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_机制和条件_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pdf_第1页
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_机制和条件_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pdf_第2页
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_机制和条件_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pdf_第3页
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_机制和条件_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pdf_第4页
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_机制和条件_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04 年 12 月 语 言 研 究 Dec 2004 第 24 卷 第 4 期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 24 No 4 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 机制和条件 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 袁 毓 林 北京大学 中文系 北京 100871 摘要 表达的精细化等语用动机促动了句式套用和词项代入 这又引发了动词和句式的互动 其结果是动词改变其论元结构来适应句式意义和句式构造的需要 与事插入 施事删除等规则 是动词和句式互动的具体机制 在一定的句法 语义条件下启动这些规则就可以使动词衍生出 符合句式要求的论元结构 动词和句式的对应关系是有理据的 但又是不可预测的 动词和句 式互动背后的逻辑机制是追求动因解释的归因推理 关键词 配价论元结构 句式语法 表达精细化 句式套用 词项代入 动词和句式互动 中图分类号 H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1263 2004 04 0001 10 作者简介 袁毓林 1962 男 江苏昆山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 例子和说明参考文献 6 p291 2 例 3 4 引自文献 1 详见 Larson 4 2 1 Argument Augmentation 7 p925 618顾阳 4 作了很好的介绍 并作了一定引申和发挥 8 p81 82 3 2 表达精细化和句式套用 词项代入 2 1 句式意义从何而来 沈家煊强调句式的配价或论元主要是由句式的整体意义所决定的 6 p 2 9 4 比 如表示转让 t r a n s f e r 意义的句式要求施事 受事和与事三个论元而不管进入其中的动词是二价的还 是三价的表示丧失 l o s e 意义的句式要求当事 e x p e r i e n c e r 简称 E 和客体 t h e m e 简称 T h 两个论 元而不管进入其中的动词是二价的还是三价的 问题是 句式 N P A V N P D N P P 的转让意义是从哪儿来的 句式 N P E V N P T h 的丧失意义是从哪儿来的 显然 词类 形式类 序列 N P V N P N P 和 N P V N P 本身是不可能产生出转让和丧失之类的句式意义的 一种最有可能的答案是 这种能决定句式配价的句 式意义是由动词的论元结构提供的 动词的论元结构中各论元角色之间的语义关系的抽象化为有关句式 提供了最初的意义 例如 9 a 送 送者 送物 受者 b 卖 卖者 卖物 买方 c 抢 抢者 抢物 被抢者 d 买 买者 买物 卖方 e V 施事 受事 与事 这四个动词的词汇意义都涉及三个参与角色 p a r t i c i p a n t r o l e 如果对这些参与角色进行概括 那么送者 卖者 抢者 买者等都包含施动性 c a u s a t i o n 可以抽象为施事 送物 卖物 抢物 买 物等都包含受动性 c a u s a l l y a f f e c t