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行唐启明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北省行唐启明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北省行唐启明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北省行唐启明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北省行唐启明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1哲学是关于_的学说a.人生观 b.价值观 c.历史观 d.世界观“哲学”一词在西方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回答 2-3题。2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4_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a.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5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了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回答6-7题: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7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c可知论与不可知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9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10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a b c d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b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14.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1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d所有有形的物体16.“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变异。“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 )a.要掌握高科技知识 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c.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 d.有意识地改造事物的属性及规律17下列概念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有人脑基本路线生产关系思想观念国家辩证唯物主义a b c d18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运动 b.静止 c.规律 d.本质19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是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20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即含静。” 回答21-22题:21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22“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物质是运动的世界是物质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a b c d23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a夸大了物质运动 b否认了相对静止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24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5“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办事情必须遵循客观规律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26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b.人脑的机c.社会实践的产物d.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7右图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具有主动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28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领衔的国际团队首次对一类黑洞进行了测量,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对黑洞唯一一例成功的测量。这表明意识具有 a改造世界性 b客观实在性 c主动创造性 d直接现实性29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言佳句,如“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这说明a 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b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c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 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30“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d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32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这一事实说明a设计的构想是工程师头脑中产生的 b先有意识,后有物质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物质决定意识33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下列名言中与这句话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a b c d34水是生命之源,其独特的氢键结构一直让科学家难以解释。目前,我国运用自主研发的超高分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系统,首次拍摄到了水分子的内部结构。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5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6下列属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农民种地 b.教师教学 c.科学实验 d.“十二五”规划37、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38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a. 条件性 b. 相对性 c. 具体性 d.客观性39、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40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 b c d高二政治二卷41.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 针对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着重健全保护环境的体 制机制,完善防治污染的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全面修订,这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环境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试说明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10分)42、从2013年1月以来,茫茫雾霾笼罩中国中东部。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多地的pm2.5濒临“爆表”。这一“史上最脏”天气再次告诉人们,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对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应对雾霾天气,人人有责。增强低碳生活理念,提倡绿色出行;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日积月累就会改善环境质量。因此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是“守护”环境的重要法宝。结合材料,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雾霾?(10分)1-5dcbca6-10cabbb11-15dbcac16-20baabc21-25cbdab26-30bccbc31-35bccba36-40abdbd411)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这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史上最脏”天气,再次证明了以牺牲人之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观念的错误性,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