体与陪体的环境,包括前景与后景两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组合关系构成特定的图形。电影构图的三种样式:“纪实风格构图”、“表现风格构图”、“经典风格构图”。10、造型在电影摄制中以形、光、色表现人、景、物具体特质,塑造形像,引导观众对影片的理解。电影美术师在影片创作过程中,最先把文学剧本中关于环境、面容、服饰等文字描写转化为具体形像,以剧本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剧情结构为依据,在电影导演的总体构思之下,与影片创作各部门,首先是与摄影师及演员合作,共同完成影片的造型表现,设计和制作有时代、地域特点,有生活气息,有性格特征的人、景、物,以产生情景交融的富有意境的艺术效果。布景是电影造型的重要手段,它提供剧中人物的生活环境,能体现出人物的职业、身份和性格以及心理情绪。服装与化装,通过服饰和化装求得人物外在的形似,并进而表达人物的内在属性,求得神似。服装与化装是人物造型的两个方面。化装通过油彩、发型、装饰等刻画人物;服装则通过衣着的式样、色彩、质料等塑造形像。二者又是统一的,都以人物所处的时代、地域及人物的职业、年龄和性格特征为根据,并结合演员的具体生理条件来设计和装扮。道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布景内的布置陈设,大至火车轮船,小至锅碗盆碟,一般称为陈设道具。另一类是演员随身佩戴或使用的,一般称戏用道具。11、特写电影中拍摄人的面部、人体的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视距最近的镜头。特写镜头呈现在银幕上,由于视距短近,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集中、突出,把所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放大,因此可以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像,得到强调的效果。电影中的特写,是突出和强调细节的重要手段,它既可通过眼睛的顾盼、眉梢的颤动以及各种细微的动作和情绪的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灵,也可把原来不易看清或容易忽视的细小东西加以突出,赋予生命,或借此刻画人物、烘托气氛,或用来介绍人物、时间、地点的特征。一般来说,特写镜头比较短促,运用得当能使观众在时间、视觉和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反应。特别是当它与其他景别镜头结合起来,通过长短、远近、强弱的变化时,能造成一种特殊的蒙太奇节奏效果。12、主观视点第一人称视角,反应电影中角色的主观视点,反映对话者角色的视点镜头,男女对话场景中女角眼中的男角色,或演员所看见的视角范围。在小说中常用我的形式出现,在电影中,画外音经常是第一人称视点的外在形式.第一人称视点。当画面出现一个人物时,叙述者用画外音说我.当画面出现一个人物时,叙述者用画外音说我. 叙述者这时想把声音上的我和画面上的我等同起来.叙述者这时想把声音上的我和画面上的我等同起来. 但是叙述者的这个愿望并不一定能达到,因为电影和小说媒介形式的不同,银幕上出现的我其实永远是作为他者出现的.但是叙述者的这个愿望并不一定能达到,因为电影和小说媒介形式的不同,银幕上出现的我其实永远是作为他者出现的. 这个时候接受者面临的情况是,声音上是第一人称的我,但是形象上则是银幕上的他.这个时候接受者面临的情况是,声音上是第一人称的我,但是形像上则是银幕上的他. 所以用画外音强调的第一人称事实上并没有让接受者认同我的叙述,反而可能产生间离效果.所以用画外音强调的第一人称事实上并没有让接受者认同我的叙述,反而可能产生间离效果13、普多夫金实验14、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空镜头的运用,已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空镜头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如画面上只有高山、流云、海浪、湖水、青松、雄鹰、鸳鸯等。其实空镜头并不空,而且有多种表现功能和艺术价值。15、画外音画外音通俗点理解就是:注解,题外话。事实上它就是一旁注与补充,以便人们对事实能更详细、明确地理解,它往往与主题有点相关,可作为辅助之用。电影中指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亦借指文艺作品中外加于人物或事件的议论。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旁白一般分为客观性叙述与主观性自述两种;独白是画面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语言表述,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解说是介绍、解释画面内容、阐述影片创作者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画外音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把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镜头和画面之外,不仅使观众能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影片的视听结合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的声音及视像互相补充,互相衬托,可产生各种蒙太奇效果。二、问答题1、早期电影的特点。电影诞生在1895年,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厂厂主奥古斯特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运用“视觉暂留”原理,成功地制成电影放映机。同年年底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科技代表大会”上展出,并演示了自己的作品,从而宣告电影的正式诞生。电影从它诞生的那一时刻开始,便作为一种特殊的公众艺术,以它运动与变化着的光、影,以及后来发展的声、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卢米埃尔兄弟所摄制的影片,主要是基于他们所强调的复现功能而出现的,其电影主要的特点在于记录生活,但无太多的表现手法,不久这种单纯复现和记录生活的表现方式开始渐渐的让观众对电影失去了兴趣。早期电影的特点为黑白片、无声片、全是单镜头、采声效果单一,声道与画面并不在一处、主要靠演员表演、早期只有二维动画。电影制作初期,电影的特效(特别效果)镜头配以各项技术来配合,一些镜头演员仅端坐在特制椅子上,做一些的表情和动作,出现在银幕上的背景和剧情简直不可想象,因为以计算机来做编辑影片的工作取代以为繁琐的步骤,使最后出厂的拷贝质量与已往的产品亦不可同日而语了。主要集中在法国、英国、美国。代表性人物:法国卢米埃兄弟、叙事电影之父梅里埃。2、卓别林电影的艺术特色,淘金记的艺术特色。