e d 可以抽象为受事 受者 买方 被抢者 卖方等都包含参与 性 p a r t i c i p a n t i n 可以抽象为与事 送 卖 等表达的是受事从施事方转移到与事方 可以概括 为给予 因此 当它们跟受其支配的论元实现为 N P V N P N P 之类的句法形式时 这种句式自 然地具有给予这种句式意义 抢 买 等表达的是受事从与事方转移到施事方 可以概括为取得 因此 当它们跟受其支配的论元实现为 N P V N P N P 之类的句法形式时 这种句式自然地具有取得这 种句式意义 给予和取得都涉及受事在施事方和与事方之间转移 只是方向相反 因此 可以进一步概 括为转让 于是 句式 N P A V N P D N P P 自然地从其核心动词的论元结构上获得了转 让这种句式意义 2 2 句式套用和词项代入 典型动词的论元结构被结构包装之后这个结构 或称句式 也就获得了原 型的格式意义并且句式作为一种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具有相当的模塑性它能把那些在语义上跟句式意义不 同 但是又不相抵触的动词吸收进来 例如 1 0 N P A V N P D N P P a 小平 灌 李伟 一杯白酒 a 小平 给 李伟 一杯白酒 b 小明 踢 小华 一个斜线球 b 小明 给 小华 一个斜线球 c 李铎 吃了 小邵 一个苹果 c 李铎 拿了 小邵 一个苹果 d 小芳 花了 奶奶 一百块钱 d 小芳 拿了 奶奶 一百块钱 1 1 N P E V N P T h a 王冕 死了 父亲 a 王冕 失去了 父亲 b 王大爷 飞了 一只鸽子 b 王大爷 失去了 一只鸽子 c 老王 烂了 几个橘子 c 老王 失去了 几个橘子 d 我家 报废了 一台电视 d 我家 失去了 一台电视 踢 吃 类动词套用了 送 给 类动词惯用的双宾语句式 N P A V N P D N P P 死 飞 类动词套用了 失去 损失 类动词惯用的 N P E V N P T h 句式 从而凸现 p r o f i l i n g 了这些动词的意义中隐藏着的给予意义 也可以说 是 踢 吃 类动词代换了典型的 送 给 类动 词 而进入双宾语句式 N P A V N P D N P P 死 飞 类动词代换了典型的 失去 损 失 类动词 而进入 N P E V N P T h 句式 也就是说 在意义上更为具体的动词代替意义相 对抽象的上位动词 具体的下位动词作为抽象的上位动词的一个实例 i n s t a n c e 而进入本来由上位动 词主导的句式 从而在表示给予 取得性转移意义的同时 还表示给予的方式是灌 踢等 或者还表示取 得的方式是吃 花等 在表示失去意义的同时 还表示失去的方式是死亡 飞翔 腐烂 报废等 这就 是词汇意义和句式意义互动的一个侧面 有意思的是 我们在 儒林外史 中 找到了类似 1 1 a a 这种平行的实例 1 2 这人姓王名冕 七岁上死了父亲 第 1 回 1 3 这虞博士三岁上丧了母亲 太翁在人家教书 第 3 6 回 4 死 是一价的不及物动词 套用了二价的及物动词 丧 的用法 特别要指出的是 在古代汉语 中 丧 有及物和不及物两种用法 例如 1 4 徐 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韩非子 五蠹 1 5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陶潜 归去来兮辞序 寻 不久 丧 作及物动词用时 表示 失去 意义 如 1 4 所示 作不及物动词用时 表示 死亡 意义 如 1 5 所示 绝妙的是 在例 1 3 中 这两种意义好像是兼而有之 2 3 动词代入的语用动因表达的精细化 句式套用和动词代入造成了动词的配价跟句式配价的不一 致还造成动词的参与角色跟句式的论元在数量和类型上的配合不适当简称角色错配 r o l e m i s m a t c h e s 角色错配的实质是动词的论元结构跟句式的论元结构的不一致并且是句式的论元结构压倒 o v e r r i d e 了动词的论元结构 那么为什么动词要迁就句式呢 这是受表达精细化这种语用动机的强力驱使而促成 的 比如为了具体地表示给予或取得的方式就用 灌 踢 吃 花 等动词代入 送 给 类动词擅场 的 N P A V N P D N P P 句式为了具体地表示失去的方式就用 死 飞 烂 报废 等动 词代入 失去 类动词擅场的 N P E V N P T h 句式 表达精细化 e l a b o r a t i o n 这种语用动机 促动了句式套用和动词代入 最终造成动词和句式在论 元结构上的不一致 以至很难用动词的论元结构来解释句子的结构方式及其语义表达 例如 1 6 a 工资全被他喝了猫儿尿了 b 工资全被他花在喝酒上了 1 7 a 你这样做会被别人笑掉大牙的 b 你这样做会被别人耻笑的 1 8 a 李四被后边的司机按了一喇叭 b 李四被后边的司机警告了一下 1 9 a 老师被学生贴了大字报 b 老师被学生批判了 用 喝 喝了猫儿尿 玩 玩了麻将 代替 花 用 笑掉大牙 想死了 代替 耻笑 真想 用 按了一喇叭 贴了大字报 代替 警告了一下 批判了 造成了 1 6 a 1 9 a这种难以用核心动 词的句法 语义功能来解释的特殊句式 3 句式对动词的选择限制条件 3 1 句式的不完全能产性 如果句式具有配价能力那么它可以自由地指派 a s s i g n 论元于是特定句 式对某种语义类别的动词应该具有相当的开放性 但是事实上正如 G o l d b e r g 所指出的许多句式只是在一 定程度上具有能产性即具有部分的能产性 1 p 1 2 0 例如 2 0 S a l l y p e r m i t t e d a l l o w e d l e t e n a b l e d B o b a k i s s 2 1 S a l l y r e f u s e d d e n i e d p r e v e n t e d d i s a l l o w e d f o r b a d e B o b a k i s s 汉语中句法 语义性质很接近的一组动词 不一定都能进入相同的句式 例如 2 2 a 我吃了弟弟一个苹果 b 我啃了弟弟一个猪手 c 我嚼了弟弟一根香蕉 d 我尝了弟弟一口蛋汤 2 3 a 我穿过舅舅一件毛衣 b 我戴过舅舅一顶帽子 c 我披过舅舅一件斗篷 d 我围过舅舅一条纱巾 2 4 a 动物园飞了一只鹦鹉 b 动物园蹿了一只豹子 c 动物园蹦了一只袋鼠 d 动物园爬了一只乌龟 对于这种句式的不完全能产现象 如果不能找到合理和充分的解释 那么 句式作为一种独立自主 的语法实体 可以不依赖动词而指派论元等论断的可靠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3 2 语义场景和基本层次概念 什么样的动词可以进入什么样的句式呢 G o l d b e r g 指出动词所指的 事件类型是句式所指的更为一般的事件类型的实例 不包含直接跟句式相关的意义的动词经常指一种实施这 种行为的方式 1 p 6 0 为什么 g i v e t e l l b a k e t h r e w p e r m i t a l l o w r e f u s e d d e n y 可以作为双及物句式表示的 各种转让意义的实例而意义相似的d o n a t e w h i s p e r i c e b l a s t l e t e n a b l e p r e v e n t e d d i s a l l o w 例 1 8 a 出自 T a n F 谭馥 1 9 9 1 1 6 6 N o t i o n o f S u b j e c t i n C h i n e s e P h D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C A 转引自文献 9 p 6 例 1 9 a 引自文献 9 p 6 例子和说明 根据文献 1 p 1 2 1 1 3 0 1 3 1 改编 5 forbid 却不行 为什么 吃 穿 戴 可以作为双宾语句式表示的各种取得意义的实例而意义相似的 啃 嚼 尝 披 围 却不行 为什么 飞 可以作为 NP E V NP Th 句式所表示的丧失意义的实例 具体地指示了丧失的方式 而意义相似的 蹿 蹦 跳 溜 走 滚 爬 游 却不行 下面简单地 申述我们的看法 受动词意义必须跟句式意义相协调的原则的制约 表达的精细化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具体地表现为 句式只能容忍在概念层级上比典型动词低一个级别的边缘动词 而不能容忍比典型动词低两个 或更多 级别的边缘动词 比如 tell threw 等可以看作是 give 的低一个级别的实例 而 whisper blast 则是更为 下位的方式动词 吃 穿 戴 等可以看作是 拿 等取得意义的下位动词 而 啃 嚼 尝 披 围 则是 吃 穿 戴 等的下位动词 表示更加具体的方式或手段 如果引入 Lakoff 关于基本层次范畴 basic level categories 的概念 10 那么我们可以发现能替换典型动词进入某种句式的边缘动词必须是表 示基本层次概念的 像上面的 吃 穿 戴 等是表示基本层次概念的 