卓别林从人类伟大的悲剧出发,以独创的喜剧艺术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赋于其作品深刻的社会批判内容,创造了自己的喜剧电影体系.他把美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相结合,塑造出了一个个永恒的电影艺术形象.在他的喜剧艺术中表现出强烈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思想,他通过自己的创造和探索,使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才具有了自己的语言和结构.卓别林把研究人、表现人作为自己不变的主题加以阐释,将电影编剧、表演、导演等工作合为一体,集合了几方面的才能,拍摄出富有人情味和教益性的影片,以自己的每一部影片推进和丰富着世界电影艺术。他的电影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抨击不平等的世界,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淘金记是以美国西部淘金热潮为背景的故事,它在滑稽的笑料之下包含了淘金者在饥寒交迫下面临濒死状态的悲剧,是一部真正“笑中带泪”的杰作。影片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抨击不平等的世界,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片中出现了一段影史上的经典场面:卓别林因为饿疯了而把他的鞋子煮来吃。这段幻想力丰富的画面具体而微地说明了本片的内容和风格,其艺术成就和娱乐价值远远超越了当时的喜剧电影,因此在1925年首映时受到观众热烈喝彩,欢笑声从影片开始持续到终场。是卓别林最钟爱的作品,一部“笑中带泪”的杰作,一个淘金狂的磨难和梦想,煮食皮靴、带狗跳舞、悬崖木屋等片段已成为喜剧电影的经典,当年在美国创下六百万的惊人票房,艺术价值与娱乐价值同样出色。获1992年美国国家电影名录。3、女人四十与中国伦理电影。女人四十是一部关于社会家庭的伦理片,片中,许鞍华以女性特有的视角,用舒缓的语调娓娓道来一个寻常家庭的寻常故事,细腻而富有亲和力。全片以生动活泼的手法来处理一个其实很沉重的题材,因此能引人共呜。影片展现了香港市井小民的生存现状以及种种无奈与悲欢;格调极其柔和平稳,人情味十足,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安谧,而影片所表现的一位中年女人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乐观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所有观众。片中涉及的主题很多,有老人、婚姻、爱心、利益、道德等等,所反映的都是社会现实,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片中的很多细节,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里面的人物,就是我们自己。伦理片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电影,不能有太多的商业元素,否则便不能表达其片子本身的主题;然而,时下的电影处于经济竞争之中,没有票房,便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所以如何把握文艺片与商业片之间的价值尺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言以蔽之,便是如何把商业元素成功地吸收入伦理片之中。 女人四十平静中见沉思,幽默中见风趣,不会令你血脉贲张,也不会令你恹恹欲睡,不愠不火,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许鞍华的导演风格给人感觉就像是一个腼腆的说书人,剧情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有条不紊,情理之内,意料之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煽风点火,它在耐心地说,你在耐心地听,听到会心之处,自然报以一笑。4、悲情城市与侯孝贤的导演风格。侯孝贤每部作品都保持非常之高的水准,且均有所突破;其创作为台湾历史与民众命运写下生动篇章,那些即兴式的街头、乡间实景拍摄,混合职业及非职业演员的真实自然表演,运用画外音、长镜头、空间景深营造的情绪张力及诗意氛围,都成为其作者电影的标志。侯孝贤喜爱使用长镜头、空镜头与固定机位,让人物直接在镜头中说故事,这也是侯孝贤作品的一大特色,并已形成个人风格。他成功的完成了从关注台湾民生成长过程到关注社会历史问题的一个自然的淡入淡出。但是,“人”,依然是侯孝贤永远关注的。说到悲情城市,我相信有太多的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欣赏它和品味它,电影中的许多镜头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经典。悲情城市的优美及苦涩让所有看过的人都无法释怀。这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大制作,依旧是把摄影机不远不近不离不弃的摆在画面的一侧,依旧是漫不经心事不关己的画外音,依旧是温情脉脉柔和生动的光晕,太熟悉了,每个人都在心底说,还是侯孝贤啊!悲情城市里的悲情来自于电影里文清和宽美在时空边缘苦苦维系的爱情,来自于宽容和大家情绪激昂,慷慨高歌流亡三部曲,也来自于“你们要尊严的活着,父亲虽死于狱中,但请相信,父亲无罪。”的遗书,来自于一切一切在历史背景下被践踏,被忽略的人性尊严。悲情城市为台湾人长期心中的禁忌与恐惧,作了最伤痛的回忆,片中无论是陈仪所代表的官方叙事,还是宽美的日记,都是让观众看到所谓台湾光复的历史叙事原来是如此的充满断裂,充满悲情。5、可可西里的叙事视角和“英雄之死”的文化意义。电影可可西里有着具体真实的事件与人物背景。以巡山队追击盗猎者为故事的基本线索,它设置了一个北京来的记者,从他的视角展开叙事。故事是以一种朴实的直叙方式展开的,同时保持着一个悬念片的心理张力,影片展现了可可西里美丽而又残酷的景观。毫无疑问,可可西里是一部能让人“震动”的电影。美国哲学家罗蒂说,他为其中充满力量感的真实震动。这种“有力量感的真实”,很大程度地来源于电影的纪录风格。面对着可可西里,既便是影像,人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呼吸的艰难。自然以无人区的方式横亘在人的面前,让人意识到自身的渺小。控制与改造自然这些豪言壮语,在可可西里面前,暴露了人类欲望的可笑。人类只能怀着谦卑之心,与一切生物一起,生存在这个地球上。藏羚羊的危机,或者生态平衡的危机,背后是更深刻的全球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是不平衡的,但全球化市场却能够将它的商业链条伸向可可西里无人区。于是,贫穷带来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滥用,滥用又带来更深的贫穷。电影之外,是资源滥用、生态恶化、贫困落后地区如何维持可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