而 啃 嚼 尝 披 围 则 是表示比基本层次概念更为具体和下位的概念的 再如 25 a 我扔小明一个高抛球 b 我踢小明一个斜线球 c 我磕小明一个斜线球 d 我顶小明一个斜线球 e 我钩小明一个斜线球 例 25 中的动词都是用于足球运动这种场景的 对于传送足球这种动作来说 扔 踢 是表示基本 层次概念的 而 磕 顶 甩 钩 铲 则是更加具体和专门的动作 因为一个句式只能表示一个场景 scene 句子所表示的语义场景作为一种理想化的 内部一致的 个别性的行为或过程 它通常是由典型的 容易激活这种情景的动词来表达的 特别是当句式通过引申 用法而接纳边缘动词来充当谓语核心时 要求动词所传达的意义尽可能地接近典型动词 至少可以解释 为是典型动词的直接的下位概念 比如 表示了典型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具体的方式 一般地说 这种表示了某种上位动作和行为的动作和行为是基本层次的概念 表示更为具体和专门的动作和行为的 方式的动词一般是非基本层次的概念 3 3 义项固定 词汇衍生和论元结构改变义项固定 词汇衍生和论元结构改变 为了让动词更好地适合句式意义特别是为了让动词的参与 角色能跟句式的论元角色相熔合 fusion 有一种词汇化 lexicalization 的办法在句式意义的强力渗透 和典型动词的同化 assimilation 作用下边缘动词本身引申出跟句式意义相吻合的新的义项或者说是句式 意义部分地积淀和固化到词项意义上 例如 26 a Pauling smiled 鲍玲露出了微笑 b Pauling smiled her thanks approval 鲍玲以微笑表示谢意 同意 27 a Bees are swarming in the garden 蜜蜂在花园里成群地飞 b The garden is swarming with bees 花园里到处飞满了蜜蜂 这种增加义项的办法主要针对个别语义有特异性的词 新的义项带来新的跟句式更加吻合的论元结构 针对成批的有句法 语义共性的动词小类 可以通过词汇衍生 lexical derivation 手段 在不改变 词义的情况下改变动词原有的论元结构 从而创造出适合某种句式的某种类型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的特 有的论元结构 例如 28 门口蹲着一个小孩 29 桌子上放着一本词典 30 a 小明在桌子上放了一本词典 b 桌子上被小明放了一本词典 c 桌子上小明放了一本词典 d 桌子上放了一本词典 在存在句 NL V 着 NP 中 为什么不能出现施事论元 一种办法是 假设 放 画 等定位动词 有两种论元结构 一种有施事论元 如例 28 和 30 a c 所示 一种没有施事论元 如例 29 和 30 d 所示 但是 这类动词是大量的 这种增加义项的做法会大大地增加大脑中心理词典的负担 为此 Pan Fillmore 对场景的定义是 一个理想化的 内部一致的 个别性的感觉 记忆 经验 行为或事物 11 p84 例子和释义 分别参考文献 1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第四版增补本 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新英汉 词典 增补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年版 6 提出了一条通用的词汇规则 施事删除 agent deletion 规则 12 即非完成体标记 着 附着在动词之 后 可以把施事论元删除 着 引发施事删除的条件是 i 相关动词是定位动词 具有 施事 客体 处所 三种论元角色 ii 客体和处所有一种像主语和谓词一样的关系 即处所是客体所在的地方 因此 下面这种句子是不合格的 31 a 桌子上小明放着一本词典 b 桌子上被小明放着一本词典 显然 施事删除规则无法推广到例 30 b d 这种动词带 了 的句子上 因为 在这种句子中 施事 可以不出现 但也可以出现 为此 我们吸收顾阳 13 和潘海华 9 的若干思想 作出如下假设在例 30 b c 中 动词的论元结构经历了另一种词汇规则的作用 那就是广义被动化 generalized passivization 规则 在这种广义被动化规则的作用下 处所论元升级 promotion 了 表现为不需要介词引导直接作句子的 主语和话题但是 施事论元被降级 de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